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快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关键在于全方位地发展城市,扩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怎样扩展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城市化的经验,应根据各地城市发展的现状,包括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因时因地实行大中小城市并举,全方位协调发展的方针。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要顺利促成数亿农民变市民,不是只靠发展大中城市或者着重发展小城镇就能实现的,而必须实行大中小各类城市并举发展。国际上许多研究资料证实,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以规模发展为特征,大城市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辐射效应远比中小城市大,提供的就业机会远比中小城市多。大城市的发展固然会带来一些问题,但不能忽略大城市拥有中小城市所没有的优势,我们没有理由和根据来控制大城市的人口与发展规模。我国城市化的实践也已证明超级大城市的发展既是可行的,也是能够实现的,上海浦东新区的成功开发,就是强有力的佐证,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在积极发展大城市的过程中,中小城市特别是其中的县级城市,全国有2000多个,能吸纳的人数多,对农民的吸引力又强,更应以特有的政策聚集人口,吸引人口,充分发展自己,加快扩大规模。在大中小城市并举,全方位发展中,我国农民才能以有序的方式,较大规模流入城市,实现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在城乡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从城市自身发展角度来解决城市问题肯定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就要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科学的城市体系,在继续强化城市的中心聚集作用的同时,加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从而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
一、以城带乡的小城镇模式
许多学者对小城镇在城乡互动发展中的接点作用作了明确的肯定。如弗里德曼的农业城镇发展模式,该模式的核心观点是“在农村区一级管理层次集中地发展中心镇”。费孝通教授更是对小城镇情有独钟,把小城镇比喻为是大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的“棋子”,认为小城镇的发展是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发达省份中欠发展地区城市自身的辐射能力偏弱、城市密度偏低等实际情况,小城镇模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建设和发展好县级城市,就能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让县级城市充当“中转站”角色,“负责”接受来自城市的技术、信息、先进理念的辐射并结合本区域的实际进行取舍和相应的强化,然后对其广大的农村进行再辐射。从而达到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二、以城带乡的“城郊”模式
在某一市域内城乡“空间差”相对较小的地区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这个“较小的地区”就是以市区为中心、以郊区为外围的特殊地带,有学者将此称为狭义的城乡边缘区。这种地域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各级城市的周围,也是以城带乡研究不可忽视的领域。郊区独特的区位条件决定其与广袤农村地带有不同的发展过程,这就出现了“城郊”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在于:城市应利用自身城市建设的机遇,加大对郊区的技术、资金和产业的扶持和投入。由于城市与其郊区的“空间差”短,“距离衰退规律”不明显,所以技术、信息、新思想等的辐射也比较到位;城市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人口、工业逐步向近郊区转移。
三、以城带乡的城市群模式
前两种模式都是就某一市域范围内谈城市对农村的带动,现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密度增大,城乡之间各种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区域市场壁垒逐渐破除,各种资源的流动趋于自由。这时,新的地域结构形成,即城市群出现。这种地带的空间结构特征是:众多的处于不同分工位置上的城市“散落”在广大的农村地域中间。正是这样的特征使得城市群模式在以城市带动农村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一是提供网络状的、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出现众多的交通走廊地带。在这里,城乡之间的“空间差”的影响可以忽略。城市可以随时随地发挥它对农村的带头作用;二是农村可以“全天候”地接受来自城市的信息、技术、观念等,逐步转变落后的观念、及时掌握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