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君赐士一起用餐,国君要先作食前的祭祀。依礼,祭祀前应先由膳宰代国君尝食,如果膳宰不在,则要由士代为尝食,再遍尝各种菜肴、喝饮料,然后等候国君的命令。国君命令开始吃,再正式吃。如果有膳宰代尝饮食,则要等国君开始吃之后再吃。如果国君以酒爵赐给臣下,臣要离席,对国君再拜叩首,接过酒爵,然后登席献祭,将爵中的酒饮完,等国君也将爵中的酒饮完之后,再把酒爵交给赞礼者。退席后下堂,要跪着取鞋,然后到隐蔽之处把鞋穿好。国君要起身相送,要说:“请别为我起身,否则,臣不敢告辞。”如果国君下堂相送,则不敢回头告辞,径直出门。如果客人是大夫,则可以向国君告辞,大夫起身退席时国君起身;下阶时,国君也下阶;到门口时,国君送行。在这三处仪节,大夫都可以辞谢国君。
若有退休的官员或者在职的卿大夫,因为仰慕某士的德行而往见,因彼此地位及年齿相差悬殊,士要推辞,表示不敢当。如果他们执意要见,就说:“某人没有德行可以让您辱临敝舍,但真诚的辞谢又得不到你们允许,某人只有随即前往拜见。”于是出门,率先拜而见之。
如果大夫不是奉国君之命出使,而是因私事出访,则称呼上要有所不同,摈者不得向对方称他为寡君的某人,而只能直称其名。如果是大夫卿士奉国君之命出使,则摈者可以向对方称他为“寡君之老”。凡是在国君面前的自称都要谦恭,士大夫都统称为“下臣”;退休的官员,如果居宅在国中就自称“市井之臣”,在野外的就自称“草茅之臣”;庶人则自称“刺草之臣”。如果是他国的士大夫,则自称“外臣”。面见国君时,举手投足,都要体现出内心的敬意和郑重。例如,手执币帛去见国君,要谨慎,不要飞快地行走,越是走近国君,容貌要越恭敬。执玉器去见国君时,步伐要缓而小,前脚拖着后脚走,脚跟不离地,以免不小心将玉器摔碎。总之,士相见礼,反映我了我国古人热情好客、谦恭待人的思想风貌,多为后世所沿用。
四、拜贺庆吊之礼
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位者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体现着人们相互关怀体恤之情。
据历史记载,拜年这一礼俗,源于古代宫廷中元日(即新年中的第一天)朝会。在汉代,每年的元旦清晨天未亮之时时,文武百官纷纷从府中出发,约在天刚亮时齐集宫门向皇帝行贺年礼,皇帝这时要为百官员赐宴,共度佳节。发展到唐代,身着华丽朝服的皇帝、皇后拜天祭地,百官齐列,皇帝册封嘉赏,宣念元日诏书,群臣共舞,鼓乐齐鸣,以贺新正。各国使节携贵重礼品前来朝贺,场面宏大,礼仪威严,盛况空前。宋代的朝会礼仪更向着制度化发展,仅仪仗队就达5000多人。明清时期的朝贺从半夜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元日中午,可见其仪式之繁。中国社会家国同构促使官方典礼在民间各个家庭内部模拟性地再现。于是“长幼须正衣冠,以次拜贺”。这种拜年礼仪在今天演变为广泛的拜年活动。拜年首先是家拜,即家中小辈给长辈磕头。然后是近拜,即给栖族长辈拜年。其次是远拜,即本村邻里好友互相拜年。可见朝会古礼对国人潜意识的影响。此外过年吃饺子。饺子在元代称“角儿”或“角子”,因其颜色形状类似“银角子”(金的称元宝)而得名。明代始改为“饺子”。饺本指饧糖,以其粘湿如胶故称饺。明代以后专指过年食品饺子,其饧糖的含义遂失。吃饺子寓意为招财进宝,新年发财。
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送礼与名帖
古代社会是人情社会,送礼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此处的礼与前面所述的“挚”不同。“挚”表明身份和礼貌,不能根据经济情况随意选择。此处的礼是指馈赠物,与其它一系列礼仪活动一同产生和发展起来。在远古的祭祀活动,人们除了用规范的动作虔诚的态度向神表示崇敬和敬畏外,还将自己最有价值、最能体现对神敬意的物品(即牺牲)奉献于神灵。从那时起,即礼可以以物的形式出现。另有人认为“礼”最初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由于部落兼并而产生的“纳贡”,也就是被征服者定期向征服者送去食物、奴隶等,以表示对征服者的服从和乞求征服者庇护。史书中曾有因礼物送得不及时或不周到而引发战争的记载。如春秋时期,因楚国没有按时向周天子送一车茅草,而引发了中原各国联盟大举伐楚的战争。还有人认为,最初的礼就是一种商业性质的有来有往,原始的“礼尚往来”,实质上就是以礼物的赠送与酬报的方式进行的产品交换。
发展到后来,其中的奥妙越来越多,给人送礼因亲戚有远近、朋友有厚薄、礼物有轻重,要估量厚薄,权衡轻重,掌握其尺度就要有一番斟酌,因为来而不往非礼焉,不仅要权衡送出去的,也要估计人家送回来的,估计对方可能送什么,考虑如何回礼、赏送礼的人,这又需要有预见性,更非易事。《红楼梦》中有大量送礼的事例。邓云香著《红楼梦俗谭》把其中的送礼分为八大类。一是纯友谊情感的馈赠。如第三十回写史湘云送姐妹绛纹石戒指,东西虽小,但有送有收,也属于送礼。二是初次见面馈赠,即常说的见面礼。其中有为友情的、有因礼貌的、还另存目的的,情况较为复杂。三是红白喜事送礼。娶亲、聘女,过寿是红喜事,盖房上梁、乔迁新居、做佛事,也要当喜事送礼。各种红白喜事送礼,除关系特殊外,一般“礼”的成分多而“情”的成分少。四是生日送礼,一般生日和整寿祝礼的礼物不同,所送礼物也因过生日者的身份地位而有区别。五是礼节,年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等大小节日的送礼,亲友之间要送,上下级要送;宫廷也要向王公贵戚家送,不过不说送,而叫“赏”。还有借送礼“打秋风”的,即倚仗权势,给富豪之家送一些不值钱的礼物,如年节送对联,以换取银钱财物等价值更重的回礼,送礼是名,图利是实。六是送土地特产,过去叫“馈送士仪”。古时交通不便,长途跋涉到外地,总要带回些地方特产以送礼。《红楼梦》第十六回写黛玉由江南回来:“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即属于这一类。七是穷富亲友之间送礼,如刘姥姥与荣府之间的礼物往来,虽然刘姥姥只送点瓜果干菜而却得到了更多的回礼和资助,但其性质不同于“打秋风”。八是钻营送礼。以送礼为手段结交权贵、拉拢关系,进而投机钻营牟取私利。以上,大体概括了送礼的类型。
