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学的外交家
犹太裔男孩海因茨·基辛格出生在德国。随着希特勒上台,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越来越严重。在迫害最终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他们全家于1938年去了伦敦,并在保拉姑母的帮助下去了美国纽约。
为迅速地适应纽约的生活环境,海因茨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亨利”,不失时机地接受美国文化的滋养,并努力忘却心底的创伤。
在华盛顿高级中学里,亨利享受着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并因此拥有了很多快乐和自由的时光,他的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个新来的德国犹太少年尽管为人随和自然,有相当好的人缘,但他却不是一个一起郊游玩乐的好伙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少地在亨利喜爱的运动场上找到他。图书馆却成了他的“家”。在那里,亨利大量地阅读哲学和历史著作,并且乐此不疲。尽管童年痛苦的记忆让他厌恶德国这个充满暴力和血腥的国度,可家乡的那些睿智的哲人的鸿篇巨著,却总能把他带到充满了人类智慧光芒的哲学世界,让他为之倾倒和心醉。除了哲学以外,就是各民族的历史。他在不倦地浏览了众多的历史著作、徘徊于时光老人构建的历史长河时,有说不出的兴奋,眼光和心胸都逐渐开阔起来,这为他以后从容地穿梭于各国并极富创造力地完成他的每一项外交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爆发了,作为适龄青年,亨利应征参加了军队,重返欧洲。
当时的美国军队十分重视思想教育。最常规的教育方式是上级派一名有学识、有口才的士兵到基层部队向伙伴们进行鼓动式的演说。德国移民、两次获得博士学位的列兵克雷默尔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次,亨利·基辛格给克雷默尔写了一张便条:“亲爱的列兵克雷默尔,我昨天听了你的演讲,真是讲到我心里去了。我能不能帮你做点什么呢?”便条下边署名“列兵基辛格”。这张语气诚恳、感情质朴的便条引起了克雷默尔博士的注意。克雷默尔在跟基辛格交谈20分钟以后,已经明白他遇上了一个在许多见解上都超过自己的人。再谈10分钟以后,克雷默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基辛格可能是他遇到过的最有资格和能力来研究历史的人,他对他周围的事物有着犀利的见解,并且头脑冷静。但是令克雷默尔没有想到的是,当他问基辛格在看什么书时,基辛格的回答令他大吃一惊:《基础演讲学》。因为在当时的美国,只有小学生才看《基础演讲学》,而此时的基辛格大学已经毕业了。当克雷默尔问为什么时,基辛格却说:“基础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不容忽视。如果基础不牢,将来的大厦将不攻自破。”两人通过进一步的交谈,克雷默尔越来越赏识基辛格。于是,在克雷默尔的推荐下,基辛格从司令官的翻译助理开始做起,一直干到美军占领的克雷菲尔德市政府的主要顾问,并以他卓越的才干得到了上级的器重和本地居民的拥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基辛格决定继续深造。他把时间用于主修哲学和研究个人感兴趣的国际政治问题,最终获得博士学位。在白宫的支持下,他把哲学运用到国际大舞台上,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辉煌生涯。
就像基辛格所说的,基础就好比高楼大厦的地基,如果没有扎实牢固的地基,楼盖得再高,最后也会不攻自破。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科。
提起语文,我们并不陌生,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但仍有很多同学上不好语文课,老师讲课时全神贯注地听了,笔记也做得非常认真仔细,但就是无法全面掌握老师讲授的内容。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握好学习语文的几个关键问题。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上好语文课必须注意的三大前提,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切实有效的帮助。
1.紧抓基础知识。语文知识的特点明显表现为零星、分散,呈各自独立的无序化状态。因此,掩盖了语文知识系统性、知识点紧密联系的特点,造成学生在学习中摸不清语文的系统性而盲目听课、被动做题的现象,以至于有些同学初中毕业后,都不知道语文课学了什么。凡是有机的系统性学科,基础是最重要的,语文也一样。要学好语文,必须从字、词、短语、句的基础知识抓起,否则,做题再多也未必见效。
