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9400000017

第17章 你的生命需要被点亮(1)

善于反省自我,不把过错推给别人

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自省就在于不断地反省自我,善于承担生命给你的那一部分责任。

一个人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推给上天。生活中这类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差不多都是如此。

一个女人背着自己的丈夫经常偷偷地出去会情人。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到河边去会情人,可是怎么等也没有等到情人。在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鱼,鱼儿马上就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一看自己的肉却被一只正好路过的乌鸦叼走了。那个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那个女人只顾得指责狐狸却不知道自己犯着和狐狸一样的错误。指责别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力求上进的人都是重视自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

“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也用偈语回道:

“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

“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

“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能出家?”

如果这位将军不自省,永远都放不下,也很难步入佛门的境界。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

自省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及时纠正,所以自省绝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自以为是的过失。

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很多缺点都是通过旁人的指出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和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面镜子——宰相魏征。倚助这位忠臣的当面进谏,唐太宗改正了自己的许多缺点,完善了治国之道,迎来了国家的空前繁荣。这个辉煌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魏征的敢于直言,更应归功于李世民的宽宏胸怀,试想,如果他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昏君,魏征可能早就人头落地了。正是由于他在听了魏征的谏言之后,能够认真地检讨自己、反省自身,才使得表面上听起来很刺耳的意见变成了治国安邦的金玉良言,而李世民的人格也因此变得崇高。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蚀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蚀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自省拭心心自明。佛家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何处染尘埃?”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经常地自我反省,每日多擦拭心灵,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我,才能避免失败重演。

理性约束,迈过人生的三重关隘

佛门中人要求戒色戒欲等,其中的这些“戒”就是人生旅途中的关隘。人生的路上免不了关隘,一不小心,便会迷失其中。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关隘,人生最难过的是君子三戒:少年戒之在色,男女之间如果有过分的贪欲,很容易毁伤身体;壮年戒之在斗,这个斗不止是指打架,而指一切意气之争,如事业上的竞争,处处想打击别人,以求自己成事立业,这种心理是中年人的毛病;老年人戒之在得,年龄不到可能无法体会。曾经有许多人,年轻时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反而斤斤计较,钱放不下,事业更放不下,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是如此。

三戒如同人生三个关隘,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闯不过,便是拿到了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轻则半生虚度,重则一生荒废,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青年时代,最具吸引力的是异性,最令人神往的是爱情,最难以节制的是情欲。饮食男女,原本无可厚非,但一旦过分便会贻误终生。

到了壮年,名誉、地位、权力、财富,都匍匐在脚下,但又不是可以无限开采的资源,进退、得失、上下、去留,现实残酷地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于是,争中有斗,斗中有争,争斗之中,用尽了心计,阴的、阳的,明的、暗的,文的、武的,君子的、小人的,三十六计、七十二招数……无所不用其极。斗争中的人生又何谈恬淡的乐趣?

及至老年,一切皆已定局,再发展已无能为力。这时,一个“得”字,害人匪浅。在乎已得,对待事业,就会无所用心,意志衰退,贪图享受,得过且过;对待官职,就会恋恋不舍,把玩不已,不肯让位。在乎未得,就会眼红心跳,孤注一掷,猛捞一把,贪得无厌。“59”岁现象,发人深省。

有一座泥像立在路边,历经风吹雨打,它多么想找个地方避避风雨,然而它无法动弹,也无法呼喊,它太羡慕人类了,它觉得做一个人,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到处奔跑。它决定抓住一切机会,向人类呼救。

有一天,智者圣约翰路过此地,泥像用它的神情向圣约翰发出呼救。“智者,请让我变成人吧!”圣约翰看了看泥像,微微笑了笑,然后衣袖一挥,泥像立刻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青年。“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是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可以把你还原。”智者圣约翰说。

于是,青年跟智者圣约翰来到一个悬崖边。“现在,请你从此岩走向彼岩吧!”圣约翰长袖一拂,已经将青年推上了铁索桥。青年战战兢兢,踩着一个个大小不同的链环的边缘前行,然而一不小心,一下子跌进了一个链环之中,顿时,两腿悬空,胸部被链环卡得紧紧的,几乎透不过气来。

“啊!好痛苦呀!快救命呀!”青年挥动双臂大声呼救。“请君自救吧。在这条路上,能够救你的,只有你自己。”圣约翰在前方微笑着说。青年扭动身躯,奋力挣扎,好不容易才从这痛苦之环中挣扎出来。“你是什么链环,为何卡得我如此痛苦?”青年愤然道。“我是名利之环。”脚下铁链答道。

青年继续朝前走。忽然,隐约间,一个绝色美女朝青年嫣然一笑,然后飘然而去,不见踪影。青年稍一走神,脚下又一滑,又跌入一个环中,被链环死死卡住。可是四周一片寂静,没有一个人回应,没有一个人来救他。这时,圣约翰再次在前方出现,他微笑着缓缓道:“在这条路上,没有人可以救你,只有你自己自救。”青年拼尽力气,总算从这个环中挣扎了出来,然而他已累得精疲力竭,便坐在两个链环间小憩。“刚才这是个什么痛苦之环呢?”青年想。“我是美色链环。”脚下的链环答道。

经过一阵轻松的休息后,青年顿觉神清气爽,心中充满幸福愉快的感觉,他为自己终于从链环中挣扎出来而庆幸。青年继续向前走,然而没想到他又接连掉进了欲望的链环、嫉妒的链环……待他从这一个个痛苦之中挣扎出来,青年已经完全疲惫不堪了。抬头望望,前面还有漫长的一段路,他再也没有勇气走下去。

