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0900000052

第52章 创作的旅程——自序及后记(19)

我所以这么好奇,是因为自己也一直被索序者所困,虽也勉力写了一些,却仍负债累累,虚诺频频,不知何时才能解脱。

迄今我写过的序言,应已超过百篇。其中当然包括为自己出书所写的序跋之类,约为四十多篇;为画家、画会所写的英文序言约为十篇;为夏菁、金兆、於梨华、何怀硕、张晓风、张系国等作家所写的中文序言,不但置于他们的卷首,而且纳入自己的书中,也有十篇上下。余下的三十多篇,短者数百字,长者逾万言,或为专书所写,或为选集而撰,或序文学创作,或序绘画与翻译,二十年来任其东零西散,迄未收成一集,乃令文甫与素芳频表关切,屡促成书。而今奇迹一般,这三十几个久客他乡、久寄他书的孩子,竟都全部召了回来,组成一个新家。

序之为文体,由来已久。古人惜别赠言,常以诗文出之,集帙而为之序者,谓之赠序;后来这种序言不再依附诗帙,成为独立文体,可以专为送人而作。至于介绍、评述一部书或一篇作品的文章,则是我们今日所称的序,又叫作叙。古人赠序,一定标明受者是谁:韩愈的《送孟东野序》、《送董邵南序》等几篇,都是名例。至于为某书某篇而作的序言,也都标出书名、篇名:例如《史记》中的《外戚世家序》、《游侠列传序》;若是为他人作品写序,也会明白交代:例如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苏轼的《范文正公集叙》。

古人的赠序和一般序言虽然渐渐分成两体,但其间的关系仍然有迹可寻。苏轼为前辈范仲淹的诗文集作序,整篇所述都在作者的功德人品,而对其作品几乎未加论析,只从根本著眼,引述孔子之语“有德者必有言”,并说“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欧阳修为同辈梅尧臣的诗集作序,也差不多,直说作者“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畜,不得奋见于事业”;至于作者的文章,只说其“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而作者的诗风,也不过一句“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便交代过去。这种风气一直传到桐城文章,例如刘大櫆写的《马湘灵诗集序》,就只述其人之慷慨,却一语不及其诗之得失。孟子对万章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种“知人论世”的文学观对后代影响至大,所以欲诵其诗,当知其人,也因此,古人为他人作品写序,必先述其人其事。在这方面,一般序言实在并未摆脱赠序的传统。

古人为人出书作序,既与为人远行赠序有此渊源,所以写起序来,着眼多在人本。序人出书,不免述其人之往昔;赠人远行,不免励其人于来兹。而无论是回顾或前瞻,言志或载道,其精神在人本则一。苏轼论苏辙,说“其文如其为人”;毕丰在接受法兰西学院荣衔时也说:“风格即人格”;其理东西相通。不过中国的传统似乎认为,只要把其人交代清楚,其文就宛在其中了,结果对其文反而着墨不多,不但少见分析,而且罕见举例,当然文章简洁浑成。

近三十年来,半推半就,我为人写了不少序言,其势愈演愈盛,终于欲罢不能。今日回顾,发现自己笔下这“无心插柳”的文类,重点却从中国传统序跋的“人本”移到西方书评的“文本”。收入这本序言集里的文章,尤其是为个别作家所写的序,往往是从作者其人引到其文,从人格的背景引到风格的核心,务求探到作者萦心的主题、著力的文体或诗风。

我不认为“文如其人”的“人”仅指作者的体态谈吐予人的外在印象。若仅指此,则不少作者其实“文非其人”。所谓“人”,更应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自我,此一“另己”甚或“真己”往往和外在的“貌似”大异其趣,甚或相反。其实以作家而言,其人的真己倒是他内心渴望扮演的角色:这种渴望在现实生活中每受压抑,但是在想象中,亦即作品中却得以体现,成为一位作家的“艺术人格”。

