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200000027

第27章 信息模式:客观呈现作为信息的新闻(5)

正因为我们寄出的这封信,《克利夫兰新闻报》在48小时内收到来自6位专卖药生产商的电报,电报声明取消上千美元的广告业务,这造成药品行业煽情性事件的剧减。仅仅一份报纸就在广告方面损失18,000美元。先生们,你碰到某人的腰包时,你也就触及到他安身立命之本。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报纸主编及药品零售商,它适用于整个商业领域。

药商这番话反映出在他们眼中,报纸主编也是商人,报纸也属于商业领域,因此,商业领域的逻辑在报纸那里也会畅行无阻:“你碰到某人的腰包时,你也就触及到他安身立命之本,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报纸主编…”。这种肆意的嘲讽不仅仅会让有尊严的报人不高兴,对于以社会生活代言人自诩,期待自己可以与医生、律师平起平坐的报纸来说,这种看法将极大地消解其作为专业组织的权威性与合理性。

1911年,欧文在他的连载于《柯里尔》杂志的15篇文章中追溯了报纸广告的发展,他认为,美国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衰退与腐败的原因不在于广告商,而是在于贪婪的报纸出版商,因为正是他们让其产品纳入了商业轨道。欧文为广告“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美国新闻事业探求真理的道路”而忧心忡忡。他指出,更有甚者,到了20世纪,广告商们再也不必费力去控制报刊内容,因为他们的报社执行部门的盟友会按照他们的思路工作。在一个报纸胆怯软弱的地区,广告商常常要求拥有每一样特权,甚至包括政策支配权(阿特休尔,1989:7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多部揭露报纸统治者——“报阀”的作品,厄普顿·辛克莱即在其名为《无耻收买》(Brass Check)(1919年)的书中,辛辣嘲讽一家胆小怕事、被营业部门和广告商控制的报社。

政治经济力量对媒体的侵蚀使得人们质疑媒体是否具有独立的地位。早在19世纪末期,《民族》(Nation)周报就对有些同行将新闻业视为一种专业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新闻业由于过于商业化而无法成为一种专业(Mott,1962:489)。杰出报人普利策曾宣称《世界报》不需要朋友(巴格迪坎,1986:55),在他看来,一份独立的报纸不应与任何势力结盟。但是,媒体向政治经济势力的妥协已使得某些有识之士对媒体能否保持独立深感忧虑。对于媒体是否具有独立性的担忧与质疑直接关系到媒体在美国社会中承担角色的合法性。独立的媒体通过采集报道事实,而使理性的读者更易发现真相,通过培养知情的受众使其参与到民主生活中去,媒体因此而享有新闻自由。但是失去了独立地位的媒体能否做到像其宣称的那样客观?人们对此充满怀疑,他们不再相信事实(fact)即真相(truth)(李普曼,1919,转引自Schudson,1978:151):

……人们失去对周围现实的掌控,就不可避免地会成为骚乱和宣传的牺牲品。只有在一个受众被剥夺了接触信息渠道的社会里,江湖骗子、侵略分子和恐怖分子才会肆虐横行。当所有的消息都是二手消息,所有的证词都不确定时,人们不是对真相而只是对观点有所反应,人们行动的世界不再是真实的,而只是由报道、谣言和揣测所构成的虚拟环境。思维的整个基础不再是事实而是人们宣称的事实。

报纸作为民主政治的工具,却脆弱得难以实现人民主权论的全部义务,难以自发地提供民主主义者所希望的天生的真实,李普曼不免嗟叹道:“我们误解了新闻的有限性和社会的无限复杂性,我们过高地估计了我们自己的忍耐力、热心公益的精神和各方面的竞争”(李普曼,1989:239)。报纸不能履行对民主政治应尽之义务,这是对媒体专业性的致命打击。在美国,民主政治与新闻自由互为前提,民主政治是新闻自由存在的制度保障,而它又依赖于公众自由而公开的讨论。如果说,自由形成公众合意是民主社会正常运作的必要前提,那么,为了令这种合意具有意义,公众必须充分地通过一个不受政府或其他任何力量控制的新闻界来获知信息。客观性原则正是致力于使媒体不带偏见地向“市场”提供可以据以形成“意见”的新闻报道等各种材料(李良荣,2002:147)。杰斐逊简洁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如果新闻界是自由的,而且人人有阅读能力,那么一切便是安全的。”宪法《第一修正案》使这种体制具有了可行性。新闻界承担起了向公众公布它认为重要的议题之责任,这样公众便能自由而公开地进行讨论。文化史学家克里斯托弗·拉希说:“新闻界的工作就是鼓励辩论”(转引自Mencher,2003,634)。民主政治与媒介的命运休戚相关,对二者任何一方的质疑都会动摇对方的根基。1919年,李普曼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撰文(此文即是后来被重印的《自由与新闻》)称:“西方民主现在的危机也就是新闻业的危机”,他质问道:在一个“民意任由私人企业塑造的世界里,民主体制能够存活吗”(李普曼,1919,转引自Schudson,1978:151)?

