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8800000021

第21章 附录四 本书相关人名、校名简注(3)

[42]杨国权:四川綦江人,金陵大学国文专修科毕业,为祖棻学生。词笔清丽,曾与同学卢兆显等合刊《风雨同声集》。

[43]卢兆显:金陵大学毕业,为祖棻学生。

[44]王文才:华西大学中文系毕业。为祖棻学生。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45]王淡芳:字雪村,四川丰都人。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为祖棻学生。

[46]刘国武:四川中江人,华西协和大学中文系毕业,为祖棻学生。曾任四川医学院教务处长。

[47]宋元谊:四川富顺人。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清末名宿芸子先生孙女。系祖棻学生。学有渊源,才情富艳,尤工属对,其为词,凡遇可对可不对者,则必对之而后快。被师友视为沈祖棻传人。

曾在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文化大革命”中受辱自缢。

[48]殷孟伦:号石臞。四川郫县人。与祖棻同学于中央大学。

曾留学东京帝国大学。治音韵学、训诂学。曾任中央大学、四川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

[49]陈孝章:名志宪,字孝章。四川酉阳人。在中央大学中文系与祖棻同年级,于1934年毕业。曾任四川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

[50]徐天闵(1888-1957):武汉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教授。着有《历代韵文选》等。

[51]黄耀先(1902-1984):名焯,字耀先。国学大师黄季刚(侃)的侄儿。湖北蕲春人。1927年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中文系。曾在南京任教,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顾问、湖北省语言学会顾问等。其学术成就主要在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及古文研究方面。作为黄侃学术的继承者,他积累了黄侃论学及批校古籍的丰富资料,陆续整理出版,于1983年先后出版了《说文笺识四种》《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尔雅音训》《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等。在整理黄侃遗着的同时,他自己还着有《经典释文汇校》《诗说》《古今声类通转表》《说文新附考源》《毛诗郑笺平议》《诗疏平议》等。

[52]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安徽寿县人。历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学贯东西,通晓多国语言,对东西方文化很多领域有广泛研究。为着名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学者。

[53]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号孤桐。湖南长沙人。

清代秀才,早年曾留学日本、英国,研逻辑学,并率先将此学传入中国。一生主张“调和论”,涉足政、学两界,与国民党、共产党高层和各方势力均有密切关系。清末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任《苏报》主笔,继而与陈独秀等创办《国民日报》。编译《大革命家孙逸仙》,与黄兴等创建华兴会,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立报》。后在日本创办《甲寅》,倡言革新,反对专制。胡适称其为“继梁启超之后,1905至1915年间政论文章的代表作家”。1917年,应陈独秀之邀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逻辑学。并荐李大钊、杨昌济到北大任教,以所兼北大图书馆长职荐李大钊继任。在1934年前,先后担任北京明德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上海法政学院院长。曾任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1949年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长。“反右”和“文革”中虽直言,因有毛泽东、周恩来的特殊保护而安然无恙。对词章亦曾精研。

[54]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别号瞿髯。浙江温州人。从1930年起,先后担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后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以毕生之力,在词人年谱、词论、词史、词乐、词律、词韵以及词籍笺校诸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构筑起超越前人的严整的词学体系,拓展了词学研究的疆域,提高了词学研究的总体水平,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着有《唐宋词论丛》《月轮山词论集》《姜白石词编年笺校》《龙川词校笺》《词学论札》等。

[55]江苏师范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苏州大学。1952-1955年,祖棻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

[56]南京师范学院:其前身始于两江总督张之洞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经两江师范学堂,演化成孕育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成熟办学体制的南北高师之“南高师”。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建立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1月改为南京师范大学。1955-1956年,祖棻在南京师范学院任教。

[57]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1933年,考入上海开明书店当朱起凤《辞通》的校对,从此开始了他的校对、编辑生涯。1948年,担任钱锺书《谈艺录》的责任编辑。先后在北京开明书店、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工作。为中华书局高级编审。仅在中华书局工作期间,经他审阅加工的书稿即有:《管锥编》《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历代诗话》《楚辞补注》《酉阳杂俎》《唐人绝句选》《南社》《诗林广记》《文史通义校注》等。参加了《明史》点校和《鲁迅全集》注释定稿工作,尤长于诗词注释以及古典文学。着有《严复思想述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文学风格例话》《小说例话》《中国文章学史》《中国修辞学史》《周振甫文集》等着作,还注释和译注了《文心雕龙》《诗品》《周易》等古籍。

