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200000026

第26章 信息模式:客观呈现作为信息的新闻(4)

其次,信息模式符合媒介组织各层级的需要。对于试图增加读者份额以及获得随之而来的广告收入的发行人来说,报纸以公正的面目出现是重要的,这可以最大程度地赢得读者。在莫特看来,报纸成为“大规模的事业”的另一个后果是报纸为了支持与稳定组织而产生了追求利润的保守主义倾向(Mott,1962:547)。《纽约晚邮报》的阿戈登(Rollo Agden)就认为报纸的稳定似乎是依靠庞大的资本与高度的赢利(Mott,1962:548)来维系的。19世纪下半叶开始,美国经济领域出现了公司企业兼并的浪潮,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风潮也波及到新闻业。弗兰克·芒西(Frank Munsey)大量兼并报纸,在他眼中,新闻业与工业、运输业、贸易、商业或银行业并无二致,这些重要事业的经营法则同样适用于新闻业,小的组织不再具有竞争力(Mott,1962:637)。在逐利而动的报纸看来,信息模式客观的呈现手法意味着可以规避政治、经济风险。通过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与权威性材料而平稳地叙述事实,可以避免法律纠纷和引起非议。例如,美联社即要求记者严格遵循交代消息来源的报道原则,主编会告诫记者切记交代信息来源不是为了报道的准确性而是为了将责任转嫁给消息来源,假如结果证明信息是不准确的,报纸不必对此负责,要对此负责的是消息来源(Mencher,2003:45、47)。

对于编辑而言,他每天都是在极大的压力下工作的。他很少能亲自去现场看看他每天处理的这些新闻报道的情况。但他知道他必须要吸引读者,因为有众多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夺走读者。他往往要在几分钟之内对一篇新闻报道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报纸版面是基本固定的,截稿时间是雷打不动的,再加上销路不稳定、诽谤法以及其他可能有的无穷无尽的烦恼。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新闻写作与编辑遵循一定的惯例和程式,才能节约时间和精力,保证编辑工作不致失败(李普曼,1989:233)。

对于凡人记者来说,他没有一个水晶球可以任意地观察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讲,记者可以报道的事件很多。而实际上,他们只了解这些事件中很小的一部分,并且他们也必须要面对截稿时间和版面有限的压力。这样,他们每天只能在纷纭事件中选择极小的一部分加以报道。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赫伯特·甘斯发现记者时时处于“效率”的重压之下,而他认为这一压力主要来自于截稿时间(Gans,1979:283)。所以,如果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日常工作模式,记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报道这么广泛的题材,他们不可能每天都采用新的标准去选择事实。门彻亦指出,不论是报道一场大学篮球赛、撰写一篇讣闻,还有报道总统的国情咨文,新闻记者都要遵循同样的基本程序:体育记者、娱乐记者、一个有25000人口小镇的综合新闻记者与美联社的驻白宫记者全部共用一种思维方式与一套类似的、指导新闻记者多年的技巧,而不管技术发生了何种变化(Mencher,2003:xxii)。

由此看来,信息模式的确是媒介建构专业权威的需要,因为信息模式提供了“一个结构而使得报纸能严肃对待自己的作品并说服其读者和批评者同样严肃地对待它们”(Schudson,1978:151);它亦是报纸组织生产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需要;它还是读者的需求,否则新闻无法成为商品。正因为信息模式契合了社会和报纸组织多方面的需求才使得报纸将其作为了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3对报纸组织特征的廓清也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后来那么多其他的报道方式,诸如“新新闻报道”、“调查性报道”乃至“解读模式”都未能取代信息模式,而只是作为对其的修正或补充而存在着。而这也是信息模式一方面饱受非议和质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另一方面,对其批驳的力度愈大,对其坚守的决心也就愈强的原因。

三信息模式的遭遇:对信息模式的破与立

(一)对报纸独立地位的质疑

既能满足社会需求,又契合媒介组织特性的信息模式似乎可以让报纸一劳永逸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处于20世纪复杂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媒介的实际运作状况令人担忧。

