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45200000011

第11章 更加透明的大数据时代

39.俘虏思维

大数据将引发移动技术革命,控制各行业

据一家媒体报道称,全世界已经“陷入”大数据的海洋中,大数据将引发新一波的技术狂潮。这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加拿大帝国的商业银行就曾做出这样的预言:在未来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信息的生成量将会逐年递增,最高有望增长至50倍之多。此外,市场研究公司IDC也做出了预言,其预言跟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预言类似,大致意思说:从2009年起,直到2020年,数据的产生量将暴增到目前的44倍。其中社交、移动、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是造就数据爆炸性增长的根源力量。

对于这点,最为有力的说服证据,就是如今已经走街串巷的“苹果”产业。数年前,苹果推出的iPhone引发了全球抢购的狂潮,彻底颠覆了笼统的电子产品行业。可以说,它开创了设计的新时代。这种创新,除了体现在其软件方面的技术先进之外,也在硬件方面展现出了比之以往更为强有力的进展。

在这个高科技引领世界潮流的新概念的驱使下,大数据必然能够成为下一波科技变革的载体。这一方面,很多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此外,市场研究公司BIIntelligence最近还发布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大数据的潜力、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回答了有关大数据和移动方面常见的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便是关于大数据的具体定义:寻常思维认知中,普遍地将大数据定义为满足三大特性的数据集,并将其称为“三维”。即体量、快速和多样性。当然,大数据的特性绝不止这三个方面。软件定位服务公司Skyhook产品副总裁凯普·琼斯(Kipp Jones)曾说:“我认为,大数据有第四维的价值。”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解释一下,凯普·琼斯口中的第四维价值,便是大数据给用户本身所带来的效益。众所周知,数据要变得全部有意义,首先便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存储,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并从中提取价值。使得这些数据能够对用户产生价值,从而实现数据本身的意义。

而关于移动方面和大数据之间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移动本身就是一种大数据,或者将其称为大数据的载体。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移动大数据不止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消费者的使用方式相关,同时还会在运行于后台的应用和其他服务中自己生成数据。另外,就技术角度而言,移动大数据较之传统网络生成的数据丝毫不差。而移动大数据还拥有其自身更为独特的优势,那便是移动的消费者会在自己使用过程中生成更多的数据。甚至在我们没有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它依然会自动生成许多数据。

此外,大数据还能够用来优化生活乐趣和增强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就此,移动大数据推出了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用途,以此来凸显移动服务的优化和个性化。在此基础上,很多应用开发商就会利用移动应用分析公司Flurry来完善他们自己的应用。

而作为移动大数据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数据,则对推动移动广告的爆炸式增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保守地说,定位数据或许就是区分移动动和来自传统网络大数据的主要数据类型。因此,我们不难得知—移动广告业的改变将与定位数据产生深刻的联系,即实时推送定位的定向广告,是广告市场的重大演变。

每个人都会是大数据的“俘虏”

人们一旦把挖掘大数据的处理运用在门户网站的新闻资讯里,从而设定人们的日常生活或工作,那前景将是难以想象的。

一位学者曾阐述过这样一段经历:“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十分恐惧。因为要满足口舌之欲,又没有时间出去觅食,我便在百度上随意搜索了一下,买了几只大闸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渐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每次打开电脑,无论是打开哪一个网站,页面上总会出现一些向我推送大闸蟹的广告信息。更为恐怖的是在我浏览新闻时,我发现内容里面涉及大闸蟹的也占据极大的篇幅。这让我警觉到,通过网络途径了解到的资讯,或许其背后有种莫名的力量在控制着。

“我对于信息的获取是非常主动的,从来都不习惯于别人把他们认为适合我的新闻给我。相较于此,我更愿意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自己想要知道的资讯。但我却不得不承认,大数据的实践,使得一股看不见的力量对我们每天接触的资讯进行了议程设置。

“所谓的大数据,笼统说来,就是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在不经过抽样的前提下,便能够对人们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对每一位消费者进行一对一推送服务。就好比我之前在网上搜索大闸蟹一样,很快便被大数据背后那种看不见的力量得知,并将我设定为大闸蟹的爱好者,所以,我的页面上也就接连不断地出现了大闸蟹的相关信息。

“这样的经历,我并非只经历过这一次。还有一次,我在网上搜索了紫砂壶,之后,也是如同大闸蟹一样,页面上渐渐地出现了很多关于紫砂壶的广告。当然,如果仅仅用在消费品领域的大数据会被这种力量掌控,还不算太过危险,对我们的影响尚且可以忽略不计。但试想一下,如果这种挖掘大数据的处理运用在门户网站的新闻资讯里,通过那只无形的手来设定我们的议程。那样的话,想想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同时对社会的前景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1984》这部小说中,作者讲述了一个生存在集权恐怖社会下的、处处被老大哥监视的、集权恐怖的社会下悲催生存的小人物的生活故事。书中编造了一个无处不在的‘老大哥’,他让人甘于现状、浑噩惨淡的地生活。但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所表现出来的功效,与这部小说中所存在的‘老大哥’,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运作下,每个人在网上的操作习惯都被记录下来。相比之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老大哥’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世界,想想都会觉得有些后怕。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袁世凯当年的经历。

“早年的袁世凯一直韬光养晦,智慧非凡,对时势看得非常通透,政治分寸和手腕也十分到位。从这些方面来讲,我还是十分佩服这个人的。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干了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或许可以说是他这一生唯一一件愚蠢的事情,就是称帝。就是因为他倒行逆施,不顾人和,妄自称帝,从而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激愤,后来还把他自己也给气死了。

“最初,我难以想通,像袁世凯这样一个如此睿智的人,到底因何竟会想到一个如此有悖天下大势的昏招?通过了解才之后我明白了,其根本原因就是他所获取信息的资源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袁世凯已经被他身边的人独立操控起来了。在当时,还有一个这样的说法。当时袁世凯对《顺天时报》情有独钟,每日必看。而当时的《顺天时报》每天发的社评大多都是对袁世凯称帝之说的抨击和批评。这样的内容,对于当时待在袁世凯身边的人来说,是万万不敢让袁世凯看到的。于是,他的儿子为了让袁世凯坚定自己称帝的决心,便让身边的人特地印了一份专属袁世凯一个人看的《顺天时报》,内容恰恰与社会上的舆论相反,说的全是赞成袁总统称帝的论调,全都支持袁世凯称帝。就这样,袁世凯被身边人提供的错误的资讯所蒙蔽,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以及愚蠢的决定。