一个般的红白喜事,各种大礼,送礼要有礼单,收礼要有记账。送厚礼讲究四色、八色,不能送单数。呈上礼单后,收礼的人可能照单全收,也可不全收。而大多数情况是收几样退几样,把礼单上所列的,在收的礼物下注明“敬谢”,然后把礼单交送礼的人带回给主人复命。记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方有事还礼时查考。对于送礼者则按例要给赏钱,以示犒劳。
与送礼相关联的还有“名帖”。名帖又称“帖子”,相当于今天的名片。它起源于秦汉时代,因纸张尚未发明,名帖是用竹子削成。拜访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绍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又称“谒”,东汉时开始叫“刺”。蔡伦发明造纸以后,开始用纸张做,叫“名”、“名纸”。唐初实行科举制度,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位高权重者,拜其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拜访时须先递“门状”,“刺”的名称遂为“门状”代替。到了明代,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7寸、宽3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表示谦恭,字小会被视为狂傲。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
名帖起源于拜谒通名,但逐渐出现了逢年过节时,本人不登门拜访而派仆人到亲戚朋友家投送名刺,以此祝贺节日的现象。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说:“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于上,使一役遍投之,俗以为常”。还记述了这样一件趣事:“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拾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以已刺尽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吴四丈巧用掉包计,一时传为笑谈话。这种逢节遍投名帖的现象,类似于今天辞旧迎新之际,人们互相寄送贺年卡。
古人对名帖十分看重,几乎成了本人的代表。送礼时派人携带礼物的同时又拿着名帖,就等于自己亲自出马,显得更为郑重礼貌。封建社会后期达官贵人派仆人送礼,一般都同时呈上本人名帖以示恭敬。明清时期请客赴宴、请医生来家治病,也用名帖。让人拿名帖去请,如同亲往。对方收下就是接受亲自去请;而退回并不是不接受邀请而是不敢承当亲请的礼节。《红楼梦》第十回贾珍给秦可卿请医生:“我已让人拿我的名帖去请了。去的人回来禀报道:“奴才方才到了冯大爷家,拿了老爷的名帖请那先生去。那先生说道:‘方才这里大爷也向我说了。但是今日拜了一天的客,才回到家,此时精神实在不能支持,就是去到府上也不能看脉。’他说等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他又说,他‘医学浅薄,本不敢当此重荐,因我们冯大爷和府上的大人既已如此说了,又不得不去,你先替我回明大人就是了。大人的名帖实不敢当。’仍叫奴才拿回来了。”
六、结拜与连宗
结拜又称结义,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等,又拜把子,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异姓好友为使关系更加密切,不管分别来自何方,不论家庭背景,只要通过一种仪式之后,就互相以兄弟姐妹相称。民间叫做干兄弟,把兄弟或干姊妹。不但结拜者如同兄弟姐妹相称,双方家人也如至亲往来,称呼如同家人,叫做干亲。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祭罢天地,复宰牛设酒,聚乡中勇士,得三百余人,就桃园中痛饮一醉。(《三国演义》第一回)”后人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并在生活中互相关心和帮助。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择吉日良辰,在大家都认为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然后各自对天发誓,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以示从此之后彼此情同手足,祝福与共。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据史料载,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刘伯承率部取道四川,就曾与当地的彝族首领小叶丹饮鸡血酒盟誓,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结拜主要礼仪是焚香祭祀、跪拜磕头、共立誓言与互相换贴。贴是一种书面的文契,一般用长条红纸来回折迭几次,成信封大小,再在封面上写上《金兰谱》或《兰谱》,里边大多写有结拜人某某等二人或若干人,因交情日笃,友谊深厚,愿意结拜为姐妹;然后写明姓名、籍贯、年岁、八字(出生年月日时的干支),以及父祖曾祖的姓名出身、官职等;最后标明结拜的年月日,结拜人的签名盖章或按指印。在祭祀完各人的祖先之后,互相交换此贴,每人保存一份,便算正式结拜为兄弟姐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