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即便是晚上,吵闹声还是偶尔会有。一旦有声响,他们便停止拍摄,直到干扰消失了,他们才扛起摄影机继续工作。有时,噪声连续不断,等噪声消失的时候,他们已经昏昏欲睡。
这样的日子过不了多久,剧组每个成员都成了大熊猫。
不久,北方的冬天真真切切地来了,寒冷的空气无孔不入,可是房间里却没有暖气。一大群人常常在深夜冻得发抖,每当这时候,他们便围在一起取暖,等身体稍稍暖和些了,再继续开拍。他是个要求完美的人,对拍摄要求精益求精。一天下来,他总是口干舌燥,声音沙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短剧第一季终于拍好了。出乎意料的是,短剧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第一季15集在网上单集点击率高达172万。他开始走红,时不时地有人找他签名。演员也走红了,不仅常常有人找他们签名,而且博客流量也大大增加了。
第二年夏天,他们的电视剧在重庆台播出。因为贴近生活,风格轻松幽默,他们的电视剧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
他就是李洪绸,这个剧组的名字就是优优剧组。
于现在而言,他们成功了,但是我们无法忽略成功背后的沮丧、迷茫、挫折和辛酸。成功,向来都是苦难熬成的花朵。
每个人都是拯救自己的天使
少时,他的梦想是成为足球队员,拯救中国的足球。他一直为自己的梦想不懈追求,当然,他的球技也在慢慢精进。不久后,他被选为北京某球队的预备队员。
一切似乎都在朝他的梦想前进,然而上天却与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中考时,他因发挥失常而无缘心仪的足球特色学校。无奈之下,他只好读了一所中专学校。
不承想,中考的失利只是上天给的小小玩笑,接下来的玩笑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1993年,他18岁,正准备迎接自己的大好年华。期末考试的那天,他的父亲出乎意料地出现在考场。父亲并不是来给他鼓劲、加油,而是告诉他得了肝炎。
那一刻,他蒙了,自己怎么转瞬间就成为病人了?他几乎还没完成考试,就住进了海军总医院的传染科。当科室医生喊了声“传染科的病人来了”,周围的患者立刻作鸟兽散。18岁的他,第一次感到了沮丧。那种被世界孤立、抛弃的感觉如麦芒般刺痛他的心。那个寒假,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度日如年。整个寒假,他都在医院里度过。好在寒假过后,他的病好了,他又可以像往常一样生活。
遗憾的是,没过几天第二场病又来了,并且比第一场更凶猛。他再次住进了医院。家人上班,同学上学,他几乎与世界完全隔绝了。他的苦闷比第一次更甚,面对白花花的墙壁,他的心里塞满棉絮般的孤独。为了排遣心中的失落,他一遍又一遍地拨打电台的有奖问答热线。如你所知,他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被外界完全孤立。
那些年,病魔几乎时不时地光临他瘦小的身躯。第三场病紧接着袭来。他感觉自己的世界突然坍塌了。那一次,他想到了死。他想,打死也不去医院了。但冷静下来后,他还是决定去医院,自己是独子,他没有不活下去的理由。他去医院接受治疗,出院后乖乖地在家休养。他久病成医地请在医院实习的同学给他开药方,每天早上给自己整理医药用品,给自己绑止血带、输液,做着护士的工作。慢慢地,他的身体终于康复了。
后来,他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要怎样生活,怎样才能不用每天打卡上班?他想到了音乐。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写歌。终于,在一个凌晨,门缝里透出来的灯光引起了母亲的注意。所有的情绪在母亲的心里交织,并在最后化为满腔怒火。她对他说:“咱祖上八辈子都没人干过音乐这行当,你要是能玩出名堂,全世界都能成。”他没有像那些叛逆的孩子一样对着母亲大吼大叫,而是坚定地说:“你不要劝我了,我不撞南墙不回头,就算撞到南墙也不会回头的。”