(二)客观性理念成为报纸的职业意识形态

不仅媒介的独立性受到质疑,由于对人类理性的怀疑使得对民主政治的绝望也在美国社会中普遍蔓延。这种怀疑与迷茫从一战结束之后即已开始,历史学家亨利·梅认为20世纪20年代可视为美国文化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美国文化都较为统一,而20世纪20年代却是一个“共同价值和信仰被独立和彼此冲突的信仰所取代的”时代,是“消解”和“分裂”的时代(May,1956:425-426)。理性主义的沦丧首先使公众是否具备理性的能力受到质疑,哲学家庞德认为每个人都不过是受荷尔蒙驱使的生物(Pound,1929:368,转引自Schudson,1978:126-127),这一观点取代了理性主义的信仰,公众因而被定义为非理性、旁观者和消费者。而客观性理念的基本假设是有个真相,或者若干真相,记者的任务去收集它们,然后传输给读者(Hawpe,1984,转引自彭家发,1994:67)。现在读者的理性受到怀疑,这一真相是否会被他们接受和理解就值得怀疑。不仅如此,新闻工作者对所谓的事实和天真的经验主义也产生了怀疑(Schudson,1978:141),就是说,这个真相是否存在也值得怀疑,这直接构成对客观性理念的威胁。古德温认为客观性理念的基础信念是“真相紧随在事实之内”,而他认为这正是客观新闻无可挽救的缺失,因为事实可以蒙蔽真理(Goodwin,1974,转引自彭家发,1994:74)。

在这个“为民主政治写墓志铭”(Frankfurter,1930:146,转引自Schudson,1978:125)成为潮流的时代,内忧外患的客观性理念亦是四面楚歌,看起来,信息模式也是凶多吉少。20世纪初的信息模式,是相信知识不需要语境可以自明(或者提供想当然的语境),相信新闻可以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然而,20世纪20年代以降,美国的社会现实粉碎了这一信仰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日益复杂,德国和意大利的独裁势力不断增强,美国政府对于国内经济大萧条的应对疲软无力。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复杂态势似乎超出了美国人的理解范围。著名揭丑记者雷·贝克尔(Ray Barker)悲观宣称,他已无法判断是非对错,他在1936年称自己唯一肯定的是无力解决世界的问题,甚至理解也存在困难,所有的事情都太复杂(转引自Schudson,1978:126)。

但是,偏偏就在这种绝望之中却生出了一种希望。戳破了民主政治虚幻泡沫的李普曼,因时时出现的虚无感而心生不安,于是他艰难地使用意志与这种虚无抗争,期待理智征服情感,“研究谬误,不仅为了有效的预防,而且能成为引导我们去研究真理的一种激励。由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脑子里所存在的主观主义,我们才对客观的方法产生了一种不能不有的热情”(李普曼,1989:270)。1920年8月4日,李普曼和查尔斯·梅尔茨出版了一份备有文件证明的调查报告,题为《对新闻的检验》,这份作为出版的《新共和》附录的报告举例说明了美联社和《纽约时报》自1917年到1920年间对俄国事件报道的失实。针对此事,李普曼和梅尔茨的结论是“越是怀疑人们观察结果的可信性,越是要尽可能地坚持客观。如果我们想到现代社会多么依赖新闻的时候,人性的弱点就不应成为人们自我原谅和道歉的借口,而是要时时警醒自己的理由”(转引自Schudson,1978:154)。相当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也抱有这样的心态,一如舒德森指出的,客观的新闻理想正是源于无法扭转的信心丧失。而新闻工作者之所以愿意相信客观,很大程度上是在怀疑和无所适从的情况下的一种出路(Schudson,1978:158-159)。

新闻工作者开始执著地维护客观性,报人们宣称“我们不否认运动需要斗士,进步源于天才的倡导。但对社会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需要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正反两面的报道,此乃新闻事业职责之所在,不是有立场地参与,而是客观地观察”(Schudson,1978:157)。曾任美联社总经理达25年之久的肯特·库珀即十分推崇客观性法则,他将其称之为“真实而公平的新闻报道”,库珀还大胆宣称客观性新闻“作为一种至善至新的道德观念,发展于美国,奉献于世界”(阿特休尔,1989:152)。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联社总经理韦斯·加拉格尔在一篇纪念库珀的文章中盛赞客观性法则,认为记者完全可以和医生、律师平起平坐。阿特休尔将客观性理念喻为新闻工作者确保职业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圣杯之物,记者如果缺了它,身份就会贬低,其职业也会遭受灭顶之灾(阿特休尔,1989:152):

