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窟是莫高窟早期的重要代表窟之一,时代属西魏。该窟为平面呈方形,覆斗顶。这种窟形是早期殿堂式佛窟的继承与发展。
窟内西壁开一大龛,龛内塑一形体清瘦的蹉跏倚坐佛像。佛像后巨大的背光,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蒸腾向上。佛像两侧绘有一批姿态各异的菩萨,躯体动态呈“S”型,人像显得优美生动。
佛像南侧绘手持一鸟者为婆蔽仙,原是外道仙人,是一个厌世出家的国王,被人利用,曾说天祀内可以杀生啖肉,因而受坠地狱之苦,成为佛教的“重罪之人”。画中他手持一鸟,示有杀生之罪。
佛像北侧手托一骷髅者是鹿头梵志。也是外道仙人,善医术,能听叩打髑髅之声而知男女性别、死亡原因等。佛取罗汉髑髅以试之,鹿头梵志竟张口结舌,答不上来,成为佛辩论的手下败将。手持骷髅是他的特征。这两个人物都是作为佛教的对立面画在佛像两侧的。龛楣布满了波状忍冬和开放的莲花。莲花里一个个化生童子,裸体披巾,轻歌曼舞。龛内北侧上部的两身飞天,一身吹笛,一身击鼓。其形体呈大弧度曲线,以适合特定空间并构成运动的势态,人体比例亦超出正常。其画法是凹凸晕染与线描相得益彰。衣带上的白色提神线流畅自如,使画面充满音乐般的运动旋律。肤色变灰后显出的白鼻梁、白眼睛,使面部表情生动有神。
南北二壁的壁画内容是对称的,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天宫伎乐,生动活泼,在富有立体感的彩绘雕栏里,有节奏地排列着中国式殿堂和西域式圆拱门,以象征天宫。伎乐们有的执乐器演奏,有的挥舞长巾,载歌载舞。在南壁上左端圆拱门天宫中有一大头人像,高鼻大眼,头顶椎发,耳垂大环。带有滑稽意味的大头,画在乐舞行列中,增加了欢乐气氛。有人认为这是西域传来的苏莫遮(假面舞),也有人认为是佛教中的“大头仙人”。
中部在大面积的千佛中央是小型说法图场面。佛像立正中,两侧各立二菩萨,均站在宝池中的莲花座上。佛头顶上有饕餮和双凤的华盖,两侧各二飞天。上面的一对穿交领长袍,衣带宽松,清瘦飘逸,为“南朝式飞天”。下面的一对半裸披巾,刚健有力,晕染厚重,手持莲花,为“敦煌式飞天”。
下部为金刚力士,形态不一,有的俊秀如天童,有的猴头狗面,奇形怪状,有的赤眉碧瞳·卷发怒目,有的击鼓吹奏,有的比武或作托举状。
此窟最有特色的内容是窟顶的壁画。窟顶藻井正中为圆形莲花图案,莲瓣隐约可见,周围饰以花草纹。佛经中常以莲花池水以示净土,莲花藻井寓意着一个佛国净土世界。
窟顶以下四披为上部天界。西披画阿修罗,是印度神话中的恶神,其身形长大,赤身,四目,四臂。二臂上举,手托日月。足立大海,水不过膝。身后耸立着须弥山,表现了阿修罗形体高大,身过须弥,须弥山上绘有城堞,表现佛教所谓三十三天的天主——帝释天所居住的“忉利天宫”。阿修罗两侧绘有中国道教里面的风、雨、雷、电四个自然神。南侧的雷公虎头人身,两臂生羽毛,张臂旋转击鼓,令人目眩,如闻雷鸣之声。道教称电神为“电猪”,画中电神为猪头形象,正挥动一金属凿子,砸石发光,是为闪电。
南披所绘西王母及其随从仙人。我国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的昆仑山上。其形象是“虎齿豹尾”,也有人认为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可能就是现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山上现在还有一座王母宫。近几年,台湾张渊量先生考证,西王母所居的瑶池就是月牙泉。壁画中的西王母为贵妇人的美妙形象,乘三凤车,著大袖襦拱手而立,前有驭车仙人,又有乘鸾持节的方士和飞天作引道和随从,在天花旋转、流云飘荡的气氛中列队西行。
北披画东王公,着大袖长袍,乘四龙驾车,前有执缰御者,车上华盖重悬,旌旗飘扬。前面是乘鸾持节扬幡仙人引导,后有天兽相随。东王公也是道教中的神仙,据说他“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此当为原始图腾形象,后人多画为帝王像。
四披下部所绘的地面、山峦、树木、水池、花草和各种动物充满了人间生活气息。有奔驰的野生物,带仔的野猪,觅食的山羊,张望的猕猴,漫步山野的灰狼,蹒跚而行的白熊,拴在树上的双马等。北披狩猎图尤为生动,前面一猎人跃马山间,返身回眸,张弓搭箭,身后一猛虎飞身前扑,场面惊险,扣人心弦。猎人和马用厚重色彩填涂,造型概括简练,猛虎用生动有力的土红线白描而成,形成虚实对比。远处又有一猎人骑马疾驰,手举标枪,追逐奔腾的一群黄羊,扩大了画面景深,使狩猎场面更显广阔,气势磅礴,是敦煌壁画最生动的狩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