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时间利用率,必须缩小时间计算单位。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效率要高得多。做每项工作都给自己定出一个时间限度,何时起,何时止,能用半小时办完的,绝不用一小时。
2.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有所成就
有一位名人给自己立了这样一条座右铭:“不教一日空过。”有了这样一个强制性命令,就会自觉地珍惜每一小时,每一分钟,使每天都在紧张的追求中度过,使第二天在前一天成果的基础上和新的追求中开始。齐白石在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续画了四幅画,并在上面题道:“昨日大风,心情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原来他在用第二天的加倍工作来弥补前一天的损失。有了这种精神,何愁时间不为我所用?
3.定出专项时间
如果你需要专心致志于某几个棘手难题,不希望被打搅,可以预定出几段专项时间。告诉你身边的人,在这几段专项时间内任何人都不见。把比较容易办的事放到专项时间以外,在专心投入某项工作之外的其他时间内,尽可以记记笔记或读读商贸杂志。专项时间要雷打不动,如果你的专项时间定在午后2~4点,就不要打算在下午3点去看牙医,否则会使你的专项时间被肢解。
4.让思考速度提高10%
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思考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被传授,被学会,可以被实践和发展。过程很简单:找出问题所在,汇总所有的相关因素,寻求相互之间的关联,建立一个清单,收集反馈意见,与其他人合作,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机会。一旦你理解了这一过程,便可以从容地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并灵感泉涌。
5.以高效时间做重要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在不同时段人的反应会千差万别。比如有的人清晨精神饱满,有的人夜间精力集中。应根据自己的生物钟特点和工作要求确定工作方式,在自己的生理高峰阶段处理重要的事情。
6.集中大段时间
把时间安排成整段利用能有效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如果把时间分割开来零碎使用,单是工作的转换与适应就要浪费许多时间。例如,即使只有一个工作日的1/4时间,如果集中使用,也足够办几件重要的事。而纵然有一个工作日的3/4时间,若都是十几分钟或者半小时的零碎时间,也处理不了什么重大事情。
7.留出创造时间
在没有外界打扰的时候,人才容易产生创意。日本一位创造学家1984年对800多名发明家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发明是在休息或独处时产生的。所以说,工作时间不能全部交给他人,最好预留一部分给自己,这段时间不受干扰,可以全神贯注地思考新问题。
8.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当有好的创意、设想和观点时,应立即记录下来,以便需要时随时利用。开会、听汇报、谈话、讨论中的要点也要注意记录。有些事件、人名、数字以及下面的要求、意见等,最好随时记在本子上。有个“备忘录”在手,处理问题就快多了,时间也就大大地节约了。
9.注意小憩
较高的工作效率只能保持一两个小时,这是集中精力工作的最佳时间长度。研究表明,全神贯注于某种活动90~120分钟后,精力便难以继续集中。这时你需要休息一会儿,以便于体内进行生化反应,恢复体能。两次紧张的工作会议之间的小憩无须太久,2~5分钟便可为你补充足以支持一两个小时工作的能量。
坚持要事第一,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事
我们日常工作中面对的事务林林总总、琐碎繁杂,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会陷入事务的泥潭之中,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住中心和重点,往往是付出了很多精力,而工作成效却不显著。这就要求我们按事情的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假如安排得当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并且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要事第一的原则。
工作中坚持优先原则,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安排各项工作,首先完成重要或者必要的事情,平衡重要的工作和紧急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一个高效率的人士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少数经过努力就能突出成果的重要领域中去,不要什么都想干,必须懂得哪些事是自己必须做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能够做的,哪些是不宜去做的。“对于各种不同的事,是否分配了恰当的时间去做?”“是否将有限的,几小时利用得有效?”要将这些问题放在心中思索,仔细地分析所有的活动,然后,就必须决定哪件事应当先处理。
有许多人都从公文堆最上面的一件开始做,结果很可能使堆在下面的旧公文“越陈越香”了。很多事,就是如被搁置以致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要避免这种错误,只有在每天晚上或早晨,坐在办公桌前先看看那些堆在案上东西,花点时间浏览一番,并且归类,分成数堆,再分别缓急依次排好,这样,“陈年老酒”就可绝迹了。
灵活运用下面这些建议,将帮助你在工作中“创造奇迹”。
策略一:确定优先性。决定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着手去做。不要因为在这一天的过程中发生了某些事情,就从自己本来要做的事情中分散精力或转移方向。更重要的是,不要用别人确定的优先性来替代自己的。
策略二:不要拖延。因为不确定性或者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所以我们拖延做某事,但是,延误会扰乱日程,它们不可避免地在下游形成更大的延误和中断。因此在一天刚开始的时候先去解决最困难的事情,把容易的事情留在最后。
策略三:对于一天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许多问题是可以预期的,预测什么环节发生问题,然后做好准备对付它。
策略四:做今天能做的每件事。如果今天做了某件小事就不会发展成为今后必须进行修缮的工程,那并不意味着在深思熟虑后不能推迟某件不急需做的项目,对于那些放到以后进行的活动要做好记录。
策略五:建立一个系统来提醒自己和提醒别人。明白自己有多少时间是浪费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索要信息或请别人做某件事上,使自己能够记录下每个未能得到答复的要求。当人们知道你总是在做记录,他们会在你第一次提出时就作出反应。
策略六:作出决策。时间浪费大致总是发生在为等待更多信息而推迟作出决策的时候,但信息永远不会是完全的。决策延误了,行动也会延误。
策略七:放权。是否总有一排人站在你的办公室门口等着你对这件或那件事作决策。给下属成员一些决策的责任,不但使他们也使自己有自由的时间。
策略八:清理你的办公桌。如果你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备忘录、电话记录、报告、信件、散页的纸张等,时间就会在你寻找某个需要的东西时浪费掉。
策略九:建立一个好的但是简单的文件系统。有多少时间被浪费在寻找重要文件的过程中?把文件收好,放在今后容易找到它们的地方。
策略十:不要求完美。“完美就是没有效率”,在一个过程中总是吹毛求疵直到每件事都绝对完美无缺,是对时间巨大的浪费。
策略十一:对错误承担责任并且改正。承认错误要比试图隐瞒它花费少得多的时间。简单的错误不会发展为大的灾难。
策略十二:建立工作进展情况的自动检查系统。有了它你就能够知道每件事在什么时候是按日程并且正确进行。你将在问题还很小,还可以控制的时候及时发现它们并且加以处理。
策略十三:对过去的做法要怀疑。仅仅因为某项任务总是以一个特定的方式去做,并不意味它就必须照着那种方式去做,会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实际上,几乎肯定存在一种更好的方法,关键是如何找到它。
快刀斩乱麻,养成简捷做事的好习惯
说话啰唆的人一般做事效率都比较低下,他用废话把主题都淹没了。往往还没等你说完人家早都不耐烦了。
在一家大公司的门口,写着这几个字:“要简捷!所有的一切都要简捷!”
这张布告明示着两层意义:第一,提醒做事要简捷;第二,说明简捷是很必要的,因为那些喜欢赘言长谈的习惯已经不适用于今日了。
人们一般所厌烦的,就是谈话抓不住重点,旁敲侧击、不着边际,结果,说来说去也使人无法把握他谈话的要点,这样的人常常会使人厌倦。所以,那种谈话不直接爽快而喜欢绕圈子的人,虽然在业务上会下苦功,但往往做不成什么大事。成就大业者的是那些做事爽直、谈话简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