“智者!我不想再走了,你还是带我回原来的地方吧!”青年呼唤着。智者圣约翰出现了,他长袖一挥,青年便回到了路边。“人生虽然有许多痛苦,但也有战胜痛苦之后的欢乐和轻松,你难道真愿意放弃人生么?”“人生之路痛苦太多,欢乐和愉快太短暂、太少了,我决定放弃做人,还原为泥像。”青年毫不犹豫地说。智者圣约翰长袖一挥,青年又还原为一尊泥像。“我从此再也不受人世的痛苦了。”泥像想。然而不久,泥像被一场大雨冲成一堆烂泥。

人的一生需要迈过的门槛很多,稍不留神我们就会栽在其中一道坎上。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或许最重要的则是迈过金钱、权力与美色三道坎,就像孔子所说的“人生三戒”一样。

其实,无论你处于什么阶段,这“三戒”的内容,都应当牢记在心,“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以“礼”约束,用理性的缰绳去约束情感和欲望的野马,达到中和调适,便能顺利走过人生的几个关口。

找到自己的立场,选择合适的态度

世上的路很难走,生命要想有价值,就必须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怎么处,否则只会自取其辱。人生要善于处、守本分,明白在什么立场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大家喝醉了你就要装醉,大家清醒起来你也要跟着清醒。

自从人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的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人的命运。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听命于它,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你一生的全部就在于:运用你手里所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因此,切记:世路难行仍要行。

懂得自处,学会与人相处,守住本分,保持一份平常心,任庭前花开花落,看天上云卷云舒,做好自己应做的事,便可以了。人生是个大舞台,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要想不沦为看客眼中的跳梁小丑,只有找到自己的立场,选择合适的态度。

有一天,上帝来到人间,遇到一个智者,正在钻研人生的问题。上帝敲了敲门,走到智者的跟前说:“我也为人生感到困惑,我们能一起探讨探讨吗?”

智者毕竟是智者,他虽然没有猜到面前这个老者就是上帝,但也能猜到绝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正要问上帝您是谁,上帝说:“我们只是探讨一些问题,完了我就走了,没有必要说一些其他的问题。”

智者说:“我越是研究,就越是觉得人类是一个奇怪的动物。他们有时候非常善用理智,有时候却非常地不明智,而且往往在大的方面迷失了理智。”

上帝感慨地说:“这个我也有同感。他们厌倦童年的美好时光,急着成熟,但长大了,又渴望返老还童;他们健康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健康,往往牺牲健康来换取财富,然后又不得不牺牲财富来换取健康;他们对未来充满焦虑,但却往往忽略现在,结果既没有生活在现在,又没有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去以后又好像从没活过,还说人生如梦……”

智者对上帝的论述感到非常精辟,他说:“研究人生的问题,很是耗费时间的。您怎么利用时间呢?”

同类推荐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

    本书分当代宗教冲突研究、当代宗教对话研究、中国宗教的和谐传统与现代价值3编。具体包括:阿以冲突与宗教因素、海湾教派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等内容。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磁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磁

    茫茫宇宙,天地万象。磁,对于我们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是客观而真实地存在着的。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里,磁更是若即若离,无处不在。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些许匪夷所思、意趣丛生的奇妙景象,令人心存遐想,浮想联翩。
  • 忘川河上

    忘川河上

    千年前,浩劫降临,天帝幼女身死。千年后,失去所有记忆的柳翩翩为了重新活过来,遵循百里辰风的教诲,前往人间想要将七彩灵石全部寻回。而在在寻找七彩灵石的过程中,她不停地邂逅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也不停地梦到那片冰天雪地里的情景……难道这真是一场梦?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零点回忆录

    零点回忆录

    《绝顶唐门》姊妹篇《零点回忆录》!没什么好介绍的……同人而已……主要讲述剑战首区的恩恩怨怨……
  • 我是僵尸吗

    我是僵尸吗

    我是一只红眼僵尸,和自己的手下呆在古墓里一万多年了,今天,我将带领着我的手下,融入人类社会。但是,命运难料,我竟然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尸气....
  • THE ADVENTURES OF REDDY FOX

    THE ADVENTURES OF REDDY FO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修仙记:金童玉女传说

    白沫羽,成紫澜原本也是凡间的一对善男信女,可是在经历了凡间的世俗,魔界的阴谋,仙界的鼎力相助以后到底是怎样成为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身旁的金童玉女的呢?到底这是一场人界魔界仙界怎样的爱恨情仇呢?任沫离发挥想象展开一场美丽悲伤的神话传说!    
  • 魅惑公主碰上霸道校草

    魅惑公主碰上霸道校草

    偶是第一次写,文文不好请大家见谅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我的书的就加我qq:1712447930哦。如果有什么意见,觉得我写不好就找我来告诉我哦,我会努力做更好的哦!书友粉丝群:魅惑公主碰上霸道校草361673009
  • 男神是神仙

    男神是神仙

    蒙琪琪的前世——泠落韵,与师兄华清珏相亲相爱,却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亲眼看见心爱的师兄在和她一生黑的小师妹“偷情”。对此泠落韵呵呵哒。反正她就要成仙了,从此走上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人生巅峰。然而成仙的最后时刻,泠落韵光荣狗带了。投胎转世,小三居然一起投胎。今生今世看她怎么手撕小三,把男神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