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泊瓜洲,乡思飞越山水阻隔;春到江南,明月映照游子离愁。诗人啊,你的故乡在眼前,更在远方;在春天,更在心里。
望湖亭上望湖光
望湖亭
苏轼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许国心犹在,康时已乏术。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凶多吉少,诗人也有悲观失望、穷愁叹老的时候。元祐八年(1093)八月苏轼被任命为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相隔几个月,在绍圣元年闰四月至八月内,竟连遭三次贬官,最后贬为宁远军(今广西容县)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绍圣元年(1094)八月过南康(今江西星子县)时,登临望湖亭,眺望湖光秋色,有感几个月来政治生涯的风云突变,人生仕途的凶险难测,挥笔写下了这首凝结忧愤郁闷、充满沮丧失望的诗歌。
深秋八月,诗人乘船经过鄱阳湖,秋风瑟瑟,万物萧索。向晚时分,暮霭沉沉。单舟扬帆急驶,孤山迎风耸立。天地万象,疏疏落落,冷冷清清。诗人满目凄凉,满心惆怅。仕途坎坷,好比江湖,风起浪涌,险象环生。诗人一叶孤舟,起伏漂荡,挣扎宦海,孤立无助。何其弱小,何等孤单!长湖市鄱阳湖,但是诗人不说鄱阳湖,而言长湖,顾名思义,“长湖”给人以汪洋浩阔、波翻浪涌之感,与一叶孤舟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孤舟的渺小孤弱,更让人为诗人的处境前途担忧。再加上秋风劲吹,波澜动荡,孤舟处境可想而知。一山孤立天地,一山孤立暮霭,一山孤立湖畔,强调一个“孤”字,移情于物,触景生情。其实,山无情,人有恨,人心孤寂,才有看山山孤、观水水愁之感。
唐代诗人王昌龄诗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绵,楚山孤立,诗人送走朋友之后,久久站立江畔,凝眸远方。雨寒烘托心寒,山孤映衬心孤。诗人看山不是山,观水不为水。李白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江流水就是一江思念,一江忧愁,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心中最敬仰的朋友孟浩然离诗人而去。王昌龄的楚山孤立,李太白的江流无尽,苏轼的暮霭山孤,无不带有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当然,王、李两位诗人是为朋友远去而倍感孤独落寞,苏子则为仕途失望而倍感孤独无奈。有道是:心怀孤愤,万物皆秋;心怀喜悦,万物生春。苏子笔下的长湖秋色,万象萧条,万物枯淡,正好烘托出诗人的失望、悲痛的心情。
如果说诗歌前面四句主要是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话,那么诗歌后面四句则是感伤身世,直吐郁闷。诗人感慨自己报国之心还在,可是救时之策早已沦空,现在远离岷峨故乡千里万里,还不知道临到老迈能否回去呢!
此番感慨有两层意思,一是哀愤壮志犹存,报国无门。苏轼安身立命,进德修业,怀抱大志,奉儒守官,当然想做一番大事业,而且自信也有满腹才华韬略,无奈屡遭贬谪,不被重用,诗人质问,那些才华韬略又有何用呢?天下英雄,穷途末路,莫不如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而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也不计其数。
二是思家念亲,告老还乡。人在什么时候最想念故乡和亲人?司马迁曰:“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苏轼觉得自己接二连三被贬,功名无望,事业不成,悲愤交加,翻江倒海,这个时候,最想家、最想念亲人,那里最温馨、最幸福,那里才可以接纳自己,那里才可以抚慰一颗伤痕累累的心。苏子想回去,想回去与亲人团聚,但是,身不由己,愿不由人,真到年事已高的时候,能不能回去呢?诗人没有把握,他不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诚如眼前,茫茫暮色,淡淡秋光,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忧伤和失望。
“望湖亭”这一“望”,诗人无心赏湖光山色,无心吟诗歌赋;一腔悲愤洒满江湖,一腔忧愁弥漫秋空;诗人伤心、痛苦,诗人哀怨、失望;他看到的是忧是愁,是孤是愤,是茫茫夜色,是漆漆黑暗。秋风瑟瑟倾诉,湖山默默忧愁,万物凄凄无语,孤舟哀哀无助……失意笼罩心头,孤独挺立天地。诗人一身,全是孤愁!
