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导致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利益选择,影响到中国人比起西方人来特别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怎么看别人,也就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也特别关注别人的形象。能够非常典型地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话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此相反,西方人的典型话语则是:“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到底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深层文化结构,还是中国的深层文化结构导致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难解之谜——与其争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不如说“鸡是生产鸡蛋的工具”。
四、形象的内涵
形象这个词汇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且中外对于形象这个词汇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象形文字的国家,往往是见字如面、穿透纸背,讲究文字的形象感。所以,我们会在新闻标题上下工夫,注重唐诗宋词式的对仗标题,喜欢写意的标题,甚至原来在全国好新闻评奖中还设有新闻标题奖,并且还有人主张新闻和通讯要散文化。这一切似乎应该是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新闻意境的一种追求。
考察中外学者对于形象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很多都与感觉、知觉、迹象、印象、表象等相关,也提醒人们可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形象的内涵。
(一)形象约等于知觉象+表象
众所周知,人们对于事物的发现、认识和了解是从感觉器官来开始的。
感觉就是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知觉过程就是对于外部刺激的解释,是一种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形象的过程。所以,知觉既有直接性质,也有间接性质。也就是说,人们的感觉对象(也就是外部刺激)是客观事物,但是产生的感觉信息(也就是知觉的对象)已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了——客观事物无法进入人们的思维过程——“你不能用一只杯子来想,而只能用这杯子的概念来想”。
表象(mental image)也称为意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是已经储存的知觉象的再现(记忆表象),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想象表象),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最引人注目;当然,也有人把幻觉象也作为表象的一个范围。
在心理学的语境里,我们对于任何事物(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幻想出来的)的认识都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记忆的形象(记忆表象)、想象的形象(想象表象和幻觉象)或者它们的结合来把握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形象,其实就是image+mental image,或者说是约等于知觉象+表象。
形象的产生是形象主体(也就是外部刺激物)与认识主体(人)在一定的环境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沟通外部事物与认识主体的桥梁和中介,或者说是人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具有主体间性。
(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关系
心理学家们一般把主要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思维活动称作形象思维,以别于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叫知性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虽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两者又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现实问题的圆满解决既需要形象思维的启发,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严密推导和科学论证;而且,任何形象思维的形式也难以摆脱逻辑,逻辑思维的内容也难以离开形象。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和互相交替转化的运动过程,体现了人的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
通常大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普遍注重形象思维的国家,所以,自然也就比较少有西方式的思想家。当然,并不是说中国人只有形象思维而没有逻辑思维,事实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不能非常明确地割裂开来,而是不同的人各有偏重而已。
(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定义形象
认知又称为认识,包括了认识、认识力和认知的事物,是涉及知识的获得、组织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集合名称,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大脑的所有信息处理活动。
如果说人的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言语等环节和机制,那么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注意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心理活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而不是一个环节)也离不开形象的参与,或者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在人的整个认知活动中生成和被逐渐建构出来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象就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认知信息的总和。
五、关于形象定义的说明
形象的定义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人
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才能区分事物和事物的形象。
明确了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人,就等于排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动物认知形象的问题。事实上,动物很难区分事物和事物的形象——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稻草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恐吓飞鸟。
(二)形象的主体是人或者事物
换句话说,形象是人或者事物的形象。
正像在自然界中没有树,只有这一棵柳树、那一排杨树一样,形象也是一个人为的抽象的概念,一旦人们谈到形象必定是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形象。
至于事物,则既可以是自然事物,也可以是社会事物;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日月星辰,也可以是人主观创造甚至幻想出来的事物,如文学艺术中的人物等;既可以是国家、军队、企业等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农民、工人、记者等社会群体,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个个体的“人”;既可以是有形的山、水、树木,也可以是无形的力、电、空气,甚至虚无缥缈、根本不存在的神、佛、鬼,等等。
总之,任何形象都是人或者事物的形象。
(三)形象是人对事物的认知信息而非事物本身
这里有几层含义:
1.形象和事物有本质区别
“你不能用一只杯子来想”,“也不能用实际存在的杯子说话”——人对事物的认知信息和事物本身具有显而易见的本质区别。
当我们听到“这个女孩形象不错”的时候,直接反应到的是有人评价这个女孩长得很美,却往往忽略了实质上是有人认为这个女孩长得很美,然后在这个女孩长得很美认知信息的基础上才进行的评价。
2.人对事物的认知是有层次的,对于复杂事物的认知是多侧面的
