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的人,人生的过程就是在社会存在的过程。从生命的诞生到生命的终结,礼仪在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接连和沟通作用,而个人以不同的身份、角色进入社会,也都是通过各种礼仪来实现的。人生礼仪表示着对生命的敬重与怀念,具有浓郁的祈福色彩,体现着中国传统的生命哲学。除了生日礼仪可以周而复始、每年一次外,其他的人生礼仪都是不可重复的。正因为此,人生礼仪对每个人来说就显得格外珍重。
第一节诞生礼仪
诞生礼仪作为人生开端的第一个礼仪活动,集中表现了人们对人口再生产的重视。诞生礼就是一个具有连续的人生礼仪,是对婴儿降世的尊重、认可、欣喜和祝福。
一、报喜
在传统社会,妇女怀孕生子,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体家族群体来说都是可喜可贺之事,时到今日,中国民间仍把妇女怀孕称之为“有喜”、“得喜”。甲骨文的“喜”像“鼓”置于台座之形,表示有喜庆事,所以奏乐庆贺;四川方言则把“有好儿”做为妇女怀孕的代称,甲骨文的“好”字像携抱幼儿的妇女形,意为“多育为好”,多多益善。可见,中国人多育的观念多么悠久。
婴儿降生,谓之“添喜”,父亲和家人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到婴儿的外公外婆家、亲朋邻里家去报告这一喜讯。“报生”或“报喜”,就成为婴儿出生时的一项积淀着文化内涵的礼仪活动。
新生儿出生后,生男为“弄璋之喜”;生女为“弄瓦之喜”。《诗经·小雅·斯干》言:“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上好的玉石,表示富贵、尊贵,要大庆贺;瓦是纺缍,表示女工,庆贺从简,体现了重男轻女意识。唐代宰相李林甫,不学无术,援文用典,常闹笑话。有一天,李林甫的一家亲戚前来报喜,说是生一男孩,李提笔写“弄獐之喜”四个大字差人送到亲戚家。璋为玉,獐为兽,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獐状如鹿又比鹿小,且头小而尖,如有人长得头尖眼小而又狡猾的话,就会被骂为“獐头鼠目”。李位至宰相,出此错误,《旧唐书》特记下这一小段,以示后人。
重男轻女的意识体现在整个诞生礼仪中。当全家人焦急地等待婴儿出生时,生男子,接生婆就会对筋疲力尽的产妇喊到“大喜”,生女孩子则不说话。旧时的天津,生女谨小慎微的人就不进产房,以免带来晦气,生男产房则成了喜房,不吉利的因素就烟消云散。安徽霍丘生男为喜,生女就不声张;粤东、闽南生男谓之“添丁”,生女谓之“添口”。至今在一些地方仍有女娃不算娃的思想,生女的贺礼也要明显地少于男孩。
女婿须前往岳父母家通报,称为“报喜”。报喜方式因地域不同而略有差异。浙江地区报喜时,生男用红纸包毛笔一支,生女孩则附花手帕一条。陕西渭南地区是带酒一壶,上拴红绳为生男,红绸为生女。有的地方带伞到岳父家,伞放在中堂桌上为生男,放在门后为生女。这种“报喜”时通过报喜物的象征意义让人一看便知生男还是生女,最典型的莫过于鄂西土家族的“提鸡报喜”。女人生头胎的当天,夫家备上两斤酒、两斤肉、两斤糖,一只鸡,一般由女婿到岳母家去报喜。娘家只要看报喜带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即可知道新生儿的性别。公鸡表示生男孩,母鸡表示生女孩,双鸡则表示生了双胞胎,土家人一看便知,约定成俗。报喜所带礼物以庄重、喜庆、健康、节俭为宜,大多数地区所持喜物主要是煮熟并染上红色的鸡蛋,生男为单数,生女为双数。岳父母收下“喜蛋”后要加倍送还,女婿再将这些返回的“喜蛋”以男单女双的方式分送亲友。
二、洗三朝
