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靖江镇第一小学 龚国庆 蓝晓春
【内容提要】随着学校对学生合理减负的落实,同学们的休闲时间将会相应增多,休闲领域也将随之扩大,但是曾经受到中国儿童喜爱的民间游戏正在逐渐消失。本文介绍学校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案例,倡导开展学习民间游戏活动,并对民间游戏的选择,游戏休闲活动的组织及运作机制,以及活动评价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民间游戏 休闲教育 实践
一、研究背景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是少先队员的基本活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生活气息、风采各异的游戏,它给许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对促进队员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游戏和学习都是极其重要的。游戏促进队员的自然发展,学习则促进儿童有目的的发展。将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在学习活动中,能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功能,起一个调整情绪,活跃气氛,提高效果的作用。
二、实施策略
根据民间游戏的特点和少先队休闲活动的指导理念,本研究在对民间游戏的选择,游戏休闲活动的组织及运作机制,以及活动评价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开拓资源,建立机制;提供时空,自主发展;加强指导,促进提高;多管齐下,开放评价。
(一)开拓资源,建立机制
社会是一个丰富的宝库,民间有着丰富的游戏项目,如果能够把这些资源全部开发出来,就能够使队员有更好的活动休闲方式。
1.多方挖掘,拓展广泛的游戏空间。
(1)询问老人。民间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已离开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的队员很多已经不熟悉前几代人经常玩的民间游戏,老人是一个很好的资料库。辅导员不仅自己要善于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而且还要动员队员请教老人,请民间的老人们做顾问。
(2)查阅资料。指导队员在书籍、杂志中搜集一些民间游戏,还让他们通过网络查询这方面的小知识,然后进行下载,利用这些资料既可以制定游戏规则,也可以学到一些不曾熟悉的玩法。
案例说明 五(1)中队的队员利用上网查找到一些资料:跳方,又称蹴瓦、跳房。在平地上画并排五六个大方格,二人或四五人参加,依次出场。
用一碎瓦片,称为“瓦儿”,或用布毽代替,此时也叫做“瓦儿”。抛“瓦儿”于第一格,单脚跳动,蹴“瓦儿”向前,一格一格跳过,行进中“瓦儿”压界线,名为压杠,脚踏界线,名为踩杠,双脚着地,名为脚落地,跳至一格,脚动二次,名为活动脚,都算犯规(“坏了”),犯规即出局等待下一轮。按规则跳完一个来回,即算跳完一格,再抛“瓦儿”于第二格,由第二格蹴瓦向前。跳完全部格子,取得资格,背对房格,将“瓦儿”由头顶向后抛出,名为背瓦,“瓦儿”落在哪一格,哪一格即为胜者的“房子”,胜者在这一格画上记号,名为“盖房子”,此后胜者再跳至自己“房子”的一格时,可以落脚休息,而别人必须蹴瓦跳过这一处“房子”,若“瓦儿”落在别人的房子里,或压了别人“房子”的界线都算犯规。背瓦时出界或压杠,也算犯规,当次所跳格子无效。
最后以盖“房子”的多少排名次。以前队员虽然知道一些跳房的玩法,但说不明白,现在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解析 队员找到的资料比老师知道的还要多,不同地方游戏规则又存在差别,较多地搜集资料,便于队员们学习新的游戏项目,改变旧的游戏规则。
(3)请教伙伴。小伙伴是队员最为熟悉、最愿意交流的对象。通常由于各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区别,每个孩子所学会的游戏种类会有一些不同。让大家在生活中互相交流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
(4)创作法。规矩是人定的,游戏的玩法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一些改变和发展,孩子是这些游戏的真正玩家,他们在游戏中会发现如何玩得有意思,有挑战。因此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结合自己的设想改变一些玩法。
2.记录整理,构建合理的活动机制。记录整理这些游戏的名称和玩法,并进行分类、编排:
按照游戏的难易程度分,如《滚铁环》难度系数高,《踢房子》相对较容易;
按照游戏的合作程度分,如《坐花轿》合作要求高,《过独木桥》则对合作要求低;
按照游戏的活动区域分,如《老鹰捉小鸡》适宜在室外活动,《跳皮筋》则室内外都可以进行;
按照游戏的锻炼部位分,如《绊花线》锻炼的是手指的灵巧度,《打陀螺》锻炼的是手臂的力量。
(二)提供时空,自主发展
目前队员的强迫作业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个人独处的时间多,集体活动的时间少。学校应为队员创设更多的游戏空间和时间。
1.保证充分的活动时间
(1)长时间大游戏。晨间体育活动、中午活动和下午活动时,活动时间较长,队员也相对集中,学校就把“滚铁环”、“跳绳”等技巧难度大、队员不宜掌握的民间游戏安排在这个时段进行。为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合理安排场地、器具。游戏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发现和鼓励队员的新玩法,让队员在玩中掌握各种运动的技能。
(2)短时间小游戏。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队员来校后、离校前、饭后、各环节过渡时,由于时间较短,有的人数不稳定,游戏的空间相对较小。这时可以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翻绳”、“捉猴”、“找东南西北”、“石头、剪子、布”等。主要用于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灵活地贯彻在一日活动中,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队员得到充分的自由。
(3)节假日自由选。节假日时间是比较充裕的,给队员自由选择游戏提供了可能。队员采用找附近的小伙伴、成立假日小队等方式随意组合,找自己想要的,玩自己想玩的。
2.保证足够的活动空间
(1)有效利用校内资源。由于学校自身的活动场地毕竟有限,在游戏时间上要巧作安排。尽量把场地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同时,把平时可能闲置的活动教室,如舞蹈室、饭厅等都拿出来供队员在必要的时候使用。
(2)设法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地处镇公园附近,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辅导员要设法把队员从室内吸引到户外,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在草地上吱扭吱扭地“推小车”,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在小路上踩鹅卵石,在树阴下跳格子。
(三)加强指导,促进提高
由于队员们年龄小,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对闲暇时间的支配能力较低。
有了时间也不一定能够玩好,起始阶段,辅导员应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进行必要的指导。
1.提供条件,给予游戏的内容
(1)确定游戏主题。在开展少先队民间游戏休闲活动之前,辅导员要帮助队员确定游戏主题。如让队员根据单人游戏,双人游戏,多人组合游戏进行搜集并开展活动。
(2)提供器材。有些民间游戏需要一定的游戏器具,辅导员可以结合劳技课,让队员自制一些活动器材。如制作毽子,要求每个队员拥有一个毽子,材料可以是鸡毛,塑料绳,也可以是纸条。让队员们根据各自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制作。
每学期初,学校为每个中队配备一些器材。如长绳、竹竿等。
2.加强指导,确保游戏的安全
(1)规则指导。游戏的规则帮助队员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队员必须遵守的。游戏对队员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队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队员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协调的合作关系。
(2)安全指导。由于队员的肌肉骨骼都未发育完全,在一些奔跑、跳跃比较剧烈的活动中,如果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将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所以针对游戏的不同风险,辅导员要有所预计,及早告知队员,并通过演练、示范等方式教会队员防范。
3.适当引导,拓展游戏的空间。当孩子们放下高档玩具,沉浸在富有乐趣的民间游戏中时,我们还告诉队员们在玩民间游戏时,根据游戏的需要,可随时创新游戏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