登陆注册
1044200000063

第63章 指标—衡量经济的晴雨表(2)

负担系数——上有老,下有小

【经济学故事】

中国传统向来重视亲情,孟子曰:“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至少要包括父母、子女两代。如果经济富足,寿命较长,加上其他条件,可以上有父母、祖父母,下有儿子孙子,四世同堂,这样的家庭被称为“义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而且这种趋势仍在延续。据统计,1953年我国家庭平均人口为4.33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都大体稳定在4.23~4.43人之间。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和家庭意识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家庭构成呈现小型化趋势。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4.4人,2005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1亿人,占总人口的8%左右,而由独生子女加父母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成为城市中最基本的家庭模式。

对于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而言,如今正当而立之年,他们在担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沉重负担。对于绝大部分80后年轻家庭来说,要至少供养四个老人,还有自己的小孩,这样的负担确实很沉重。这样的负担可以用一个经济学名词来测算,即负担系数。

【经济学课堂】

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负担系数可分为总负担系数、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14周岁及以下和65周岁及以上也可能有人参加劳动,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也可能有人实际未参加劳动。上述指标只是根据年龄划分来计算的,并不一定反映实际抚养与被抚养的比例,故又称为年龄负担系数,以区别经济负担系数。负担系数一词一般均指年龄负担系数。

总负担系数=(小于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岁至65岁人口数×100%

总负担系数为少儿负担系数与老年负担系数二者之和。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所反映的负担性质不同。一般来说,少年儿童尚未成为劳动适龄人口,社会和家庭为他们的成长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他们中途夭折,社会对他们的付出就无法收回。老年负担则不同,除个别人外,他们都已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他们享用的部分实际上是他们过去劳动的扣除。因此,如果分别计算少儿负担系数和老年负担系数,则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经济学茶座】

1980年世界平均负担系数是71.2,1999年是60.0。我国1980年的负担系数是67.4,1990年是57.6,1999年是47.9,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是这种下降是计划生育的结果。因为低于14岁的儿童人口增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然而,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这种趋势已经发生逆转。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同时,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我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我国将仅次于印度位居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

每个人都会有年老的一天,在不久的将来,一对夫妻要养四位老人,全社会有接近4亿的老年人口,我们将如何面对?解决的基本办法就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重视起以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切实减轻80后乃至90后们的负担,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

恩格尔系数——从柴米油盐看生活水准

【经济学故事】

在古代,官员的俸禄又称俸给、俸食、禄润等,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工资。从古代的情况看,是长期以谷粟作为主要的俸禄形式,也称为禄米,甚至当时的官品等级也要以禄米的数量来计算,例如汉朝的三公(最高行政官员)秩万石,九卿秩中二千石。石,即为禄米的计算单位,每石为斛(十斗),重120斤。以粮为俸禄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

我国古代的俸禄多以实物为主体,间有部分货币。比如,唐朝的官俸主要由授田、赐禄和俸料三部分组成。授田是指为防止物价波动并最终保证官员利益而由政府按官品高低而统一分授的田地,分为职事田和永业田,田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和收益权归被授官员享有。赐禄是按年发放的禄米,也称岁禄。

古代官员们的俸禄与粮食密不可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因为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吃饱饭一直是古人们的追求和目标。

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而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多了,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下降了。这便表明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降低了。

【经济学课堂】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了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R1)=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100%

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率(R2)=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互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恩格尔系数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经济越困难。当然数据越精确,家庭或国家的经济情况反应也就越精确。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能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学茶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花在吃上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少,而花在服装、汽车、娱乐上的消费比例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被称为恩格尔系数降低。

消费支出反映了居民的物价消费水平,是很重要的宏观经济学变量,被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之一。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花在食物上的支出相对于以前已经多出不少,但是食物支出占整个家庭支出的比例却呈现下降的趋势,花在住房、汽车、教育、娱乐等其他方面的支出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就是恩格尔系数在不断降低。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与1978 年的57.5%相比,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43.1%,这是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主要标志。这表明,我国人民以吃为标志的温饱型生活,正在向以享受和发展为标志的小康型生活转变。