2.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学习语文,必须把阅读、思考、写作相结合,才有高效率。一是阅读伴随写读书笔记,把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记下来,同时,把自己阅读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记下来;二是阅读、生活伴随写日记,记下自己阅读的体会、对生活的感悟;三是阅读、生活伴随文章的写作,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长此以往,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3.增强语感。“语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关键所在。对一种说法或一个句子的表达有没有问题作出判断的时候,主要靠的是语感,而不是对语法的分析。在语文测验中,很多同学都为概括中心思想而发愁,其实,只要你在老师上课读文章的过程中,用心去感受,就能很快总结出中心思想。例如,读朱自清的《背影》时,你就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去领悟。当家境衰败的时候,父亲还处处关照着孩子。如此下来,你就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轻松地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习语文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听,要耐心专注。听记叙文,要能够听清人和事;听说明文,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听议论文,要能够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
说,要大胆,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观点鲜明。
读,要学会默读、朗读、精读、泛读的技巧,学会分析和欣赏课文。
写,要文字通顺,详略得当,想象丰富。写人和事,有真实感;写事物,要抓住特征,条理清楚;写观点,要有根有据,批倒对方。
——江西省语文高级教师程林森
2.抽签
卡尔·萨根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的天文学家,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普大师。他在上中学时,就总结了一套十分可行、也十分有效的学习办法。在他的课桌上,总是整齐地倒放着十几张64开的纸,同学们都感到奇怪,这些纸是做什么用的呢?
一天,同学布朗姆走到萨根的课桌前,他拿起几张纸来,发现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有的是一首诗,有的是一段历史事件,有的是一道地理问答题,还有的是几个数学公式……细数过后,那几张纸里面包含了他们所学科目的所有内容。这时,布朗姆看了看萨根,只见他闭上眼睛随手拿起一张,翻过来后,开始背了起来。布朗姆不解地问道:
“萨根,你这是干什么呀?”
“背东西嘛,这些都是以前所学的内容。”萨根轻快地回答。看着布朗姆疑惑的眼神,萨根继续说:“我每天都把当天学的知识分别写在不同的纸上,然后用抽签的方式记忆。这种方法可好了,我一个早自习就能将这些内容全背会。”萨根不无自豪地对布朗姆说。
的确,这种方法确实让萨根受益匪浅。
常有同学反映学习语文太枯燥,我们何不尝试一下萨根这种“游戏方法”呢?有些同学偏科严重,对语文一点兴趣也没有,因此经常在语文课上做数学作业、看课外书等。日本教育学家多湖辉先生曾讲过,越是对一门功课不感兴趣,就越要加大游戏的成分。由此,如果对语文不感兴趣,那么不妨加大游戏的成分,让语文课变得“好玩”起来。有一位同学谈了自己的做法。他说:我从小学开始就不喜欢语文。一上语文课,就想睡觉、感到倦怠,不知为什么,就是讨厌上语文课。这位同学想:什么时候学习语文能如同看漫画书一样有趣,问题就解决了。
然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完全可能。大港油田四中刘一玲老师就通过发动同学们给语文课本配图,激发了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她写道:在辅导学生结合插图领会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几乎凡是有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效果又明显好。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学习课文时,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凭借插图中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激起了学生再造想象,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兴趣。这说明,插图能对辅助语文教学大有益处。于是,我大胆尝试,因势利导,让学生为没有插图的课文配画插图,辅助学生学好课文。
这一方法有没有效果,不少人可能会半信半疑。其实,细想其中的道理,应该说这并不是偶然的。
首先,自绘课文配图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深入钻研、理解课文的过程。因为你所画的是配图,换句话说,画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画的技巧,更取决于画的内容是否更好地反映了课文的主题。所以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阅读和咀嚼课文。揣摩形象,领会主题。创作课文配图的过程,就是与课文再三交流的过程。原本枯燥的阅读过程变成了“创作”过程。结果不知不觉中,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都上了一个档次。而且平常的学习方法,要达到这种效果,真是难上加难。
