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预习不像课前预习那么细致,可以采取看标题、读目录、读概述、读提示语、读结语等“粗线条”的办法。比如通过章节目录的大小标题,大致了解全书或某章节的内容。有些书在章节之下写有各章节的重点,简明扼要地介绍各章节的中心思想,比标题具体得多,这也是我们预习时需要认真阅读的部分。经过阶段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对某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多少、难度和课本编排方式等都有大概的了解,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自信心。同时,还便于我们制订出科学的学习计划,协调各科的学习时间。
对于阶段性预习,一线老师建议大家着重关注知识的“粗线条”即可:
1.以单元为目标
根据单元学习的目标和学习要求进行预习,预习后再对照目标和要求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例如,同学们可以利用教材中每小节前方框内的基本要求和每章后的“小结与复习”中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进行预习,再以它们为标准去检测自己的预习效果。
2.图表整理
即把在预习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公式,重点、难点、疑点等,用图表的形式列出来,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
预习中如果发现问题,能自己解决则解决,不能解决的,一定要记录下来,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而是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这样听课时,你的目标就会更加明确,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
第二种方法是学期预习方法,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有了课前预习和阶段预习,为什么还要有学期预习呢?著名教育专家杨在隋教授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如果学生能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建立起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学生们来说,新旧知识最容易脱节的时候,恐怕就是在寒暑假之后、新学期之初。因为经过一个长长的假期,学过的知识在头脑里变得有些模糊了,又突然开始学习全新的内容,难怪很多同学都会感到不适应。
而学期预习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回顾过去学过的知识,使之不被遗漏忽略,同时尝试把旧知识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一来,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学到了新知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其效果自然要比单纯地预习新课要好得多。而且,通过学期预习,逐渐培养我们善于建立新旧知识关联的好习惯,我们脑海里的知识系统就会越来越完善和全面。
学期预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粗读一遍教材,结合目录,自拟课程大纲。②根据课程的要求及自己的学习经验明确学习对象。③结合练习题细读教材,确定每章每节的重点。④将每章每节的重点知识依据一定的原则归纳在一起。⑤记忆那些理解准确的概念、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那么,进行学期预习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学期预习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一整本教材的知识结构。①学会自己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章节安排。②初步了解全书的基本内容和概念。③对自己预习时产生的疑惑和难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和判断。这样做非常有利于锻炼大家的自学能力。
其次,优秀教师建议大家在刚开始进行学期预习时,最好先选择某一学科来练习,比如选择你最擅长、最拿手的一科。因为是自己的优势科目,知识掌握程度比较高,所以你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新教材的难易程度,预习时也能如鱼得水,从而对新学期的学习充满信心,同时对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心理鼓励作用。之后,当你在某一科的预习中摸索到了经验,掌握了方法,那么在下学期开学前你就可以尝试将其他科目也进行一次预习。
最后,进行学期预习时,大家千万不要纠缠于具体的知识难点与难题。因为学期预习的目的不在于精确地掌握细节知识,而在于培养从整体上熟悉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新学期开始后,当老师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只要你能明确知道这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那就达到学期预习的目的了。
阶段性预习并不要求我们对每一篇课文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熟练掌握,因此,一方面我们可以把遇到的问题用图表形式整理出来,如果预习时间比较紧张的话,也可以借助一些参考书,快速地找出本阶段的学习重点,也能防止自己盲目预习。
——黑龙江大庆市实验中学优秀学生赵静9.博览群书
我国东汉初年杰出的思想家王充,他写的《论衡》是一部长篇巨著,书中那精辟而深刻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和尖锐犀利的批判精神,至今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梅花香自苦寒来。王充能够在学术上取得这样高的成就,达到这样深的造诣,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天才,而是博览群书、刻苦钻研。
王充出生在会稽上虞一个非常贫苦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没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上虞是鱼米之乡,自古多文人墨客,读书吟诗的风气代代传承。王充耳濡目染,受到乡间好读诗书的风气的熏陶,很早就进私塾念书。他知道自己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就格外用功,“三更灯火五更鸡”成了他刻苦学习的写照。
多年苦读使王充不断进步,后来他还幸运地到京城洛阳的太学院学习,得到当时的大学者班彪的教授和指导。王充在优越的学习环境里如鱼得水,学问得以迅速积累和增加。他治学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喜欢大范围地广读博览。在综合各种见解和知识的基础上,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是拘泥于表面字眼,也不局限于细枝末节。他写文章、论问题总有一种综观全局、高屋建瓴的气势。
王充虽然进入太学院读书,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无力购置很多书,阻碍了他广读博览。这对王充来说真是个难题。
但从小在艰苦环境里长大的王充,有一股不怕苦不怕难的韧劲,强烈的求知欲使得他千方百计去找书读。
办法终于想出来了:他看到洛阳大街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书店或书摊,什么书都有,真是名副其实的“图书馆”!从此以后,每天一大早,书市一开张,他就来到书店或书摊,阅读人家出售的书。中午饿了,便拿出揣在怀里的干馒头啃几口,直到晚上书摊收市、书店关门,他才放下书本赶回太学院,记下一天读书所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读了一本又一本,读过一家书店又一家书店,竟然将当时诸子百家的重要著作都读遍了。他的理解力强,记忆力好,很多书都能记住主要的内容,精彩的篇章甚至能背诵下来。在这个特殊的“图书馆”里,他的学识如春潮般迅速增长。
后来,王充回家隐居,专心从事写作。他虽然已经算得上学富五车,但仍像过去一样刻苦勤奋。水滴石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王充终于写成了《论衡》,为世界思想文化宝库增加了新的珍藏。
王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迫切的读书渴望,博览群书,孜孜不倦,终于提出了非凡的主张,在我国的思想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他之所以能够对事物有比较正确的认识,是因为他从小便勤奋努力,和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汲取了知识,增添了力量。
