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要点
突发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策略与原则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人类开始学会记录历史以来,各种类型、或大或小的突发事件带来的威胁就充斥着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人口密度增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矛盾、国家矛盾的日益激烈,人与自然、科技与自然的冲突不断加剧等等原因,预示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已经进入一个突发事件频发、各种危机不断的时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时甚至可以发挥极其关键的作用,影响突发事件的发展走向和处置应对。突发事件报道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各种非常复杂却模棱两可的情况需要编辑记者做出判断,专业性非常强。如果缺乏必要准备,轻则空手而归,重则事与愿违,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损害新闻媒体的声誉。机遇是给有心人准备的。本章通过对国内外突发事件报道的理论概括、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为读者了解突发事件报道的规律并做好相关准备提供了理论武器。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在当今信息社会,所有新闻媒体都把突发事件报道摆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从公众的角度看,人们对突发事件总是抱有很大兴趣。如果人们在某一媒体上总是看不到对最新事件的及时报道,对这家媒体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媒体的传播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这就是突发事件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对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那些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突发事件,更是国际一流媒体的必争之地,是媒体提高其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最佳时机。
一、定义
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由于突发事件是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爆发的,超出了事物发展的正常轨道,往往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和极大的信息量。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
对突发事件的分类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有按形成突发事件的原因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的性质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的发生领域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的规模和程度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影响范围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发生和终结的速度进行分类、按突发事件中主体在应急中的态度进行分类等数种方法。
在2006年1月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1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典型的有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
其二,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典型的有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2008年俄罗斯客机坠毁、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10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等。
其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典型的有2003年全球“非典”事件、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0年“超级细菌”感染事件等。
其四,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典型的有2001年美国“9·11”事件、2004年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暴力袭击事件、2010年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劫持事件等。
以上四类事件都有影响程度和规模大小的不同。有一类极特殊的突发事件——战争,一旦爆发就属于标准的重大突发事件。战争以武装冲突为主要形式,包括武装暴动、武装入侵及军事政变等。典型的有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
世界各国还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划分不同级别,作为采取不同级别应对措施的依据。在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美国实行五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用绿、蓝、黄、橙、红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从低到高的五种危险程度。
三、突发事件的基本特点
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大、时效性强、变动性大、影响面广四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不确定性大。不确定性大是突发事件最基本的特点。突发事件的形成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在达到质变阶段前,突发事件究竟能否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形式爆发等,都无法准确预测。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起大规模空袭。而在前一天的分析中,绝大多数军事专家都认为战争不会在近期爆发。即使是可以科学预测的台风、暴雨、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依然充满模棱两可的复杂变数,人们只能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无法消除或避免灾害发生。2008年1月,湖北全省普降大雪,新闻媒体以“公众期待”和瑞雪兆丰年的角度报道了这次降雪。随着降雪持续加大,积雪越来越厚,瑞雪变成雪灾,南方各省普遍出现了大面积的雨雪冰冻灾害。
其二,时效性强。突发事件的爆发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给人一种突如其来、非常迅猛的强烈冲击。在单位时间里涌现的信息量十分巨大,那些离爆发时间越近的信息,新闻价值可能越高。最重要的信息可能在瞬间被记录、获取,也可能永远消失。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5年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爆炸事件中,事发现场的目击者用手机、相机拍下了珍贵的纪录照片和视频。突发事件爆发后的发展有快有慢,有的来得快去得快,转瞬即逝。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得到突发事件爆发时的第一时间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在后续报道中,时效性的要求就不会像爆发时那么重要。
