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73900000006

第6章 媒介形象系统的内涵(2)

正是由于这种文化深层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导致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利益选择,影响到中国人比起西方人来特别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怎么看别人,也就是特别在意自己的形象,也特别关注别人的形象。能够非常典型地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话语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此相反,西方人的典型话语则是:“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到底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中国独特的深层文化结构,还是中国的深层文化结构导致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一个难解之谜——与其争论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还不如说“鸡是生产鸡蛋的工具”。

四、形象的内涵

形象这个词汇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而且中外对于形象这个词汇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在象形文字的国家,往往是见字如面、穿透纸背,讲究文字的形象感。所以,我们会在新闻标题上下工夫,注重唐诗宋词式的对仗标题,喜欢写意的标题,甚至原来在全国好新闻评奖中还设有新闻标题奖,并且还有人主张新闻和通讯要散文化。这一切似乎应该是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新闻意境的一种追求。

考察中外学者对于形象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很多都与感觉、知觉、迹象、印象、表象等相关,也提醒人们可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形象的内涵。

(一)形象约等于知觉象+表象

众所周知,人们对于事物的发现、认识和了解是从感觉器官来开始的。

感觉就是人们对于外部刺激的觉察,知觉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即在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把握刺激的意义;知觉过程就是对于外部刺激的解释,是一种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形象的过程。所以,知觉既有直接性质,也有间接性质。也就是说,人们的感觉对象(也就是外部刺激)是客观事物,但是产生的感觉信息(也就是知觉的对象)已经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了——客观事物无法进入人们的思维过程——“你不能用一只杯子来想,而只能用这杯子的概念来想”。

表象(mental image)也称为意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是已经储存的知觉象的再现(记忆表象),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想象表象),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最引人注目;当然,也有人把幻觉象也作为表象的一个范围。

在心理学的语境里,我们对于任何事物(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幻想出来的)的认识都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记忆的形象(记忆表象)、想象的形象(想象表象和幻觉象)或者它们的结合来把握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形象,其实就是image+mental image,或者说是约等于知觉象+表象。

形象的产生是形象主体(也就是外部刺激物)与认识主体(人)在一定的环境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沟通外部事物与认识主体的桥梁和中介,或者说是人对于外部事物的认知,具有主体间性。

(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关系

心理学家们一般把主要借助于表象而实现的思维活动称作形象思维,以别于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又叫知性思维,主要是运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虽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是两者又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现实问题的圆满解决既需要形象思维的启发,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严密推导和科学论证;而且,任何形象思维的形式也难以摆脱逻辑,逻辑思维的内容也难以离开形象。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和互相交替转化的运动过程,体现了人的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

通常大家认为中国是一个普遍注重形象思维的国家,所以,自然也就比较少有西方式的思想家。当然,并不是说中国人只有形象思维而没有逻辑思维,事实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不能非常明确地割裂开来,而是不同的人各有偏重而已。

(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定义形象

认知又称为认识,包括了认识、认识力和认知的事物,是涉及知识的获得、组织和使用的心理过程的一个集合名称,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大脑的所有信息处理活动。

如果说人的认知过程包含了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言语等环节和机制,那么可以说,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注意在心理学中是一个心理活动的内部调节机制,而不是一个环节)也离不开形象的参与,或者也可以说,形象就是在人的整个认知活动中生成和被逐渐建构出来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形象就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认知信息的总和。

五、关于形象定义的说明

形象的定义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人

只有人才有自我意识,才能区分事物和事物的形象。

明确了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人,就等于排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动物认知形象的问题。事实上,动物很难区分事物和事物的形象——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稻草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恐吓飞鸟。

(二)形象的主体是人或者事物

换句话说,形象是人或者事物的形象。

正像在自然界中没有树,只有这一棵柳树、那一排杨树一样,形象也是一个人为的抽象的概念,一旦人们谈到形象必定是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形象。

至于事物,则既可以是自然事物,也可以是社会事物;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如日月星辰,也可以是人主观创造甚至幻想出来的事物,如文学艺术中的人物等;既可以是国家、军队、企业等社会组织,也可以是农民、工人、记者等社会群体,当然也可以是一个个个体的“人”;既可以是有形的山、水、树木,也可以是无形的力、电、空气,甚至虚无缥缈、根本不存在的神、佛、鬼,等等。

总之,任何形象都是人或者事物的形象。

(三)形象是人对事物的认知信息而非事物本身

这里有几层含义:

1.形象和事物有本质区别

“你不能用一只杯子来想”,“也不能用实际存在的杯子说话”——人对事物的认知信息和事物本身具有显而易见的本质区别。

当我们听到“这个女孩形象不错”的时候,直接反应到的是有人评价这个女孩长得很美,却往往忽略了实质上是有人认为这个女孩长得很美,然后在这个女孩长得很美认知信息的基础上才进行的评价。

