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52

第52章 数字媒介与艺术创新(2)

今天,数字技术迅猛渗透到生活每一个角落,“声音、图像、文字、音乐、动画、影像”,几乎没有一种媒介形态还能够独立于数码技术而获得新的发展。如果说口语传播是人类听觉的延伸,印刷媒介是人类视觉的延伸,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那么,今天的数字媒介时代,则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媒介的网络时代。新兴的网络媒介从实时互动、非线性、超链接等多个方面补足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缺失。这种全面的更新与改造过程,用“革命”二字来表达其强烈程度似乎也并不为过。

目前,许多家庭都安装有电话线、有线电视电缆和宽带网。通过电话上网或有线电视网上网,实现信息的交互式查询,或是采用“数据广播”的形式,电视台不断地向外传送大量信息,使用户能从接收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资料……不论采用哪种技术路线,对普通百姓而言,最终的收获就是,电视不仅能观看电视节目,而且可以查看股票、金融信息,还可以阅读主页,查找新闻,随心所欲地观看自己喜爱的影视节目。

从技术上来说,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混淆了通讯、媒体和文化的行业界限。未来发展的前景,是多种媒体的信息制作、传输、接收和显示一体化。除了电话、有线电视、互联网和卫星的结合,还有通讯、计算机、信息内容的结合,数字艺术的创作与接受是否如某些人所预言的“必将从网络发展中获得益处”,新兴数字艺术是否真的会在网络通讯的综合发展过程中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些说法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必将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融合。在不久的将来,电视和新兴媒介也许会在一个平台上运行,新闻媒体与文化产业也将实现集中。如今在美国,一场方兴未艾的媒体、电讯、电子和文化企业的跨行、跨地区的兼并大潮正在形成。

自从数字媒介被引入艺术生产领域以后,各种艺术生产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艺术作品所凭依的不再只是传统的书刊和报纸,还有精美的光盘或网页。

音乐、美术、摄影、戏剧、电影乃至于广播电视艺术都逐渐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乔迁到网上。在传统艺术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数字艺术”正展现其风采和魅力。处在这样的转折期,艺术理论工作者不能不关注网络时代文艺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他们不仅将电脑用作自己的工具,而且在研究方法、思想观念等方面也不得不根据时代前进的步伐做出相应的调整。数字媒介的入侵,使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就艺术研究者而言,他们与艺术主体、艺术对象、艺术伴侣、艺术手段、艺术内容、艺术本体、艺术方式、艺术环境、艺术机制等等一系列的既定关系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字时代的工具和理念的突变所带来的革命性挑战,已经并正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每一个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对于一个数字时代的公民而言,“角色飘移”与社会分工、流动自我与定型自我、个人定向与公众定向等有关主体身份认同的危机不断加剧,人们在获得社会定位的多种选择的同时常常会被一种茫然失措的感觉所笼罩;广度文化与深度文化之间、无师自通与学有常师之间以及游戏与教化之间的矛盾似乎也在日益加深,并使传统的文化教育和艺术教育模式日益捉襟见肘;网络视野与传统视野的差异、高科技与人文精神的对立以及信息自由与社会约束的不平衡现象一时还难以得到控制,并已经使得传统文化和艺术观念中的人文色彩越来越淡薄……

除此之外,数字技术带来的“比特对缪斯的挑战”还表现在许多相关方面。例如动态艺术与静态艺术、虚拟现实与传统艺术、超文本与传统文本、数据库艺术与叙事艺术、空间文化与时间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远程文化与近程文化、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等等。当然,最显而易见的变化还是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方面,例如电视的变化。有研究者将传统的模拟电视流程(以磁带为介质)和全面数字网络化的电视流程进行了比较,认为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差别在未来的5-10年内将改变人们的电视观念(例如,电视是什么?电视能干什么?等等)。

据资料介绍,传统的“模拟电视流程”和“全面数字网络化的电视流程”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这两者的差异所带来的深层变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仅仅从表面看,二者的区别就已经部分地反映出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载体的变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

模拟电视流程:前期拍摄(磁带)——后期制作合成(磁带)——节目审看(磁带)——节目播出(磁带)——节目入库(磁带)

全面数字网络化的电视流程:前期拍摄(磁盘)——后期制作合成(磁盘)——节目审看(磁盘)——节目播出(磁/光盘)——节目入库(磁盘阵列/光盘/数字磁带机)

从以上流程不难看出,模拟电视流程以磁带为介质,尽管中间有部分环节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磁带和磁盘之间的转换,并且节目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磁带上。而在数字网络化的电视流程中,电视节目从一开始就以磁盘为介质,继而在网络上流通,最终节目则以磁盘阵列、光盘、数字磁带机进行存储。

而以上述介质进行存储的节目,将会更加便于检索,并且为节目素材的再利用提供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也许有人注意到,早在世纪之交,文艺理论界在讨论当代学术热点问题时就已经有人就把“数字艺术”称为时代的“显学”了。有文章指出,“数字网络正在世纪之交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使先于自己而出现的种种媒体都相形失色”。作为新一代媒体的数字网络,在广义上包括电信网、广播网和电视网等,而狭义上的“数字网络”则专指数字计算机网络,尤其是作为国际广域网之代表的因特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还没有过比因特网更大的机器,没有比因特网上更大的图书馆,没有比因特网引擎更为便利的检索工具,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似乎同样没有过比掌上终端更小巧的智能工具,没有比因特网上虚拟社区规模更小的现实社区,没有比因特网上数量更多的信息垃圾,也没有比因特网更令人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