其次,青少年的记忆优势在于形象记忆。在回忆课文时,如有“配图”作为辅助,回忆起来会有很大的帮助。
把读画、绘画等业余爱好和特长与学习语文联系起来,可以激发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还可以把对体育、对音乐、对旅游、对武侠小说的热爱,转化为对语文的热爱,只要我们积极地想办法,对语文没兴趣这个问题,一定会逐渐得到解决。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优等生程佳
3.诗中的疑惑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的时候特别爱读唐诗。即使到了中老年,这个嗜好他仍然没有改变。
有一次,华罗庚在休息之余读唐诗。他不光是读,还常提出疑问。唐朝诗人卢纶有一首《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他读这首诗时,心中觉得纳闷:群雁在北方下大雪时早已南归了,即使偶有飞雁,月黑又怎么看得清呢?于是就作五言诗质疑:
“北方大雪时,雁群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此诗一发表,立刻被许多报刊转载。
过了不久,又有一些人提出反质疑。他们认为卢纶的诗是对的,而华罗庚的质疑是错的。
理由是,唐朝时,许多边塞诗人都写过大雪天有飞雁的诗句。如高适写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少颀的“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大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样的反质疑有根据,也能使人信服。不难看出,正确的质疑离不开丰富广博的知识。
在学习上,华罗庚就是这样一个善于怀疑的人。也正是由于他具有这种善疑的精神,才取得了以后的伟大成就。
在上语文课时,同学们不要满足于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还要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学会疑问和联想。疑问听课法,即带着疑问听课。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生疑到解疑的过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中,一个个疑难问题的出现和解决,就会使学习步步深化,质疑能力也会一点点提高。
课堂上,老师讲得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并不时发出“嗯!嗯!”之声表示理解或赞同,这大概是老师很满意的课堂气氛,同学们也很得意的听讲效果吧?可是,这样一味地“嗯、啊”随声附和,并非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途径。同学们应该把“嗯”后面的“!”变为“?”,凡事喜欢探个究竟而不轻易说“我懂了”三个字。比如,语文课上,老师教大家“移就”这种修辞方法,他解释说:“移就即是把本来只修饰某种事物的词临时移饰与它相关的事物。”他还举了一个“怒发冲冠”的例子,说明其中“怒”本是修饰人的,这里移来修饰与人相关的头发,这就叫“移就”。于是你就可以想:这里的“怒”是否可以不看作是“发”的修饰语,而看成被修饰的中心词,让“发上冲冠”作“怒”的补语呢?即使是“愤怒的头发”,又是否可理解为拟人化的写法呢?
再比如初一语文《背影》这篇课文,文章第一部分的关键词语“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已经开宗明义,点明文章中的“背影”在作者的心灵上留下的印记很深。可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并没有紧锣密鼓地直接写“背影”,而是从祖母去世的那年冬天写起,用意是什么?听课时经过思考,原来这是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交代文章背景。
除了疑问之外,同学们还要学会联想。就是运用教材,由老师讲述的材料、事物的形象,经过思维加工联想到或形成新的事物。
例如,初一语文《驿路梨花》一文中,由第一句“山,好大的山啊!”联想到哀牢山拔地而起的形象,眼前逐步展现出群山相连、密林遍布的画面,自然而然进入了课文描写的意境,受到文中人物情绪的感染。
语文预习的关键是思考,思考文章背后的东西,不要只停留于表面,停留于浅层次的理解。如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内容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讨论,也可向老师请教,千万不要担心问题的质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飞
4.愤怒的小牛顿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小时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由于家里贫穷,母亲怀他时营养严重不足。出生时他只有三磅重,身体虚弱极了。他父亲是一个忠厚勤劳的农民,因积劳成疾在他出生前几个月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