洗三是婴儿出生3日后重要的洗浴仪式,叫做“洗三”或“洗三朝”、“洗儿”,意在洗净秽污,令其洁白入世,同时增长小儿胆量,使其健康成长。此俗出现于唐流行于宋代。各地做法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大同小异:洗三的当天,把接生婆接到家,酒食款待,然后由家人在产房的外厅供上碧霞元君、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等13位神祗。产妇床头供“床公床母”像,以点心或油糕为供品。上香叩头后,用艾熬过的水,给小孩洗澡。前来祝贺的亲友拿银钱、喜果之类的东西,搁往澡盆,叫作“添盆”。洗婆(接生婆)根据亲友所投物品,口念不同的吉语。搁枣儿、栗子,就说“早立子儿”;搁莲子,说“连生贵子”;搁桂元,说“连中三元”等等。洗时,若小儿哭,则称为“响盆”。洗时边洗边念祝词:“先洗头,做王候;后洗腰,一辈更比一辈高;洗洗蛋(男孩)作知县;洗洗沟(女孩),长大嫁人是知州。”然后,给婴儿梳理胎毛,再念:“三梳子,两篦子,长大戴个红帽子;左描眉,右打鬓,寻个媳妇(女婿)准回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说话免丢丑。”最后,用鸡蛋往婴儿脸上轻轻一滚,念道:“鸡蛋滚脸,一生无险。”洗好后,用单被包好,用葱在孩子身上拍3下,取聪(葱)明伶俐之意,拿秤和锁比划几下,谓“秤权虽小压千斤”,长大后“头紧、脚紧、手紧”。还要把婴儿放在茶盘上,以备好的金银锞子、首饰等往婴儿身上掖,谓“左掖金右掖银,花不了赏下人”,最后焚化神祗牌位,洗三仪式才告结束。洗三时,亲朋好友以红包贺礼,主人则以糕点款待,并留亲友吃“洗三面”。洗后,还有一项重要仪式,称为:落脐炙囟。即点着艾叶球,用生姜片做托,象征性地在婴儿脑门熏炙一下,去掉新生儿脐带残余,并敷以明矾,表示就此脱离了孕期,正式进入婴儿阶段。总之,洗三虽有封建迷信之意,但基本上是预祝婴儿长大后有所作为。
三、满月礼
又叫弥月礼,小孩出生满1个月,要为其举行庆贺,称为“做满月”。此礼的主要仪式有三:一是满月酒。此日,亲朋好友纷纷携礼前来道贺,主人设盛宴以待,称为满月酒。二是移窠,又叫移巢、满月游走等。民间风俗,婴儿初生后不能随便走动,满月后才可以。此时,母亲抱着婴儿到别人房间中去,四处游走,称为移窠。三是剃胎发。满月时,为小孩首次理发,谓剃胎发。一般是请理发匠上门,理完后给赏钱,小孩则着新衣。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其仪式隆重严肃。浙江绍兴是请剃头师傅剪发,剪前先将嚼碎的茶叶抹到小儿的头上,说是日后不生疮,且长出的头发如茶树般浓密。剃头时,小儿由祖父或父亲亲友中有福分的抱在怀中,抱小儿者脚下须踩用红布或红纸包着的葱、芸豆、斧子,待剃发毕由小儿父亲将葱、芸种入土中,取聪、运、福之意,另葱芸生命力旺盛,寓意小儿今后健康成长。满月头发型,一般是在头顶留一小圆圈头发,其余剃光;也有的在脑手留一铜钱大小的发毛不剃,称为“孝顺毛。”落下的胎发不能随意处置,杭州习惯挂在堂屋高处,有的挂在床檐正中。落发后还要设案祭神,给孩子穿戴一新,抱其走街串户,叫做“兜喜神”。《东京梦华录》中叫“移窠”,其用意在于让小儿长世面。
四、百日礼
孩子健康地长到百日,可喜可贺。此礼主要的习俗一是穿“百家衣”。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认为这需要托大家的福,所以要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从各家取一块布片,将其拼合起来做成五颜六色的百家衣。二戴长命锁。长命锁是挂在儿童脖颈子上的一种饰物,民间认为,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等书记载,在汉代,每当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魏晋南北朝时,丝绳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儿童的一种臂饰。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被称为“长命缕”,或“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宋代这一风俗继续存在,不仅在民间流行,还传入了宫廷,除妇幼外,男子也可佩戴。每到端午节前,皇帝还亲自将续命缕赏赐给近臣百宫,让他们佩戴。宋代称这种五彩丝绳编结物为珠儿结、彩线结,其形制已较复杂。除丝绳、彩线外,还穿有珍珠等物,在当时汴京等地的街市上还有专门销售这种饰物店铺和商贩。明代,风俗变迁,成年男女使用者日少,儿童使用者多,并成为一种儿童颈饰。
五、命名礼