但是恩格尔系数也并不是对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家庭都完全适合的。如自诩为美食家的人,以吃尽天下美食为己任,他们花在食物上的消费比例肯定比其他消费多,但依此断定他们贫困或富裕就会有失偏颇。

生活成本指数——生活压力为什么很大

【经济学故事】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他的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长安是唐朝的都城,物价尤其是米价与其他地方相比,都较贵。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顾况听说白居易是个官家子弟,不得不接待。

顾况看了看白居易,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眉头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莫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

对于白居易来说,在长安生活的成本并不低廉,不过他的卓越才识并不会让他担心在长安的生活成本问题。但是,对于现代人而言,高昂的生活成本往往让人们倍感压力。

【经济学课堂】

生活成本的高低常用生活成本指数来衡量。生活成本指数是指商品和服务的典型消费组合在当期的成本与基期的成本之比,目前主要的生活成本指数有四种,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帕氏指数以及链式加权指数。

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是指以当前价格达到一个与基期相同的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所花成本与基期的比值。该指数是以1990年作为基期,指数定为100。

拉氏指数是指购买与基期相同的产品组合所花成本与基期的比值。拉氏指数总是比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更大,因为拉氏指数假定消费者在价格改变的时候不改变自身的消费习惯。但事实上,当价格发生改变时,消费者会通过改变消费商品组合——多买那些变得相对便宜的东西,少买变得相对昂贵的东西,从而达到和以前一样的效用水平。

帕氏指数是指消费者当期购买一商品服务组合所花成本与基期购买同样产品所花成本的比值。拉氏指数同帕氏指数的不同之处在于,拉氏注重基期选定的商品服务组合而帕氏注重当期选定的商品服务组合。不过,它们都是固定权重指数,即各种商品与服务数量保持不变的生活成本指数。正如拉氏指数放大了理想生活成本指数,帕氏指数也相对地缩小了理想生活成本指数,因为在基期人们可以以更少的成本达到与当期相同的效用水平。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你想了解当下的经济动向吗?你想把握时代的经济脉动吗?跟随知名经济学教授或商界巨擘在趣味横生的案例中学习那些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将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本书从供需、消费、厂家、财税等方面,采用趣味案例引出经济理论,以经济理论结合实际生活的模式,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经济学知识及应用,帮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脉动,进而更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
  •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中国困局:中国经济安全透视

    本书共分为西方文明的陷阱、美国制造的谎言、金融领域的罗网、自由经济的骗局四部分内容。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了不起的中国人

    了不起的中国人

    中国经济奇迹已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原因却众说纷纭。制度变革,人口红利……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忽略,中国人的勤劳、坚忍和奋斗精神在中国经济奇迹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书作者正是通过对众多案例的梳理,描绘出一群群中国人在海内外奋力拼搏的场景。他们含辛茹苦,背井离乡,奋力打拼。正是他们的勤劳与坚忍,支撑起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奇迹和光明的未来!
  •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把100多年来受尽外国侵略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变成了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场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的伟大变化,都同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系的。
热门推荐
  • 伪装天使戏校草

    伪装天使戏校草

    再次遇到同一张脸,是机缘巧合另有其人,还是他的归来?一场戏吗,是他中了她的圈套,还是她中了他的毒?突兀而来的落幕,让她分不清现实与戏场,在这场纠纷之中到底是谁落了谁陷阱?选择面对真实,让他们形同陌路。他的回归,又变成了他们之间的尴尬;他的死,又建立了他们之间的仇恨……“你终究没有他了解我。”紫音转身离去,留给他一个愈渐愈远的背影。“是啊,现在我你让我感到陌生。”南宫羽抱起另一个女人与她背道而驰……仇恨与爱一样会改变人,到底是改变了还是他曾经没有看清楚她的真面目?“呵呵,相对于我,你唯一的不足……就是心不够狠啊!”紫音勾起唇角,妩媚的月光洒在她身上,无比神圣,又无比邪魅。“千寒紫音,为什么你一定要逼我!”南宫羽紧握着拳,背对着远处爆炸的大楼,她已乘车飞驰而去,留一兰博基尼离去荡起从树上落下的枯叶,在空中飘转下沉……
  • 远离诸神的海克西姆