我们现在为了应付考试,只是把目光局限在书本上,学习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其实这样会限制自己的逻辑思维。我们要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把知识横向延伸。这样不但有利于开阔视野,还有利于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深度预习法——横纵预习法。
从客观上说,教材及老师的教学过程,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任何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提高、深化或扩展。每一门功课的前一章、前一节、前一课,从知识体系来说,都是为后一章、后一节、后一课做知识准备的。因此,学过的旧知识和以往掌握的学习能力,便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的基础。这个基础正是我们所讲的课前知识准备的前提,它为同学们做好知识准备提供了可能条件。
横纵预习法,即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预习。
所谓纵向预习,就是指把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进行重温和巩固的过程。如数学课要讲“一元二次方程”,课前就要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物理课要讲“大气压”,课前就要复习一下“压强”。当然,大多数新课所涉及的旧知识,并不一定是前一节课刚刚讲过的,可能是上学期甚至是很久以前所学过的,所以课前预习时,不能仅仅限于上一节或前几节所讲的内容。
这种纵向的预习是学好新课的基础,有时这种方法表面看来是可有可无的,似乎不做这种准备,新课照样能听懂。其实不然。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吃力,家长或老师常说某学生基础差、基础没打好,实质问题正是长期忽略这种纵向预习的结果。大多数学生只知道学习新知识,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新知识正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加深,或是旧知识的提高、展开、丰富和升华。他们不自觉地把新旧知识割裂开来。这样,新课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习起来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有时表面来看好像是懂了,一遇到问题,又手足无措。因此,在课前的预习中,应该力所能及地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以新带旧,以旧促新,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就会学得既扎实又牢固。
所谓横向预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课前准备。它的目的在于开拓思路,扩大视野,展开联想,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所谓横向,既指本学科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例如,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就课本的内容来说,它涉及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要想把语文课文学好,仅仅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的知识,语法修辞知识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牵涉到许多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以高中语文第一册为例,学《长江三峡》,涉及地理、历史知识;学《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更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等知识。在课前准备中,根据新课所学的内容,尽可能地开掘头脑中的知识贮存,适当地查阅有关资料,就会使你的课前准备更加充实、丰厚。
在横向预习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学会分清哪些知识值得进行横向展开,哪些知识可不做深究。比如课文《长江三峡》中提到历史人物屈原和王昭君,对他们只略加了解即可,因为这些并不是课文的重点。而有些横向知识,牵涉到对全文的理解,那就要多花费些时间。比如学习《赤壁之战》时,学生必然和以前读过或者听过的《三国演义》加以横向联系对比。课文与小说的描写明显不同,前者对火烧赤壁写得十分简单概括,而后者却写得丰富多彩,“七星坛诸葛祭风”更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在课前准备时,可以查一查《三国演义》这一回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自己先认真思考:两者记叙为什么不同?史书和小说各有什么特点?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或者去请教老师,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赤壁之战》作为《资治通鉴》的节选,了解司马光的编纂意图,也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预习不同于自学,它只是一种“课前”自学,不要求把新内容全部搞懂,否则预习就等同于个人的自学了,不仅会加重学习负担,而且对听课质量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样一来,就过犹不及了。
——安徽金寨一中沈老师
10.国外苦读
吴有训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1922年,吴有训只有22岁,他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只身一人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他的导师正是赫赫有名的物理大师康普顿教授,他使这个海外学子欣喜若狂。虽然康普顿教授只比吴有训大5岁,但他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康普顿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他常常只讲观点,解释定律,对具体问题不作出具体的解答,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分析。康普顿布置的作业虽然不如国内老师布置得多,但难度却很大,要求也比国内高,大多数的实验都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习惯于国内传统教学方法的吴有训,面对康普顿跳跃式的教学方法,一时感到手足无措,很难适应。尽管他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但还是常常无法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对此,他感到万分焦急,有时甚至偷偷地大哭一场。但他一想到自己远涉重洋的目的,就重新振作起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去钻、去问、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直到彻底学懂弄透为止。
对于吴有训来说,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在美国的三个月,他没有看过一场电影,更没有参加过一次舞会,甚至连学校的大门也没有迈出过一步。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方法上。过去他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但在康普顿教授这里,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分析,他从来不给出现成的结论和成果,甚至连方法的指导都是一带而过,一切都要靠学生自己做实验,自己设计实验过程,推导出结论。吴有训需要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一个极端调整到另一个极端。于是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唤醒自己的思维能力,开发自己在思维上的潜力,转换思维模式。为此,他请教同学,请教老师,反反复复地研究、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常常在实验室一忙就是一整天,一遍一遍地做实验直到成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