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建
近几年来“义乌伊斯兰教现象”在中国伊斯兰教中横空出世,成为伊斯兰教界、政府部门,甚至网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对象,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对于如何解读这一现象,不同的观察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了各种观点。本文旨在占有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重点从伊斯兰教传统的视角,尝试分析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义乌伊斯兰教背后的传统因素。期盼批评指正。
一、穆斯林发现并支撑义乌国际商品市场的地位
就穆斯林与义乌市场的关系而言,最早发现义乌的还是外国穆斯林。他们发现义乌的商品如此丰富,价格如此低廉,欣喜若狂,犹如找到了印钞机。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到义乌就闻到美元的气息”、“谁发现义乌谁就发现了金矿”。他们来义乌开设办事机构做长期采购,同时招揽本国的客商来义乌进货。
随着义乌国际小商品城地位的提升,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外籍穆斯林商人大量拥向义乌。2001年之后,义乌穆斯林的人数才开始飞速增长。在国际穆斯林商人中,巴基斯坦人最早来到义乌,从而发现了这个小商品的天堂,继而带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商人来义乌经商。
现在义乌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都有商业往来,特别是与阿拉伯国家的商业往来更为密切。义乌的阿拉伯人一直在增加,所有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都有,其中也门人、巴基斯坦人、埃及人、叙利亚人的数量居前四位。2007年,义乌市场70%~80℅的客户都是阿拉伯人,可以说是阿拉伯人支撑着义乌小商品市场。
国际穆斯林成为义乌采购商的主体,为国内学过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就业机会。中国各地的穆斯林学生不断涌入义乌从事翻译工作。他们基本上以服务于外籍穆斯林商人为主。一般从做翻译开始,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之后,自己就可以开一个翻译公司,招收一些懂阿拉伯语的穆斯林,为外籍穆斯林商人提供比较规范的翻译服务。或者成立商业中介公司,作为外籍商人的中介服务商,为外籍商人提供翻译、订货、装柜、出关、提单等一条龙服务,从中赚取服务费。目前在义乌从事阿语翻译者,来自宁夏者最多,至少有几百位。为做大做强“吴忠阿语翻译”这一劳务品牌,吴忠市政府已在义乌成立了驻义乌办事处、阿拉伯语翻译服务中心和驻义乌劳务工作站,加强对阿语翻译的输送和管理。清真饮食行业也就随之兴起,吸引了很多国内各地的穆斯林从事经营饮食行业。中国穆斯林,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来义乌发展也基本上开始于2001年。宁夏穆斯林在义乌最多,云南、甘肃次之。
目前,穆斯林商人在义乌异军突起。2007年,义乌的中外穆斯林有2万~3万人,其中经常参加周五聚礼的有三分之一,平时参加聚礼的有6000人,其中4000人是外国人,而外国人中又以阿拉伯人最多,增长也最快。平时到清真寺参加聚礼的维吾尔族人有700多人。
中外籍穆斯林来义乌主要是为了商贸,所以在义乌穆斯林当中传教倾向并不明显,即使偶尔有传教者,也属个人行为。他们皆以生意为主业。在义乌,穆斯林商人的商业诚信度比较高,义乌人乐于与穆斯林做生意。
义乌清真大寺为中外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场地由义乌市政府免费提供,日常管理由穆斯林自己承担。清真大寺还兼有交流商业信息的作用,这里信息交流迅速、频繁。穆斯林在礼拜时可以获得彼此所需要的相关商业信息,许多非穆斯林商业公司也在聚礼日派员到清真寺发布和收集所需商业信息。除了清真大寺,义乌还有四个自发形成的礼拜点,作为穆斯林就近每天五次礼拜的场所。
义乌穆斯林中教派问题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来义乌的穆斯林年轻人居多,而且义乌穆斯林群体的文化素质是全国最高的,他们彼此之间宽容度比较高,通过交流,彼此能够比较理解。义乌外籍穆斯林中,苏非主义不明显。偶尔有一些苏非倾向的穆斯林也主要是来自中亚地区和中国南疆。
二、义乌穆斯林的自我管理
作为一个外来群体,义乌穆斯林内部具有强烈的自我身份认同意识,伊斯兰教作为信仰的纽带,把这个特殊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外在的表现就是,义乌穆斯林的自我组织能力比较强,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群体的自我管理。
