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是什么呢?武则天当时认为,是权威,是“领导力”(权力、实力与影响力的总和)。
女性能跟男性一样具有领导力吗?
当你问全球第一女CEO——惠普前任总裁卡莉·费奥瑞纳,七年之内就成为“中国亚马逊”的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带领着中国团队成功拿下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供应商、为科闻100全球带来首家非高科技类别客户的汤蕾时,她们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
20世纪50年代,管理大师杜拉克曾预言,未来的管理时代,是女性的天下,因为时代的转变正好符合女性的特质。管理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对人的关注和关爱,而这正是女性的天性。女性领导者可以跟下属一起逛街,可以关心下属生活,可以建立更多生活话题。论到影响力,女性领导者似乎比男性更具有优势……
武则天本身已看破人界,人类种种传统束缚早在多年政治拼杀里消弭殆尽,况且执政多年,权力的成就所激发的政治热情,与多年早已证明的政治实力,让她有并且也应该有这个自信。那个大唐江山,那个时代,需要的是她,而且在有求于人的时候,她的沟通能力想必亦是胜人一筹,因此跟裴炎一起废旧立新的过程里,合作愉快。
她本以为,明智、理性、见识超群的裴炎大宰相就是看在天下的分上,以能者居之的思维,凭借着石破天惊的魄力与对她个人领导魅力的佩服,是想帮她成就一番大业的。对此,她几乎感激不尽。
她以为。
幻相,幻觉,幻想
其实,当嗣圣元年(684)二月七日,四子李旦登上皇位的那个时刻,他们的合作,就已结束。
只是,武则天并不觉得,身居高位久了,总要生出几分无端的幻觉来。那个时候,裴炎依然像个奇货可居的同伴,是她见识不俗的同路人、创盛世伟业的同盟者,并且,废立时候众多文臣武将的配合,加之北门学士为素来心腹,更加重了她的这种自信。慢慢地,那份幻觉渐渐月晕到了满朝文武的叩拜之首上,让她心存侥幸地想,这些人,高级的是佩服她的才能,低级的不过崇拜权势,那件事,应该很容易。于是,她开始下手:旗帜改色,把旗帜改为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首都改名,东都改成神都,洛阳宫改成太初宫;职官改号,以《周礼》为基础,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鸳台,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六部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御史台改为肃政台;追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
她想做什么?
当时真正明白的,估计不多。这个世界还是傻子多,尤其处在群体里,个体的智商都有被集体弱智化的倾向。稍微明白的,会以为她要做吕后第二,如被她一手提拔起来的北门学士刘仁轨早在废立之初就上书劝谏她不可擅权过重。而当朝之中,真正明白她想做什么的,却是她那曾经愉快的合作伙伴——裴炎。
当她的侄子武承嗣提出要立她家的祖先七庙时(按照当时大唐法制,只有天子才立有七庙),裴炎马上站出来劝止了。当时扬州兵变,皇族韩王、鲁王威望素高,武承嗣提出要杀之以绝宗室之望,裴炎又马上站出来制止了。有种说不出来的裂缝,在这对亲密合作的人之间悄悄裂开,尽管,彼此都不想看见。
终于有一天,李敬业在扬州兵变,武则天问首席宰相如何讨伐。裴炎是这么说的:“皇帝年长,未俾亲征,乃致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此贼不讨而解矣!”
约翰博士说,女人喜欢生活在幻想里,生活在未来期待里。她爱上某个男人,很可能是爱上了这个男人的未来——被自己改造过的那个完美形象,而许多年以后,当她突然发现那个男人根本丝毫没有改变,自己一切都是幻想时,就会歇斯底里……
德国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里,那个思想深刻的党卫军最终放弃了逃跑的机会,开枪自杀,因为他发现,他那为之奋斗为之热血沸腾的信仰,原来只是一场欺骗……
其实,不管男女,人们都爱自我催眠,不要说生活欺骗了你。在那看似幸福美满的阳光下,又有多少自以为是的幻觉呢?
原来,这个高尚而不俗的同路人,是幻觉。
臣道,人道,天道
臣道是什么?
忠君,佐君,死君。
这是封建社会最正统的臣子典范,也是“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士子理想。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教育与儒家理想的规范,让饱读诗书的读书人自然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政治结合在一起,所谓“达则兼济天下”。遇明主,治天下,是每个文人心里的终极梦想,可惜,遇到一个好皇帝比中彩票都难,世袭制让皇帝素质取决于血缘而非素质本身,那该怎么办呢?