欲浮苍海迷津渡
春近
王铚山雪银屏晓,溪梅玉镜春。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索莫贫游世,龙钟老迫身。欲浮苍海去,风浪阔无津。
风景入诗,因人而异,因情而别。情景相融,互相生发,互为促进,此为其一。其二,情景相异,互相映衬,互为对比,诚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宋代诗人王铚的《春近》诗便属于“以乐景衬哀情”。
王铚出身世代书香之家,少而博学,善持论,强记闻,熟谙北宋一代史事,受过宋高宗赵构的赏识,却又为秦桧所排斥,晚年避居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实际上是借山水之游来抒写内心的苦闷和牢骚。
全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各自独立,分开可以当作两首诗来欣赏,合起来则恰切抒写了诗人的情思意韵。
春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激动,让人神往,诗人张开怀抱,热情迎接生机勃勃的春天。早晨,旭日东升,金光万道,皑皑白雪覆盖的山峰,远远看去就像一道道晶莹璀璨的屏风。溪边,冰泉解冻,寒梅绽放,如镜溪水映照出梅影花姿,别具风韵。料峭东风吹拂大地,捎带初春的气息,温暖着尘封一冬的万物。花草树木,无不精神抖擞,生意盎然。诗人笔下的初春有姿有态,有声有色,宏阔壮观,生机活泼。雪山如屏,银光闪闪,是凝固的美丽,是耸立的壮观。寒梅临溪,冰清玉洁,是花开笑颜,喜迎春天;也是不惧风雪,傲视天地。东风乍来,山峦河流为之欢呼,花草树木为之兴奋。四句诗写山绘雪,描梅状风,句句写景,物物含情,春之精神气韵蕴藏景中,人之欢欣鼓舞流露诗外。
有几个词特别值得关注、品味,貌似平常,其实奇崛。“晓”字明点时间,黎明破晓,天地空明,实际上是描绘了一幅壮丽辉煌的画面:阳光灿烂千山万岭,白雪晶莹山川河流,神奇壮观,开阔胸怀,澎湃激情。毛泽东有词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更为豪壮、雄放,意境与王铚诗类同,可参照品读。
“玉”字一语双关,既指溪泉如镜,清明透亮,清晰映照出寒梅绽放的风姿,又隐喻寒梅冰清玉洁、风雅脱俗的精神气质。如果将“玉镜”换成“铜镜”或“明镜”之类的词语,则意味大减、气韵全失。“露”字写春风,因为是冬末初春,是早到,这风只能透露一点春之消息,但仅此一点,也足以让人兴奋,让人期待。“万物”更是包罗万象,牢笼万端,写尽了春的精神,写足了春的活力,无处不在,无物不有,春天绽放在第一朵花上,春天生长在第一棵芽上,春天流淌在解冻的山泉里,春天唱响在第一声鸟鸣中……春天在每一个诗人的心中。
如果只看前面四句,或许得出一个印象,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美丽的初春,抒写诗人的迎春之喜。可是,结合诗歌后面四句来看,则不喜而悲、悲愁至极。你看,在这个美丽的初春,诗人有什么感触呢?他想到自己一贫如洗,游荡尘世,落魄潦倒;他想到此时年老体迈,岁月无多,功名未就;他想像孔子那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可是,风大浪猛,找不到渡口,找不到去路啊!进已不可能,退又迷茫不清,何去何从,万分艰难。李白写自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那是悲愤李白雄强进取时所遇到的苦恼、窘迫。王铚这里表达的却是欲退不能的迷惘和无奈。
几个词表情达意至为沉痛。“游”突出诗人身无定所,心无归宿,有一种漂泊无奈蕴含其中。“迫”字则让人感到岁序逼人,时光易逝,诗人已是老态龙钟,步入生命之秋,他的功名抱负,无法实现,他的才华无处施展,更增强了他这种悲愁叹老的伤感。同时这个“迫”字还给人一种压迫感、压抑感,让人感到心头沉甸甸的,很累、很辛苦,似乎承受不了这份重压,几近窒息。