[58]吴志达(1932-):1956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导师程千帆。毕业留校任教,时为武汉大学中文系讲师,与祖棻同在古典文学教研室。后为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小说史和明清文学。为《水浒》《三国演义》诸学会常务理事及湖北分会副会长。着有《明清文学史·明代卷》《唐人传奇》《中国文言小说史》等。祖棻遭遇车祸去世后,所在教研室同事中只有吴志达一人前来吊唁。

[59]顾肇仓:名学颉,字肇仓,又字叔坎。湖北随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西北师范学院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曾编《白居易年谱简编》,与周汝昌合编《白居易诗选》,与王学奇共同主编《元曲释词》,选注《元人杂剧选》,校注《醒世恒言》,校点《白居易集》等。在祖棻晚年时常有诗简往返,但一直未见过面,虽然亲自到访祖棻夫妇在东湖边的原司机旧屋,但千帆远在沙洋劳动,祖棻出门,未遇,故称神交。

[60]刘博平(1890-1978):名赜,字博平。湖北广济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中文系,为国学大师黄侃的学生。1928年始执教于武汉大学,抗战时曾任乐山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至1950年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全国政协特邀代表。着有《说文古韵谱》《声韵学表解》(章太炎题笺,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小学札记》等。

[61]吴调公:江苏镇江人。上海大夏大学毕业。曾与祖棻在江苏师范学院同事。后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艺理论家。治古文论。

着作有《李商隐研究》《古代文论今探》《文学分类的基本知识》等。

[62]曾子雍:名昭燏,字子雍,湖南湘乡人。系曾国藩之曾孙女。祖棻在中央大学时的同学好友。曾留学英国学考古学。终身不嫁。1949年后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六十年代中在南京灵谷寺跳塔自杀。

[63]章伯璠:名璠,字伯璠。江西南昌人。祖棻在中央大学时的同学好友。当时比之为金陵十二钗中之宝钗,故祖棻赠诗中有“蘅芜”“扑蝶”诸语。

[64]徐士复(1912-2006):名复,字士复、汉生,号鸣谦。

江苏武进人。1929年就读于金陵大学中文系,1935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为祖棻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的同学,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等职。编撰出版《广雅诂林》和《江苏旧方志提要》。并为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的着作校注,经二十余年注释、引证,积稿已达七十万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复语言文字学丛稿》《徐复语言文字学论稿》也相继出版。

[65]张拱贵: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主编《汉语委婉语词典》《汉语叠音词词典》。在江苏师范学院任教时与祖棻为邻居,着有《成语成套格式》一书,儿童能诵读,祖棻诗中及此。

[66]金启华(1919-):安徽来安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获硕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着作有《杜甫论丛》《新编中国文学简史》《中国文学史》(合作)、《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主编)、《杜甫评传》(合作)、《诗经全译》《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等。

[67]施蛰存(1905-2003):原名施青萍,笔名安华、李万鹤等。原籍浙江杭州。八岁时随家迁居江苏松江(现属上海市)。1922年考进杭州之江大学,次年入上海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1926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与同学戴望舒、刘呐鸥等创办《璎珞》旬刊。1932年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1935年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以写心理分析小说着称,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上元灯》《梅雨之夕》《春阳》等篇。并译有两百万字外国文学作品。

同类推荐
  • 柯南·道尔的一生

    柯南·道尔的一生

    本书详实地描述了一个因小说人物成功得享名利却又对这个虚构人物恨之欲其死的作家柯南·道尔的一生。
  •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五)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慈禧全传1

    慈禧全传1

    叶赫那拉氏乃是满洲的古老氏族之一。其祖先可以追溯至贝勒杨吉砮。杨吉砮的女儿于1588年嫁给努尔哈赤,即满族统治的真正奠基者,也是大清皇帝的直系祖先。杨吉砮屡屡率部侵袭明朝的统治区域,但1583年他不幸于奉天战亡。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热门推荐
  • 帝尊破