1917年4月,美国宣战后一星期,威尔逊总统就任命成立了公共资讯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布有关战争的消息,并协调政府的宣传工作,负责政府与报纸之间的联络。它制订了一套以自愿为基础的新闻检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各家报纸的主编都必须避免刊登可能会对敌人有帮助的材料,关于一般的交战、伤亡和部队番号的消息,只有在官方公报已经提到的情况下才能发表。1917年,国会通过《间谍法》,1918年通过《煽动法》。借战争期间的特殊需要,政府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多年后,一位研究公共资讯委员会所发布新闻准确性的历史学家得出结论,公共资讯委员会所发布的6000多条消息几乎没有一条曾在事实方面引起过质疑,没有哪一个大国在发布官方战争新闻时能与之相比,但是,公共资讯委员会的失职之处在于它犯了“省略”的错误,虽然没有协约国的做法那么严重,但是公共资讯委员会和军方对消息的掩盖程度已经超过了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要求。公共资讯委员会的负责人、报纸主编乔治·克里尔(George Creel)将该委员会的工作直接等同于纯粹的宣传机构,做推销生意的大企业和世界上最大的广告业(埃默里等,2004:320)。一战期间政府的信息控制和战争宣传使得人们对“事实”充满了怀疑。

此时兴起的公关行业使得新闻报道中“事实”的可信度进一步下降。英国学者J.A.R.平洛特(J.A.R.Pimlot)这样评价公关行业在美国的兴盛:“公共关系并非是美国特有的现象,但是它在哪里也没有像在美国那样繁荣。别的国家的这种活动不会如此普遍、如此赚钱、如此招摇、如此体面而又声名狼藉、如此广受怀疑和如此被吹捧得天花乱坠”(埃默里等,2004:481)。公关行业的兴起对新闻生产造成了很大冲击,它使得新闻越来越少地报道世上的事件,而是更多地复制能够雇用得起公关顾问的特殊利益者眼中的事实。公关先驱埃韦·李(Ivy Lee)在给洛克菲勒的一封信中就媒体大量报道后者捐款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一事发表评论,他认为,这不是一条真正的新闻,报纸那么注意它,看来似乎是因为此消息经过“包装”之后更适合报纸的需要(Schudson,1978:138)。李普曼即认为,公关行业的发展表明现代生活的事实并不是自发地被认作是新闻,这些事实必须由某些人提供;由于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把事实报道出来,由于情报组织没有兴趣,于是就有必要由有兴趣的一伙人提供新闻。公关宣传员就是干这项工作的,他为记者提供清楚的情况,这当然减少了记者的不少麻烦。但是,宣传员给记者提供的情况却是他希望公众知道的。他是审查者或宣传者,仅仅对他的老板负责,全部事实只是服务于老板所谓的自己的利益(李普曼,1989,228)。根据斯拉斯·本特(Silas Bent)的统计,1926年12月29日《纽约时报》的255条新闻中至少有147条来自于媒介代理,1926年1月14日《纽约太阳报》的162条新闻中的75条是来自于媒介代理人(转引自Schudson,1978:144)。在一战之前不久,纽约的报纸统计了固定受雇用和固定委派的报刊宣传员的数目,大约有1200名。因此,“新闻的许多直接渠道已关闭,公布的消息都是首先通过报刊宣传员传播的。大企业、银行、铁路、所有商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组织都有报刊宣传员,他们是一种传播新闻的媒介。甚至连政治家也有报刊宣传员”(转引自李普曼,1989:227-228)。

媒体由来已久的商业性传统使得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经营的不二法则。广告在报纸上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评论和广告的比例从70∶30发展到50∶50,甚至更低。在19世纪80年代广告占报纸总收入的44%,到了1900年就成了55%(Schudson,1978:93),1905年为56.6%,1910年则增加为60%(Park,1922:364)。大多数报纸为广告提供的版面从25%扩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与新闻版平分秋色。当时的都市日报的发行人认为,只要发行收入可以支付新闻纸和发行的费用,自己的生意就稳当了,而在50年以前,报刊还主要靠发行费过活(Park,1922:364、363)。某些新闻工作者对于报纸对利润的重视亦心存不满。在报纸成为“大规模事业”的时候,阿瑟·布里斯班就径直道出媒体“心随财动”的特征:“报业的成功带来了金钱。编辑已经成为商人”。著名的揭丑记者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更是认为:“报业财政运作金额的庞大已使得新闻业本末倒置”(Mott,1962:489,547)。

