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啸初期,报道重点是还原灾难现场。26日9时25分,CNN网站发出第一篇重磅报道《目击者描述海啸的恐怖》。27日3时14分,发出《幸存者的故事:这太离奇了》。这些文章引用目击者的原话写成,大量发布现场故事,营造了惊心动魄的灾难气氛,具有非常强的震撼效果。《幸存者的故事:这太离奇了》是这样描述的:
当你看到巨大的海浪像墙一样逼近你时,你怎么办?跑,你尽可能快地逃跑。你想着,这太离奇了。但你持续奔跑着,直到水将你的脚举离地面,并推着你向前冲去。会与不会游泳没有什么差别。这个力量带着你向前,你变成了一个活着的、会呼吸的物体。如果抓住了什么,你就活;如果能在浪里露出头来,你就还有机会;但如果碰到了什么坚硬的东西,你必死无疑。
到海啸中期,报道重点转向灾难本源。27日6时52分,CNN网站更新的《预警系统的致命缺失》,说明地震损失并非无法避免,而是预警系统和警告机制的缺失导致灾难损失被放大。这篇报道在新的高度上探讨悲剧的深层原因,避免了长时间“情感攻势”引起的公众感官疲劳。与此同时,海啸引发的旅游业受创、股市大跌等被弱化处理,归入全球商务、体育、美国新闻等栏目。
在海啸后期,报道重点转为救灾纪实。CNN网站的报道突出灾民的处境和救灾工作的实际进展,如“救援物资能否顺利运抵灾民手中?”“交通障碍如何排除?”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CNN对这次地震的报道方式与印度洋海啸报道基本相似:在初期以地震信息为主,中期以救援信息为主,后期以恢复重建为主。这也是各国主要媒体的报道方式。
能否做好连续性报道取决于新闻媒体的整体实力。如果说即时性报道是在第一时间抢速度,连续性报道就是在第二时间抢广度。不但事发现场的记者能报道,千里之外的编辑部也能参加。舆论有一个持续关注的过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抓住第一时间是首发点,抓住第二时间是后续点。如果能够持续主导舆论,就能有效引领公众和其他媒体的关注。
(三)总结性报道
突发事件后期,事件本身趋于平息,最紧张、最困难的时期终于过去,公众把主要精力转向恢复正常的秩序,消除事件带来的影响,舆论将继续关注事件的背景和结果。这时新闻报道的重点是:第一,总结经验教训,重建社会秩序。第二,实施心理救助,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总结性报道的特点在于深度,体裁以综述和新闻分析为主。这类报道一般都以突发事件爆发为引子,通过对事件的深层次观察和分析,探明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什么后果和危害,相关责任人是否受到追究等,引导和帮助公众全面了解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预防和应对类似事件的发生提供警示。
“9·11”事件后,美国的新闻媒体迅速从恐怖袭击本身转向讨论恐怖分子是谁、政府是否要报复以及报复的程度等问题,开始反思和追究责任。同时,一些媒体呼吁公众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认为这是对恐怖活动做出的应有回答的一部分。一些报纸号召民众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比如“让您的钱仍留在股市上”、“像平常那样给您的汽车加油”、“悬挂美国国旗”、“遵守机场和其他公共场所的新的安全措施,不要抱怨”等等。美国媒体把政府的政策巧妙地转化为公众的日常行为规范,既起到了政策的解释作用,又引导了公众的日常行为,对危机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新华社8月30日播发《用智慧和忠诚创造奇迹——写在全面夺取舟曲白龙江疏通胜利之际》,9月7日播发《舟曲,不死的达玛花——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一月记》,这两篇5000字左右的深度报道是阶段性总结报道的典型作品。以《用智慧和忠诚创造奇迹——写在全面夺取舟曲白龙江疏通胜利之际》为例,开篇以白龙江成功疏通为引: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8月30日12时,湍急的白龙江江水沿着疏通后的河槽奔涌而下,堰塞湖上游存蓄水量全部安全下泄,舟曲县城受淹区域已全面退水,局部低洼处积水已完成抽排,被洪水浸泡了23天的美丽山城终于露出真容。
随后,文章视角迅速转回8月7日,回顾危机爆发时的场景,介绍堰塞湖的形成原因:
8月7日23时,历时40分钟、雨量达97毫米的暴雨突袭了这个夜幕中的西部小城。8日凌晨,汹涌的泥石流沿着三眼峪和罗家峪两条沟道倾泻而下。转瞬之间,两条沟道及周边房屋被夷为平地。江水漫溢,泥浆满地,昔日“陇上桃源”变成了水上孤岛。
特大泥石流在夺去1000多名同胞生命的同时,150万立方米岩石等杂物堆积在白龙江城江桥至瓦厂桥之间长达1.2公里的江道内,致使白龙江舟曲县城段河床抬高约10米,形成堰塞湖,在十万舟曲人民头上悬挂了一把利剑,也给抢险救援的水利专家出了一道世界少有的难题。
文章把危机定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泥石流灾害”,进一步介绍堰塞湖“处置难度之大超过想象”:
水利部前方专家实地踏勘结果表明,与汶川大地震后由山体滑坡截江而成的唐家山堰塞湖不同,舟曲堰塞湖是因特大山洪泥石流淤积河道形成软基堵塞而成的堰塞湖,极为特殊,舟曲堰塞湖的处置比唐家山堰塞湖还要复杂!