这艺术人格,才是“文如其人”的“人”,也才是“风格即人格”的“人格”。

这艺术人格既源自作者的深心,无从自外窥探,唯一的途径就是经由作品,经由风格去追寻。所谓郊寒岛瘦、所谓元轻白俗、所谓韩潮苏海,甚至诗圣、诗仙,都是经由作品风格得来的观感,不必与其人的体态谈吐等量齐观。

我为人写序,于人为略而于文为详,用意也无非要就文本去探人本,亦即其艺术人格;自问与中国传统的序跋并不相悖,但手段毕竟不同了,不但着力分析,篇幅加长,而且斟酌举例,得失并陈,把拈花微笑的传统序言扩充为狮子搏兔的现代书评,更有意力戒时下泛述草评的简介文风。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果不把作者的生平或思想交代清楚,就无法确论其人作品。例如温健骝前后作品的差异,就必须从他意识形态之突变来诠释,而我与他师生之情的变质,也不能仅从个人的文学观来说明,而必须从整个政治气候来分析。同样地,梁实秋的尺牍,也应探讨他晚年的处境,才能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写序人当然不能不兼顾人本与文本。

为人写序,如果潦草成篇,既无卓见,又欠文采,那就只能视为应酬,对作者、读者、自己都没有益处,成了“三输”之局。反之,如果序言见解高超,文采出众,则不但有益于文学批评,更可当作好文章来欣赏,不但有助于该书的了解,更可促进对该文类或该主题的认识。一篇上乘的序言,因小见大,就近喻远,发人深省,举一反三,功用不必限于介绍一本书,一位作者。

我为人写序,前后往往历一周之久。先是将书细读一遍,眉批脚注,几乎每页都用红笔勾涂,也几乎每篇作品都品定等级。第二遍就只读重点,并把斑斑红批归纳成类,从中找出若干特色,例如萦心的主题、擅长的技巧、独树的风格,甚至常见的瑕疵等。两遍既毕,当就可以动笔了。

至于举例印证论点,这时已经不成问题,只须循着红批去寻就可,何况许多篇目已品出等第,佳句或是败笔,一目了然。例证之为用,不可小觑,一则落实论点,避免空泛,二则可供读者先尝为快,以为诱引。举例是否妥帖,引证是否服人,是评家一大考验。常见写序人将庸句引作警语,不但令人失笑,甚至会将受荐之书一并抛开。

至于篇幅,正如其他文章一般,不必以多取胜。中国传统的序言大多短小精悍,本身就是一篇传世杰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为东晋永和年间、一群文人在兰亭修褉咏诗而作。时隔千年,当时那些名士的诗篇已多湮没,这篇序言却一文独传。《兰亭集序》长约三百字,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也是为诗集作序,只有一百十七字:当日那些俊秀到底写了什么佳作,再也无人提起,只留下了这篇百字的神品,永远令人神驰。近人的序跋也有言简意长,好处收笔而余音难忘的:钱钟书的几篇自序,无论出以文言或白话,都经警可诵。当然,序言不必皆成小品,也有长篇大论,索性写了论文的。萧伯纳正是近代的显例:他的不少剧本都有很长的自序,其篇幅甚至超过剧本自身,而且论题相当广泛。

序言长短,正如一切文章的篇幅,不能定其高下,关键仍在是否言之有物,持之有理,否则再短也是费词。当代学者写序,以长取胜者首推夏志清。夏先生渊博之中不失情趣,为人作序辄逾万言,而又人本文本并重,有约翰生博士之风。我这本序言集里的文章,长短皆为参差,逾万言者也有五篇,其尤长者为序《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一九七〇—一九八九》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篇,都几达一万四千字,可谓“力序”了。