这种自我组织能力首先体现在对义乌清真大寺的管理上。义乌伊斯兰教活动场所几经变迁,从2001年到2004年,先后在红楼宾馆(义乌市稠城镇稠州中路70号)、南门街200号、现在的义乌清真大寺等处举行宗教活动。2003年,穆斯林自发成立了礼拜场所临时管理委员会。2004年8月,政府免费提供现在义乌清真大寺(义乌市江滨西路90号)作为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穆斯林成立了义乌清真大寺临时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日常管理。临管会有11名委员,目前主要的工作为装修和维修清真寺,落实清真寺的合法地位,聘请优秀的阿訇。清真大寺成立之初,经常来礼拜者已达3000多人。
现在来清真寺礼拜的穆斯林来自所有的伊斯兰国家,并且在广交会和义博会期间为高峰期,人数更多,达6千~7千人。但在临管会的管理和组织下,清真大寺的宗教活动井然有序。
由于穆斯林聚居的地方与义乌清真大寺的距离比较远,距外籍穆斯林聚居地红楼宾馆有2公里左右,距五爱、鲇溪、赵宅等中国穆斯林聚居地都差不多3公里。加之工作繁忙,不可能每天都到清真寺进行五次礼拜,于是穆斯林自发地在各个聚居地组织了四五处礼拜点。每个礼拜点平时有60~80人参加活动,并且配有阿訇。阿訇责任心很强,对每一位来此礼拜的穆斯林关心备至。如若哪位穆斯林有不明原因突然不来礼拜,阿訇就会登门拜访,究其原因,并适当帮扶。
义乌穆斯林还自发组织了义乌市伊斯兰教管理委员会。这是一个穆斯林自己的管理组织,帮助义乌穆斯林解决困难。管委会的工作完全自愿,属义务性质,参加管委会工作的穆斯林要自己出钱维持管委会正常运转。此外,义乌清真寺管委会也负责对一些来义乌经商、工作穆斯林的再教育。一些年轻人也会迷失自己,通过再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投入工作。清真寺对穆斯林年轻人有利,他们远离父母,在义乌挣钱之后,无所适从。到清真寺里做礼拜,听阿訇讲经,对年轻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一些热心教门的穆斯林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义乌穆斯林集中学习伊斯兰教,自办伊斯兰教学习班。位于稠州北路东方大厦后面(489街40号2楼)的伊斯兰教学习班已经坚持两年有余。学习班以学习《古兰经》和圣训,讲授伊斯兰教教义、伦理道德等为主。由于义乌穆斯林来往于伊斯兰世界各地经营商业,一些人从国外回来后,到学习班讲授在国外的所见所闻,并与大家讨论。
吴忠市在义乌设立的阿语翻译中心也体现了穆斯林的自我组织能力。宁夏来义乌经商、打工的穆斯林很多,特别是吴忠市来义乌做阿语翻译工作的占义乌阿语翻译的40%。吴忠市政府在义乌成立了吴忠办事处。实际上,义乌吴忠办事处的设立后,实质性的工作还是在义乌的吴忠穆斯林主持。阿语翻译中心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组织翻译工作的范围,还拓展到其他方面。中心负责培训新来的阿语专业毕业生,让他们熟悉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中心还具有吴忠同乡会的功能,为那些初来乍到而又暂未找到工作的吴忠人免费提供住宿;更重要的是,中心还兼有宗教活动场所的功能,这里也是一个礼拜点,配有专职阿訇,有一个礼拜堂。正是因为阿语中心集宗教功能与其他社会功能于一身,才使它成为吴忠人在异乡的流动的家、一个身体和心灵的居所。
另外,穆斯林已有自发组织成立义乌穆斯林商会的计划。
三、义乌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影响
穆斯林对义乌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浙江省和义乌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穆斯林个人给予奖励。安德鲁斯国际贸易公司的总经理陈建军,被义乌市委市政府评为2005年度先进工作者;2005年,优素福清真餐厅的经理李自红获得浙江省“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同一年,义乌市授予李自红“十佳外来建设者”称号。市政协还有四位穆斯林人士任政协委员,其中一人为常委。
中外穆斯林普遍认为义乌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他们对在义乌的现状基本上很满足。特别是外籍穆斯林商人,因为他们多曾到过其他非伊斯兰国家,来到中国后,通过亲身体验和比较之后,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是对穆斯林和伊斯兰教最友好的非伊斯兰国家。穆斯林对在义乌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些成功的中外穆斯林商人,看好未来在义乌的发展,萌生落籍义乌的想法,想成为“新义乌人”。
大量穆斯林在义乌长期居住,把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也传播到了这里。以前义乌人根本不了解伊斯兰教,一些义乌商人为了与穆斯林做生意,现在主动学习伊斯兰教的一些基本常识,甚至会说几句简单的阿拉伯语。阿拉伯语培训班也在义乌出现,阿拉伯语言和文化在义乌开始传播,有人说义乌甚至出现了学习阿拉伯语的热潮。江浙的商业文化与伊斯兰商业文化在这里交融,义乌初步出现了多元文化整合与交融的局面。