“欲”传达了一种想法,诗人想退出名利场,自在逍遥去,这是屡屡碰壁、无可奈何的选择。对于一个才华横溢、胸怀抱负的文人来说,没有谁心甘情愿退出自己为之执着打拼了几十年的名利场。“无津”不是“迷津”,迷津还给人以退路,给人以希望,“无津”则断无退路,找不到渡口,可见诗人的悲愤无奈。这份苍凉、忧愤久久萦绕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结合全诗来看,诗人前面写迎春之景,实为反衬后面的落魄之悲,换句话讲,春天不属于诗人,喜悦不垂青诗人,在这个万物精神、东风吹拂的季节,诗人倍加伤感,伤感时光已逝、壮志未酬,伤感穷愁落魄、进退失据。这份忧愁苦恨弥漫诗里行间,连春天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暗。
山山秋色老夕阳
山馆
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难在水土不服、语言不通;难在风谷不合、饮食不便;难在人生地殊、交际困窘,当然,最大的困窘还是在于漂泊流离,有家难归,有亲难聚;少了天伦相聚的欢乐,少了朋友相伴的幸福,少了山水相亲的抚慰。天下游子一般难,天涯处处乡思。读宋代诗人余靖的诗歌《山馆》,笔者对羁旅愁思有了更真切、更深挚的体会。时不论古今,地不分东西,今天的漂泊一族同样能够理解一千多年前余靖的愁苦、困窘。
诗人在旅途奔波,不知从哪里出发,也不知要到哪儿去,更不知他有什么打算、考虑,只知道,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哪里黑哪里歇。天晚时分,不能再继续赶路,诗人只好歇宿山野一间旅店。四野寂静,草木萧索,暮霭沉沉,诗人倍感凄凉。没有朋友相伴,浅斟低吟;没有妻儿随从,共享天伦,诗人只得一个人在这山野小店待上一晚。推开窗户,面对竹扉,极目远眺,视野倒还开阔,景物也有特色,时令已是深秋,诗人看到了属于秋天的色彩和姿态,诗人也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孤独和落寞。漫山遍野,黄叶纷飞,弥漫了秋空,惨淡了天地。没有哪一个季节比深秋更让人悲伤,没有哪一种风景比黄叶凋零更让人揪心。
那些忙碌了一天,劳累了一天的鸟儿,知名的不知名的,大呼小叫,三五成群,纷纷投林归巢,它们带来了夕阳,带来了暗淡,也带来了黄昏特有的苍凉。诗人在想,人间村落,炊烟袅袅,万家团聚,日之夕矣,牛羊下山,家家户户,村村寨寨,一片祥和安宁,一派温馨幸福,就连山林的鸟儿也有个安心合意的巢儿,可是诗人呢?孤孤单单,形影相吊,漂泊天涯,有家不能归,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家在哪儿,也不知道亲人状况如何,反正是滞留山野小店,愁伴秋眠,何等冷清,何等凄惨!注意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中两个字“老”和“归”很有分量,老去的不只是枯黄的树叶,凋零的生命,还有诗人寂寞苍凉的心。“归”去的是夕阳,是小鸟,是山野人家男女老幼,不归的是诗人,是一颗漂泊流浪的心。拉开视线,极目远方,诗人看到了什么呢?这个黄昏的山野,这个陌生的旅店,远山如黛,连绵起伏,烟云缭绕山峦,山峦更见苍翠,火耕的田地,经受雨水的滋润,更为肥沃,当地山民自然是乐观风雨,喜盼丰收,连声叫好。可是这一切,对于诗人来讲,除了引发诗人对故乡熟悉山水风云、农耕习俗的联想之外,更多的是刺痛诗人的心,触发诗人的无限伤感。诗中两个场景很有意味,“远岫穿云翠”,暗暗化用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诗意,云涌山间,缭绕飘浮,水汽蒸腾,如梦似幻。云是自由的,诗人却不自由;云是无心的,轻松飘逸,诗人却是有心有情的,沉重悲凉。这些风光类似家乡,似曾相识,深深刺痛了诗人敏感的神经。熟悉亲切的风云又把诗人带回了遥远的故乡,那些刀耕火种的梯田、土坡,诗人真是太熟悉了!在故乡的时候,自己说不定还亲自参与过割草烧山、肥沃田土的劳动呢!想不到,在这远离故乡的地方又看到了这熟悉的一幕,诗人还能说什么呢?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愿意,和家乡的亲人一道上山砍柴、上坡割草、放火烧山、挖土开荒,可是,现在,人在天涯,身不由己,只能漂泊,只能奔波,只能操劳,一颗憔悴的心,还得时时处处经受乡思的折磨,这就是诗人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