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高窟第3窟是元代开凿的,位于洞窟集中区的北端。规模较小,为覆斗方形窟。是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也是壁画艺术最精美的洞窟之一。
洞窟东壁门上部画五身坐佛,门南、北两侧各画菩萨像一身。
南、北两壁绘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图各一铺。据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听过如来说法之后,发誓要利益一切众生,于是就长出千手千眼。北壁图中间观音头作十一面,正面有三眼,面相丰满,头戴宝冠,斜披天衣,腰系长裙,璎珞环钏饰身,神态端庄,立于莲花上。身内两侧伸出四十只大手,各持法器、法物。其中一双大手,高举化佛于头顶。其他千手中各一眼,分为四至五层,组成巨大的圆轮型法光,用作观音的背光。两侧以基本对称的方式描绘有婆蔽仙和吉祥天。下方两角是毗那夜迦、火头金刚,上方两侧角为二飞天。
这幅千手千眼观音图的绘画技巧尤为高超。用圆润秀劲的铁线描表现人物轮廓的千手千眼、容貌肌肤,细腻莹洁而富有弹性;用粗放的折芦描表现的衣纹轻柔风动;用顿挫分明的钉头鼠尾描表现的金刚力士筋肌鼓胀;用游丝描表现头发胡须,柔中带刚,蓬蓬松松。还使用了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等。把中国画的线描技法应用的得心应手,酣畅淋漓。
观音东侧为婆蔽仙,原为外道仙人,因天祀杀生而坠入地狱,后蒙菩萨解脱,皈依佛门。其画像在早期壁画中常见,多为束高髻,赤上身,干瘦丑陋的婆罗门形象。此图中头束高髻、戴莲花冠,身穿绿色交领大袖袍,长眉下垂,须髯飘拂,已是一位中国道教仙翁的形象。
与婆蔽仙相对的是吉祥天女,又称功德天,辩才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命运、财富和美的女神,传为毗沙门天王王妃。此图中吉祥天女头戴钗冠,饰以巾帼,身穿云肩羽袖大带裙襦,一手拿花,一手扬起,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紧锁双眉,凝视前方。
图中两侧下角的火头金刚,三头八臂。双臂交叉于胸前,其余六臂伸出,各执法轮、金刚杵、利剑、宝铃等法器。面部表情凶狠、双眼圆睁,青筋暴露,张口怒吼,一脚踩向毗那夜伽鬼。二鬼跪地各自向金刚求饶。
画面上部两角的飞天面相方圆,体态丰腴,造形短壮敦厚。上身半裸披巾,下著长裙,手持莲花与荷叶,乘滚滚翻腾的彩云向观音献花供养,长长的云尾填补拐角的空白。
这幅壁画的赋彩技法也比较特殊,制作壁画时,表层涂了一层均匀的细沙,并在墙壁还潮湿时作画上色,这样墨色水分渗入壁内,墨色显得润泽而有一定的透明感。施彩虽清淡,但感觉厚重,将观音菩萨的慈悲,金刚的威猛,吉祥天女的端庄,婆蔽仙的深沉,都表现得生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