为一群作家的综合选集写序,既要照顾全局,理清来龙去脉,又要知所轻重,标出要角、主流,所以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当然难免。《文心雕龙》序志第五十就说:“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三百作家二十年》与《当缪斯清点她的孩子》两序,面对那么多作者,背景迥异,风格各殊,成就不一,实在难以下笔,更遑论轻重得体,评价周全。例如《三百作家二十年》一文,对于诗、散文、小说三者虽然勉力论析,但对于戏剧和评论却照顾不足,终是遗憾。

序言既然是一种文章,就应该写得像一篇文章,有其结构与主题,气势与韵味,尽管旨在说理,也不妨加入情趣,尽管时有引证,也不可过于饾饤,令人难以卒读。序言既为文章,就得满足一般散文起码的要求。若是把它写成一篇实际的书评,它仍应是一篇文章,而非面无表情的读书报告,更不是资料的堆砌,理论的练习。

对我而言,为人作序不但是写书评,更是一大艺术。序言是一种被动的文章,应邀而写。受序人不外是一位作家,往往也是文友,对你颇为尊重,深具信心,相信你的序言对他有益,说得轻些,可以供他参考,说得重些,甚至为他定位。理论上说来,这种关系之下,受序人有点像新郎,新书有点像新娘,写序人当然是证婚人了。喜筵当前,证婚人,例如为李永平所写的那篇《十二瓣的观音莲》,就是小驻香港,在胡玲达高楼小窗的书房里写成,而为潘铭燊作序的那篇《烹小鲜如治大国》,也是休假之年去联合书院客座,在大学宾馆寂寞的斗室里,三夕挥笔之功。至于序王一桃的《诗的纪念册》,则是在温哥华雅洁的敞轩里,坐对贝克雪峰而得。旅途而能偿债,可谓闲里偷忙,无中生有,回国的心情为之一宽。

此地所收的序言三十多篇,当日伏案耗时,短则三数日,长则逾旬。如果每篇平均以一周计数,则所耗光阴约为八月,至少也有半年。人生原就苦短,能有多少个半年呢?当日之苦,日后果真能回甘吗?如果受序人后来竟就搁笔,我的序言不幸就成了古人的赠别之序,送那位告别文坛的受序人从此远行。这,也算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吧,思之令人黯然。不过当日之苦,也近多成为日后之甘的,那就是见到受序人层楼更上,自成一家,而我为其所写之序在众多评论之中,起了定位作用,甚至更进一步,成了文学史的一个注脚、一处坐标。

做了过河卒子,只有任命写序。想到抽屉里还有四篇序要写,不如就此打住。

一九九六年初夏于西子湾

同类推荐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 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晚清英才张之洞

    晚清英才张之洞

    之洞,少年聪慧,身形似猿,传说为将军山灵猿转世;榜中探花,历任湖北、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湖广、两江总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略,办实业、造枪炮、勤练兵,为晚清王朝呕尽最后一滴血。
  • 铁血名将·霍去病

    铁血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轻的名将,也是国人心中最具传奇性的一代武将,他的故事,为人们所传诵。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听说过他的战绩,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短暂而绚丽的一生。《铁血名将·霍去病》依托史书,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传奇而辉煌的一生,带领读者重回那个烽火年代,再次感受霍去病“不破匈奴誓不还”的慷慨与豪迈。
热门推荐
  • 天降宠妃

    天降宠妃

    婚礼当天穿越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国家……皇后叶氏端起皇上的酒杯斟满酒,迈着步走到皇上面前,从背后抱住皇上宽阔的胸膛。皇上的心跳越来越快,焚烧了所有理智。
  • 魔法通行证

    魔法通行证

    一个普通大学生楚歌,因为偶尔打开了通向魔法世界的通道,开始学习魔法,一方面他用地球上的道具帮助自己在魔法世界里的朋友,另外一方面,他从魔法世界学习魔法,在现代社会里出风头,出人头地。并且因为些阴差阳错的巧合,逐渐拥有了财富、权利、地位。基本上双线并行,当主角在地球上风生水起时,他在魔法世界的朋友也在异世界里呼风唤雨,争霸天下。
  • 炼体成魔