看岳飞,这位精忠报国的千古名将,一直以恢复中原,驱除鞑虏,迎回二圣为己任,却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宋高宗皇帝本人——强迫皇帝给他刘家军,明知道皇帝不能生育,还提出立嗣之事。这种“不臣”冲撞暗暗埋在皇帝的心里,只等有一天用不着的时候发芽……于是,宋金议和之日,便是岳飞命终之时。
金庸的《碧血剑》,最有意思的不是正文本身,而是后面几万字的袁崇焕评传。先生笔下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铮铮铁骨,那不遇明主不逢世事的无奈扼腕,成就了一个君暗臣亡的无奈叹息……
千古以来歌颂的似乎都是这类忠孝臣子,那抬棺进谏的海瑞式慷慨,那林则徐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成为中国忠孝文化的一笔血腥的神圣。带着忠臣孝子的梦,带着文人士子的价值终极,沉淀于历史的大浪淘沙……
但,总有智者,杀出重围。
张居正在嘉靖二十八年(1549)就以《论时政疏》首陈国势“血气壅阏”,提出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但是这些政见石沉大海,于是嘉靖一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再没见过他的一次奏疏。直到万历年间(1573-1620),背靠两宫太后,旁依权势太监冯保,以霹雳雷霆之势总揽大权,整饬吏治,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于将倾之时,使岌岌可危的大明朝多活了好几十年,也使万历时期成为整个王朝的最富庶时代……
曾国藩当年上疏批评咸丰皇帝,咸丰帝没有读完,就愤怒地将奏折摔到了地上,立刻召见军机大臣要定他的罪,若非其他人苦苦为他求情,恐怕他活不到跟洪秀全交锋了。事后,他上奏自责,从此再不肯对皇帝本人和朝廷说长道短。直到慈禧、奕?发动宫廷政变,推翻赞襄制度,捕杀肃顺等赞襄大臣之时,才大展鸿才,领着湘军攻陷天京,开展洋务运动,成为清末治世能臣……
总有智者,杀出重围。
裴炎。
李显不成器,武则天知道,裴炎知道,大家都知道。
在裴炎的心里,等这位喜欢游猎牧色的皇上死后再施展抱负,实在太过渺茫了,而有些东西是不能亲手的。周公再贤,还不是因为换了君主惹非议?霍光再厉害,还不是因为废立君王而灭族?这个责任太大,他担不起也不想担。而忠直如袁崇焕岳飞类,头破血流往上撞,他既不愿也不想愿。那么,怎么办?
借太后之手。
儿子是她自己生的,换成另外一个孩子,将来历史的罪名依然由她来承担。在大相之才的裴炎眼里,武则天不是皇后也不是太后,不过一个野心勃勃喜欢揽事的女人而已,借其手除掉不成器的李显,再树立自己想要的儒雅君王李旦,然后联合李旦解除太后之权(遗诏未有,皇帝成年,太后临朝没有合法性)。最坏,不过是让这个女人执政几年,从天下考虑这符合民心;从本身考虑,她总会比李显活得短点吧,李旦早晚有一天可以荣登大宝。那时候,就是君无为、臣有为的人和政清,就是他裴炎的天下苍生的盛世时代!
那个高傲、雄心勃勃的裴炎,那个“以臣择君”、抱负天下的裴炎,那个冲向“最高臣道”的裴炎,他不想效忠哪个皇帝本人,而是效忠于李家王朝,他不想庸庸碌碌做个太平宰相,而是想周公在世,管仲复生……
其实,裴炎想的是不差,走的也不错,可惜,他遇到的不是大明李太后,而是大唐武则天。
合作成功之后,裴炎突然发现,这个女人居然不是想做吕后,而是要做皇帝!那旗帜改色、首都改名、官职改号,甚至天子七庙的建立、对李氏宗族的杀戮,都明明白白暗示着一个新时代将要到来,而他裴炎,先帝的托孤之臣,李唐的辅政宰相,居然是始作俑者之一?
五雷轰顶。
大唐,风格,真我
光宅元年(684),扬州起兵十日,裴炎下狱。二十日,战事吃紧,裴炎处斩。这位宰相平时官声颇佳,人缘甚好,又正是平叛用人之时,朝野涌动,皆鸣不平。监狱中,左右劝他逊辞免祸;朝堂上,同僚们拍着胸脯:“裴炎社稷忠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
但两位主角呢?
裴炎淡然处之:“宰相下狱,焉有更全之理。”全无求生之志——世外高人。
武则天更有意思:“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高僧说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