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变化多。如在“棋类”游戏中,“棋子”真可谓是种类繁多,小石子、小树枝、饮料瓶盖、杏核等都可作“棋子”;再如“陀螺”,除了用木头削,还可以用硬纸壳与火柴做成,用果冻壳与可乐瓶盖拼成,用瓶盖与小棍自制等等。
(2)场地能伸缩。民间游戏随时随地都可以玩,我们可以根据场地调整游戏,也可以根据游戏调整场地。如“老鹰捉小鸡”,活动性较强,在硬地上玩会有危险,但在草地上、沙滩上玩,就安全多了;再如简单的棋类游戏“老虎吃小孩”“五果”等,在室内可以用棋盘玩,在户外也可以直接在地上画个棋盘玩。
(3)人数可调整。人多了或人少了,没问题,也一样可以玩。如“编花篮”,三个人腿搭一块儿可以跳,4个、5个……搭一块儿也是一个花篮,还可以跳。
(4)玩法可变换。如“老鹰捉小鸡”,如果“小鸡”被“老鹰”捉到,那么就会被罚下场,可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味性,我们还可以创新一下,如增加“救小鸡”的环节,让孩子自己创编规则,这样就更有趣了。再如“踢毽子”,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玩,因为毽子的踢法多种多样,可以变难,也可以变易:将毽子上系一根绳用手拎着踢、直接用脚踢、用膝盖踢。
(5)儿歌、童谣可替换。随着时代的演变,民间游戏已经变了许多,变得更加有趣好玩了。儿歌、童谣也可替换。
案例说明 “丢手绢”,原来的歌词是“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有些孩子,唱完一遍歌后手绢并没丢出去,而再唱时,没唱完又丢出去了,我们可以改成唱完一遍歌曲后一直重复唱最后两句“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样不会出现唱完歌而丢不完手绢的事情,而且还会提醒丢手绢的小朋友快点丢出手绢。另外,歌曲也可以改编成儿歌:丢手绢,丢手绢,你丢给我,我丢给他,大家不要打电话,看谁能够捉到他。
解析 游戏是要孩子玩的,怎么玩有趣——孩子最有发言权。作为辅导员应该给予支持。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从内心喜欢上这类活动。
4.健全组织机制,提供游戏的保障
(1)成立咨询中心。队员在进行少先队民间游戏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己、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辅导员或中队组织要尽可能地为队员提供咨询。学校设立咨询中心,组长:大队辅导员;组员:各中队辅导员;联络员:大队委成员;智囊团:各中队委;顾问:体育、生劳等老师。
当各中队队员遇到问题时,首先向中队委智囊团请教。解决不了,中队委代表和活动代表一起向中队辅导员请教或向顾问老师讨教。
(2)成立假日小队。“雏鹰假日小队”是新时期少先队校外活动的有效载体,对指导少先队员过好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校按照就近自愿组合的原则,根据队员选择的主题,指导队员成立假日活动小队。先把中队中的成员按家庭住址的远近关系建立固定小队,便于活动的开展。
(四)多管齐下,开放评价
队员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评价用两个字形容“紧张”。这种紧张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他们创设氛围,减少困扰,如何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使队员真正喜欢上民间游戏。
1.家校互动求氛围
每学期举行一次家校同乐运动会,活动内容为家长熟悉的民间游戏。
利用家庭、社区为队员创设更大更广阔的游戏活动空间和环境,家长和社会成员成为队员开展民间游戏活动的指导者,让家长陪伴孩子共同游戏,鼓励自己的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共同游戏。
2.多元评价促发展
(1)自主评价。每周活动后辅导员让队员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等作一些描述性评价。可能有的队员会对自己评价过高或过低,这没关系,因为自我评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自我教育过程。
(2)队员互评。在队员自评的基础上,让他们相互作出评价,提出诚恳的意见或建议。也有可能部分队员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偏见,辅导员要引导队员去发现小伙伴的优点。
(3)师长再评。这里说的师长,不仅仅是指辅导员,还包括家长。辅导员以对话的方式给以评价,一般以肯定、鼓励为主。可采用加五角星的方法来奖励。同时,欢迎家长也与辅导员一起来了解队员,对队员的表现作出评价。
3.展示特长促进步
(1)开展“吉尼斯”。为了促进民间游戏的开展,学校还创建了校园“吉尼斯”。比赛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比赛安排在大部分队员已经掌握游戏的时候,评比标准是各中队的参赛率和最优成绩;第二次比赛则安排在第一次比赛后两个月,定为“挑战赛”,是挑战年级最优成绩,创最新成绩。“进步赛”,取决于参赛率的提高程度。“进步赛”是为能力发展慢的队员举行的,旨在促进每个队员的发展,真正体现面向全体的教育原则。
(2)开展中队活动。各中队根据自己中队的活动特色,结合自己队员的年龄特征,制定中队的活动计划,有序开展各类丰富的活动,将民间游戏休闲活动推向深入。
三、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少先队开展休闲活动的必要性,体会到利用民间游戏开展休闲教育有较多的有利因素。
(一)游戏休闲使队组织充满吸引力
研究前的一次调查显示,15%的队员认为少先队活动是辅导员的事。
在本研究实践中我们通过对队员的自主意识的培训,设立中队、小队活动组织,发放活动实施记录本,把活动的主动权下发给队员,让队干部自行商量、设计活动,并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班队活动,让辅导员从原来的主角推到配角的位置,把“镜头”让给队干部,让给队员们,让他们得到快乐,队活动一下子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通过游戏休闲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少先队各级组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休闲活动的蓬勃开展,使队员的假日不再无聊,小队成了队员的家。
(二)游戏休闲促进了队员的全面发展
我们的队员应该是“品德好,基础牢,特长扬,体魄健”全面发展的小主人,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本研究对队员的身心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增强了队员的体质。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队员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队员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身体各方面的发育。“过独木桥”等游戏能训练队员的平衡能力,使队员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跳皮筋”、“捉迷藏”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队员各器官的生理机能。
2.提高了队员交往能力。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在交往过程中,队员获得多方位的角色互动,这些多种角色间频繁的相互作用,是队员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游戏休闲为队员的交往提供了超越学校砖墙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在休闲中,队员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应学些什么,在与社会成员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在对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过程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获得自身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同时,休闲还为存在性格缺陷的队员提供了一个校正的机会,让他们在多维度的交往和互动中克服性格的缺陷。
(三)游戏休闲提高了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几年来,学校每学期初都组织辅导员进行研究、讨论,分析制定整个学期的休闲活动,平时不定期地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全体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工作水平。目前辅导员已从关心学生的学习扩展到关注学生的全部生活,重视队员的身心同步和谐的发展,重视队员的主动性。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学相长,辅导员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见誋,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挑战.教育发展研究,2002,(1).
[3]教育教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4]学校少先队工作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注:此文获2004年度浙江省少先队工作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责任编辑:戴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