在古代,命名的礼仪是件十分郑重而讲究的事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史书记述命名礼仪,《礼记》就对春秋战国时期命名的礼仪进行了详尽总结,据《礼记·内则》记载,命名在孩子出生3个月底,择吉日举行。命名当天,母亲为婴儿沐浴并给其穿上新衣,携子拜见父亲。父亲进门后须向西而立,母亲抱子出,应站立东面;乳娘先上前宣告:“母亲某某取在今天敬请见孺子”。父亲对曰:“须教育他成长识礼循规之人!”边说边牵起孩子的右手,为孩子命名。母亲作答“您所说的话我记住了,一定办到。”贵族之家在这时便正式为孩子聘任一位教傅,教傅向家人通报孩子正式的名字,并由宰将孩子的出生年月及名字记录下来归入文书,并将其逐级告于官府。命名仪式表示家庭及社会增加了一位新成员。由于时代、各地风俗及个人身份不同,命名的时间也不仅是在“三月之末”,还有的在洗三时命名,《金瓶梅词话》和《醒世姻缘传》中都有清楚描述。如西门庆的儿子官哥儿,就是洗三这天取的名。唐代还有满月命名的习俗。诗人白居易的谈氏外孙女名叫“引珠”,出生在农历11月24,小年日满月,作为外公的白居易,应俗受请为外孙女命名。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云:“今旦夫妻喜,他人启得知。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清人沈钦韩《春秋左传补注》云:命名在孩子生日当天进行,父亲听清孩子哭声后,以律定其名。“抓周”命名的礼俗,也可上溯到南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就有记载,江南和北方都有此风。钱钟书周岁,其父按无锡当地习俗,置杂物让其抓取,钱抓一本书,故命名“钟书”。
数千年的文化使中国人的命名艺术绚丽多彩,派生出纷繁的取名方式、命名准则以及内涵丰富的名字。命名慎重而讲究,最初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如天寿、天威、天泽等,后来多在名中含有长辈的祝福,如祥子、福子、如意等。通常,男子多用福、禄、寿、喜、贵、财、康、德、才、仁、文、仁、杰、世、光等,女子命名《女子起名歌》很有代表性:“凤莲巧女俊、嫒娟娇妹瑾、玉兰桂花香、玲珊瑞珠珍、芙蓉莉芝萍、双姬娥妍娣、英芳芬翠芹、素梅慧淑敏、秀华惠月芹、彩霞云景红、美丽昭君贞。”另外,男子命名还要排辈份,即同辈堂兄弟的名字都要嵌一个相同的字,这样就可以长幼次序一目了然了。
六、抓周
孩子周岁,父母为了预测其未来的志向及爱好,则行“抓周”礼。据《颜氏家训》记载,孩子满周岁时,为其沐浴、打扮,换上新衣,然后在幼儿边放置弓箭、毛笔、食品、珍宝、玩具等,若是女孩还要加上刀子、针线。大人在不加任何诱导的情况下,看小孩先抓那样,以此卜定其日后的前途、爱好,称为“试儿”。《东京梦华录》称“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红楼梦》中贾宝玉抓周,“将世上所有的东西,摆了无数叫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其父贾政气愤地斥其将来必是酒肉之徒。抓周试儿没有科学道理,是一种迷信礼俗,但却极为普遍,至今仍在民间流行。
第二节成年礼仪
远古氏族社会时代,曾流行过一种“成丁礼”。氏族中的未成年者,可以不参加生产、狩猎活动,也不必参加战争,氏族对他们有哺育和保护责任。但在他们到达成人的年龄后,氏族则要用各种方式测验其体质与生产、战争技能,以确定其能否取得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这种成丁礼,就演变为后来的冠礼和笄礼。
一、冠礼
(一)冠礼意义
男子行冠礼之年在20岁,也就是进入成年的年龄。儒家认为,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礼记·内则》说,6岁,教以数目与四方之名;8岁,教以礼让,示以廉耻;9岁,教以朔望和六十甲子;10岁,离开家庭,住宿在外,向老师学习“书计”(文字)、“幼仪”(奉侍长者的礼仪)以及有关礼的篇章和日常应对辞令;13岁,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称为《勺》的舞蹈(文舞);15岁之后称为“成童”,练习《象》的舞蹈(以干戈为道具的武舞)以及射箭和御车。学到20岁,知识结构大体完备,身体发育成熟,能够独立地面对社会,故适时举行成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