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学校里有了音乐教师,她仔细听了琳达弹的《秋日私语》,除了弹错一个音符之外,其他地方竟然无懈可击。5年来,就靠这每天的10分钟,琳达的演奏达到了如此的水平,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音乐教师也由衷地为她鼓掌。
琳达能达到如此卓越的钢琴演奏水平,得益于她5年来不间断地利用课间10分钟去琴房练琴,并把这件事变成了自己的习惯。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好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课前预习也是如此,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是提高预习效率、预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由于小学时对预习没有太多的要求,因此很多小学生或者刚迈入中学门槛的初中生都没有形成预习习惯,虽然知道预习的重要性,但依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同学在预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了,有的同学课余时间都用来写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余力来进行预习,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课堂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都是不可取的。
预习这一环节在整个听课体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预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可能一下就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因此在预习中遇到困难、障碍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切不可知难而退,而应当在不断的尝试中慢慢摸索,克服困难,逐渐完善自己的预习方法。一些同学反映没有预习时间,课后或回家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课堂听讲的缘故,老师布置的作业通常是为了检测和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做作业慢就是因为课堂上讲的知识没有领会到位,很多关键点、重点难点没有弄明白,因此在作业中遇到这些问题自然要多花一些时间思考,甚至还要重新回顾琢磨当天的课程,而课堂听讲效率低跟没时间预习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此不做预习,导致听讲效率低,进而又影响到做作业的效率,导致没有时间预习,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使自己越学越累,事倍功半。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反映预习效果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课堂效率与多种因素相关,只有在做好预习的同时,也掌握其他学习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预习的质量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预习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那么,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哪些呢?
首先,要养成制订预习计划的习惯。一个学期、一个单元的教学以及每天要预习哪些功课,都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制订出适合自己的预习计划,用计划约束自己,管理自己的预习。找出自己学习起来最吃力的一两门课程,把它作为主攻目标,加强预习,这样坚持下去,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要保证预习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假期通读除外语以外的文科教材,利用星期天对理科的一些单元教材进行预习,每天要坚持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许多同学常常借口课余时间不够用,没有预习时间,结果经常在糊里糊涂中听课,其结果是知识漏洞越积越多,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了。其实只要学会利用学习计划合理地安排时间,就一定能保证每天预习第二天的一两门课程,长期坚持下去,学习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最后,要努力克服预习中的困难,在预习中培养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如果以前学过的知识没落实,就需要及时复习,把缺漏的地方补上,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新知识,就及时翻阅参考书、工具书,把基本概念弄明白,克服阅读中的障碍,不仅能够在学习新知识中复习巩固旧知识,还能培养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预习的时间掌握在30~40分钟之间,预习的次数通常为2次,以便看看自己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问题是不是有不同的看法。预习2遍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就会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2次预习的时间间隔以1天为宜,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查阅资料,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信心。
——广东省优秀教师张采枫
4.成仿吾读书
成仿吾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4岁开始读书,记忆力很好,他的祖父很喜欢他。其实,祖父更喜爱成仿吾那自觉的学习态度。每天,他黎明前就自行起床,在高脚油灯下朗读古文,早饭后又写字、作文。这些好习惯,直到晚年,他还坚持不懈。8岁时,他每天步行二十多里,到一个设在祠堂里的私塾去读书,朗读、书写、背诵,成绩优异,十多天就练写一篇文章。10岁时,他到离家八十多里路的西门书屋上学。西门书屋全校有七八十个学生,年龄最大的二十多岁,成仿吾最小,学习成绩却在众人之上,是西门书屋就读学生中的佼佼者。12岁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仿吾执意一人到县城去读官办小学,后来因病才辍学。
成仿吾一生酷爱读书,并且有一套很好的读书法。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是成仿吾多年养成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他赞赏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格言。成仿吾喜欢在读过的书上写眉批。他读过的书,都用小楷在书的上下空白处以及字行之间写上眉批和提纲,密密麻麻,最小的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而且,几乎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红笔和黑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凡是书中比较精辟重要的内容,他总是用浓圈密点,甚至圈上加圈,点上加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成仿吾读书的认真刻苦和独立思考精神。
13岁时,成仿吾的母亲戴氏病逝。大哥成劭吾回国奔丧。料理完丧事后,就带着成仿吾前往日本读书了。哥哥一人的公费,供兄弟两人留学之用,生活自然十分艰苦。但成仿吾的学习更勤奋了。他学外语总学在别人前头,一天能背熟100多个外语单词。成仿吾先在名古屋第五中学上学,不到一年,就完全掌握了日语,说、读、写都很自如。当同学们学日语时,他已经开始学英语了。当同学们学英语时,他又学德语了。经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成仿吾精通了日、英、德、法、俄5种语言。后来,郭沫若在《创造十年》里就非常赞赏地说:“他很有语言学上的天赋,他对于外国语的记忆力实在有点惊人。”在古诗词方面,郭沫若又说,成仿吾“到日本时年纪很小,但他对于中国的旧文献也很有些涉猎。我们在冈山同住的时候,时常听见他吟诵不少诗词。这也是使我出乎意料的事。”