“在那个时代,印刷机专门给袁世凯印一份迎合他口味的报纸,需要花费的成本是极大的。但现在,通过互联网给每一个互联网用户进行一对一服务,挑一些用户爱看的资讯,或者是一些‘他们’觉得用户可能喜欢爱看的资讯,推送给他用户们,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却是非常低廉的。这便促进了大数据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但这样一来,却无疑使用户的视野变得更加狭隘,严重者甚至让人的观念和倾向处于一种被强加或者强制改变的趋势。

“在这个大数据被当作高科技进步,并对某些事物加以鼓吹、宣传的时代,人们想要保持自己清醒独立的头脑是殊为不易的,哪怕聪明如袁世凯,也有可能被互联网俘虏、被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一些议程设置蒙蔽,甚至是做出有违自己本心的错误判断。这个前景是极为恐怖的,想想都会让人觉得一阵恶寒,因此,我们都要加强警觉。”

由这位学者的经历与思考,我们可以想见大数据对世界的“控制”能力。大数据的控制,也体现在其他方面。尤其是健康和运动类的APP,大多数都扛上了大数据的大旗,再加上用户也喜欢赶时髦,愿意“坐享其成”,因此就非常愿意贡献自己的相关信息,让其成为自己的贴身小管家。

近几个月以来,有一匹黑马—西柚经期助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凭借月均增长第一的速度,快速完成从0-1000万的用户积累,大有后来居上的劲头。西柚的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西柚在大数据处理技术上有着绝对的优势,从西柚的黑马行径中,同类APP可从中寻到一些诀窍。

大数据目标明确,不为收集而收集

一些健康类的APP,在界面上毫无美感,而且操作十分复杂。这些APP的目的很明确,只是为了收集一些数据,丝毫不考虑到用户的感受。对于用户来说,就是一种折磨。随着一些软件的新功能越来越多,设计和开发人员似乎忘了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当初开发APP的意图。打个比方,以女性的生理健康来说,经期是有规律可循的。自古以来,很大一部分女性都有记录习惯,无论是刻画在石头上,还是随手在日历上标注,甚至是带有其他目的,如为了要孩子等。而如今,什么都信息化了,引导用户将经期记录在手机上,也算是顺势而为了。只是,怎样去寻找一种最简便的方式,让用户记录更省心,却是一件需要用心琢磨的事。而西柚便做到了这一点,用户只要在屏幕上上下滑动,就能完成自己的选择和记录。而这种设计也为西柚积累用户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奠定了基础。而其中像痛经、经量、所处地域、月经周期等信息也都在收录在算法之内,成为影响经期上下波动的相关变量。

大数据,最了解人心的个性化服务

如果说拥有预测提醒功能便能够称为智能的话,那么像西柚这种在每月的每一天,都能根据用户的生理情况,做出一些健康和养生的个性化建议,足以称得上是贴心了。在西柚这款软件上,用户只要设置好上个月的经期时间,西柚首页的时间轴上就会出现“经期推迟一天”这样的提示,甚至还人性化地给用户以“没推迟七天均算正常”这样的宽慰语,甚至还提醒用户“记得带卫生巾”“喝红糖水”“适当做少量运动”等温馨建议。也正是这样,西柚才能够从众多类似软件中脱颖而出,俘获千万女性的芳心。

不能分析的大数据就是摆设

当用户数据收集到APP后,APP若是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就好比瞎子的眼睛一样,只是一个摆设,没有丝毫用处。而能够在得到了全面数据的前提下,运用科学和严谨的计算方法,对数据进行运算分析的才是王者之剑。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很多女性的抱怨,诸如一些因为地域、生活起居、同房情况以及体质好坏等因素而影响了经期变化,自己又无法计算和分析,等等。西柚就是抓住了这点,它庞大的西柚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精准的预测,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很多用户在使用后会反馈说:“越用越准。”同样,如果西柚数据库不能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或者说运算结果差距太大,那用户就不会再使用。而这种不会被用户使用的数据库就会被市场淘汰,成为摆设,最终变成后来者的垫脚石。

40.调控思维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的控制,是基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与社会的普遍价值相比,大数据涉及的方面更广,有着更多的调控手段。

2013年,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民生访谈》节目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这样说道:“上海正利用物联网技术让市民生活得更加智慧。”比如,构建通过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公共汽车运行信息发布系统。人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查询公交线路和实时运行信息。与此同时,一些运营商也在努力尝试从“信息孤岛”的囚笼中突破出来,利用大数据改变现今交通不便和医疗信息匮乏的窘况。

从“物联网”“云计算”到“大数据”,都与智慧城市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不过,大数据的完善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只有采集到了足够的数据,才有可能构建出数据模型,从而进行统计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希望各个部门打破各自的“信息孤岛”。李耀新还说:“如果‘信息孤岛’的状态不能打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就会被无限延迟,就更不会有所谓的智慧城市的出现。”

从目前来说,人们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既无奈又头痛,却没有什么能根治的办法。好在,今后人们不用苦恼了,大数据已经可以对交通数据进行调控,并且即将运用于生活中。李耀新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建立一套全面的交通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基于数据的基础,并且建立了一系列针对流量研判、楼宇规划、道路疏导、道路管制应急响应、特征车辆检索等一些状况的应对措施。一旦交通发生拥堵,用户就会及时得到提示,并且相关部门也能快速对交通进行疏导,从而给用户带来便利。”

此外,上海还曾宣布将600家公立医院的医疗数据集聚在一起,进行研读和融汇。对这一话题,李耀新这样说道:“在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后,上海将一步打破‘信息孤岛’的状况。举个例子,假如市民去医院里拍过片子,那当他更换医院治疗时,理论上就可以不再拍片,因为各个医院之间的信息应该已经开放共享了。”