其三,变动性大。突发事件爆发后,其发展方向、影响结果等都难以准确判断。一般情况下,突发事件自由发展的时间越长,造成的后果越复杂,越难以控制。2003年5月,加拿大主要牛肉生产地阿尔伯特省发现一头牛患有疯牛病,整个加拿大的养牛业随即遭到沉重打击,当年牛肉出口骤降90%。2005年11月,吉林省的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入松花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由于地方政府的瞒报、谎报,这起我国首例城市生态危机事件直接影响到吉林、黑龙江两省以及俄罗斯几百万人民的生活。地方政府瞒报的一个原因是“担心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影响”,结果是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引咎辞职,俄罗斯政府向中国索赔,外国媒体集中批评中国“掩盖事实真相”,与最初的意图相差很大。
其四,影响面广。突发事件发生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其影响面却可能超出所在范围,甚至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公元6世纪,欧洲爆发了长达3个世纪的鼠疫,夺去了2500万人的生命,造成比较长期的心理影响,至今仍作为“黑暗的中世纪”被人们时常提及。在现代社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发展、人类交流日益频繁等因素的刺激,突发事件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核心的中东地区冲突引起全世界的长期关注;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朝核问题主要通过中、美、俄等国的六方会谈进行磋商。2008年发生在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世界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冲击。就中国来看,随着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生在中国的突发事件可能产生国际影响,发生在国外的突发事件也可能影响中国。
第二节 突发事件报道的方式及机制
突发事件的发展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酝酿期、爆发期、处理期和解决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新闻媒体要根据政府应对、公众信息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制定侧重点不同的报道思路和报道重点,灵活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
一、报道的方式
由于在突发事件的酝酿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具有一定可预见性的台风、洪灾、政变或战争等,在这个阶段也只能做少量预热性质的采访报道。真正的新闻大战是从突发事件爆发的瞬间打响。根据世界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模式,报道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即时性报道
在突发事件爆发期的报道以即时性报道为主。这是因为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会出现一种“信息饥渴”现象,事件越重大则饥渴感越强。此时公众的信息欲望表现在:第一,在第一时间了解信息,跟上事件的发展进程;第二,尽快积累信息,以对事件做出判断。特别是直接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公众,如自然灾害过后的灾区群众,他们亟须知道自己处于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自己,自己应当怎样应对危机等。
此时,对新闻媒体的首要要求是:在第一时间发出第一条消息。
为了抢时效,即时性报道体裁以快讯和简讯为主,先将主要事实报道出去。电视台一般以滚动字幕的形式进行报道。记者发稿通常采取口述和文字两种形式。口述发稿是通过电话进行的,只有简单的一两句话,由编辑部迅速签发。文字发稿可以事先写好预发稿,根据预测的不同情况拟好几种不同版本的稿件,当事件发生时确定发哪一条稿件。
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巴格达时间20日凌晨5时30分左右,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用电话报告中东总分社:“巴格达响起警报声”,“爆炸声响了”。中东总分社迅速播发两条英文稿件,第一条稿件发出的时间为10时33分50秒,“以10秒钟领先全球”。第一条消息是这样写的:
WARNING SIRENS SOUND IN BAGHDAD——XINHUA。(巴格达响起警报声——新华社)
接着,新华社又以全球第一的速度向世界发出了“布什总统宣布对伊战争开始”的消息。
为了争取时效,新华社的编辑在快讯播发时采取了特殊的发稿格式,即将通常放在一条消息最前面的电头移到了最后面,如“某地遭到了猛烈轰炸——某通讯社”,而“某月某日”和发稿的具体时间都不会在稿件中出现,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争抢时间,哪怕只有几秒钟的时间。
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美联社在几分钟后就发出快讯:一架飞机撞向世界贸易中心。
法新社、路透社也紧随其后发出一句话快讯。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第一条消息是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必争的,也是最难争取第一的。争夺的目的不仅是把历史的瞬间变为永恒,更是因为发出“第一声音”的媒体可以在公众心目中形成“第一印象”,可以提高自身的声誉和影响力。
因此,世界上有实力的媒体,为抢先哪怕几秒钟,不惜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发生一次地震,NHK在两分钟后就向全国播报了地震的级数、震中在何处等情况。“9·11”事件中,第一架飞机撞击世贸中心后的两分钟,美国多家媒体的报道小组赶到现场,准确记录了第二架飞机撞击世贸中心的电视图像。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对第一时间的抢夺达到白热化程度,快慢胜负往往只是几秒乃至零点几秒的差距,有时甚至意味着零时差。
(二)连续性报道
连续性报道又称“跟踪式”、“滚动式”报道,是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情况,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综合报道。如果新闻媒体没能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还可以通过连续性报道,取得后发先至的优势。
连续性报道的对象主要是突发事件本身、突发事件的受影响者、突发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为了提高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要主动联系政府部门、权威机构等。报道体裁以详讯、综合消息、通讯为主,配发图片、图表等背景资料,还可以调用其他媒体的资源,形成立体式的报道效果。
报道方法是:第一,核实信息,纠正第一轮报道中的偏差。第二,尽快寻找新的消息源,以最快的速度把有新闻价值的背景资料和细节播发出去。第三,对事件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和分析,对发展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结果做出预测。第四,报道本地和其他地方的各种反应,如当地政府、国际组织的表态等。
由于此时的信息数量较大,为避免给公众造成多而庞杂、漫无目的的感觉,应该突出一定的报道重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7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沿岸国家共20多万人死亡。CNN网站在海啸报道中抓住“重现灾难”这一叙事中心,在事件的各个阶段突出不同的报道重点,重现了一个完整的“地震海啸事件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