批评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人能够做到客观性,然而记者职业并不比一名法官或一名医生的职业更容易出错。他可以像法官那样使自己的情感服从于职业的需要,或像治疗病的医生、代理委托人的律师那样去行事。

也就是在这种意义层面上,客观理念具有舒德森所谓的道德哲学的意味(Schudson,1978:8),客观成为记者对自己报道行为的一种道德承诺——他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来实践客观。客观性理念就是这样的复杂,与其说它源于天真的经验主义和相信事实,还不如说它是针对怀疑主义的一种反应;它并非一种直线式的推演而是对民主市场文化的辨证的反拨,它不是对信仰事实的最终表达而是在一个甚至连事实也无法信任的世界里找寻一种肯定的方法(Schudson,1978:122)。客观性理念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因对其的否定与反对而强化了存在的理由,信息模式因此也坚韧得总是驳而不倒,它仍是当今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在新闻写作领域仍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同类推荐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热门推荐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本书记载了100多个爱情、亲情和哲理故事,并附点石成金的人生感悟,让人感动,给人激励。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平实、平和的文字,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它告诉我们,无论男女,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保持淡定,就能收获幸福。 当一个人把寂寞当作人生预约的美丽,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寂寞了。
  • 星际之潮

    星际之潮

    星辰大海,属于男人的浪漫。在生命存活的有限时间里,以宇宙的深渊为目标的勇气和探求心,这正是智慧生命体最本质的欲望,不是吗?“陷阵之志,有死无生,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即使敌众我寡,末将亦能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对机甲充满向往的男孩的和谐有爱之旅由此开始。
  • 凡溪若梦

    凡溪若梦

    四个好姐妹,一起来到了凌睿贵族学院,他们与本校的四大校草——翟翌帆,攸辰曦,林瀚宇,奡桀相遇。“我告诉你,我的未婚妻,只有我欺负的份儿,你,还有你,不会好过的。”帆指着手足无措的瑞麟和莲薇,冷冷的说道,让人虽然是在夏天,还是会觉得冷。帆维护着嫣。“我爱你,嫁给我吧。”帆对着嫣单膝跪地,手里拿着戒指。“你愿意嫁给我吗?”四个帅气的男人一起单膝跪地,看着自己面前心爱的人,说道。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放逐之断剑

    放逐之断剑

    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孤儿出身的他,却获得了不凡的幸运。一百二十位英雄穿越到地球?谁才能生存到最后。
  • 瘟魔

    瘟魔

    一座安静的城市,悄悄的打开了来着深渊的大门。僵尸的威胁,外星人的降临,以及。。。从陨石上带来的病毒,人类的生存将何去何从,而他,只是为了生存,还是。。。。
  • 一诺倾晴

    一诺倾晴

    “亲爱的。来吧。这就是我跟你说起的李晴小晴晴。”欧吉品嗲声嗲气的向着走廊的一头喊。这不用问一定是在喊他们家那口子的。李晴扭脸一看。就被雷击中了。那个亲爱的,欧吉品的亲爱的是个男人!!!哦,老天。幸福来的太突然了。这是活生生华丽丽的11真人版啊。
  • 萌妃上位计

    萌妃上位计

    古语有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美人。而如今,正是北离盛世,元康一年。人人都传言说“洛府有女初长成,养在绣楼貌倾城。”于是,我就被稀里糊涂的赐给当今的晋王爷。道听途说得知这晋王爷,莫千尘,年龄不大,却是战功彪炳,可谓是前杀得了敌人,后把得住美人。为何这样说呢?人人都称他“貌比潘安,容胜宋玉。”本以为,这入了晋王府,做了着晋王妃,从此高枕无忧。那里想到这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人家和当今有名的花魁楚怜是恩爱有佳,哪里有我什么事!可是,青梅也难敌天降,各位看官就且看小女子如何将这位王爷揽入怀中!
  • 老兵记忆

    老兵记忆

    一个老兵的战斗经历,一群群士兵的战火岁月,那些艰难黑暗的日子里,日寇入侵的国战之中,有这样一些人,在默默地战斗,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请看一个小兵在战争中带来的变数,胜利!“马少爷!幸会幸会!你可抵几十万石粮食啊!”“哇!好多的黄金!”“麦克阿瑟?谁啊?天皇他亲爹?”“美国人?嫌他们在战争中死伤惨重?那是他们自找的!”“我只是一个小兵!别他妈的拿贵族的派头来恶心我!”
  • 奇幻言情短篇集

    奇幻言情短篇集

    该书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离奇的美丽爱情故事,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想象成充满奇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