与此同时,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方面也透露:未来,将从多个方面对上海大数据发展进行推动,这些大数据的应用包括:从科研攻关角度研究大数据领域的基础技术、基础决策模型,推动面向卫生、金融、电子政务、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这就是数据对于调控的影响,因为数据才是根本,没有数据,便不能全面彻底地分析问题,从而也就无法拟订一个贴切的方案进行调控。只有掌控了所针对问题的数据信息,才能够对问题深入了解,进而一举拔除。

从大数据看房价调控老话题

房产调控,可以说是民生问题中尤为突出的一个矛盾。诸如,房子什么时候降价?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民众的心。可在此时,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房价调控的问题。房价调控的政策和力度每年都在进行,但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房价在调控,可是却“越调越涨”。

我们必须承认,以往的调控大多都是中央根据资产价格泡沫和舆论压力而出台一些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限制和打压。进而,各个地方政府也会出台一些具体的细则。政策实施后,如果效果不明显,那么国家调控就会加大力度,直到行业的基本面发生变化,房价下跌。但这种调控大多治标不治本,房价下跌一段时间后便会再度上涨,并且形势会越发严峻。于是,人们的舆论声再次响起,国家调控就再次展开,如此形成一个循环状态,无始无终。

就目前很多城市来说,房价的调控思路大多集中在以“限购限贷”政策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堵”。但我们都知道“堵不如疏”这句话,而加大供应量,增加保障性住房和引导调整供应结构,则是“疏”。但究竟哪种方法调控出来的实际效果能更好一些,业界也有不同的声音。

对于这点,广东房协的市场研究报告就给出了一些建议:调控房价,首当其冲就是要改变“轻改革、重调控”的思路,尽快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其次是坚持“有保有压”,坚定不移地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并对个人按揭贷款发放计划和利率优惠进行合理的规划,对有首次置业需求的用户进行优先保护。再次,就是要对市场进行考察研究,对市场动向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并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土地和住房供应计划,有效杜绝住宅因为超规模发展而造成市场波动的现象。最后一点,则是减少地方上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因地制宜,促进与房地产相关的连带产业发展,并鼓励其他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在三中全会中对于市场配置资源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房地产市场也自然包括在内,并将政策转向,发挥市场作用视为重中之重。而加大供应,减少行政审批和减免地产开发销售环节的税费,对于调控房价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上述这段内容中,想必大家也都了解到了,由于现在房产市场调控结果不理想,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更深一步的政策改革,并对调控方向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而造成调控结果失利的原因,就是市场信息的匮乏。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调控力度不是不大,而是所针对的角度有偏差。当然,基于现在的国情,这样的调控无疑是最合理的。但不得不说,调控,还是要基于大数据的前提下进行操控比较合适。没有任何资料就纸上谈兵,不论形而上学,还是经验教学等模式,都是非常片面和盲目的。因此,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对市场信息进行更多更全面的收集,真正重视大数据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将房产市场的调控真正落实。

当然,我们这节所讲述的内容是调控思维。而调控思维所针对的自然不止是这几个方面。无论如何,以上内容的阐述都是为了突出在调控过程中,大数据所起到的作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一领域的调控,都必须在掌控大数据的前提下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取得丰硕的结果。

41.顺风车思维

集体行动指的是大家一起行动、一致行动,共同承担行动的风险和享受过程的成果。美国非裔民权活动家杰斯·杰克逊说过: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组织起来的少数就是政治上的多数。美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个人与群体的矛盾,证明了公共利益的代表缺位,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困局,每一个社会都难以避免。

曼瑟尔·奥尔森说:每个人在经济问题上,都是一个睿智的理性人。意思就是,每个人在做事之前,都会先将自身利益考虑在内,分析好利益的得失后,才会决定是否去做。而在集体行动中,一旦行动顺利成功,所有的集体成员都能从中受益。无论他是否参与行动,是否对行动的进展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都能够得到一些利益。甚至是那些投机倒把、冷眼旁观、暗地里放冷枪的人,都能够获得一些利益。

就这样,每个人在精打细算之后,常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坐等”和“围观”。尽管这样不合理,但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自己便不想出力,甚至还在心里祈祷别人多出些力,使自己能顺着别人牵好的线走过去,搭个顺风车到达目的地。久而久之,当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想“搭便车”的时候,就会让公共的利益受到损失。

此外,曼瑟尔·奥尔森还提出这样一个理论:当集体越小、利益冲突越激烈的时候,这个集体就越容易联合到一起,共同出力,共同发展;当集体越大、利益冲突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这个集体就越难联合,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曼瑟尔·奥尔森的理论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面对同一部《数据质量法》、同一个问题,以公司为单位的小集体能够迅速地组织起来,进行强有力的反击活动。而利益受到了侵害的大众,却无法做到联合反击。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公司这个小集体里,利益集中,能够带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因而很快就能达成共识。而社会大众的利益却高度分散,人们都率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就很难团结在一起。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人们不得不承认:个体是自私的,常常把一己小利放在前面,把大众的利益摆在后面;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往往只看到一点一面,无法看到全面。可是,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如果皮都没了,毛还会存在吗?

尽管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人的自私和思维的局限性,依然没有很大的改变。其实,曼瑟尔·奥尔森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专制制度能在一些国家长期存在”。在这些国家里,专制者剥夺了一些人的权利和自由,大家都憎恶专制。但是,在一定的时间或一定的程度内,几乎没有人反抗。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反抗通常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即使反抗的结果是能够推翻专制制度,但是,如果反抗不成功,付出惨痛代价的只是反抗者,而一旦反抗成功,那些不曾反抗的人则同样会受益。慢慢地,人自私自利的天性,就使大部分人选择沉默,并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他人。

当然,专制者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维护专制的同时,会不遗余力地、残忍地打击那些敢于出头的反抗者,杀鸡儆猴,从而全力瓦解一切可能发生的集体行动。

通过这样的心理分析,曼瑟尔·奥尔森看到了文明的力量。他认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缺位和专制社会的困境,都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打破的!他说:“一个集体或一个社会,想要营造一个心系公共利益的运行体制,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激励机制,对那些为公共利益做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并对那些没有承担集体行动成本的人进行惩罚。通过这种手段,就能有效地减少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搭便车的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事例:

前不久的2014年3月,在举行的“两会”记者会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这样说道:“目前一些小微型企业之所以存在贷款难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信息的不对称。很多银行在取得小微型企业的信息时,通常会发现它的相对成本竟然比中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成本还要高,这样一来,银行是很难批下贷款的。”于是,我们这里就想问:在数据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这个障碍是否能够得到解决呢?