    帝尊破

    神龙大陆龙族为尊,凤天大陆凤凰麒麟争雄,出生神秘的少年携妖兽崛起……
  • 一方天帝

    一方天帝

    佛说;众生皆苦!万物皆有因果定,何须他人弄凡舟。正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天星大陆位于暗星银河系,暗星银河系是由无数的拥有生命的星球组合而成。银河系的四周布满了无数的黑色云状,一旦误入其中必死无疑。由于银河系的周围布满了黑色云状,所以从外面看过去似乎这片银河系根本就不存在。似乎在茫茫宇宙当中这里的银河系是被人遗忘的——遗忘的银河系!
  • 锦瑟华年忆怀殇

    锦瑟华年忆怀殇

    她冷静客观,淡漠世事,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她冷漠但不冷血,她淡然却不静默。她是一飞冲天的雄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只为梦想披盔戴甲,只为理想封闭感情。萧潇,振源学子,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她的所想,但是否又能保持真心,永不后悔?廖亦清:“是不是在你眼里,爱情只是无关紧要的玩乐?”萧潇:“我可能真的是一个冷漠的人,也许任何事物都无法打动我早已冷却的心。”
  • 帝王宠:冷清娇妃

    帝王宠:冷清娇妃

    (严肃篇)异国魂魄,卷入一场王朝颠覆,一张张伪善的面孔,一个个肮脏的阴谋,她到底能不能坚守本心,为爱执着?(轻松篇)她本以为这生不会遇见命定之人,可却让她附身旁人,遇见他。她原本的冷清冷性都成了娇嗔怒骂。且看她陪他执手天涯,笑看天下。[小剧场]“皇上,你的情敌1号已上线”小太监急急忙忙的大喊着。百里君墨把浅碧拥入怀中“哦,那朕可得好好照顾一下皇后了,去,告知百官,皇后身体不适,休朝三日,朕这大楚国还少几位公主。”
  • 辣口味心理学

    辣口味心理学

    这本《辣口味心理学》以解读身体语言密码为主旨,教给我们破译身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灵秘密,通过细节中的各种身体语言洞察先机,看穿人心,了解人性。可以说,掌控了身体语言,就等于掌控了人生局面。书中对身体语言的丰富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助你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另外,还包含极少数与众不同、意义独特的身体语言表现形式及其解读,使得本书全面细致而又深入浅出,口味麻辣而不失乐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提高洞察力。
  • 部落冲突之传奇部落

    部落冲突之传奇部落

    【部落冲突之传奇部落】:这是一本关于部落冲突手游中的故事。看一个少年如何从刚进入游戏中因乱花宝石而造成没有宝石造工人小屋的萌新到部落冲突世界联赛三连冠得主。(主体以部落冲突手游为主,另外一些设定超前,只是为了更好的体现部落冲突这款游戏带给我们的那些快乐与记忆)注:新书上传,白衣也是第一本处女作,有不到之处欢迎书友提出,欢迎喷子来找缺点,但请轻喷~刚开始估计更新有时候会不稳定,但不会无疾而终,希望多多收藏!白衣不胜感激~
  • 阴阳天圣诀

    阴阳天圣诀

    神界一代天才杨陌,突破时被神秘人暗算杀死,魂魄被来历惊天的师父暗中救下,送入他最初的家乡——人界,之后魂魄夺舍于一具刚死去的俊美少年的尸体重生。杨陌决定再次踏上修行之路,完成师父交与他的神秘任务……
  • 99次逃婚:总裁求放过

    99次逃婚:总裁求放过

    一个是落魄家族的嫡女,一个是盛极一市的霸道总裁,两人间的擦枪走火,男女间的你情我愿,你追我赶……
  • 男神?经!

    男神?经!

    男主在别人面前如寒风般凛冽,在女主面前就如小猫般粘人。喜欢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苏君博不知道,反正他是这个样子的——缠缠缠。十几年阴魂不散似的纠缠不休,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深入骨髓的深沉爱恋。
  • 和道姑捉鬼的日子

    和道姑捉鬼的日子

    明月几时有,抬头自己瞅。而我,古月,只能瞅见一堆又一堆的妖魔鬼怪。我是道士?不是。我是和尚?还没娶老婆呢,哪能看破红尘啊。我是-----谁?站出来!刚才谁说我是神棍的?你见过这么帅的神棍吗?我只是个普通人。至于为什么捉鬼,都是因为我开了天眼。为什么我会开天眼呢?只因为我撞到一个女道姑的胸脯-----记者:“后来呢,后来呢?”我:“后来,就过上了没羞没臊-----”花满楼:“古月,赶紧给老娘回来,买根儿黄瓜你跟记者扯什么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