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译释】
孔子说:“舜大概是个最孝的人了吧!有圣人的德行,有天子的尊贵,有四海之内的财富。后世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孙万代保持祭祀不断。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得到他应有的地位,必然得到他应有的福禄,必然得到他应有的寿命。所以上天生养花草树木,必然按照生物的本性而诚笃地对待它们。能够栽种的就培养它,枯萎倾斜的就摧毁它。《诗经》上说:‘高尚优雅的君子,他美好的德行显扬四方。他让平民安居乐业,他从上天承受福禄。上天保佑他,上天任用他,不断告诫他。’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承受天命。”
1德行是一切伦理的基础
孝的观念很早就出现于西周时代,到孔子时代,本来属于宗教伦理的“孝”成为实践生活中的“孝”。孔子说:“孝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了维护家庭的和顺,孔子主张对父母实现“无违”与“无改”。在《大学》里有两个地方谈到孝道:“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也谈到“故君子不出家,而诚敬于国”。
在《中庸》里,子思也引用孔子的话,说:“舜其大孝也与。”孔子是非常推崇舜的,这里把舜作为孝最大的象征。相传,舜的生母早逝,其父瞽叟娶后母生了弟弟象,父亲及后母和弟弟不讲道德,屡次想杀害舜,均被舜巧妙脱逃。面对父亲、后母及弟弟的不仁不义,舜却始终以人子之礼孝事父母,友爱弟弟,其孝行感动了苍天,最终感化了父母。最后舜当了皇帝以后,已经八九十岁了,还抱着父亲哭,拿舌头舔他父亲的眼睛,父亲才能看见。舜也因此被列为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之首。除个人讲究孝行外,舜履帝位后,还命契做司徒,“敬敷五教”,在天下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的五常教育,不但在当时影响了百姓创造家庭和睦的生活,而且这一家庭伦理道德标准至今仍被人们推崇。
儒学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规则,对于传统家庭起着主导性的规范作用。在传统的共同体内,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是人的主要关系,这样,儒家家庭伦理就表现为对这两种关系的规范和维护。站在今天自由个性的人的水准上,儒家家庭伦理中仍然飘逸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相敬如宾等观念。
儒家伦理的核心是仁。仁作为人的最高德行,既是个人的,又是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的。因此,儒家伦理从根本上说是德行伦理,不是规范化的家庭伦理或社会伦理。这些规范,是建立在德行之上的。一个家庭成员,固然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但又是一个德行的存在,只有完成和实现自己的德行,才能建立家庭伦理。
德行是一切伦理的基础,而人的德行首先是“天”,即大自然赋予人的道德情感,在家庭关系中则是“亲情”。因此,仁的实现不是从别处,正是从家庭开始的。
仁在家庭的表现就是亲情之爱,进而表现为孝。亲情之爱是一种真情实感,人人皆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的原因就在这里,即实现亲情之爱。
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这一点就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是一种天赋德行,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的“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并不需要特别的灌输与教育,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只要加以保护、培养就能够“扩充”。
2高贵的品德是一种财富
中庸之道的精神是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它并不是绝对排斥功利,只是反对那种急功近利、不安分守己的做法。
中庸之道强调从内功练起,修养自身,提高自身的德行和才能,然后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德为圣人”,总有一天会受命于天,担当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到那时,名誉、地位、财富都已不在话下,应有的都会有。倘使你能做到功在天下国家,万民载德的地位,当然会得到最光荣的酬庸,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嫣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因功成名就、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
品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它能改变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当人具备了高尚的品德,他就会有巨大的影响力,能让人甘愿为他做任何事情,从而“得其位”、“得其禄”、“得其名”。
道是行的,德是做的。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
德是根,财是果。所以,要想成功,先要有德,德就是摇钱树的种子。现在的有些人,只知求财,不知施德,那是舍本求末。没扎下根,哪能结果呢?