义乌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商业的名声不仅局限于义乌,它的影响已向全国和伊斯兰世界辐射,甚至在欧美国家也有一定的影响。前已述及,宁夏吴忠市为了创建阿语翻译品牌,在义乌设立的办事处。而宁夏伊斯兰经学院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安排毕业生在义乌实习三个月,并把2005年和2006的毕业典礼安排在义乌召开。《中国贸易报》下属的《购物导报》,用中、英、阿三种文字印刷;《今日中国》也在义乌有印刷点。义乌穆斯林还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义乌清真大寺就有自己的网站(http://www.yiwu-mosque.com.cn);中穆网上的义乌社区也已开通。当然这些网页并非宣教性质,而是穆斯林内部联络感情,相互沟通,讨论信仰、互通有无的媒介,并且还有一定的商业功能。义乌商业性的穆斯林网站更多,如义乌穆斯林网、义乌穆斯林生活网、义乌穆斯林信息网等。这些网站都在网络世界扩大着义乌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的影响。远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伊斯兰研究院(Islamic Academy)的网站上甚至也有一个专门为义乌穆斯林设计的2007年每天五次礼拜的详细时间表(英文)。
义乌大量穆斯林的留居,逐渐产生了一批新穆斯林。义乌新穆斯林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一、理性入教,这部分新穆斯林一般对伊斯兰教比较了解,通过与穆斯林接触,经过认真思考之后理性入教。这部分人往往非常虔诚。二、因商业目的而入教,义乌的伊斯兰商业文化造就了这一类型的新穆斯林。三、接触穆斯林之后而入教,以伊斯兰教为精神寄托。四、与穆斯林通婚而产生的新穆斯林,这是根据伊斯兰教“异教徒与穆斯林结婚必须皈依伊斯兰”的传统而产生的新穆斯林。阿拉伯人也有定居义乌的“新义乌人”,中外通婚者很多,外籍穆斯林不仅与回族通婚,更多的还是以汉族女孩子嫁给外籍穆斯林为主。
义乌穆斯林对中国西北穆斯林聚居区的经济建设和思想面貌都有正面影响。西北穆斯林社会落后,经济不发达,接受过经学院教育或传统经堂教育的年轻人毕业后通常从事伊斯兰教职业,到清真寺做教职人员。现在到义乌做翻译或经商成为他们最具吸引力的选择,从而使他们跳出了传统的职业限制。心怀传统宗教观念的年轻毛拉们从经济和思想上都比较落后的大后方投身到义乌这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前沿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跳出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全新思想观念的洗礼和职业锻炼。一些从这条道路上艰难走过来的穆斯林告诉我们:其实对他们来说经济地位上的改善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思想上的落后是最可怕的。在他们看来,西北伊斯兰社区的落后,教职人员有一定的责任。在义乌打工的穆斯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有些人积极捐资助学,提高家乡的教育水平,改变家乡落后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西部穆斯林地区思想意识观念的转变。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义乌是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年轻人增长才干的训练场,间接地推动了西部大开发,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四、伊斯兰教商业文化与义乌穆斯林商业的崛起
伊斯兰教有历史悠久的商业传统和重商主义观念,《古兰经》和圣训中有许多关于商业的规定。阿拉伯帝国向亚非欧大规模扩张后,伊斯兰教的商业精神也随之扩散和发展,商业成为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途径。陆上丝绸之路的商队把伊斯兰教带到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把伊斯兰教带到南亚东南亚;跨撒哈拉沙漠南北的驼队把伊斯兰教带到非洲黑人居住区。现在穆斯林商人带动伊斯兰教传播的过程并未完全停止,从历史的角度看,义乌伊斯兰教现象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的继续。
外国穆斯林首先发现义乌市场并非偶然现象,这与伊斯兰教的重商主义传统与穆斯林敏锐的商业嗅觉有关。而穆斯林能在义乌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并赢得义乌人的认可,则与穆斯林身上的伊斯兰教商业文化有密切关系。伊斯兰教主张公平交易,互利互惠,反对重利和损人利己的行为。《古兰经》指出:“真主允许买卖;而禁止重利。”