随后,文章按时间顺序,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各方力量驰援舟曲”、“应急处置科学方案迅疾制订”到“实施处理方案”,扼要介绍危机解决过程和结果:
12日8时,堰塞湖入湖流量为126立方米每秒,比11日8时增加了63立方米每秒,出湖流量133立方米每秒;
18日12时,白龙江堰塞河段入流104立方米每秒,出流130立方米每秒,出入流量差增加至26立方米每秒,堰塞河段主流已基本归槽,“窄河、深槽、急流”的河势基本形成;
22日7时,淤堵河段下游下断面出现实测最大流量316立方米每秒,为8月8日以来白龙江舟曲段最大流量,灾后最大洪水顺利通过白龙江淤堵河段;
26日12时,白龙江淤堵河段入流和出流均为130立方米每秒,舟曲县城淤堵河段水位比25日12时下降了0.26米,较8月8日最高水位下降了3.41米;
30日1时,白龙江中断面水位较最高时下降4.7米,被淹城区水位逐渐消落,大部分街区已露出水面;
……
30日12时,白龙江中断面水位较最高水位下降5.26米,局部低洼处积水已完成抽排,浸泡舟曲县城23天的洪水终于按照人们的意愿逐渐退去。在加快实施河道应急疏通的同时,水利部已编制完成了3个规划和4个实施方案,后续河道整治和防洪工程建设、县城及周边区域山洪灾害防治、损毁水利设施修复也将全面展开。
二、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突发事件报道是典型的集体劳动,不仅考验编辑、记者的能力,更是对媒体的应急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和随机策划能力的综合考验。《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高效、有序、规范、操作性强的报道机制,已经成为新闻媒体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一)突发新闻线索搜集机制
线索是所有新闻的起点,没有线索就没有新闻。因此,新闻线索搜集机制成为最基础的制度建设。新闻线索来源主要有五种途径:
1.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其他机构发布的信息,如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简报材料等。
2.从新闻媒体获取信息。一是本媒体人员获取的信息,如《云南日报》规定各记者站站长作为各地灾害事件报道第一责任人,无论当地发生何种类型的灾害,都必须时时关注,掌握情况,并及时向报社汇报相关情况。
二是其他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2003年2月1日,新华社国际部的一位值班编辑听到电视里传出CNN播音员急促的声音:“‘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会不会出事?”这位编辑一边扭大电视机的音量,一边想。一分钟后他发出第一条快讯:“美国宇航局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去联系”。
3.从热线报料和公众来信、来电、来稿中获取信息。例如,《南方都市报》2001年8月专门成立呼叫中心,受理新闻线索,接受读者咨询和投诉。突发类及重要线索会第一时间上报新闻部门主管负责人处理。
4.依靠记者的新闻敏感,在观察与思考中获取信息。1981年7月,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根据对日美汽车业的研究分析认为,日本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和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导致它们联合。于是,他们对这两个公司进行细心观察,终于在1982年3月及时采访到了两大公司联合的独家新闻,并因此获得1982年日本新闻协会报道奖。记者还要培养与人交流的好习惯,有的记者在与机场保安、普通百姓的随意交谈中意外得到有重要价值的线索。
5.从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获取信息。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博客、播客、个人空间、网络相册、DV短片、手机视频,在突发事件中是反应最灵敏的。随着微博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好的新闻线索也可以从微博上得到。
2005年2月24日,美联社发布了一组关于印度洋海啸的照片,记录了几分钟之内,海浪越来越大,巨浪卷起了沙子和泥浆,最初海水有所回落,然后逐渐形成袭击海滩的第一波巨浪。最后一张照片显示,海啸冲击了整个海滩。这组照片来自在海啸中遇难的一对加拿大夫妇。海啸发生时,他们正在海滩上。2005年2月中旬,这对夫妇的尸体和他们的数码相机被找到,救援人员发现虽然相机已经毁坏,但相机存储卡上的照片仍然可以显示出来。这组照片首先出现在遇难夫妇亲属的网络相册中,美联社记者发现这组照片弥补了传统新闻来源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独家色彩,可以让人们重新回忆起那个令人恐怖的大自然灾难的巨大威力。
