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都不能提供一个完美的生活成本指数,而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所需的信息量又过大,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链式加权的方法,即考虑到商品与服务消费数量的变化,因此,出现了链式加权指数。目前,美国已经将其应用到计算CPI的方法中去了。
【经济学茶座】
2009年7月7日,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美世公司发布了《2009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日本首都东京成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北京的排名位居前十,香港、上海、深圳、广州排名前25位。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调查者选取了全球六个大洲的143座城市作为调查对象,对各个地区200多个项目的花费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住房、交通、食品、服装、家用品、娱乐消费等。在比较过程中,调查人员将美国生活费用最高昂的城市纽约作为评判标准,其指数为100,其他城市的指数都同纽约对比。第一名东京的指数为143.7,最后一名约翰内斯堡的指数为49.6。
在这份排名榜上,位于前25名的城市大多属于发达国家;而在这“25强”中,中国内地城市就占据了4个席位。
为什么身在发展中国家的我们,会“享受”着发达国家的生活成本呢?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30年高速发展的积累期,各地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需的生产要素很大部分都向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型城市集中,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大城市在日渐繁华的同时,流动人口也大大增加,物质消费需求和住房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些推高了城市的生活成本。
我们还应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工作、生活的人,有50%以上都是外地人口。在户籍制度的保障下,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发展迅速上升,但外地人的生活质量并不同步。
就目前来看,在北京等大城市要降低生活成本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而有待于于未来房价及房租的降低,减少其占劳动者收入支配的百分比,以及外地务工者有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措施,从而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
个人收入——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
【经济学故事】
2009年3月18日,《福布斯》中文版率先发布了2009年中国名人榜。姚明继2008年以5600万美元(按照当时汇率折合大约3亿8780万元人民币)年收入位居排名榜榜首之后,在2009年又以3亿5777万人民币的收入继续雄踞所有排名榜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经济危机的影响。刘翔的个人收入依然稳居第二名,以1亿3028万傲视姚明之外的名人榜群雄。
章子怡7800万的个人收入虽然无法和姚明相提并论,也还是相当可观;易建联的个人收入从2008年的2900万人民币上升至2009年的3710万;而郭晶晶的个人收入也达到3050万;乒乓名将张怡宁的个人收入达到1345万元,王励勤个人收入达到1150万;而林丹的个人收入则为1475万。
近年来,个人收入的多少被看做是身份的象征,于是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收入排行榜。不管是哪种排行榜,也无论在排行榜中位居第几,能在榜上留名的人物,他们的个人收入都非常可观。姚明等这些明星们的收入如此之高,也是和他们的辛苦付出以及明星效应成正比例的。
【经济学课堂】
个人收入作为一项经济指标,是指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总和。个人收入反映的是个人的实际购买水平,预示了消费者未来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个人收入指标可以用于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是对未来消费者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工资总额,二是工资外收入。工资总额很好理解,就是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工资外收入则是指职工在工资总额以外,在本单位内或单位外,获得的现金或实物,主要包括保险性福利费用、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个人收入主要反映了居民的收入情况。随着全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人们的个人收入水平也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在个人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中,个人可支配收入比单纯的个人收入更有价值,因为它代表每个人可用于消费支出或用来储蓄的货币金额。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人均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在一定时期内,物价上涨,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因此,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在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要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具体的扣除方法,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家庭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总和
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家庭人口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越高。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经济学茶座】
总体说来,个人收入提升总比下降好,个人收入提升代表经济景气,下降当然是放缓、衰退的征兆,对货币汇率走势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果个人收入上升过急,央行担心通货膨胀,又会考虑加息,加息又会对货币汇率产生强势的效应。
国家统计局于2009年7月27日公布上半年的居民收入情况,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8.1%。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
但是很多人认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之快,与他们自身的真实收入相比,存在很大偏差。其实制约公众工资增长和消费感觉的,不单是收入和消费的绝对增长幅度,还有住房、养老、医疗、教育、保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保障。目前这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始终难以让人乐观——昂贵的医疗费、“市场化”的教育、飞涨的房价犹如三座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的个人收入是在不断增长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个人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的GDP也在不断攀升,只是近些年来个人收入的增长幅度多数年份低于GDP的增长,居民最终对GDP的分享逐年减少,因此,居民个人收入与GDP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幸福指数——幸福是可以衡量的
【经济学故事】
有一个穷人,他和妻子、几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屋里整天吵闹不休,他感到家里就像地狱一般。于是他去找智者求救。智者说,只要你答应按我说的去做,就一定能改变你的境况。智者说,你回家去,把奶牛、山羊和那些鸡都放到屋里,与人一起生活。穷人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事先答应要按智者的话去做,只好先去试一试再说。
情况自然是更加糟糕,穷人在痛苦不堪中过了两天。
第三天穷人又来找智者。他痛不欲生,哭诉着说,那只山羊撕碎了我房间的一切东西,鸡飞得到处都是,它们让我的生活如同噩梦,人和牲畜怎么能住在一起呢?智者说,赶快回家,把它们全都弄出屋去。
过了半天,穷人又找到智者。他是一路跑来的,满脸红光,兴奋难抑。他拉住智者的手说,谢谢你,我现在觉得我的家就是天堂了!
穷人把寻求幸福的方法寄托在智者身上,但智者并没有让穷人的处境有任何改观,智者只是让穷人经受了一段更痛苦的生活后,就让穷人感受到了幸福。事实上,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从来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在更多的情况下,幸福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是与先前的生活、与周围人的生活的一种比较。
【经济学课堂】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提出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方程式:
幸福=效用/欲望
简单地说,幸福就是效用和欲望的比较。效用是人消费某一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则是对某一种物品效用的强烈需要。比如金钱能够给人带来效用,每个人都有发财的强烈欲望,当一个人赚到了钱后,他就有一种幸福感。根据这个公式,如果两个人的财富欲望水平相等,都是10万元,那么赚了5万元的人就比赚了2万元的人幸福。如果赚5万元的人的欲望是10万,赚2万元的人的欲望是2万,那么赚了2万元的人虽比赚了5万元的人穷,但比5万元的人幸福。由此可见,欲望超过了效用,幸福感就会消失。
现代经济学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许多和财富无关的因素,如感情、健康、精神等。一些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人拥有的财富比欧洲多,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指数却并不比欧洲人高。拿中国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比改革开放前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不少人常常觉得自己不幸福,显然很多人对当前的生活水平并不满意。
【经济学茶座】
一般来说,人往往越是缺少什么,什么就越能够给他带来幸福。重病中的人恢复健康,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其幸福的感觉是无法比拟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你原来是租房住的,当你住进自己房子的愿望得到满足后,你就会非常幸福。但是这种幸福也许持续不了多久,新的欲望就产生了,比如买车、住更好的房子等,这时又会感到不幸福了。
幸福感和周围人的比较有关。比如你虽然买了一套自己的房子,和以前租房住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你的朋友都在住别墅,所以房子给你带来的效用仍然很小,你的欲望满足的程度很小,所以你幸福的指数也小。如果你住的是别墅,而你的同事朋友住的都是楼房,你就会感到非常幸福。所以我们常会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来安慰自己。
虽然幸福指数是人们的个人主观感受,但是对于政府而言,发展经济水平,提升生活质量,使老百姓真正能感受到幸福是职责所在。经济发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达到百姓幸福的目的是政府的期望所在。
为政之道,以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从古至今,历来重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坚持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功由人民群众共享。加快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离开发展谈改善民生,无疑是空中楼阁。如果发展的成果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同样会脱离群众、甚至失去民心。检验和衡量发展得好不好的最根本标志,是看人民的富裕程度、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