“你们不要吃重复加倍的利息。”(2∶275,30∶39)可见,伊斯兰教的商业精神与现代商业规则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但是,现代商业规则的遵守依靠现代法律来保证,而伊斯兰教商业规定的遵守不但依靠法律规范来保证,同时它还有一道防线,即伊斯兰教的宗教信仰。在穆斯林眼中遵守商业规则不只是一种世俗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还是一种宗教行为,是真主嘉许的行为。因此,义乌穆斯林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商业素质背后,是伊斯兰教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所推动和保障的,从而使穆斯林商人的信誉在义乌脱颖而出。
五、伊斯兰教的迁徙文化与“新义乌人”
伊斯兰教的“迁徙文化”与伊斯兰历史上的一次名为“希吉来”(阿拉伯语“迁徙”的音译)的重大事件有关。希吉来是指622年穆罕默德领导早期穆斯林由麦加迁徙至麦地那的重大历史事件。穆罕默德起初在麦加传教,宣传信主独一的观念,麦加多神教商业贵族对穆罕默德及其信徒大加迫害。他们意识到穆罕默德一神教胜利必将导致多神教神权统治者经济地位的丧失,因而极力迫害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意在将新生的伊斯兰教扼杀在萌芽中。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做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迁徙抉择,这是伊斯兰教早期由艰难曲折走向发展胜利的转折点,开辟了麦地那这个伊斯兰教的新根据地。
除了这次迁徙,614-615年,穆罕默德曾组织100余名早期穆斯林,先后分两批迁徙到非洲基督教国家阿比西尼亚(即今埃塞俄比亚)避难,以保存实力。
迁徙事件不但是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还为伊斯兰教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一是着名的希吉来历法,已为伊斯兰世界广泛采用。二是围绕迁徙所逐渐形成的穆斯林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定式。迁徙是在伊斯兰教处在困难时刻的战略转移,后来的伊斯兰文化从这次迁徙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身处逆境之时,转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类似中国人常说的“人不能在同一棵树上吊死”、“树挪死、人挪活”。但是在伊斯兰文化中,迁徙的含义与中国文化又有所不同,还不只是停留在“距离上的移动”和“战略转移”的层次上,而是另有深意。迁徙是穆罕默德的“圣行”,使这次迁徙成为穆斯林为人做事时所“仿效”的先例。穆斯林在遇到困难、危险等无法继续生活时,首先想到“迁徙”。
例如,19世纪西部非洲的伊斯兰运动期间,哈吉·乌玛尔领导塞内冈比亚地区的穆斯林反对非洲土着宗教力量时,他就仿效穆罕默德的迁徙,在向土着人正式开战之前,先进行一次迁徙运动:“乌玛尔以‘希吉拉’的方式迁居到丁吉拉伊(Dinguiray),他的追随者也聚集到这里。乌玛尔用金沙换取枪支弹药,开始准备战争。”这次迁徙不但实现了战略转移,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精心安排的迁徙运动向穆斯林表明,他是一位追随先知事业的真正的穆斯林,从而使他领导的伊斯兰运动获得穆斯林大众的支持和宗教上的合法性。
除了战略性的大规模集体迁徙,穆斯林个人或少数家庭的迁徙与伊斯兰教中的“游学”传统相结合,也深化、丰富了伊斯兰教迁徙传统的含义。在伊斯兰教知识的传承体系中,穆斯林学者为了寻求知识,发现适合于自己的导师,往往四处拜师,居无定所,而且学成之后,也不一定返回故乡,这就是所谓游学传统。这种个人不畏艰险的求知活动,也是伊斯兰教所鼓励的行为。游学的过程也是扩大伊斯兰教影响的过程。后来,商业活动逐渐成为伊斯兰教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商业性质的迁徙也被赋予了“希吉拉”宗教含义。
义乌伊斯兰教现象其实就是在商业环境下形成的现代穆斯林迁徙现象。所以久居义乌的穆斯林商人提出希望落户义乌,成为“新义乌人”时,他们没有心理障碍,因为伊斯兰教的迁徙文化传统在这种行为中起了一定的促动作用。虽然伊斯兰教在义乌的存在与发展并非穆斯林有意宣教的结果,但是它是在商业大潮的推动下,伊斯兰文化的特质与现代商业精神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这里我们不应该忽略伊斯兰教悠久的迁徙传统文化。“迁徙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迁徙也是一种变相的传教方式,为了伊斯兰教的传播与繁荣,伊斯兰教鼓励有条件的迁徙。伊斯兰教的迁徙文化与其众所周知的商业文化结合,将会促进伊斯兰教在义乌这个城市生根发芽。
六、寺坊结构与义乌穆斯林的自我管理
