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14200000031

第31章 舌战

“这不公平!这不公平!你秦国实在是欺人太甚了!”

“王上,请速斩张仪,驱逐公子繇(摇),我大魏要与暴秦决一死战!”

“王上,应速派使者,出使齐楚,合纵诸侯,以抗强秦。”

“王上,.。”

“王上,.。”

虽说魏罃有旨仅着惠施、田需二人前来与张仪商讨。但是群臣中不乏有心急之人,想一窥究竟,继而也来到了偏殿之中。魏罃感觉张仪不好对付,也就听之任之了。

此时的大梁宫中甚嚣尘上,争吵之声更是此起彼伏,简直是吵翻了天。群臣在听到张仪带来的秦君赢驷的合议书的条件之后,便群情激奋,恨不得将张仪碎尸万段,已解心头之恨了。

秦国的条件,说实话其实并不太过苛刻,而且还显得十分的有诚意。其中规定:秦国派遣先君孝公的幼子-----公子繇于大梁作为人质,而后归还去年夺取魏国的曲沃、焦等魏国河东之地。

魏国作为偿还,应把河西上郡等地划归秦国,兵力撤出河西。自此秦魏两国隔河而治,彼此互不侵犯。

再有,要求魏国退出六国合纵阵营,从此与秦国连横,北面事之。以后两国守望相助,永为兄弟之邦。当然,秦为兄,魏为弟。魏国以后要一切听从秦国的吩咐行事。

可以说这是一份城下之盟,但是确实是符合目前秦魏实力对比的。当然,这也确实是一份对于魏国,对于魏罃来讲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协议。但是形势不比人强,魏国上下都做了准备,准备签署类似的文件了。

今日之激愤情状,一方面是做给秦使看的,表现出魏国上下不惧暴秦,不惧战争,借此好和秦国方面讨价还价;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张仪实在是欺人太甚,面目可憎。

是以,有人提议砍了张仪,以消心头之恨。

众臣激愤之后都把眼光瞄准了魏王。但见魏罃端坐于王座之上,一言不发,神态说不出的疲惫,仿佛在神游物外。其实对于殿上众人的言论,他全听见了。之所以一言不发,故作沉默,其实是因为他确实是不知道该怎么样来答复张仪,答复秦国。

“小小韩赵都能对自己说围就围,说走就走的,何况挟大胜之势的强秦呢?但是河西上郡等地,尽皆膏腴之地,地力肥厚异常,每年秋际往往所收颇丰。

而且秦国意图染指之地,乃是先祖文候时期就已经为大魏所有了,尽皆是河西的战略要地。特此文候还着吴起、李悝筑少梁、洛阴、颌阳、临晋、元里、上郡诸城塞,并以连系之,此为大魏西境之长城也。

为了让秦国归还我河东曲沃等地,却要赔出河西的十五郡,而且以后魏军还不得度过大河,这买卖做的真真有点亏啊。

可是不这么办又能如何呢?难过啊!着实令人头疼啊。”

想到这里,魏罃便对着下手跪坐不动,风轻云淡的张仪开口言道,“贵使带来的秦君之意,寡人已然了解。秦君能让公子繇入大梁为质,确可见秦君的和平之诚意了。

然则,河西之地尽皆先祖开拓而来,孤确实是不忍割让出去啊。再有,秦国用区区河东数十里贫瘠之土地,就要换我河西丰腴膏梁之沃土,这是不是有些不讲公道了呢?”

“回禀魏王,我大秦赫赫无双,诸侯莫敢仰视。今归还魏国河东之地,实是我秦君有意结好于魏王,并非是在与大王做什么交易。

‘秦之遇魏厚甚,魏不可无礼于秦’。再有河西诸郡,原本就是我大秦所有,不过后由魏国强行占据而去而已,后来更于我大秦国土之内修筑长城,此确是魏国无礼在先。

今我驷君,有意结好魏国,魏国理应归还我河西故土。此乃我投之以木桃,贵国报之以琼瑶而已。并不是什么交易不交易,也不存在什么公道不公道。还请魏王明察。”

张仪侃侃而谈,说尽了河西历史,并对魏王交易之言论,加以驳斥。

惠施听罢,开口言道,“张子谬矣。河西之地原属无主之地,何时成了秦国的故土了?想先君文候,何等样人?实是不忍河西之民流离失所,继而才解民于倒悬。

今秦国强行侵占我河东之地,更以此要挟,要我划割河西沃土尽皆予之。以数十里之地换上百里之地,此实非仁者公道之为也。

秦国如有意交换土地,也该做到公平合理,不偏不倚才好。

否则如何掩天下悠悠众口?如何能息我大魏国人不平之心呢?届时,定要与秦国再起战端,此非两国之福也。”

“呵呵,我秦国何时惧怕过战争了?昔日,少梁一战,我先君献公,举倾国之力与公叔痤一战,便是后来被公子卬用狼毒箭偷袭,亦不退半步。凛然威风,莫可名状。

先君的一箭之仇,原是不共戴天。然而今我国君并未记恨魏国,反倒有意结好。此乃我秦国最大之诚意也。

秦魏两国,国力不可同日而语,秦强而魏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强国结弱国之好意,还拿出土地作为补偿,这才是真正的公道,真正的合理!