    远离诸神的海克西姆

    在瘟疫公司的世界里,被病毒毁灭了文明的人们陷入了疯狂……在红色警戒的世界里,苏联的坦克犹如利剑一般直入美国本土……在魔兽的世界中,用身躯组成防线的联盟士兵迎着兽人的浪潮,大声喊出:“为了联盟!”在演算空间中,大光球对着一群懵逼的新人道:“欢迎来到神之演算空间~”
  • 剑潇行

    剑潇行

    现代大学生的穿越,古代仙侠世界的惊变,这是仙剑古剑的重演?还是异时空的平行世界?本书从江湖走向仙妖再走向神魔,为你展现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 花语当道

    花语当道

    天之始,降任与人。以其身驱自然之力,寒冰、火焰、雷电,看一片小小花瓣,搅动风云。
  •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取材自真实经历,描写主角在船难丧亲之后孤绝伤痛的生活处境。“我站在Tronsmo书店门口,前额抵着门的玻璃,一边伸出脚去踢门。他们得放我进去……那是早晨,太阳照在我的脖子上,暖烘烘的,但我不敢转身。”当阿维德·杨森酒醉迷路街头,内疚与悲痛再次撞上心头。四年前,一场渡轮大火让他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而他,也本该在那艘船上。从那时起,活着仿佛变成一种惩罚。他的车、婚姻、与女儿的关系、与邻居妻子的出轨行为,一切都一团糟。时间也从那时开始静止,甚至倒退,阿维德不断的跌入往事与回忆中,又不停的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吵醒。他不断向痛靠近,逼视生命的伤口,终于找到重新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 绝世无双:凝若倾国颜

    绝世无双:凝若倾国颜

    靠!让她穿越了,那好,看她素手翻风云。什么?丹药师很稀有?4品丹药就是无价之宝?为毛她碰到炼丹炉的第一天就练出了6品丹药?;什么?有几千紫色晶石的人家就是富有了?连皇家都区区10块银色晶石?那谁能告诉她她随身空间里的几个源源不断晶石泉是肿么回事?;什么?XX天才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生了一阶,那她睡了一觉就生了三阶是肿么回事?…
  • 校草大人请走开

    校草大人请走开

    她在入学第一天就惹上了校草夏承轩,虽然当时成功脱逃,但随后就被他全校通缉。无奈之下,她只能硬着头皮去找他,“夏承轩,要打要骂随你便,只要能补偿我的过错就行。”他弯下身体,低头贴近她的耳朵,轻轻说:“陈妙妙,不如以身相许……哈哈!不要胡思乱想。”“夏承轩,你混蛋!”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魔剑邪灵

    魔剑邪灵

    剑魔与剑仙,只在一念之间。魔剑在手,天下无敌!韩云飞手持天下第一魔剑,虽然怒斩了杀害全家的幕后真凶,但亦被魔剑剑灵入侵,变得嗜血杀戮……
  • 农民医药保健260问

    农民医药保健260问

    本书紧密结合当前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广大农村读者的文化水平和阅读习惯,以农民喜爱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医药保健知识时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融科学性、针对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内容包括与农民就医相关的政策法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常识、改变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急救知识、常见病预防、临床检验常识、常用药物使用、饮食与健康等,十分贴近现代农民的生活,使广大农民树立新的健康生活理念,相信对农民朋友会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