报纸也是兼并浪潮中的一部分,当时美国两个最大的报团——赫斯特报团和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展开大规模的兼并活动。前者通过从1918年到1928年的集中购买,扼杀了16家报纸,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也造成1923年到1942年期间15家报纸倒闭。在1900年,8家报纸连锁控制了27家报纸,占全国日报总数的10%;在1935年,全国63家报纸连锁控制了328家报纸,占全国总数的41%(Sloan,1991:213)。并购造成了全国范围内报纸数量的减少。1892年,芝加哥有人口110万,英文晨报6份,而到了1918年,通过并购,只剩下2份:《芝加哥论坛》和《先驱观察家》(Herald and Examiner);尽管到了1925年,芝加哥人口已经达到300万,但只有4份晚报。很多大城市只剩下1份晚报。底特律在1925年人口100万,但10年以来,只有1份晨报:《自由报》。在圣路易斯、圣保罗、安纳波利底斯、亚特兰大、新奥尔良都是如此(Mott,1962:637)。报纸数量的减少以及报纸的集中垄断造成的后果就是“意见市场”的多样性声音的减少,而这是有悖于民主理念的。

商业力量的渗透使得媒体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备受争议。报业本身存在的内幕也成了揭丑报道的题材。1905年,《柯里文》杂志发表了一篇匿名报道,题为《对抗新闻自由的专卖药阴谋》。该篇报道揭露了马萨诸塞当地报纸为何回避报道1904年在马萨诸塞州州议会众议院展开的一场关于专卖药辩论的内幕。这场辩论围绕这样一项议案,即在该州出售的每一瓶专卖药上应该附有标签,以说明瓶中药品的成分。但是,这场“既妙趣横生又意义重大的辩论”并没有得到当地报纸头条的青睐(斯蒂芬斯,2000:206)。记者对此十分好奇:

为什么这个题材遭到如此忌讳?为什么第二天的各家报纸上对立法活动的日常报道被压缩为平时冗长篇幅的一小部分,删去了所有触及那天下午关于专卖药辩论的内容?为什么那场辩论的发言者们无法在第二天的报纸中找到他们的发言?为什么报道立法活动的记者看不到他们的作品见报?为什么漫画家们被禁止利用这个未被利用过且极具诱惑力的机会来展示他们的才能——马萨诸塞州州议会的成员们神情肃穆地啜饮一口佩鲁纳,然后把药瓶递给下一位。这种实践认知能否成为立法行为的基础呢?

调查结果令人吃惊,报纸的沉默源于一种协议(斯蒂芬斯,2000:209):

阅读以下协议书,品味一下马萨诸塞州举足轻重的沉默吧!此协议是胡德—艾尔与穆尼恩公司在与全美上千份报纸所立协约时的惯用模式。

……

协议最后附有两个重要条件:

一、双方一致同意,一旦任何有损于J.C.艾尔公司利益的法律或法规确立,自立法之日起,此协议失效。已刊之广告按协议价格按比例支付费用。

二、一旦报纸刊登的其他药品广告欲代替本药品或含有其他不良动机,或者,任何有损于J.C.艾尔公司利益的内容出现在阅读栏或报纸的其他版面,J.C.艾尔公司可以撕毁此协议。

这样的协议在专卖药行业并不少见。在美国,专卖药产业在经济上占有极大比重,在美国人民每年为专卖药支付的这1亿美元中,有整整4000万流入报界的腰包。美国至少有5种专卖药每年向报界支出的广告费用高于100万美元。波士顿的格林公司破产时,它拖欠报界的广告债务高达535,000美元。药品制造商们手挥经济利益这只大棒对报纸颐指气使,《柯里文》因为对于专卖药发表了某些评论,一年就损失了80,000美元。这些制造商们甚至会联合起来制裁某些报纸对专卖药的不利报道(斯蒂芬斯,2000:219):