建立新闻线索搜集机制要注意两点:一是有专门的部门、专门的人员进行监控,责任落实到人。《广州日报》专门成立了机动记者部,国内重大突发新闻的采访被列入该部门的业务范围。二是鼓励新闻媒体的所有人员注意收集新闻线索。新华社明确要求,获知事件及征兆、迹象、线索的各地方、各领域记者、编辑、发稿人和其他人员,均有向编辑部报告线索和发稿的责任。
(二)快速有效的决策机制
得到新闻线索后,新闻媒体必须首先确定两大问题:一是“要不要报道”,二是“要不要派记者”。
“要不要报道”,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新闻媒体采取急报、缓报和不公开报道的决定。对于绝大多数一般性质的突发事件,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力求分秒必争地迅速报道。对于情况复杂、性质特殊的事件,如绑架案中的人质被安全解救或确定遇害之前,就要缓报或简单报道。特别是涉及解决计划、警力军力部署等,可能为绑架者提供有帮助的信息,绝对不能报道。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以及军事、外交机密的事件,在得到相关部门和个人的正式允许前,不宜公开报道。
“要不要派记者”,是根据新闻媒体的定位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确定组织报道的可行性、报道力量投入和报道规模大小。
经费是影响决策的直接因素。有报道说,为报道发生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媒体的花费非常惊人。仅战争爆发前一周,各媒体为报道这场战争的支出就已经超过2500万美元。
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中,西方各大媒体更是投入重金。CNN在海湾地区报道战争的工作人员有250人,每天的费用是100万美元,此外还预留了2500万美元的专项经费。美国福克斯新闻社报道战争的预算高达数千万美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预算是4000万至6000万美元。与此相比,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经费投入要少得多,但也不是一般媒体能承担的。据进入巴格达报道战争的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透露,她的摄制组在伊拉克和周边国家采访2个月的费用是60万美元。
此外,还要考虑采访团队所承担的风险。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殉职的记者有20人之多。即使在平时的采访中,由于突发事件报道往往涉及社会的某些阴暗面问题,记者遭到威胁、恐吓,甚至记者被打、设备被砸的情况时有发生。2010年9月19日,墨西哥《华雷斯日报》记者遭到毒贩袭击,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据美联社报道,墨西哥贩毒团伙近年来日益针对新闻从业人员发动袭击。
一旦决定报道突发事件,就要在第一时间启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报道机构
报道机构分为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由新闻媒体的领导层组成。这些人应有突发事件报道的丰富经验、调配人力物力的权力。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当天,新华社启动了报道领导小组机制,总编辑何平、副社长周树春每天坐镇总编室,与前方各分社保持视频联系,及时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同时还在成都设立前方指挥部,保证领导小组的报道意图和指令完整实现。
执行机构由前方记者、后方编辑和保障服务等组成,人员调配要打破固有的分工和工作流程。新华社一般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组建临时报道中心,下设记者联络组(负责指挥现场记者)、中文稿件组、外文稿件组、资料背景稿件组、图标新闻组、图片新闻组和技术保障组等。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南方都市报》派出的采访团队分为调查组(负责深度报道)、北京组、四川成都组、都江堰组、汶川组、北川组、德阳组、青川组、甘肃文县组、航拍组、司机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