在2014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这一次带来的提案中,透露了这样一条信息:“高达90%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会遇到资金紧张的问题。其中,99%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度大的问题,超过60%的民营企业在银行贷不到款……”

这组数据所反映的正是目前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说,是将民营企业的现状说了个通透。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个机会,那就是谁能服务好这个群体,谁就能在这块市场上蒸蒸日上。

基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竞争的态势:一方面是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是银行的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2013年年末,全国已经拥有了7839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高达8191亿元。这里面尤为突出的是与互联网对接的P2P,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已经拥有了超过600家网贷平台;至于说银行的针对政策,则是近几年银行纷纷发力,成立专门的事业部门以及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

对于中小企业的这种窘迫,益百利大中华区决策分析业务与运营总裁殷虹对于中小企业的这种窘迫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他说:“对银行而言,评估中小企业融资依据的主要一项,就是看其各种信息最终汇集而形成一个信用度,信用度达标,自然能够批下贷款。但就中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可用于评估的信息实在有限。这就使得企业的风险被彰显出来,但企业的信用却没能被银行合理估价。如今,大数据的应用开发,正好弥补了这些信息不能全面被评估的缺陷,给了突破这些限制一个可能。”

益百利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征信局,与国内一家互联网融资平台已经达成合作,双方已经尝试将大数据的评测引入评估企业和个人信用风险的过程中。目前,这种互联网和金融的联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不久的将来,相信能够在数据合作的基础上,逐步取代直接的产品合作。

在记者采访金电联行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范晓忻时,他刚从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回来。他解释说,园区希望他们帮忙做一下企业风险评估,以便对这些企业的资金应用效率和风险做出预判。

当我们问到,他们这样一家创立不过六年的企业,为什么能够得到园区管委会的信任时,他自信地说道:“让数据说话。”

金电联行(北京)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客户的信任,跟他们的运行方式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做法是—将“数据挖掘机器人”植入公司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中,并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挖掘数据。“数据挖掘机器人”所挖掘的数据有10大项,其中包括:下订单、生产、物流、入库、出库、生产线上线、下线、增值税发票确认、结账、付款等。然后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通过“大数据客观信用指标模型”,自动生成企业经营情况的评估报告。到2013年年底,合作银行通过这种途径发放的资金已经超过30亿元。就这样,在国外巨头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时,类似金电联行这样的服务提供商也在对本土信息的挖掘上做足了工夫,使其与金融业的合作更加紧密。

2007年前,范晓忻在做汽车零配件管理系统时,他发现零部件生产商总是在为流动资金短缺而苦恼,他便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他觉得,供应链数据中的金融价值被有待更为充分地开发。

他说:“很多的银行在往外审批贷款时都需要抵押,这就使得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很难从银行这里贷到款。”但是,如果银行能够得到这些供应商的实际交易情况,会不会因为他的信用状况而对贷款审批另行考虑呢?

其实,当时的银行已经开始对已经普遍的供应链金融进行了探索,不过只是因为先入为主的传统思维左右了银行的判断。他们认为,只有通过分散风险来控制风险才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大多银行所采取的方式,便是通过中小企业与核心大企业的供货订单等所获取应收账款类的贸易融资等数据为准由,来判断审核贸易的真实性和大企业的信用。

于是,范晓忻有所感想,那就是利用大数据,将企业信用信息量化。不得不说,范晓忻是一个极有魄力的人,做事情雷厉风行。很快,他和他的团队就走访了3800多家企业和几十家银行,将这些企业和银行的信息需求汇总后,在涉及的模型中设立了500多项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将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一个大体的勾画,之后再结合数据,给企业做出一个信用度的评分。

打个比方说:“有两家供应商每年都有1000万元的供货值。其中一家公司是每个月都有100万到110万元的订单,而另一家企业可能则是上半年有500万元订单,而下半年的前几个月一直是虚空,直到年底的最后一个月才拿到另外500万元的订单。或者说在还款日期前一周,前一家公司的销售回款就已经达标了;而后一个企业在还款日期前,却还没有将应收账款回收到位。这样一来,前一家企业的信用值评分就肯定会高于后者,这就取决于前者的稳定性。”

由此得知,两种对于风险控制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显而易见,银行对风险的辨识是通过控制具体的交易信息审核来确定的。而金电联行(北京)有限公司则是先通过企业数据的汇总勾画出该企业的运行情况,通过这些数据推算出该企业在不同阶段的风险等级和触发点。换言之,他们已经可以提前预知企业是否存在风险,以及在哪个时间段会出现风险。

据范晓忻透露,这套系统在汽车、医药和商超等行业中已经广泛运行。而他们目前也已经能够做到提前6个月向银行提示风险。

金融与数据的结合,不仅让风险可量化、可评估,同时还让一些优质企业的信用也变得可量化、可评估。这种变化对银行而言,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于中小企业贷款的服务成本。

在金电联行(北京)有限公司的模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词汇就是动态信用。也正是因为这个动态信用,才使得金融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也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013年年底,金电联行(北京)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政府进行了合作。当时,辖区内的企业在贷款审批的过程中,都将其引入了他们的大数据客观信用模型。

范晓忻说:“我们在与地方园区的合作过程中发现,制造业的融资需求与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差距很大,前者仅占后者的一部分。从目前国内经济发展前景来看,大量产业向服务业转型,一批批创新型企业、服务型企业涌现,届时他们同样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在采访赛迪经智城市投融资咨询中心高级分析师江晶晶时,江晶晶说道:“一方面是在直接融资渠道上,由于上市门槛相对较高,很多中小科技企业根本无法达到上市标准;另一方面由于发债融资的适用范围比较狭隘,所以,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债权类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提供资金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

