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物价究竟上涨了多少
【经济学故事】
物价飞涨的年代,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否都受到了相关的影响?让我们来看看某省会普通市民小崔眼中的CPI。
吃:一个苹果2元多。
“太贵了,真是吃不起。”小崔指着富士苹果说,零售价4元,一个苹果五六两,算下来吃一个苹果得花2元多。苹果可以不吃,蔬菜、米面粮油却是少不了的。“三五年前,很多菜1斤都在1元以下,现在,都见不着1元以下的菜了。”
穿:一件羽绒服标价上千元。
天冷了,小崔想买件羽绒服或棉服,“一件羽绒服标价上千元,而且千元以上的衣服比比皆是。”小崔不知道都是什么人买,但她是买不起的。这几天商场搞活动,她转遍了也没舍得买一件衣服。在小崔的记忆里,以前500元在商场就能买件不错的衣服。
住:商品房价5年涨了3倍。
小崔的住房是一栋60平方米的两居室。“2004年买的,大约是1800元一平方米,卖下来10万出头,贷了6万元。”1800元的房价对于刚参加工作3年的小崔来说,仍然是高的,所以,他们当时挑选了一套小户型。“现在真后悔,当时应该多借点钱、多贷点款,买套大的,现在就不用换房了。”小崔说,几年前她眼看着周围的房价一个劲儿上涨,均价基本都在6000元以上。而在2004年,周边的高端楼盘也不过3000多元(每平方米)。
感受:收入实际被降低了30%
小崔和老公都供职于私企,几年来跳了几家单位,整体收入没有增加,物价却不断上涨。同样的大米要2.4元/斤,增长50%,一份外卖从4元涨至6元,增长50%。“买啥涨啥!用流行的网络用语来说就是:CPI,你懂的。”
【经济学课堂】
CPI是反映市场物价的一个基本的术语,是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我国的CPI指数是按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这8大类来计算的。这8大类的总和加起来是100。其中,食品占比重最大,包括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鲜果。
国家统计局在每一类消费品中选出一个代表品,比如,大多数人是吃米还是吃面,是穿皮鞋还是穿布鞋等。把这些代表品的物价按每月、每季、每年折算成物价指数,定期向社会公布,就是人们所说的官方的CPI指数。
CPI的计算公式是: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是反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CPI在过去的12个月中上升了2.3%,那么就表示当下的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要高出2.3%,这无疑是不受欢迎的。当生活成本提高时,金钱价值也随之下降。如果CPI在12个月内上升了2.3%,那么去年的100元纸币,今年只可以买到价值97.7元的商品或服务。
CPI升幅过大,就表明货币贬值幅度过大,通货膨胀就成为经济不稳定的因素。一般来说,当CPI增幅大于3%时,就已经引发了通货膨胀;而当CPI的增幅大于5%时,就已经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了。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举措,但这些举措有可能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经济学茶座】
CPI恐怕是大家谈论最多的经济词汇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大家对CPI的关注归根结底还是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比如说猪肉的价格变化、面粉的价格变化、蔬菜的价格变化等。那么CPI能如实地反映出老百姓最关心的日常生活费用的增长吗?
对于2010年而言,物价走势随经济形势而风云变幻。肉价的涨涨跌跌,CPI涨幅的增加和回落,价格干预政策的实施……物价在这一年无疑吸引着大众的眼球,牵扯着百姓敏感的神经。比如在2010年下半年价格大涨,有很多人感受到:想买车,结果油价涨了;想买点肉吃,结果猪肉价格涨了,那吃方便面总可以了吧!结果方便面也涨价了。
但是具体的日常生活费用情况CPI是反映不出来的,有时我们对物价的感觉与公布的统计数据会有偏差。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即以肉类为代表的食品的价格。在看CPI 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这些,一不小心,CPI就会与我们的亲身感受有差距。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指标。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认识和了解CPI,也能使我们成为一个懂经济的明白人。
基尼系数——贫与富的距离有多大
【经济学故事】
《新约·马太福音》里说,天国里一个人远行前,把仆人叫到跟前,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他按着各人的才干,把银子分给仆人们。仆人中一个分了5000,一个分了2000,一个分了1000。
领5000的仆人随即将银子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5000;领2000的仆人也照样另赚了2000;但那领1000的仆人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起来了。
过了许久,主人回来了来了,那领5000银子的仆人又带那另外的5000银子,他告诉主人:“主啊,你交给我5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5000。”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2000的也带着自己赚的银子来了:“主啊,你交给我2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2000。”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1000的仆人带着1000银子向主人报告:“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1000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随后主人又吩咐:“夺过他这1000来,给那有10000的仆人!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科学社会学家R·默顿借用这个故事,类比社会中存在的上述现象,并称其为“马太效应”。在国民收入分配领域,马太效应显现出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状态,这种情况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一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用以测量贫富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应运而生。
【经济学课堂】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1907年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列,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一般来讲,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则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L。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而是像图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就是基尼系数。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0。
【经济学茶座】
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和指标有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
在中国,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了,这是客观现实。大部分人虽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收入有所提高,却还算不上富裕,也是中国的客观现实。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就是中国客观现实的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综合各类居民收入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仅为4.7%,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缩小收入差距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的突出问题。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概括,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作为宏观调控的参照系数,而不能成为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