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9400000018

第18章 你的生命需要被点亮(2)

“是吗?我的时间是永恒的。对了,我觉得人一旦对时间有了真正透彻的理解,也就真正弄懂了人生了。因为时间包含着机遇,包含着规律,包含着人间的一切,比如新生的生命、没落的尘埃、经验和智慧等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

智者静静地听上帝说着,然后,他要求上帝对人生提出自己的忠告。上帝从衣袖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上边却只有这么几行字:人啊!你应该知道,你不可能取悦于所有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去拥有什么东西,而是去做什么样的人和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富有并不在于拥有最多,而在于贪欲最少;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创伤只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它却要很长很长的时光;有人会深深地爱着你,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金钱唯一不能买到的,却是最宝贵的,那便是幸福;宽恕别人和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不够的,你也应当宽恕自己;你所爱的,往往是一朵玫瑰,并不是非要极力地把它的刺根除掉,你能做的最好的,就是不要被它的刺刺伤,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心爱的人;尤其重要的是: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没有了,错过了就是会变的。

智者看完了这些文字,激动地说:“只有上帝,才能……”抬头一看,上帝已经走得没影没踪了,只是周围还飘着一句话:“对每个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便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

庄子告诉人们“世路难行”并非让人一味“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而是告诫人们要在艰难的世途中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从小事中磨炼,扫地亦是修行的方式

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在一个叫逝多林的地方,看牟见地上不是很干净,于是立即自己拿起扫帚,准备清扫。这时,佛祖的弟子舍利子大目犍和大迦叶阿难陀等都闻讯赶了过来,看到佛祖亲自扫地,于是大家都纷纷效仿佛祖,一起扫地。扫完后,佛祖和众弟子便一起来到了食堂,坐了下来。这时,佛祖说道:其实,扫地有至少五种好处,一是可以让自己的心更加清净、二是可以让他人的心更加清净、三是可以方便大家、四是可以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五则热爱劳动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将扫地当作一种修行,把扫地和修行完全结合起来的方式,是效仿释迦牟尼佛的行为。

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即聪慧过人,孔武有力,并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天文、技艺、军事等学科的学习,成绩优异。以后为了追求人生真理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的尊荣,冲出五欲享乐的牢笼,出家参学,甚而赴雪山历经六年苦行。

当发现印度盛行的苦行并非解脱之道时,遂下山于菩提树下立下誓愿:若不悟道不起于座。七日后终于悟道成佛。成佛后他不是自图清宁,而是悲悯沉溺于生老病死苦海和贪、嗔、痴三毒炽盛、陷于邪知邪见迷雾之中的芸芸众生。他不辞艰辛游化五印,广泛接触、化导社会各阶层人士。其弟子不仅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不仅有博学之士,也有数月学不会一偈的文盲;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顽皮的童子。他组建起一千多人的庞大僧团,虽深受弟子们的推尊敬礼,却从不以统摄者自居,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他不仅给弟子们以言教,还予以身教。如服侍病比丘洗涤;给盲比丘穿针;为弟子裁衣;向小比丘忏摩(意思是说请你容恕我);或扫地或汲水或修房,完全将修行与人间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佛教的大行于天下的前因后果。

所谓佛法,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修佛不必非要到深山老林,只要你有心,随时随地就可以。

不要看不起眼前不起眼的小事,只要你有心,在小事中磨炼自己,照样可以修成佛法。扫地亦是修行,这是每一个修佛者必须谨记在心的真理。

重生乐生,不被痛苦击倒

生死是人最根本的大问题,是人一生中要遭遇的最大挫折,哲学家常常会思索死亡的问题。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这一点能够看透的话,人生还会有什么困难呢?老子也曾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如果老百姓不怕死亡,那么你就算用死亡来吓唬他也没有用。

生与死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大转折,有看透生死的勇气,就等于把人生中的生死问题彻底解决了。

上帝给了我们了不起的生命,就是让我们学会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生与死的重大问题。如果不给我们生命,连死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总算给我们一个死的机会,多可贵呀!这就是看透生死的勇气。

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走向死亡却是必然的。人生除了生与死能引起几声欢呼、几阵哭泣外,健康活在世上的人很少会想到死亡。因而生活中常可见到一些人,成则轻狂骄妄、得意忘形,败则一蹶不振、沮丧绝望,对得失锱铢必较,对成败患得患失,对诱惑欲壑难填。无论大事小事,整天烦恼、忧愁、痛苦、懊丧,甚至去猜忌、争斗、相互陷害。不识人生之轻重、不辨生命之真谛,真可谓一叶障目,不识泰山!

感慨生命的短暂,不是学曹孟德“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叹息,也不是拾苏东坡“人生如梦”的无奈,更不是看破红尘的消极颓唐。而是想,人生苦短,生命易逝,今天能健康、自在、安乐地活着,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不去珍重生命、热爱生活、好好活着,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地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然而至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妇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夜以继日地哀伤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伤的喃喃自语:

“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地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妇人决定不再离开坟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爱的儿子死在一起!四天、五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哀伤地守在坟前哭泣。爱子就此永别的事实如锥刺心,实在是让妇人痛不欲生啊!