此外,创新科技型的企业区同制造型企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前者的业务核心并不建立在制造流程上,而是主要集中于人才的知识创造上。就这这一点而言,若是用传统的风险评估方式根本无法对这类企业进行全面覆盖。

范晓忻这样说道:“我们从2013年下半年便已经针对创新科技型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对其人力资本的信用和风险评估进行了建模。而且,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我们目前已经收集了上千家企业的信息。”天津某一开发区管委会融资办负责人表示:“如果能够实现企业信用的动态监控,一方面能够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使园区支持基金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能根据企业的评估报告,让一些优惠条件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担忧不在少数,毕竟一个园区为吸引企业进驻,通常都会许下一些优惠的条件,但他们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只能依据企业提供的材料做一个审核测评,这样就难免有些企业会进行投机,做出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

想要解决融资难,终究只是要环绕一个问题,那就是解决融资的风险控制。而核心的因素就是对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做出一个真切的价值评估。

互联网+金融=?

事实上,两者的结合已经诞生出了很多的产物。这个公式的等号右边已经填上了很多词—余额宝、理财通、网上银行,等等。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写在右边的名词会越来越多。

除了以上的“顺风车”,在社交网站也有着这样的美丽“顺风车”故事。

在如今,拼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由于春运的压力,很多人都会在春节回家的时候选择拼车。从个人的角度分析,拼车是一种互惠互利的行为。彼此互相帮助,同时还可以节省成本;从社会角度来看,“拼车回家”既是对资源进行了合理利用,又可以有效分流火车、航空的旅客,有助于缓解“一票难求”的局面。

老徐就是一名“拼车族”老手,他说:自己已经有了五次拼车回家过年的经历了。在这五次拼车经历中,他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拼车信息的发布。老徐说,最早开始寻求拼车伙伴的方式就是询问身边的人,或者让朋友帮忙联系一下。但这种方式很有局限性,所以经常找不到人。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在网络平台上发一个帖子,轻松操作,足不出户,就能够轻松集齐拼车的人。

但如今网上的平台实在太多了,老徐建议发帖也得挑地儿。他说:“拼车的帖子,我在很多地方都发过,比如一些论坛和社区,但基本上很难得到回应。所以,要想收到满意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个良好的发帖平台。而我就选择了58同城。在58同城这种生活服务类网站上发帖子后,没多久就有人联系我,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也方便了彼此。”

另外,58同城还根据以往经验为用户总结出了一些拼车注意事项。比如,上车前要核对车主的身份信息、签订拼车协议等。同时,58同城还为用户提供了拼车协议的模板和拼车诈骗实例,为拼车安全增添参考范例。

此外,我们还在网友分享的经验例子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李先生现在家住在北京,老家在长春。他也是众多“拼车族”的一员。而在他身上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津津乐道的事,那就是他在拼车过程中,把媳妇给“拼”回了家。

李先生说:“我老婆是邻县的,最初,她对于拼车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好感,觉得路途不顺。后来,我觉得一个姑娘家在外边不容易,而且也算是老乡。所以,我就决定先把她送回家,然后再折回去。后来,两人在路途中聊得很开心,彼此就留了联系方式,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当然,有趣的事情不止这一件。除了爱情,拼车还能将早已断了的联系拼起来。58同城用户小刘说:“去年,我在58同城发布了一条拼车信息,竟然拼上了早就不曾联系的大学同学。虽说有点难以置信,但这就是缘分!同时也挺庆幸自己选择了拼车,毕竟这就是拼车带来的。”

有关专家表示:“拼车是公民自身利益市场化整合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兴起,与社会以及时下交通发展出现‘诟病’后的整体趋势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过不得不承认,如今拼车已然成为民间的‘春运’。”

看来,“顺风车”不仅带来了方便,还为我们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42.公众思维

在被信息包围的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是公共领域和媒介空间中的一员,只有做到共建共享、互惠互助、协商合作,才能建造和维护好人们共有的家园。

在很久以前,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就在《再造新文明》一书中这样说道:“世界正迎来第三次浪潮的冲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搜索引擎等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今天的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信息消费的大数据时代。”

当前,随着网络化生活催生的信息消费习惯不断融入生活中,个体的私域与公域正在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商业消费到政治参与,从时政资讯到娱乐科技,人们正按照自己的信息消费习惯、内容偏好和行动逻辑,在定制图片、视频、文字、多媒体等信息数据的同时,不断地被制造和推衍出来一个个“数据王国”。

事实告诉我们,越是当人们频繁借助手机移动终端、社会化软件或自媒体通信工具,进行信息的浏览获取、信息的交互共享和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应用的时候,一张张“信息图谱”和“数据网络”就在无形中编绘和完善起来。

或许正因为这样,预言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才会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中这样说道:“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即将被大数据开启。就像我们能通过望远镜够感受宇宙,通过显微镜观测微生物一样,我们将通过大数据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在这个无处不计算、无处不分析的大数据时代,一个让人们可以主动而为的Web3.0的“拉时代”,正在逐步取代以前那个被动式的Web2.0的“推时代”。我们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推时代”,所注重的是个体借助某个特定的媒介资讯平台,以一个附属的参与性角色使信息之间可以交互共享和频繁更迭。相反的,“拉时代”则是指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关键中心。也就是说,这时的个体已从参与的角色转化为主动和生产的角色。

随着个体信息中心的生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中自媒体平台和社会化软件,自由操作手中所掌握的信息,成为信息的策源地和信息发射终端。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是来自不同信息终端以及不同发声源地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在一些复杂化、歧义化、多元化等信息特征,让人们难以辨识这些信息的真假虚实。同时,这些信息中还存在一些人为的造谣和恶意诋毁扭曲的“小道消息”,给公共秩序的和谐造成一些威胁,甚至有可能在瞬间颠覆公共秩序、挑战社会的伦理底线,进而引发连锁反应的公共危机;另一方面,则是大数据时代开启的自助式信息服务平台,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许多快捷、多样、前沿的信息资料,为人们的知识获取、资源整合以及现实转化和应用等,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我们来举个例子—马航MH370航班搜救事件。