她的母亲没有再劝说,几天后花了大半积蓄给他买了音乐用品。他开始练习单声道电子琴,用卡带学习声乐,看书学习乐理知识。就这样,他边摸石子边过河,最终成功了。他叫陈羽凡。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他与胡海泉组成的羽泉组合红遍大江南北,《冷酷到底》《最美》《彩虹》《奔跑》等歌曲被唱成经典,羽泉更是成为乐坛常青树。
他说,如果你自己做不到,这个世界上就没人能做到。是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每个人都是上天派来拯救自己的天使。
蒋方舟的“荒废”
蒋方舟小时候,妈妈告诉她,法律规定中国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必须写一部书,否则会被警察叔叔捉起来。她信以为真,于是,她在心里播下了写作的种子。5岁时,她用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她读得津津有味,即使有很多字还看不懂。7岁时,她开始写作了,用上文字、拼音,甚至图画。她的写作热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两年后,她的第一个集子《打开天窗》出版,她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出书人。十几岁时,她看完了《金刚经》与《二十四史》的大部分,并浏览诸子百家。再之后,她却突然开始补看儿童书和动画片。
2001年,12岁的蒋方舟以《正在发育》为名在报纸上开专栏,其大胆的描写和幽默的语言迅速引起关注,她以一个“邪童正史”的形象,成为一个争议女生。此后,她以每年出一本书的频率,笔耕不辍。
高中时的蒋方舟已经出了多部著作,除了文学创作外,她也频频被邀请参加很多电视节目。有一次,她参加一档“一虎一席谈”节目,辩论“要不要把鲁迅踢出课文”的问题。蒋方舟在电视上的表现引起《新周刊》总编封新城的注意。当时《新周刊》有个栏目叫“主编访谈录”,在电视上看到蒋方舟的表现后,封新城和摄影记者一起,专程从广州赶到武汉去采访她。她超出同龄人的思考,让封新城很是惊讶。
2008年9月,蒋方舟来到北京,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没多久,就受到了《新周刊》的邀请,担当杂志的特约记者。
清华给了参与自主招生的蒋方舟降低60分录取的“优待”,但蒋方舟却认为“失望是自己的大学基调”。哪怕到了大三,她也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
清华百年校庆时,蒋方舟给学校写了一封名为《我的大学》的信。蒋方舟的言辞不可谓不犀利:“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大学4年,蒋方舟尝试了各种事情,这些事都是她不擅长而且不喜欢的。她尝试了很多不同体裁的文字, 小说、散文、杂文、球评、影评。她还写了电影剧本和话剧,但最喜欢的还是写小说。对她来说,那些“不同体裁”其实都是一个活计,只是出活的轻重缓急不一样而已。蒋方舟有意无意地做着一个“荒废”的计划,极少谈论自己想抵达的“目的地”。
她计划大学毕业后去伦敦看奥运会,打算先“荒废”一年,行走中国,多走一些省市,然后整理一些文字出来,赚点学费,准备出国留学。却不料,接到封新城的通知,成了《新周刊》的副总编。
她说,30岁以前,要把所有错都试完,某种“荒废”其实是有意义的。正因为如此,她的人生才有了宽度,因为有这种心态,她的人生变得色彩斑斓。“荒废”一些时光,得到的是心灵的收获和体验,而这些,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所换不来的。如果可以,你也可以“荒废”一些时光。
努力出来的天赋
很小的时候,她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常常在家里唱歌,因为家这个舞台毕竟相对宽容,就算自己唱得不好,也不会遭到嘲笑和讽刺。但是每当她唱到高潮的时候,家里人还是忍不住捂起了耳朵。这多少让她感到伤心。
她不理会家里人的看法,继续唱歌。
不难发现,她唱歌的水平正在进步,但是依然没有摆脱唱到高潮时家人捂耳朵的现状。
她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她常指望通过唱歌来获得一些“战利品”。事实上,她的确获得了一些小奖,家里也有很多她拿回来的“战利品”。
15岁的时候,她跟同学说,自己要参加歌唱比赛。当时,她的同学都睁大了眼睛,怎么,你要去参加歌唱比赛?