唐宋时期,伊斯兰教初入中国时,穆斯林以“藩坊”的方式集中侨居中国。在当时的杭州、广州、泉州等地都出现过这种藩坊。藩坊出现初期,除了需要中国政府对“藩坊长”进行任命外,藩坊内部的事务基本上按“大食法度”来管理。藩坊就是现在中国穆斯林传统寺坊结构的前身。寺坊结构以清真寺为宗教活动中心,与周围居住着的穆斯林共同构成一个穆斯林社区。寺坊结构的穆斯林社区与藩坊的重要区别在于,藩坊的居民为外国人,而寺坊结构中的居民为中国穆斯林;法律上,藩坊曾一度享有“治外法权”的特权,而寺坊结构的穆斯林社区则与非穆斯林社区一样实施中国法律。
对于义乌的穆斯林社区,有研究者为了说明它的特点,将其称为当代中国东部的新藩坊。
事实上,义乌穆斯林社区与古代中国的藩坊既有区别也有相同之处。区别在于,藩坊内的居民为外国侨民,居住相对集中,而义乌穆斯林社区内居民则既有外国穆斯林,也有中国穆斯林,且居住相对分散,分布于义乌多个地方;义乌穆斯林必须遵守当地中国法律。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属于穆斯林社区,且都有清真寺(或礼拜堂)为宗教活动中心。
如果把义乌穆斯林社区与中国传统的穆斯林寺坊结构对比的话,也会发现二者有类似的联系和区别。显然寺坊结构在中国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后,各个方面都要比新兴的义乌穆斯林社区要复杂得多,寺坊结构的穆斯林社区是一种五维一体的不同资源不断流动的社区。
如果把藩坊、穆斯林寺坊结构社区与义乌穆斯林新兴社区放在一起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至少三者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藩坊有“藩坊长”为首的管理者管理坊内事务;寺坊结构有以学东乡老会、社头或寺管会组成的社区自我管理系统;义乌穆斯林社区也有义乌市伊斯兰教管理委员会、义乌清真大寺临时管理委员会等自发组织的机构进行社区自我管理。为什么三者都设置这些自我管理的组织呢?
这与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及其所派生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伊斯兰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穆斯林与周围的族群信仰上差别,生活习惯的不同,宗教生活的需要等决定他们要围寺聚居,这种居住方式使他们生活最为方便,同时维护信仰的纯正。对于这种穆斯林社区内的具体事务,尤其是宗教事务,非穆斯林并不熟悉,穆斯林的自我管理是比较可靠的方式。因此,不管是藩坊、传统寺坊结构社区还是义乌新兴的穆斯林社区,自我管理既是它们的需要,也是伊斯兰教自己的传统。
结论
任何现存的事务都不是突然凭空出现的,都可以从它们的历史中寻找答案。义乌穆斯林新兴社区虽然是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现象,但是它也没有完全脱离穆斯林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及其文化传统,可以从伊斯兰教传统的角度观察当代伊斯兰教现象,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认识。
义乌伊斯兰教不但受伊斯兰文化重商主义、迁徙文化与自我管理传统的影响,还有许多方面都是与伊斯兰文化传统相联系的,如:以清真餐饮业为龙头的“清真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义乌蓬勃兴起;穆斯林多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和中介业务,少有介入生产领域者。这也是伊斯兰商业文化在义乌穆斯林商贸中留下的印迹。
因此,观察义乌伊斯兰教,既可以把它与其他地区的伊斯兰教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将义乌伊斯兰教与历史上的伊斯兰教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发现义乌伊斯兰教至少有以下特点:(1)与中国其它地区的伊斯兰教相比,这里的穆斯林来自世界各地,义乌伊斯兰教国际性非常强;(2)义乌穆斯林群体年轻、开放,视野开阔,是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群体,因此义乌伊斯兰教也是一个开拓性和创造性的、勇于面对现代化的宗教;(3)义乌伊斯兰教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管理组织自发成立,且以年轻人为主;(4)义乌伊斯兰教是中国伊斯兰教中站在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一部分,但同时它并未完全放弃传统,而是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5)义乌伊斯兰教虽然规模小,但在全国乃至国际伊斯兰教中的影响很大;(6)义乌伊斯兰教内部教派倾向不明显,宣教意识淡漠。义乌穆斯林是一个处在快速转型中的群体,以上六个方面应该也不是固定的。义乌伊斯兰教的未来仍是不确定的,但是在考虑影响它的诸多因素时,也应该不要完全抛弃伊斯兰教自身悠久的文化传统。
王玉霞:女,回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主要从事回族与伊斯兰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