马航事件可谓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很多人都带着善意,为航班上的、来自这13个国家的239人的生命进行祈福和祷告。但也有一些人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名侦探,不断传递和报道着失联飞机的最新进展。有人说飞机已经安全着陆,有人说飞机不幸坠海失事,也有人说飞机遭到了恐怖袭击……总之,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和流言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出来,一时间,“马航最新消息”满天飞。

面对这些不时传播出来的“最新消息”,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冲击和挑战。对此,有人慨叹说:“在科技和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即便是全球多个国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去搜救,恐怕也难以有所收获。”

是啊!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在享受快捷便利的信息和数据之余,是不是应该认真对待一些毫无根据的“谣言”呢?是不是应该去寻求真实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呢?或许我们“无意”之间一次“信息发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给他人带来无尽的麻烦和灾难。

因此,尽管大数据时代,有太多自发式的、随意性的或非理性的媒介讯息传播行为,但我们也应该及时地规避和管控这些行为,这样才能够使这个信息大时代更有效地促进人文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否则,人们自娱自乐式的情绪宣泄、编造一些谣言或者故意扭曲和传递数据等行为,将会无限加剧虚拟公共领域的信任裂痕,从而危害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给人们的忠告:“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大数据的力量,不要被它的光芒迷惑,要学会发现它固有的瑕疵。”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公共性价值建构,学会以维系公共领域的公共秩序为己任,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地保证每一个社会共同体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大数据带给我们的快捷与便利、知识和财富。

因此,人们一方面要对沟通方式和协商机制进行完善,然后通过打造反应灵敏、快捷高效、价值中立的多中心公共治理协商机构,尽可能地对一些不合理的行为现象及时进行纠偏,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此外,人们还要强化“在场意识”,个体也好,媒介运营商或者公共信息媒介平台也罢,都要强化自身的公共责任意识,在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用户直接利益关联的前提下,对强化信息和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使其具有权威性之后再行发布。

要对公共精神进行强化,通过知识教育和心智模式重构是很重要的一步。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引导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体私域和自我利益,树立规则意识、底线意识、独立人格意识和公德意识,从而提高人们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修养。

“百度大脑”向公众开放

“百度大脑”是一个拥有高达200亿个参数,并且拥有相当于2~3岁孩子智力的人工智能系统。在第四届技术大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宣布开放全球首个大数据引擎,将百度大脑、开放云、数据工厂等核心数据能力开放出来。

“百度大脑”之所以能够称为大脑,与其自身所展现出来的优越性是紧密相连的。据悉,“百度大脑”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实现独立识别宝宝的哭声这项功能。以其成果之一的百度语音库为例,它在语音技术的相对错误率已经降低到了25%以上,而移动搜索中文语音的识别率也突破到了90%以上。

从其本质上说,“百度大脑”是一种技术上的大规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通过模拟人脑对图片、声音和文本等数据进行辨识和认知。就目前来说,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领先的。据悉,现在全球只有四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究院,百度则是其中的一个。另外三家分别是IBM、谷歌和微软,而百度的发展不可谓不快。前不久,百度公司技术总监、深度学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余凯博士表示:“‘百度大脑’在图像搜索技术方面和图像识别方面已经推出了扫描条形码、二维码、文字、翻译、图书、宠物狗、明星脸和CD封面八大功能。”其中某些功能还是炙手可热、颇受人们喜欢的。如2013年7月的百度魔图,其中“PK大咖”功能可以说是风靡互联网,用户们纷纷通过百度魔图将与自己最为相像的明星寻找了出来。

同样,“百度大脑”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它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说,将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在摄像头上,通过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分析,就可以通过海量的监控视频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在BAT三家巨头中,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最先提出了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行业,且不止一次强调—互联网正在加速淘汰传统产业。此外,他还说:“区别于美国互联网方面的发展方向,中国的互联网注重全部行业的渗透,而美国的互联网则更是注重纯粹的技术。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行业想要实现公司市场化运作就变得非常简单,所需时间也比较短。现在,互联网对金融行业的冲击越来越大,而且这种趋势在未来也会高调领先,更多的传统行业将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比如医疗行业和教育行业等。”

事实上,“大数据”已经开始渗透人们的生活。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赵冲久这样说道:“大数据在智能交通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它可以用于出行趋势的预测,使交通管理更具前瞻性。同时,百度开放云平台也将收录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部分应用,然后利用大数据引擎对行业监测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透露: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疾控大数据与百度大数据将进行结合,利用大数据引擎的技术力量,建成中国首个流感预测系统。

虽然“大数据引擎”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要想全面面向社会,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目前大多采取的是邀请制和免费模式,并且将在制造、零售、医疗、金融、政府、NGO、娱乐和教育等传统领域率先开展项目合作。

20世纪初,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交通和制造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巨变,城市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也因此而膨胀。继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更是促进了人口集聚,使得人口集聚区域内的生产制造和交通运输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后,一个经典城市的规划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田园城市”到“光辉城市”再到“新都市主义”,城市的发展越发完善,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的种种理论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实践,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城市的高度发展已经成为人们聚集的中心,人们为了更好的生活,便纷纷来到了城市。”如今,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无一不彰显着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同时,城市的发展从根本上也可以说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但在这个数字化互联网日益繁荣的年代,城市的本质和形态在潜移默化中可能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然而,威廉·J.米切尔却在所著的《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一书中,对城市的未来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城市的根本概念,是指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芒福德、雅各布斯这样的城市理论家所熟悉的城市,已经不能再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维系在一起发生作用了。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比特(bits),它们已经将固有的城市发展摧垮,使得新城市的发展与传统模式格格不入。换而言之,传统的城市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网络空间’的脚步。因此,以网络为媒介,属于数字电子时代的新型大都市将会横空而起,并且经久不衰。”

如果是在2003年看到这段话,或许我们还会有些疑问。但到了今天,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经济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迅猛发展,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出现以网络为媒介的、属于数字电子时代的新型大都市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几年前,我们或许想都不敢想,有一种新兴生活方式叫“低头族”,整日都将情绪深埋在手机数据当中。当然,这也仅仅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诸多现象之一罢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大、云、平、移”将会越来越深地融入金融、建筑、商业、交通等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比特”所构建的多次元空间对城市发展物理空间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强大。

43.平衡思维

201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互联网企业和手机软件等泄露个人隐私黑链条,使得个人信息保护再次成为舆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成了透明的虚拟世界,个人信息保护也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关于个人信息使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对互联网企业的认可。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企业获取个人信息,是为了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而持相反观点的人却认为,个人信息是一种极为隐私的项目,是不能被侵犯的内容!