我河西故土如果魏国不予,秦国自可尽起虎狼之师,自己来取。到时候,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这才是真正的公道!不过届时必定血流漂橹,满目疮痍。不知是时,这大梁城内会有多少孤苦老人将失去自己的儿子,而又有多少孤儿寡母失去自己的父亲丈夫呢?

届时大军之下,尽皆化作齑粉,魏国上下尽皆缟素。此实非人主之福啊!”

“张仪!你这是在威胁我大魏么?”田需听罢,怒目而视。

“张仪不过说的都是事实而已。何来威胁不威胁?你魏国不过尔尔,在我大秦铁蹄之下,安能苟活?莫如及早北面事秦为上。”

“张仪庶子,欺人太甚!你这是要作死吗?”群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就连端坐于王座之上的魏罃,也因为张仪的话而感到无比的愤怒与屈辱!

惠施则冷冷的对着张仪开口言道,

“张子可知,我大魏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昆阳、邵陵、舞阳、新郪;东有淮、颖、沂、黄、煮枣、海盐、无疏;西有长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地方沃野千里,带甲之士不下三十余万,兵车万乘,牛马更是无数。

乡间房屋密集,人口稠密,就连放牲畜的地方都没有。到处是车水马龙,日夜川流不息,隆隆的马车之声,犹如大军过境一般。

暴秦以势压人,失道寡助。一旦强秦来攻,山东六国必不会坐视。我大魏乃煌煌的中原大国,大王更是天下少有的贤主,何会对虎狼之国春秋供奉,北面侍之?

暴秦虽强,但并非独霸。昔日越王勾践凭三千散卒,擒夫差于遂;武王率甲三千,斩纣于牧野。今我大魏并非全无一战之力!

玉石俱焚之下,秦国也讨不到好处去。”

“哈哈哈哈哈哈~~~~~~~~~惠子所言,乃苏季的合纵之策吧?拾人牙慧,不过尔尔。”

张仪听到惠施的反驳之言,不禁在众人面前哈哈大笑,神情说不出的张狂。笑过之后,转头对着魏王言道,

“魏王还请听张仪一言。”

“张子但讲无妨。”魏罃冷冰冰的说着。

“大王在上,诸位臣工在下,张仪放肆,还请原谅。”张仪先是对着众人躬身一礼,然后开口言道,

“魏地方不至千里,兵卒不过三十余万。然,地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辏,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也不过是二百余里。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矣。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士卒守戍四方,边塞参列,粮屯就不下十万。

魏之地势,古之战场者也,此乃兵家必争之地。魏若南好于楚而绝于齐,齐必攻于东。东交于齐则恶于赵,赵必侵于北。不合于韩,则韩进于西。不亲于楚,则楚略于南。

此恶于诸侯,实乃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夫诸侯之合纵所为者,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合纵者,天下为一,约为兄弟,邢杀白马,以盟誓于洹水之上,自此守望相助。

然则,夫亲兄弟者,同父母尚有争家产,而夺钱财,继而大打出手,对簿公堂。今魏王欲持一纸纵约书而求安自心,难保日后诸侯不会反复吧?

而今,为大王计,为魏国上下万千黎民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韩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齐、赵亦不敢轻视。自此大王则可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我王,张仪所言实乃是胡言乱语,是在坏我城邦,其欲绝我交好诸侯之心也。我王如听其言,必将恶于诸侯。届时,西有虎狼之秦窥视,东又触怒于众诸侯,我大魏就几欲亡国了啊。

我王断不可听张仪的。还是要安抚韩赵,结好齐楚才是。张仪此子,实是我大魏之心腹大患,请立斩之。”惠施听见张仪的侃侃而言,就立即刻出班拜于魏王之下,声泪俱下的言道。

“呵呵,惠子与在下始有齿龌,不过小事尔。今欲杀张仪何需请动大王呢?如果今天,大王能听从张仪所言,予我大秦河西之地,并自此北面事秦,我张仪何惜此头?

请魏王即斩我头,以安众臣之心。只愿从此,我秦魏两国,睦邻友好,永为兄弟之邦。张仪于泉下也就感激莫名了。”张仪说罢,就拜于魏罃麾下,双手付于地面,长跪不起。

“张子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寡人又怎么会因人妄言,而诛杀大贤呢?张子此来,实为我魏秦可以停战,从此恢复和平。两国相争,尚且不斩来使。孤虽不才,又怎么会对张子不罪而诛呢?

我大魏焕焕大国,自有礼仪。张子还请起身才是。

适才听贵使所言,孤才如梦方醒,大彻大悟。今还请上座,以受寡人一拜!

秦归我河东之地,更遣公子繇于大梁为质,实乃秦君高义。礼尚往来,我大魏亦划出河西之地予秦。从即日起,我大魏与大秦永为兄弟之邦,相亲相爱,绝不反复。”

“我王,断不可如此啊。暴秦贪得无厌。自此我大魏多事矣!”