2.人对事物的认知是有层次的,对于复杂事物的认知是多侧面的

通过上面对于认知过程的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认知是有层次的,既有客观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具象)层次,也有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忆表象层次,还有一些与客观事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的想象表象甚至幻想表象层次;而对于复杂性事物,人的认知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对于同一个形象可能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不仅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事物的认识不会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此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说到人具有能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说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内部调节机制,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注意”。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就是通过注意实现对刺激选择的控制并调节行为,也就是舍弃一部分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加工重要的信息。有一个观点就认为注意的实质和特征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性,选择一部分信息;二是集中性,排除无关的刺激;三是搜寻,从一些对象中寻找其一部分;四是激活,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刺激;五是定势,对特定的刺激予以接受并做出反应;六是警觉,即保持较久的注意力。

4.形象是一种信息

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部分构成的。所以,形象显然只能是属于信息的一种。

形象还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是一种内省式的个人信息。

5.形象和再现形象

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流动的。形象这种个人信息经过语言(言语、文字、图画、音像等)编码以后,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表达出来、进行传播才能转化为社会信息;而这种社会信息由于是“第一手”的人或事物认知信息的一种再现,可以用另外一个概念来命名它,即再现形象。

需要说明的是,“语言”在这里是一个非常概括和广义的概念,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图画、照片等等。也就是说,任何具有某种符号功能的,与其他符号一起被组织进能携带和表达意义的一种系统中去的声音、词、形象或客体,都是一种语言;再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人们用语言来表述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的语言表述。比如,现在电视节目中常见的真实再现、模拟再现、口述历史之类的就是几种比较明显可以感知的再现现象。实际上,所有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乃至历史、新闻等等,也都是“再现”的产物。

再现形象就是人们通过其他人或组织的再现活动获知的、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再现形象的获知不是我们自己直接观察、感知人或事物的结果,而是基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的再现。简单讲就是:“再现形象”是“形象”的“再现”,是“形象”的“形象”。

第二,再现形象首先是人和事物的形象,也就是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其次这些信息必须被人、组织等用语言表述出来,再被人认知而成为新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再现形象的主体首先是形象的主体,其次才是再现形象的主体。

比如,曹雪芹心目中创造了贾宝玉的形象,如果没有通过一定的媒介(如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那就仅仅是贾宝玉的形象;事实上,曹雪芹写出了传世巨著《红楼梦》。那么,我们通过阅读《红楼梦》认知的贾宝玉形象对于曹雪芹来讲就是一种再现形象;如果我们又通过一定的媒介(如语言、文字、绘画、电视剧等手段)把我们对于贾宝玉的认知信息再表达出来,那也成为一种贾宝玉的再现形象了。

第三,作为形象的认知主体是个人;但是作为再现主体,也就是再现者,则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组织。

比如,曹雪芹自己创作了《红楼梦》,塑造了贾宝玉等一系列人物再现形象;几个《红楼梦》的读者聚在一起,通过一段时间的谈论,达成了对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基本认同(当然也可以“各不”认同),那么,这个松散的群体也达成了对于贾宝玉形象的再现;当然,一个剧组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制作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可以达成对于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再现。

由于再现者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所以,再现形象当然也就包括了个人再现形象、群体再现形象、组织再现形象等几种类型。

形象和再现形象有时候很难区分。

一是因为形象和再现形象可以互相转化,即传播者所传播的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形象必然是“第二手”的,是一种再现形象;作为受众而言,这个形象则是“第一手”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的形象,对于不同的人来讲可能是形象,也可能是再现形象;

二是社会信息的传播活动往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级流动传播,在生活中,人们对于特定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往往是多元的,既有“第一手”的信息,也有“第二手”的信息——形象和再现形象原本就是一体的。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在大众传播语境里形象和再现形象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凡是被大众传播媒介组织传播的人或事物的形象信息显然就是再现形象;而对于广大受众来讲,这些大众传播媒介组织再现的形象信息实际上是“第一手”的,被广大受众认知的是人或事物的形象。而且,通过这个认知过程,受众还可以或明或暗地认知到大众传播媒介组织自身的形象问题。

(四)环境因素很重要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必定受一定环境的制约(当然,真空也是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并不单纯是指自然环境,还包括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传播的场所和个人情景,等等。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同一种事物的认知也会有不同——即便是面对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有人还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六、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形象的三个层次

人对于“人或者事物”的认知是有层次的,既有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具象层次,也有对于客观事物的记忆表象层次,还有一些与客观事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的想象表象甚至幻想表象层次。

与此相对应,在西方的语境里,形象具有真、善、美三个层次;在中国的语境里,则是实象、虚象、象外之象与之相对应,也就是知、情、义三个层次。或者也可以说,人们对于人或事物的认知既是具体的、形象的,又可以是普遍的、抽象的;既是基于事实的,也是基于意义的、情感的,是东方所谓的“知、情、义”或者西方所谓的“真、善、美”的结合与统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形象包括三个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三个层次,即资本形象、功能形象和审美形象。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出版后的思考

    本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启示作用》、《更好地用党史国史教育全党和人民》、《二十年风雨写春秋》、《从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教训看国史研究》等文章。
热门推荐
  • 80后婚姻在困顿中前行