这时,远方的佛陀在定中观察到这个情形,就带领了五百位清净比丘前往墓冢。佛陀与比丘们是这么样的安详、庄严,以至当这一行清净的队伍宁静的从远处走过来时,妇人远远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摄受,她认出了佛陀!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烦忧。于是她迎上前去,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佛陀慈悯地望着她,缓缓地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孤单地在这墓冢之间呢?”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

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妇人仿佛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

“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能咒愿,使你的儿子复活。”

佛陀接着嘱咐:“但是,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准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父前不久刚往生。”“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妹妹一个月前走了。”“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中祖先乃至于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妇人始终不死心,然而,问遍了村里的人家,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失望地走回坟前,向佛陀说:“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世,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娑婆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错误的观念知见,顿时断尽见惑入圣人之流,证得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须陀洹道。此时围绕在冢间观看的数千人群,在听闻佛法真理的当下,也一起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的尽头,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而走得快的人,看透了生死,反而活出了精彩的人生。而走得慢的人,总是想着自己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拖再拖,直到最后仍然没有完成,碌碌无为地度过了自己平庸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生命的一种悲哀。

人,倘若能时常想起死亡,想到每天都有那么多人死去,而自己能健康地活着,一定会感到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可爱,再难处理的事也会变得轻松,人自然而然就会豁达、超脱起来。人只有面对死亡,想到死亡,才能真正冷静理智、大彻大悟、超越自我。

因此,当你得意或失意的时候,请站在生命的制高点上,叩问生死,思考人生。有了看透生死的勇气,才能顺应自然、重生乐生,选择超越自我的人生观,创造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

先照亮自己,别人自然知道你的存在 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儒家认为人生三件不朽的事业为立德、立功、立言,这些成就或许很难达到。对于普通人来说,“立”,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要让自己有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同时也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照亮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

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

僧人顿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孔子自五十岁周游列国,十几年间见过七十多个国君及其权臣、大夫,向他们推行自己的主张,但处处碰壁,连耕田的农夫、守城的门卫、看破红尘的隐者,都冷嘲热讽,可孔子却“人不知而不愠”/除了豁达、自信,我们也可看出孔子相信自己有真实的本领,并相信总能遇到识才之人。锥子怎么可能总在口袋藏着?是金子,总有一天会穿透沙子发出光芒。

提起“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大家也许并不陌生,用毛遂的故事来说明“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道理十分合适。

毛遂最初在平原君门下当食客的时候,整整三年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平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平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这时,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同类推荐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心经·坛经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死亡秘境

    查理九世之死亡秘境

    多多四人因墨爷爷的信,而来到了死亡秘境……
  • 恶魔之吻:丫头,我中毒了

    恶魔之吻:丫头,我中毒了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由一个可乐罐引起的,她的衣服被他弄脏,她怒,他亦怒。而后他总是阴魂不散的出现在她身边,帮她解围,吃她豆腐。小打小闹,不亦乐乎。或许这就是缘分
  • 高冷校花pk恶魔校草

    高冷校花pk恶魔校草

    他们都是有着绝世的容颜,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家世。他们遇见时争锋相对,都是高冷角色,却能擦出爱的火花!当真正在一起时,她为了他的前途,而离开。这是为什么呢?明明都是有绝世的容颜,家世也不相上下呀,两家联姻岂不更好?那又是为什么要离开啊?。。。。。。本小说男女主身心健康。
  • 丫丫穿越记:将军霸爱(完结)

    丫丫穿越记:将军霸爱(完结)

    他是一個冰冷的將軍,對於女人他棄之如撇,可是一次尋找出逃的格格居然遇到了即將陪伴一生的女子,殊不知這就是老天的抉擇。
  • 青龙吟九天

    青龙吟九天

    大陆上,一个古老青龙世家在一场战争中消失了,似乎没有了后裔,可是一个小小的隆界城里,却出现了拥有青龙战气的人——敖然,他为什么是青龙战气?家族给了他什么样的使命?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会让青龙世家消失?
  • 无限之幸运掠夺者

    无限之幸运掠夺者

    没有主神阴谋论,亦没有养蛊论,更没有修仙者或任何强大势力介入。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活下去,从主神空间回到地球!从《死神来了》到《生化危机》,再到《星河舰队》,且看张礼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顶级大触……PS:本书不会涉及到武侠类电影或小说,因为作者不会写,也不感冒武侠。
  • 约定,曾经的六年

    约定,曾经的六年

    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在乎曾经的拥有,也在乎天长地久,宁愿高傲的单身,也不委屈自己。别等不该等的人,别伤不该伤的心,做快乐的自己就对了。只可惜这一切我明白的太晚,守护曾经的约定,到底值不值得
  • 新世界之宠兽系统

    新世界之宠兽系统

    21世纪时,当一场未知的宇宙风暴席卷了整个地球,地球上的所有热武器全部失效,所有的飞禽走兽变异,人类开始了漫长的斗争之旅,开创了最为神奇的宠兽系统,每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宠兽作战,为了生存,为了友谊,为了爱情,在强大的力量面前,在充满凶兽的世界里,看这位阳光天真的少年如何应对。这场风暴真的就只影响了地球么,还会发生什么呢。。。新书敬请期待《新世界之宠兽系统》!!欢迎加入狼群,群号码:427-348-025
  •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一道闪烁着绚烂亮光的长虹

    高长虹,山西盂县路家村镇西沟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以耕读为本的小康之家。他是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相当影响的文学团“狂飙社”的主将。是山西一位较早结识鲁迅,并在鲁迅直接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进步作家。高长虹文学创作生涯前后长达20多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现代作家。
  • 重生之金光

    重生之金光

    这辈子本座不和你们争着去救世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你们去装逼绝不插手,如果七夜那魔头能把司马三娘当成最敬重的人那为何本座不能提前去施恩与他叫他敬重我哪,不过这个模式好象不对!!金光想去施恩叫七夜忠犬可以听自己的话让他得以大道,小倩和宁采臣相爱七世怨侣没有怨气就没有天魔冲七煞神马的,但是万万没想到七夜心中的大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他。这是一个傲娇受和腹黑忠犬攻的故事宗主可能会有点崩但是我就尽力救治结局肯定H,157326819喜欢这篇小说的亲可以加Q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