通过上面对于认知过程的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认知是有层次的,既有客观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层次,也有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忆表象层次,还有一些与客观事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的想象表象甚至幻想表象层次;而对于复杂性事物,人的认知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对于同一个形象可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不仅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不会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此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说到人具有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说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内部调节机制,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注意”。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就是通过注意实现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并调节行为,也就是舍弃一部分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有一个观点就认为注意的实质和特征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信息;二是集中性,排除无关的刺激;三是搜寻,从一些对象中寻找其一部分;四是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五是定势,对特定的刺激予以接受并做出反应;六是警觉,即保持较久的注意力。
4.形象是一种信息
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部分构成的。所以,形象显然只能是属于信息的一种。
形象还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是一种内省式的个人信息。
5.形象和再现形象
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流动的。形象这种个人信息经过语言(言语、文字、图画、音像等)编码以后,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表达出来、进行传播才能转化为社会信息;而这种社会信息由于是“第一手”的人或事物认知信息的一种再现,可以用另外一个概念来命名它,即再现形象。
需要说明的是,“语言”在这里是一个非常概括和广义的概念,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图画、照片等等。也就是说,任何具有某种符号功能的,与其他符号一起被组织进能携带和表达意义的一种系统中去的声音、词、形象或客体,都是一种语言;再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人们用语言来表述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的语言表述。比如,现在电视节目中常见的真实再现、模拟再现、口述历史之类的就是几种比较明显可以感知的再现现象。实际上,所有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乃至历史、新闻等等,也都是“再现”的产物。
再现形象就是人们通过其他人或组织的再现活动获知的、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再现形象的获知不是我们自己直接观察、感知人或事物的结果,而是基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的再现。简单讲就是:“再现形象”是“形象”的“再现”,是“形象”的“形象”。
第二,再现形象首先是人和事物的形象,也就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其次这些信息必须被人、组织等用语言表述出来,再被人认知而成为新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再现形象的主体首先是形象的主体,其次才是再现形象的主体。
比如,曹雪芹心目中创造了贾宝玉的形象,如果没有通过一定的媒介(如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那就仅仅是贾宝玉的形象;事实上,曹雪芹写出了传世巨著《红楼梦》。那么,我们通过阅读《红楼梦》认知的贾宝玉形象对于曹雪芹来讲就是一种再现形象;如果我们又通过一定的媒介(如语言、文字、绘画、电视剧等手段)把我们对于贾宝玉的认知信息再表达出来,那也成为一种贾宝玉的再现形象了。
第三,作为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个人;但是作为再现主体,也就是再现者,则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组织。
比如,曹雪芹自己创作了《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等一系列人物再现形象;几个《红楼梦》的读者聚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论,达成了对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基本认同(当然也可以“各不”认同),那么,这个松散的群体也达成了对于贾宝玉形象的再现;当然,一个剧组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制作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可以达成对于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再现。
由于再现者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所以,再现形象当然也就包括了个人再现形象、群体再现形象、组织再现形象等几种类型。
形象和再现形象有时候很难区分。
一是因为形象和再现形象可以互相转化,即传播者所传播的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形象必然是“第二手”的,是一种再现形象;作为受众而言,这个形象则是“第一手”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的形象,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可能是形象,也可能是再现形象;
二是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级流动传播,在生活中,人们对于特定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往往是多元的,既有“第一手”的信息,也有“第二手”的信息——形象和再现形象原本就是一体的。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在大众传播语境里形象和再现形象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凡是被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的人或事物的形象信息显然就是再现形象;而对于广大受众来讲,这些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再现的形象信息实际上是“第一手”的,被广大受众认知的是人或事物的形象。而且,通过这个认知过程,受众还可以或明或暗地认知到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自身的形象问题。
(四)环境因素很重要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必定受一定环境的制约(当然,真空也是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并不单纯是指自然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传播的场所和个人情景,等等。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同一种事物的认知也会有不同——即便是面对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有人还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六、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形象的三个层次
人对于“人或者事物”的认知是有层次的,既有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具象层次,也有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忆表象层次,还有一些与客观事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的想象表象甚至幻想表象层次。
与此相对应,在西方的语境里,形象具有真、善、美三个层次;在中国的语境里,则是实象、虚象、象外之象与之相对应,也就是知、情、义三个层次。或者也可以说,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既是具体的、形象的,又可以是普遍的、抽象的;既是基于事实的,也是基于意义的、情感的,是东方所谓的“知、情、义”或者西方所谓的“真、善、美”的结合与统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形象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三个层次,即资本形象、功能形象和审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