    80后婚姻在困顿中前行

    一部反应80后群体婚姻现状的纪实性作品,主要讲述在社会变革中成长的一代人,在婚姻生活中,受到文化教育和社会现状的影响,并遭遇社会进步,家庭理念和人文传统的冲突。面对挑战,这一代人深感迷茫,困惑,无助。如何走出困顿,解困围城?80后仍在努力尝试,开创这代人独有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
  • 古脉记

    古脉记

    混沌初开,万千神说流传世间,到底谁人是真?谁人是假?亦或者说,一切都是事实掩盖之下的阴谋?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应运而生的少年,从妖域暴动的那天起,一切的迷雾都在慢慢揭晓。
  • 穿西之复仇紫藤

    穿西之复仇紫藤

    “葳,你杀了我,我要复仇....”瑶瑶拼尽最后的力气说道。“瑶瑶,是你,我恢复记忆了,你原谅我好吗?”葳恳求道。“叶冰瑶,为什么sky哥哥老是偏向你,我哪里不如你,我一点要将你千刀万剐!!”怜美生气地吼道。[在这个番外穿西里,究竟会发生什么呢?葳瑶怜三人发生了什么?他们三个的结局是什么呢?](大家好,我是小编,这是小编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关照,谢谢大家看小编的小说)
  • 石头的春天

    石头的春天

    石小春,她也不知道自己这名字到底是谁起的,都说起二狗啊丫蛋啊这样的贱名字孩子好养,她石小春还是高出那么0.01单位的档次的(她自认为),但是命硬倒是真的。苑新醇----------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人家连名字都是古风古韵的,好比十八档悬疑惊悚狗血伦理言情小说里的男主角之名……..扯远了,总之三十八杆子也碰不到边儿的两个人竟然打破了两条平行线不可能相交的定理直冲冲的碰撞了,至于擦没擦出火花……
  • 爱错了时光

    爱错了时光

    简介“到底应该和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在一起”这或许是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三年前的林清染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爱的人,在她看来,没有感情的婚姻不会幸福。于是,她对箫祁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但,生死存亡的那一刻,却换来他冷漠的背影。是,她醒了,一段永远没有结果的单恋何必执着下去,于是她走出他的世界,他却感觉失去了什么最珍贵的东西。三年后,她华丽回归,他却死缠烂打,撒娇卖萌打滚求收留!她嗤笑一声:“你好歹是拥有上亿身价的箫氏集团的总裁,何须我收留。”
  • (完)冷情修罗柔情心:错爱新娘

    (完)冷情修罗柔情心:错爱新娘

    小小离家出走的那天深夜无意间救下了一个陌生的男人,当第二天早上醒来不小心看到了那个受伤的男人坐在一边正饶有兴致的欣赏一帮人群殴的戏码时,才知自己惹上了多么可怕的男人……小小顿时吓得落荒而逃,却不想那个欣赏群殴的男人早已盯上了她……她救了他一次,即使他不报答她,至少也该对她以礼相待,却不想他不仅令她为他受伤,为他承受本和她无关的报复,而他却坐在车里无动于衷地的看着这一切……昏倒在雨夜的她被另一个男人捡了回去,三年的相处让他们之间产生了比亲人更深的感情。就在这个时候,那个男人再次出现,并且以一纸卖身契轻松地买走了她的全部……但是那个男人所不知的是真正的她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被令一个她顶替了……
  • 极品邪恶系统

    极品邪恶系统

    邪恶系统:“看见那个护士美女了吗?把她的内内偷来给我!”林飞:“我可以回农村吗,城市套路太深了。”“看到那个警察美女了吗,你的任务是推倒她!”“人家还是处男呢……”林飞有些羞涩的答道。系统:“可是昨天你不是刚完成了推倒萝莉任务吗?”“最少……最少人家的心灵是纯洁的!”林飞有点恼羞成怒道。
  • 花语那季

    花语那季

    七个女孩,七朵花儿,七个故事。蓝铃花,白玫瑰,樱花……谁是你我的守护花,哪一个是你我爱到深处的故事。爱情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两情相悦,是一种伴随着时间,越来越离不开对方的感情……我们花季里的爱情——《花语那季》
  • 耶萨

    耶萨

    一个异世里不幸的贵族身份加上一个现实里英年早逝的学生灵魂。穿越究竟是幸运还是通向另一个可悲的命运。大人物都想主宰我的命运,让我做他们的一个棋子。异世里穿越的主角究竟能留下自己怎么样的爪印?看主角如何摆脱命运,绽放出怎样的光辉!
  • 脱杀原版

    脱杀原版

    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时代,有一群稀奇古怪的人,生活在一片不可思议的天地间。故事由一场扑朔迷离的选美大赛拉开序幕,各路怪咖纷纷登场,一个从不杀人的掏粪大侠、一个目无君上的绝色掌柜、一个神功附体的二货少年、一个高深莫测的逗逼道长、一个率性可爱的青楼丫头......带我们畅享这奇幻世界中的无尽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