成仿吾这种在读过的书本上进行圈点批注的读书法,使他对书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也促进了他对书本内容的思考。这种读书法用在预习中,就是很多一线教师都会推荐给学生的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入门方法——符号预习法。
在进行预习阅读时,同学们要学会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画线,或者是注眉批、分段落,必要时还需要在一个专用的练习本上写写画画,特别是预习理科教材,阅读时准备好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小看阅读中的圈圈画画,它往往是阅读者随课文内容而展开的思维痕迹。
一位特级语文教师在谈到预习方法时曾经说过:“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不要只是看教材,看的时候手里可以拿一支笔,随手把自己疑惑的、思考的、体会的东西记录下来,在课本上做一些简单的记号,例如你觉得语言优美的,或者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可以用‘’画出来;把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人物和时间用‘△’标出;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生词,用‘……’标记,然后使用工具书自行查阅;不好理解的文句可以用‘’标出,并在旁边打上问号……这样,当老师讲课时,你就能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入细致,印象更深刻,从而既达到了预习的目的,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这位语文老师介绍的方法就是典型的“符号预习法”,但圈点画线并无统一的规定,确定一套自己习惯的标记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标记的符号尽量统一用一套,不可经常换,否则会显得书面杂乱无章,不利于日后回顾。
除了标记外,每次阅读时也可用颜色不同的笔加以勾画,这样有利于区别阅读的层次,由于颜色不同,会代表不同的见解和意义,使理解步步深入。一个善于阅读的人,会有一套自定的习惯记号,每种记号很自然地代表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意义,假若写出眉批来则要比记号复杂得多,这样既简便明确,又节省了书写空间。
有时单靠符号是不能完全表达其意义的,这时就需要批注。一般在书的天头、地脚、段尾或篇末的空白处,都可以随读随写。诸如段落篇章的简单提要,阅读中的个人见解,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以及对课文中的问题质疑等。
写在页码顶端空白处的叫眉批,写在字行旁边空白处的叫行批,长的可以像发表感想那样写上一段话,短的可以寥寥几个字,甚至是一个字或者一个符号,如“好”“!”“?”等。批注体现了阅读时的思考过程。在写批注的时候,要注意尽量写在靠近被评论对象的地方,而对于被评论对象最好还是画上横线,作上标记,以免日后重复看那些批注时“找不着北”。
我们在使用符号预习法时,不要一开始就在课本上写得密密麻麻,而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这样方便我们在听课时进行补充。记录老师补充的新知识或者强调的重点内容,有利于我们把笔记做得更完整。
预习阅读中不要急于加批语,一知半解,支离破碎,没有领会课文精神实质的批注,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会造成误批。眉批的语言应简短精炼,力求抓住要害,不要期望把一切问题都写透,也无须对个人见解加以发挥,深入一步的工作应通过写预习笔记来完成。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系李占福
5.茅盾的读书法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家,他曾用过一种“三遍读书法”。
茅盾读书,特别是读名著,一般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是“鸟瞰式”,即迅速地通读一遍,使整个文章在自己的头脑中先有个印象。“鸟瞰式”要掌握三个要点:一快,一口气读完;二全,居高临下,全面了解主要内容;三粗,概要把握基本内容。
第二遍是“精读式”,即细细地咀嚼,慢慢地回味,体会作品的“来龙去脉”。但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慢,逐一研读;二细,全面研读;三深,挖掘作品深意。
第三遍是“消化式”,即弄懂整个作品的意思,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情感上的感动”到“理智上的感动”。这“消化式”的第三遍阅读,将读书引向了更深的层次——书中之精华,经过消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再经过长期积累,在后来的创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茅盾还认为,所谓三遍其实是多遍的意思。虽然人的理解能力、研究目标各有不同,但读一遍只能达到一遍的目的,而真正读懂、弄通则需要几遍才能完成。中国有句古话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要多读才能读懂,其实,读书不容易,把书读懂更不容易。只有多读,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书中真正的内涵。每本书都匆匆忙忙地读一遍,然后读另一本,不求甚解,读了等于白读,过眼烟云,最后一无所获。
他说,一本好书或好的文学作品仅仅读一遍,只能对书中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真正想读懂则需要几遍,甚至更多遍才能完成,才能领会书中的韵味。“三遍读书法”最适合读文学作品。一遍只能初步了解,二遍不能深入到精髓之处,只有三遍恰到好处,可以很好地理解作品内在和外在含义,又可增强记忆。
另外,读书要有毅力。不能这一本读三遍,另一本就读两遍。要长期坚持,特别是对那些名著和好的文学作品更应该多读几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有几本读得很透彻,其他都一带而过,那样就收效甚微。
中国谚语说得好:“井淘三遍吃好水。”读书也一样,书读三遍知其“味”。茅盾能在文学领域获得卓越的成就,正是得益于他的“三遍读书法”,每一本书他都要反复阅读直到把书中的精华全部吃透,这种读书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预习过程中,这种“三遍读书法”主要应用于语文预习,它的精要在于将语文课的课文预习分成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准备阶段,这一阶段通过“粗读”把自己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全部标注出来。所谓“粗读”,就是用较快的速度概览全篇课文,观其大略,了解梗概,从而对课文有一个粗略和直观的印象,并对课文中的主要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是查缺补漏。预习一遍课文过后,我们基本上已经明确了听课重点,为了达到“精读”的目标,以免一些知识点从我们面前“溜走”,所以应该在第一遍预习的基础上查缺补漏。这里所谓的“精读”也就是仔细地阅读,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及个人的疑点所在,要求把握中心,初步理解课文。粗读课文以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感觉,这证明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已经有了一定的意识指向,它会驱使自己的思维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时应从课文的开头分段细读。在精读中对于重要的、精彩的、关键的部分进行咬文嚼字的阅读,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理解课文中最关键的字、词、句的特定含义。
最后就是验收了,通过“精读”,我们可以对所预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提问。这是这一阶段最实用的方法,比如合上课本问自己:刚才看过什么?哪些问题已经明白了?哪些是重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