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己随意服药。不遵照医生的医嘱:降压药在发达国家都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看病后开给处方,药房根据处方卖给药,按医生处方的服用方法,按时按量服用。使用正确,剂量足够,才能治病;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使用不当或过量服用会引起不良反应,有的甚至会很严重。我国尚未实行该制度。病人只要出钱,随处可买到降压药。看病也比较随便。不少病人去过很多医院,即使在一个医院看病,药未服完又去看病开药,有的经常换药。有的病人家中往往有多种降压药。遇到不舒服时,也不测血压,就随意挑几种服用,感觉好一些后就不服药了。结果是治疗达不到目的,有时还会因为用错药而造成不良反应。不能合用的两药一起服用,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去看急症。还认为这些药都是医院医生给的,说这些药不好。
(6)听信虚假宣传:有些病人不听国家正规医院医生的意见,喜欢道听途说。去打听是否有根治的特效药,或能治他的病的高明医生,为了迎合这种心理状态,骗人的虚假宣传就应运而生,造成病人损失很大。如有这样一名病人,年龄较轻,血压很高,没有经过正规治疗,用了一些所谓的“特效药”,结果发生脑出血,造成偏瘫,在急救时已用去医药费数万元。有些人不很好坚持服用降压药,而喜欢应用一种所谓的“特效药”或“特效方法”,结果自然是血压没有达标。
究竟应该怎样应用降压药呢?首先必须去看医生,由医生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降压药。一般的1、2级(轻、中度)慢性高血压病人,降压药都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控制高血压为目的。如果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能达到正常,服药后感觉很好,没有不舒服感觉,也没有实验室检查盼不良后果,那么就要坚持下去,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所以要因人而异,并定期列门诊去检查。
走出治疗高血压病的心理误区
(1)不重视:由于高血压病起病隐匿,病程缓慢不易发觉,虽有头晕等症状,但一经休息即可缓解,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多数病人还都抱有“年岁大,血压自然有点高”的错误认识,更易忽视血压高带给自己的警告信号。
(2)不懂“文武之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高血压病是一种身心疾病,患有高血压的人尤其要懂得张弛有度的道理。而根据对北京24所高校的调查,发现中年知识分子患高血压病的占60%,而工人组只有16%。中年知识分子患病率高的一个因素,就是工作的持续紧张。
(3)治病就得靠药:不少人知道自己有了高血压病。也知道服药治疗,但却又陷入单纯依赖药物的误区。我们说,降压药确实可以使血压下降,可它是通过改变体内的生物化学活动来使血压下降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药物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了,而且这种被动的治疗还受机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情绪激动时所伴随的血压升高,单用降压药效果很差,这时,若控制情绪,甚至不用药,就可使血压明显下降。现在对高血压的治疗,已非常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应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明显地减少药物的用量,有的人还可以停药。
(4)放任自己:“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多数人都懂。可是,能坚持运动的不多;限盐、减体重、放松情绪,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这道理也有不少人知道。可是,一到现实中,身体力行的却不多。是这些病人不想康复吗?想,绝对想,可就是要改变以往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难。所以,病人懂得道理后,要战胜高血压病,必须先战胜自己对自己的放任。什么措施要见效,也不是一日之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益。
服用降压药不要跟着感觉走
(1)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事实上,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行有关,因此,仅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2)没有感觉可以不服药:有人认为,人老了,血压高点没关系,只要没有感觉,能吃能喝并不碍事,就不必服药。他们不知道,人体的适应性与调节功能是有限的,高血压病如久拖不治,病情发展到有并发症时,由于脑、心、肾严重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极大,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
有的高血压病人,虽已发现患了高血压病,但由于自己毫无症状,因此自认为病情不重,盲目乐观,而未引起重视,既没有定期检查血压,也不积极治疗。实际上,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症状相一致,由于个体的差异,各人对症状的耐受性也不一样,而高血压病又是一个慢性过程,往往容易适应而不出现症状,但是一旦出现症状,就很可能已有了严重并发症。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以血压的高低为依据的,而决不是以有无症状来决定的,一经确定患有高血压病,就需要积极正确地治疗。
(3)血压已下降可以不再服药:有些人服药后血压下降就自行停药,血压再次上升则再服药。如此服服停停,使血压降降升升,反反复复。骤然停药,会出现“降压停药综合征”:24小时内血压将大幅度反跳,甚至升得更高,加剧了对心脑血管的损害,甚至有突发脑卒中的危险。
(4)药物有副作用不可久服:每种降压药确有某些副作用,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副作用完全能够避免和消除。有人跟着广告走,迷信所谓“降压鞋”、“降压帽”、“降压仪”以及“神针”什么的。这些东西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降压药才唯一可靠的降压途径。
(5)“低压”不高可以不服药:“低压”不高的高血压(收缩压≥18,6千帕(140毫米汞柱),舒张压<;12.0千帕(90毫米汞柱)),又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老年高血压病人中有半数属于这种类型。现在认为,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差(即收缩压减舒张压之差)增大,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更大,更需要服用降压药治疗。那种认为“低压不高可以不服药”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6)夜间血压低可以不服药:一般来说,人的血压昼夜变化呈“两峰”(上午8时至9时与下午17时至18时两个高峰)“一谷”(深夜0时至2时血压较自昼下降10%以上),血压变化曲线呈长柄勺型。这类高血压病人夜间不宜服降压药。但也有部分病人(有心脏、肾脏损害)夜间血压不降或下降幅度很小,其血压变化曲线呈非勺型。这类高血压病人心、脑血管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突发脑卒中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更大。因此,对2、3级(中、重度)高血压病人,有必要测一测夜间血压,若下降幅度不足5%,则应在入睡时加服一次降压药。
(7)丢掉幻想,打持久战:有许多高血压病人盼望能服几次药或打几针就把高血压病彻底根治,一劳永逸。这一想法不切实际。目前尚未发现根治高血压的“灵丹妙药”,绝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乃至终身服药,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正确服用降压药的原则可归纳为“终身服药,监测血压,增减剂量,切勿停药”。在有效降压后,按原则剂量继续服药2~6周,然后逐渐减少剂量,以维持并稳定在理想范围内。
在服用降压药时,还应该定期监测,做到心中有数。初服者每隔三天测一次;血压下降并稳定后,每1~2周复测一次,以便根据自己的血压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剂量及服药次数。将血压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