对于艺术来说,一方面,历史上的出版“门槛”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低,世界范围内“竖子成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与此相应,“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的前景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样具备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兼通科艺的人才从来没有像网络时代这么紧俏,对于艺术工作者数字化技能的要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普遍、这么严格,与此相应,成为一个文理兼通的艺术家的难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但是,不管怎么说,数字技术在网络化的支持下为实现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提供了可能,艺术家随意创作艺术景观已不再是梦想,观众与作者的艺术交流将会变得更加自由,即使一个没有受到过正规训练的艺术爱好者也会有机会充分展示艺术潜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数字技术对艺术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传统艺术世界必将发生改朝换代式的历史巨变。

数字媒介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艺术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教育体制和内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展望未来,数字媒介与艺术将互相促进、丰富与创新。

同类推荐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海外新闻2009出版实录》内容包括:走近美国康泰纳仕国际集团、从《衬衫换甜点》看美国出版新变化、国际出版界热炒“雷曼兄弟”、美国财经图书行情依然看好、《美国地区英语辞典》即将全部完成、从两本中美版权合作杂志看去、浅谈《悦己SELF》的广告与发展、美国杂志编辑出版的奥妙、中外合作杂志是中国期刊界的“狼图腾”? 中国《读者》可否收购美国《读者文摘》、“卡斯特罗语录”在古巴出版、欧洲报纸出版商想到美国收购、金融危机影响英国出版的编印发等。
  •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你所不了解的西方故事

    本书是同名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来源,纪录片由英国顶级团队制作,制作人兼主持人戴雨果教授是往来于东西之间的著名新闻学教授和清华大学的访问教授。数十年的观察和积累,横跨东西的独特视野,让戴雨果对中国的思考变得深刻而厚重。他惊叹于中国人的努力和创造力,但对中国人在发展过程中失掉的珍贵之物感到痛心疾首。国人对西方的盲目崇拜,让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搭建起东西方透过媒体了解对方的桥梁,这是他在英国创办中国传媒中心的初衷,也是这本书的萌芽。作者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案例呈现现代西方国家几大社会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严肃而犀利,借助受访者之口传达观点,使主题的呈现更加有力。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热门推荐
  • 重生:鬼妃当道

    重生:鬼妃当道

    一不小心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不过,咋不怕,随遇而安嘛,咋照样可以活的好好的,但生活却过得不尽人意
  • 巴尔扎克作品选

    巴尔扎克作品选

    本书是巴尔扎克小说选集,包括《和睦的家庭》,《恐怖时期的一段插曲》,《信使》等名篇,详细描画了法国世俗百态。
  • 废柴凰女不为妃

    废柴凰女不为妃

    一失足,莫名穿越到异界,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修真王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举。
  • 霸爱浓情:靳总的国民女神

    霸爱浓情:靳总的国民女神

    主持人询问:“初晴听说你之前离家六年这是真的吗?”初晴回答:“唔……你消息真灵通,对阿我曾经离开六年。”主持人再问:“那方便问是什么原因吗?”初晴回答:“可以啊嘻嘻,我那时候因为跟哥哥吵架所以离家出走了。”初晴可爱地吐了吐舌头。主持人一听很是讶异:“什么?是因为吵架,靳总方便我们询问原因吗?”靳司言看了主持人一眼回答:“因为我吃醋,所以把初儿给气跑了。”众人无语……
  • 阴阳极变

    阴阳极变

    曾听闻有人说记忆就像心里的一块斑驳的碑,我原本以为你是其上的青苔,却不知碑在何时化成了一抹绿
  • 那些爱啊,还有恨呐

    那些爱啊,还有恨呐

    她说,“我要让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想到我就痛,我要让你爱着我,却再也不能得到我,我要成为你心头的白月光,朱砂痣,我要你以后听到我的名字就想逃,我会让你后悔的,傅枫你相信我,我做得到。”他说,“我们就互相折磨吧,你不放过我,也不要妄想我会让你解脱,你必须活下去,活下去我们彼此折磨,我不逃,你也不可以逃!”当那些爱啊,全部变成了恨,她深陷其中,苦求无门——何时是尽头。他放弃挣扎,自甘沉沦——活该为此付出代价。浮浮沉沉,彼此折磨,然后她们明白,其实,恨也是爱的一种。
  • 金箓祈祷早朝仪

    金箓祈祷早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有个坏蛋喜欢你

    有个坏蛋喜欢你

    他永远都是那样高冷,对她却无比贴心。为了和她在一起,他冲破了重重阻碍。只是命运的安排,他们今生不能在一起。如果有轮回,我要变成一个坏蛋,谁敢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就要他好看!
  • 苍了夏葵

    苍了夏葵

    日葵的执著就是守护唯一的太阳,我叫郗葵。我认识他那么久爱了他那么久却也恨了那么久。他的死我浑然不知,隐瞒了我三年才知道一直和我结婚的人是他的双生弟弟。“郗葵,忘记我吧。”“郗葵,做我的女人忘记他。”“夏哲,我们之间只是一场谎言。”
  • 极家小说之结缘神

    极家小说之结缘神

    弃灵结奈良在母亲死亡父亲失踪下,无奈搬入古社——天极神社,无意获得父亲遗信并接任天极神社主神,在这里奈良获得家里没有的温暖,与自己的妖孽腹黑神使一步步完成任务解开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