    炼体成魔

    杀杀杀一刀一个小朋友杀杀杀一刀一个小朋友杀杀杀一刀一个小朋友
  • 霸道鬼王妃:夫君,滚上床

    霸道鬼王妃:夫君,滚上床

    现代,她是神医,能和阎王抢人,阎王想让人三更死,她能留你到五更,但是,想让她救人,也要看她的心情;她,亦是毒医,制毒高手中的高手,无人能解她制出来的毒,除了她自己。身为神医又是毒医,自然有一个百毒不侵的身体。古代,她是废柴小姐,不能修炼玄力和玄气,在弱肉强食的古代,变成过街老鼠。当现代的她穿到古代的她,一切都开始改变。他,是人人敬畏、崇拜的鬼王,实力深不可测,没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实力,只知道他是整个大陆上最强的人;他,天生身体冷如冰,所有人不能靠近他三尺。当他遇到她,所有的不可能都成为可能。他对她说:”只要你想,只要我能。“
  • 史上最强王妃

    史上最强王妃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是穿越而来,横空出世的魔法师公主。他是表面废柴,实则腹黑的妖孽级王爷。当腹黑遇到腹黑,当强大遇到强大,这个世界注定要波涛汹涌。合作还是PK?这是个问题!本书美男众多,有歪诗为证:镜中花无名,风来香满袖。千里霜如雪,苍穹月无双。
  • 仙界快递

    仙界快递

    找工作,找工作,没想到找着一份仙界送快递的工作。大学生余文从此干上了快递员这个光荣的兼职。加入仙界的聊天群后,除了跟各路神仙聊天打屁,抢点神仙红包外,还能接受各种各样的快递单。太白金星托你送一碗紫金钵,报酬是三根孙悟空的猴毛。文财神托你从人间带两箱财神像,报酬是十两财运。玉帝托你买两本岛国的…咳咳,具体要求和报酬私聊。牡丹仙子需要快递。报酬?不不不,不需要报酬。我余文为美女服务从来都是无偿的。有了这个兼职,余文天上地下混得是风生水起。世界上还有谁的档次能比我更高?我可是和玉帝拜过把子的人!
  • 另一个你:眸

    另一个你:眸

    原来你只是我记忆中缺失的一部分。一个能看见灵魂的女孩和四个突如其来的朋友,他们到底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她的记忆到底为什么被抹去?究竟谁才是这件事情的罪魁祸首?也许就是另一个你!
  • 狐狸精修炼手册

    狐狸精修炼手册

    【此书已转移,若是要看后面剧情的小伙伴,请戳《你骂谁狐狸精呢》】箫梓鱼认为,有生之年,能让别人骂她一句“狐狸精”是对她的最大肯定,“狐狸精”多好啊!长得妖娆妩媚的,全世界的男人都追捧着。不是还有一句经典台词么?——狐狸不是妖,性感不是骚可是,这些她也就只能自己YY一下,谁让她长得一副清纯样。后来呢,狐狸精她倒没当上,她当上的成就狐狸精的那一个。好吧,好吧,不当就不当呗,让狐狸精和渣男幸福的生活吧!奈何,老天就爱耍她,过个马路也能被撞。一觉醒来,变成了狐狸精。从此,她被人类除籍了。无奈,抬着狐头仰望天空:“神啊,你这是在玩我么?”神曰:“你猜!”
  • 雨化神

    雨化神

    九霄玄雷误击现代小学霸,撕裂维度空间,青年学霸小宅男突变玄幻男神二少爷,从此踏上了玄幻之旅,缓慢掀开了玄幻世界的面纱;精神混血,实力悬殊,上天宫斗神祗,入幽城斩魔尊,闯冥界诛冥王,回头血路浸染。雨化为神,涅槃泽世,你的视角就是我出现的理由。
  • 词坛丛话

    词坛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