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要知道,“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不等同于可以对用户所有的信息都进行搜集,更不要说随意侵犯用户的隐私了。同样,用户想要“保护隐私”,也不是说就必须拒绝个性化的服务。在这两个问题的制约下,大数据如何在个性化服务和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制衡点,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网络空间内的信息流动,就好像一个个数字生命的跟踪系统一般,记录个体生命与机构管理、城市运行和国家发展的全部过程和痕迹。

所以,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这也是大数据想要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在大数据与云环境下,平衡战略就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也成了中国信息安全管理现在所要做的首要工作。

所谓平衡战略,就是要在信息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做到战略清晰平衡、协调路线图、把握时间尺度等。

现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甚至被人调侃为“一网打尽”。仅此一斑,我们便能认识到,信息安全在经济发展运行、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战略方面是多么的重要。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综合安全的新阶段。对内来说,如果没有维系国家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建设和舆论引导,那么,国家的政治安全就会面临挑战,社会的稳定就会不再那么保险;对外来说,如果没有一套健全的国家信息安全技术保障和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氛围,那么,国家的数字主权就很容易受到侵害,网络边防也将面临威胁,更为严重者将会使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持续推进过程的利益受到侵害。

因此,必须将信息安全重视起来,甚至将其看作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同等高度来对待。必须把国家信息安全统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全局中进行谋划,通过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网络犯罪,一步步对信息安全进行管理,从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确保网络空间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信,进而为社会稳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氛围。

另一方面,即使是从平衡战略这一策略入手,我们也不能够以牺牲信息安全来发展经济,否则只能得到眼前的发展,而为长久的未来埋下隐患。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网络空间会出现各类信息安全问题,但应当把握住信息安全的偶发因素和涉及国家安全的必然联系这两者之间的“度”,在这个立足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才能将信息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在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和高端设备方面,我国的发展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还稍显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基于现在的实际情况,在网络空间中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空间技术研发路线,将积极防御作为目前的主导方式,同时将“拟态”“动态”“移动”等新兴技术作为根本手段大力发展。此外,我们还要利用网络信息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不确定性,修复和改编当前网络空间的静态性和脆弱性,使网络系统更为坚固,在动态变化中真正实现攻防兼备,使一些能够威胁到我国信息安全的隐患事故再无孔可入。

当然,为了信息安全,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闭门谢客,听任一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的数据沉睡,空守宝山而不知所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网络大数据和云环境进行一个全面性的检测分析,然后以开放的理念确立起信息公开的政策思想,将透明、开放、发展、共享这四个理念真正运用在信息的资源管理理念上,提高政府治理的透明度,让政府的信息数据得以展现在人前,从而实现信息的合理利用。

而信息公开也并不是说要全方位开放,那些能够公开的信息数据必然是一些可以自由共享的数据,或者是汇总或删除敏感信息后可以加以利用的数据,以及一些可以向公众开放的数据。否则,稍把握不好,就极有可能对我国的网络安全带来威胁。所以,如何安全合理地共享数据并使数据之间形成关联,是现阶段我们公开数据信息时必然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

就拿英国来说,他们在开放数据方面已经极为发达,在全球范围内也首屈一指。自2010年开始,英国相继在专门数据门户网站上发布了一万多个数据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公共机构想要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源,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某些敏感数据与个人隐私。为此,英国政府特地成立了四个创新型行政管理数据研究中心。这四个研究中心各司其职,为英国的数据开放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数据标准和强有力的数据保护框架,使其数据得到了更为安全的利用和共享,实现了在利用数据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同时,也保护了公民的个人自由。

由此可见,运用平衡战略保障信息安全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与此同时,加强立法,从法律的角度对信息安全加以保障,使国家信息安全有法可依,也是现阶段必不可少的手段。

体育与数据之间的平衡点

从《点球成金》这部电影开始,体育界的人开始懂得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来让团队发挥最佳水平。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数据似乎都成为赢得比赛的金钥匙。

但大数据并不是对任何球类都有这个能力。统计学家Nate Silver认为:“我们收集到的数据越多,想要把信息过滤出来就越困难。板球运动,就是对这一原理的最好解释。”

板球主要盛行于那些英联邦国家,有一部分美国人对它并不熟悉。在前不久的一场比赛中,英国队以零分的成绩,惨败于澳大利亚队手中。赛后为此,《每日电讯报》对英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五个理由。但事实上,英国失败的真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教练Andy Flowers对大数据过于依赖。

在2011年电影《点球成金》热播后,英国教练Flowers便对数据有了莫名的信赖,开始通过数据来分析决定参赛的成员和技术。如ESPN的Tim Wigmore所说:“在Flower任教期间,他的球队已经完全在数据的控制之下,板球也没有了最初的随意、自由和欢乐。比如说,Alastair Cook不顾比赛中的情况,坚持守门。再如,英对阵印度时,Flowers对Sachin Tendulkar制定的一系列政策,都是球队分析师在利用电脑模拟之后产生的结果。”

这种利用数据制定赛场上的决策,甚至还决定谁应该上场,其实是十分不合理的。Tim Wigmore还说:“球队利用数据筛选反应最敏捷的投球手,然后想要在短期内将他们培训出来,使其成为合格的参赛球员,其实,这根本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就是对数据过度依赖的后果。对英国球队而言,因为教练对数据的过度依赖,使其对球员各方面素质视而不见,将视觉更多地集中在球员过去的表现上。进而对赛场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失去了比赛先机,惨败而归。