她没有在意同学们惊讶的目光,兀自参加了一个比较大型的歌唱比赛。但她实在是太紧张了,一上台,脑子就一片空白。过了许久,她还是没能记起歌词,最后只能狼狈地跑下台。
她的同学都劝她不要唱歌了,因为她实在没什么唱歌的天赋。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在没有比赛的时候,她就偷偷地练歌,有比赛的时候就去比赛。
后来,她再一次去参加歌唱比赛。结果因为高跟鞋不合适,在台上摔倒了。
不久,她又参加了第三次,遗憾的是没有进入半决赛。
参加了几次大型的歌唱比赛,她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的勇气并没有在失败中消退。她一如既往地唱着歌。
终于,她遇到了她的伯乐——福茂公司。她的专辑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好评,《寓言》《欧若拉》等歌曲更是家喻户晓。她就是张韶涵。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人。
他出生在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声乐老师。在他的印象里,家里常常来许多客人,他们多半是来向父亲请教怎么唱歌的。这让他觉得很烦,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立志要当一个工人,而不是一个音乐人。
开明的父亲没有阻挠。于是,他就顺理成章地当起了工人。一段时间下来,他几乎换了不下十种工作,木匠、油漆匠、电焊工、售货员,等等。在当油漆工的那段时间里,他迷上了爵士鼓。他常常把油漆桶当成鼓,把铅笔当鼓槌,敲得忘乎所以。
在他敲鼓敲得天昏地暗的时候,姐姐向大连的百花文工团推荐了他。团长接见了他,并问他除了敲鼓还会干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还会唱歌。
听了他的歌后,团里的一个大腕连连摇头说,你是公鸭嗓,嗓子还沙哑,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你不适合当歌手,还是老老实实当鼓手吧。
他偏偏不信这一套。就在那时,他下了当歌手的决心。此后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在家练唱8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唱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成功了。他的《红旗飘飘》《不见不散》《拯救》等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而他也成为中国内地的一线歌手。他就是孙楠。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我没有天赋”这样的抱怨。事实上,上帝不会给每一个人天赋,但是他会给每一个人努力的机会。很多时候,天赋不是天生的,而是努力出来的。
最动人的箴言
大学毕业,在炽热的阳光里,我踏上了求职路。没有工作经验,成为许多家公司清一色的拒绝理由。家里带的钱所剩无几,碍于自尊,又倔强着不肯向家里要钱,日子,很是有了些飘零的味道。
每个傍晚,我都会坐在市中心的广场上发呆,想想当时的壮志豪情,看看眼前的窘境,心中不由得有了些悲凉。
遇见他是在一个黄昏。他拉着一辆破三轮车,在我身旁坐下,点了烟,开始吞云吐雾。他眯着眼,陶醉在一个又一个的眼圈里。抽了半支烟,他转过来朝我笑笑,一脸灿烂地说,小兄弟,要不要来根烟啊?我看你憋屈得很呀。我惊讶于他笑容中释放出来的朝气。我接过一根烟,像模像样地吸了起来。
我们俩边抽边聊。末了,他朝我笑笑说,我要干活去了,你如果闲着没事,又拉得下脸的话,可以帮我一起装纸板。
闲着只会让悲伤愈加泛滥,我便跟了他去。他挨家挨户地去收纸板,每到一户人家,总忘不了先给一个微笑。他潇洒地装完纸板,吹一个口哨,甩一甩头发,就蹬着车消失在小区门口。我坐在他后边,不由得崇敬起他来。能把生活过成艺术的人,恐怕不多了吧。
很快就是黄昏,我不禁担心起了晚上的住宿。他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如果不嫌弃的话,你可以住我那儿。
他的住处竟然十分整洁,窗明几净,摆放有序,墙上挂着几幅地摊上买来的画,门口还放着一盆花。我想,他应该不是一个简单的拾荒者吧。
喝了酒,吃了饭,他才和我讲起他的故事。原先,他是一个小公司的老板。有一次,一个朋友邀请他合作,让他去参观参观场地。他欣然前往,却怎么也想不到朋友是搞传销的。他被软禁了好几天。他和朋友反目成仇,小公司也毁于一旦。
心痛之余,他离开自己的城市,决定从头开始。他说,相信自己能绕过低谷,重新走上顶峰的。
他看了看我说,小伙子,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能输掉你的微笑、你的生活态度。
来,喝酒,他一仰头,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他的话无疑如一壶甘泉,浇灌了我日渐荒芜的心田。我终于挺了过来,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
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能输掉你的微笑、你的生活态度,这或许是我听到过的最动人的箴言。
用20年完成的事
1984年,她出生于太原市清徐县吴村。上帝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她一出生就没有双臂。她空荡荡的上身换来的是亲生父母的抛弃。所幸,后来被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她的生活才得以继续。她的养父母送她去上学,给她和常人一样的生活。不幸的遭遇并没有使她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反而使她自小就养成了不服输的性格。懂事的她从记事起,就开始练习把脚当作手来用。在很多人眼里,用双脚代替双手听来更像是天方夜谭,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