同类推荐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热门推荐
  • 重生未来之落日引

    重生未来之落日引

    前世,无心有感而发,伤感却无泪。今生,无心无情,却......好吧,她真的很悲剧,名字好悲剧,叫依杦一,性别好悲剧,明明是女别逼女扮男,于是上帝觉得看不下去了,于是......让她连种族问题都悲剧了,我是人啊啊啊,至少百分之90是人啊,不应该少数服从多数吗,无良老头一板砖拍过来,孽徒,我说过多少次了你是半神!话说这个搬砖是哪来的这么眼熟,一旁的家政智能机器人,差点泪奔老头不要拆我零件啊!
  • 玄机天书

    玄机天书

    简介一场灾难,让赵天宇失去家园与最亲近的人,自己也被大火烧得体无完肤,无意中得知灾难发生的真相以及妹妹还存活在世的消息,无奈自己却深陷险境,走投无路之下纵身跳下悬崖。在深渊中醒来,却发现是一处绝地,无意中得到大机缘,懵懵懂懂的初涉修炼之道,被烧伤的皮肤重生,而且体魄及神识都变得比以往更加强健。通过不懈努力,赵天宇走出生天,踏上复仇与寻亲的路......一身浩然气,独闯江湖路。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
  • 异能少帅

    异能少帅

    淡定永恒的笑容,聪慧绝世的红颜誓死追随的兄弟都市草根扭转命运闯出一世荣华
  • 绿茶人生

    绿茶人生

    浮华背后尽是人生酸甜苦辣。高高在上的女神们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只要豁得出去,村姑也能变女神!
  • 重生之鬼修仙途

    重生之鬼修仙途

    (本书无男主)她本是世家嫡女,修仙之才,何奈母亲软弱,庶姐不喜,亲爹遭嫌,从此,明珠蒙了尘,光芒渐暗,谁知遇到了他,心里灰暗的一角重新燃起的火焰和爱的深渊,为情覆灭,为爱惨死。一朝初醒,恍若黄粱一梦,却惊醒梦中人,从此明珠耀风尘,修仙步步来,女配不减当年风采。欺她无依无靠,没有本命法宝,更无师尊教导,她便告诉你什么叫真的的无依无靠,没有本命法宝,更无师尊教导!总之女配升级路漫漫,过程及其虐心,她会让你见识什么叫做实力!什么叫做倔强!什么叫做傲骨!
  • 研尽红颜

    研尽红颜

    曾经自由自在的司马玉洁,在一场命运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此,司马玉洁又会怎么样呢?
  • 我的呆呆小萌夫

    我的呆呆小萌夫

    这是一部关于救赎与被救赎的治愈系小萌文。“娘子,娘子,小花说娘子要把我休了。”某萌扯着自家娘子的衣袖,委屈的说着。某女拿开盖在脸上挡阳光的《女戒》:“萌萌乖,为妻是不会休你的啦。”“可是,可是小花说娘子嫌弃萌萌是傻子,娘子会嫁给他的。呜呜,萌萌不要娘子嫁给别人。”某只萌萌伤心的说。某女摸摸某萌的头:“安啦,小花那么招摇,我是不会要他的,我只要萌萌啦。”某女眯了眯眼睛,这该死的花狐狸,又吓这小白兔。得到自家娘子承诺的某萌,屁颠屁颠的跑出去:哼,娘子才不会不要他呢!得要去和小花说娘子才不喜欢他呢!娘子最最爱自己。听说某世子伤心许久,整个大金国女子都想找出那该死的罪魁祸首。
  • 青涩裙摆

    青涩裙摆

    如果拿那段因过渡自卑的岁月里所经历的那些事儿来说,一定有发泄不完的抱怨,烙在心底的印记纵使现在的自己也还心有余悸。一定是内心太脆弱了才经不起这点风浪,但是再回首过往,那些让自己疼痛青春不也教会自己看清一些表象,才有机会远离,留下最纯粹的友谊。
  • 平凡的少女

    平凡的少女

    她淹没在茫茫人海中却又在他人的青春年华烙下脚印离开后的几年她是否会再选择旧爱还是去追随他人的脚步
  • 润州二首

    润州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