人需要高尚的品德,一个企业也需要高尚的品德,这个品德就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有专家对微软的成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是:微软的成功有赖于它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微软公司今天的价值观主要包括:诚实和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勇于面对重大挑战;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技术充满激情;信守对客户、投资人、合作伙伴和雇员的承诺,对结果负责;善于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永不自满等。但是最能体现微软公司文化精髓的,还是比尔·盖茨的一句话:“每天清晨当你醒来时,都会为技术进步及其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通过上面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出微软遵循的是“自由平等、以德服人”的理念。
在微软公司中没有官僚作风,公司放权给每一个人主导自己的决定。公司没有打卡的制度,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上下班。公司没有特权,即使资深人员也基本上没有特权,依然要自己回电子邮件,自己倒咖啡,自己找停车位,每个人的办公室基本上都一样大。很多企业都会有高层的专用车位,在微软总部没有。所以比尔·盖茨早晨上班也要早起去抢车位,要不他的车就没地方停。
有一次一个微软的新员工开车上班时撞上了比尔·盖茨的新车,她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盖茨过来对她说:“没什么,你发一封电子邮件给我道歉就可以了。”她发出电子邮件后,在一小时之内,比尔不但回信还告诉她,别担心,只要没伤到人就好,还对她加入公司表示欢迎。
世界上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高尚的品德,因为只有当一个企业树立起高尚的品德以后,这家企业才能真正强大。没有高尚品德的企业,即使外表再强大,内在也是虚的。
一个人的德行不是天生的,它是靠修炼得来的,一个企业的德行也不是天生的,它也要靠修炼才能具备。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3修德可以养生增寿
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人都期望自己能够长寿。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在探求生命的真谛,寻找长生不老的药方啊!可惜,到最后都是徒劳一场,命归黄泉。
那么,怎样才会使自己长寿,活得充实呢?其实,中国的祖先们早就探寻到了长寿的秘籍:“大德必得其寿。”
中国人讲养生并不仅仅局限于养生本身,而是始终与道德的修养结合在一起。修身养性,就是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道德品性结合起来修养。
德是做人的基础,也是做长寿人的基础,品德的健全和身心的健康是一致的,修德可以养生增寿。
“大德必得其寿”,不仅是对道德高尚的人的一种赞扬,而且也包含着丰富的医学依据。
在明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王文禄专门从养生角度指出了“养德养生无二术也”,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根据自己行医之道总结出:“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就是说,要想健康、想长寿,首先是修炼自己的德,做一个道德深厚的仁者,要当好人,行善事。
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就健康和长寿问题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调查,他们惊讶地发现,乐于助人、处处行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其预期寿命明显高于那些自私狭隘、心地险恶,与他人关系不和之人。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看一部反映妇女帮助病人、穷人的影片,看后立即收集学生的唾液进行分析,发现A种免疫球蛋白有所增加,抗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提高。现代生理学研究证实,当人在充满信心和乐观时,大脑产生大量内啡呔,使人轻松愉快,且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降低疲劳;内分泌系统活跃,分泌有益健康的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使人达到最佳状态,促进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准专项中有“道德健康”。分析世界各地的百岁以上老人,他们居住地点不同、气候不同、饮食起居习惯也各不同,共同的一点是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人际关系好。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缺乏道德涵养的人,易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为一些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还有些偷鸡摸狗、贪污受贿、损人利己者,经常想方设法算计别人,而又要时时刻刻提防别人的暗算与报复,终日不得安宁,提心吊胆,情绪经常处于高度紧张与恐惧中。长此以往,致使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严重失调,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疾病产生。例如,嫉妒心理易导致神经、消化、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失调,产生失眠、心悸、心痛、头晕、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症状;愤世自私、暴怒会使内分泌物中氧基皮酮质上升,导致高血压、心脏病;长期心理矛盾、焦虑不安,易患肿瘤和癌症等。真可谓“多行不义则伤身”,即使服用灵丹玉液,恐怕也无济于事,当然不得其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