“诸卿勿要再言,孤意已决。再有敢言合纵者,斩!”

“王上!!!”

“恩~~~???”

“谨遵我王之命!哎~~~~”

“张子,以为然否?”

“呵呵,大王睿智,天下少有!实乃魏国之福,苍生之福!张仪仅为大王贺!”

“哈哈哈哈哈~~~~~张子言重了。寡人不过是稍有谋略而已,哈哈哈哈哈!!!!!”

“有魏王这样的明君,魏国幸甚,天下幸甚!”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同类推荐
  • 越峰大陆之征途

    越峰大陆之征途

    无名大陆,古老的万丈崖将大陆一分为二。大陆东方:战火纷飞,热血男儿仗剑沙场。百国林立,连年征伐,大国吞小国,强国并弱国。最终演变为七国称雄----西秦、南楚、东齐、北燕、中韩、武魏、骑赵。七国各霸一方,其中弱小国家郑、宋、陈、蔡、鲁、中山等等。在七国的镇服之下,左右摇摆以求自保。而大陆的西方万族生存,期间马其帝国有一大帝崛起。一战灭希源,继而战罗国、征伊尔、图印尔。带领百战之师,一路血雨腥风,来到万丈崖下。大帝派出哨探,探寻向东之路,意欲东征,看一看万丈崖东边的世界。与此同时期的东方统治者们,却是毫不知情。继续着战乱:西秦与武魏争河西、东齐与武魏争霸主、南楚并小国、骑赵与中韩争榆城……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屌丝越峰却因为一次车祸而穿越。来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大陆,投身于一个小国陈,成为国君唯一的子嗣,成为国之储君。他能否改变陈国国运,让陈国崛起?在东西方的大碰撞中,他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三国之霸王盖世

    三国之霸王盖世

    魂穿千年,霸王只手盖九州……重生在乱世,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
  •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中国通史(第三卷)

    本书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领域,书中将中国上起原始社会、下至民国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卷来讲述。
  • 史记(第六卷)

    史记(第六卷)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其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选取其精彩篇章予以诠释叙述。
  • 纨绔公子爷

    纨绔公子爷

    他是嚣张跋扈的帅气公子,更是热血沸腾的傲骨男儿,为了家族利益,为了心中女子,一步一步走向属于他的一切。
热门推荐
  • 一念一凡尘

    一念一凡尘

    沉睡的记忆,是该苏醒了。这个世界谁又是王者
  • 清雪花寻

    清雪花寻

    一个冷静睿智,一个狡黠聪慧,一个可爱天真,性格迥异的三生姐妹,一朝穿越时空之门,遇上了,温文儒雅,饱读诗书的他武艺高强,身手不凡的他看似纨绔,雄心壮志的他低头隐忍,行踪难测的他忠诚坚守,决不苟生的他一诺千金,有情有义的他肝胆相照,热情似火的他体弱多病,运筹帷幄的他…………又何去,何从呢?
  • 倾世琼王妃

    倾世琼王妃

    她机智聪明,美若惊鸿。他腹黑冷面,绝代风华。一份婚约,一纸交易。她缠他,是宿命的纠葛。他追她,是一世的情缘。他不屑于那些男女情爱,男人应傲视天下,岂能只知沉醉于温柔乡,可是,当他遇到她,是否还能拥有当初那份气魄!
  • 丈剑走江湖

    丈剑走江湖

    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一把长剑,一个穿越者的江湖。
  • 六十种曲还魂记

    六十种曲还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兽界主宰

    兽界主宰

    主宰:主宰万物世间唯一!洛风唤醒了兽之祖脉,博得了认可获得了主宰传承,这不仅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使命的赋予,背负上主宰之名,他就要去捍卫属于他的荣耀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 噬魂之王

    噬魂之王

    一个善良的少年,身体却被几个强大的亡魂占据。他是一个不详的人,所到之处尽是死亡,所有爱他照顾他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全部死去。渴望过着祥和的生活,身边有朋友有爱人有长辈,但他同时也害怕伤害那些人。生与死,难以抉择!在这种绝望中,他最终挣脱了亡灵的控制,吞噬了占据他身体的亡魂,最终成为了一个噬魂者。
  • 见闻纪训

    见闻纪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尘天印

    绝尘天印

    从魔啸森林里不断存活下来,经历了无数的生死危机,古一慢慢脱离了从前的稚嫩。看古一再一次意外之中跟随着一个人离开了魔啸森林,走上了他的强者之路。以印为体,以气为魂,为战魔,修冥体,集无尽武之碎片,修无上金身,成无上大道。生命不止,奋斗不休,我的路还长着呢!
  • 泪诀

    泪诀

    传闻,在时空的尽头,有一边界,人们把它称之为仙界。与之相对,——还有一魔界。仙的泪是珍珠。魔的泪是晶石,而本是珍珠泪的她,在他死后变成一滴滴血色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