当然,板球只是一个个例,数据对体育的影响绝对不止于此,而且也绝对不是孤立的。它能够从各个方面对比赛产生综合性的影响。从英国教练Flowers的身上我们能够得知,在这个数据大时代,想要利用数据获益,并不是要尽可能地获得数据,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

其实,生活上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这个真理。人们需要的不是数据,而是根据数据做出一个决定。从这点说,数据是能够影响到决定的,但却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平衡思维去分析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同类推荐
  •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力量

    本书通过阐释“联邦快递,使命必达”的含义、使命感与责任的关系、使命感在职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等,帮助员工培养职业使命感,使得员工和企业获得双赢。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了解到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员工,怎样做一个富有使命感的领导,以及如何培养使命感,如何打造富有使命感的组织,从而为领导和员工提高执行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 管理要懂方与圆

    管理要懂方与圆

    中层领导上任,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旧的体系与新的思想的冲突。怎么样能快速融入新的组织中去,落地生根,稳固自己的位置,成为新集体的灵魂人物?诸多难题,非精通方圆者,不能为之。
  •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学好管理学、经济学,不如掌握心理学。销售人员最大的优势是心理素质好、情商高,销售工作非同凡响的关键就是在掌握客户心理的基础上展开攻势,逐一化解销售难题,赢得大单!同时,销售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理战。销售人员在业内的地位如何,能够取得怎样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客户沟通、交际、博弈。销售不仅仅只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进行商品与金钱等价交换那么简单,它更需要对心理学的掌握与利用。这种做人做事的终极法则就是:洞悉他人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得不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 管理员工的艺术

    管理员工的艺术

    任何一位置身于部门主管或领导岗位的人,首先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员工问题。管理工作之所以具有立体的和动态的操作程式,就因为这其中存在着活生生的人的因素。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欲望的,且有与其思想、情感和欲望相对应的行为方式。
  •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让员工一起成长:构建教育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以培训管理实战为导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培训的理念导向,构建培训体系的7大方面,优秀企业的培训管理的案例,对企业的培训体系构建和培训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

    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

    亚当大陆上,圣水与暗黑重油之间的斗争,皇室与森林的摩擦,地狱与大陆的碰撞,胜方将会是谁?在这背后又有谁在操纵着这一切?欢迎加入《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交流群,群号码:589141140(猜对后续剧情算我输)
  • 迷途法神

    迷途法神

    和你我一样的青年,穿越到魔法大陆。只想守住身边人,只想找到回家路。可天不遂人愿,一次次危机摆在他的面前,一个个障碍横在归家路上。困难,不是问题,可是当人族美女,精灵美女,甚至是龙族美女,神魔美女挡在面前的时候,他又该如何选择呢?本书基本属于传统玄幻魔法文,友情,爱情,热血,11,YY,一个都不能少。
  • 浩渺修仙界

    浩渺修仙界

    一个游戏制作人,奇迹的重生,重生后发现到了另一个世界“修仙界”(浩然无边,永无止境的修仙)
  • 路过千万人,只为遇见你

    路过千万人,只为遇见你

    我来到这所校园,就明明中注定了我们的相遇,可我花光了所有的勇气也只是一场幻境,或许我们的缘分仅到刚好遇到。
  • 百合盛放的时节

    百合盛放的时节

    我们选择的路,比一般人走的路更加艰难,但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即使遍体鳞伤,也要坚持下去。
  • 俏皮太子妃

    俏皮太子妃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要嫁给一个病恹恹的太子。靠,这还真的是不幸呀!为什么别人当太子妃总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就是嫁个快死的太子呢?这要是他死了我还不是寡妇啦!啥,他还是英勇的骑士,不过呢?接下的故事你们就继续看下去咯……
  • 奥特曼格斗传记

    奥特曼格斗传记

    提起奥特曼,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战无不胜,高大无敌的身影;奥特曼!奥特曼是大家儿童时期的最爱,也是大家心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永远都摸不掉的记忆。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看奥特曼这个系列的时候,可没少挨老爸的暴揍。尽管在老爸面前说过好多次;我不看了,每当热血的音乐在耳边响起,熟悉画面在眼前展现,我都会忍不住去喵一眼。哪怕只是远远站在一旁看一眼,就够了。现在的我已经20岁了。奥特曼这个词!在我脑海中,始终都另我无法忘怀,对于那些说奥特曼幼稚的人,我就说一句;可悲!
  • 妖精公园

    妖精公园

    七月三日晴,尹小乐大醉,巡北山而遇一白狐。乐犯二大叫:“呔!兀那孽畜,还不速速现出原型!”狐大惊,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盖一女声:“吾本原型耳!”这是一群妖精生活在尹小乐的公园里,帮助他积极向上的故事。主角三观正,不装13,不打脸,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另:求收藏、求推荐。
  • 大牌女星

    大牌女星

    张萌萌参加一次普通的剧组试镜,由于突然获得劳什子的“大明星系统”,她心不在焉的投入到表演,遭遇到一如既往的耻笑和嘲弄,不甘失败的她迫不得已在最后一个剧组中,和某无良导演签下了他臭名昭著的“色魔契约”!素有“辣手摧星”之称的魔鬼导演,和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之间,将要发生怎样惨烈的碰撞?华语娱乐圈,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正在冉冉升空,她千变万幻,如波光掠影,似漫天彩霞……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状若癫狂,看了她的表演后无法自拔的爱上了她。且看她,如何从逆境中崛起,嚣张跋扈地开启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大牌之路!
  • 快穿攻略,崩坏女配有毒

    快穿攻略,崩坏女配有毒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她是精分的宿主,总是拍拍屁股便走人,留下一大堆坑还没填。某日,追杀而来的男人,站在世界的尽头,如同九霄神坻,垂眸之下。“你,你你你,不要以为你比我厉害,我就怕你。”“坑还没填就想走人,还不留下来暖被窝。”他衣袍一卷,将她掳走,宁蹁跹泪目,她发誓,她只是做个任务,怎么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追魂钉,神仙引?这男人是在她身上动了多少小手段,才能在亿万世界中准确无误的找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