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艾敬的一首歌里有句歌词:但愿一生只吻过一个人。这句话,唱尽了女人对理想爱情的幻想:纯净,永恒,没有枝杈,直到终老。
想象中,美满的爱情总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情有独钟,是地老天荒舍他(她)其谁的至真至纯,是风花雪月的曼妙又兼柴米油盐的温馨,是于千万人之中相遇之后的心有灵犀,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没有猜疑,没有怨怼,没有嫉恨,没有欺骗,也没有背叛。
可惜,这样圆满的爱情往往只存在于想象中,伫立在我们生活的彼岸。
我们只能站在此岸,眺望彼岸。
现实生活,终归是有渣滓的,一地鸡毛,千疮百孔,那么多的猝不及防,那么多的始料未及,那么多的摩擦错位。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一切都会变,感觉更是瞬息万变,不知不觉之间,爱情就会悄悄变脸。哪里有永远呢?曾经的感觉,如何能够永远定格呢?曾经的激情,如何可以抵挡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销蚀呢?于是,一出又一出情感剧总是在悲与喜、爱与痛之间轮回。
相比之下,萨特与波伏瓦这两个人的关系格外耐人寻味,堪称传奇。萨特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1964年10月22日,“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萨特被瑞典文学院宣布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却没有接受,理由是“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波伏瓦是享有世界盛名的女权主义理论家,当代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其代表作《第二性》被誉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与他们的思想及文学成就相媲美,这两个人的关系也可谓奇崛,完全不受世俗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可以说达到了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关系的至高境界:他们亲密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一直没有结婚,相伴一生,却又各自享有自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而且,既不互相撒谎,也不隐瞒什么,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坦白敞开。他们是一对自由情侣,是终身的知己,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们那长达半个世纪没有婚姻束缚的“契约式爱情”,既惊世骇俗,又荡气回肠。不管人们如何评头论足,他们的一生都活得充实而真切,独立而自由,活出了最大的可能性。
这本书,正是探讨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感情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当然,这是在上个世纪,在法国,两个特立独行的男女之间的故事。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会衍生出不同的故事。作为名人,作为哲学家、思想家、作家,他们的情感故事也只能是特例,他们的情爱模式在世俗生活中没有可复制性,世俗的人没有消受这种爱的能力与心力。但是,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反观我们自身,更好地打量自己: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两性,关于自由,关于忠诚,关于永恒的人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