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论今”
2008年5月,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了山东省首个行业人才需求最新报告。报告对人才需求基本走势作出的判断是:“GDP高增长,人才低就业”。据分析,国民经济各行业(19个行业门类)中有13个行业2007年人才需求增速低于前7年的平均增速,其中增速最弱的是教育部门。按照趋势预测,未来3年国民经济19个行业门类中,除采矿业外其他行业均不同程度呈现出人才需求吸纳能力走软和饱和现象。
课题组在收集分析前7年全省国民经济19个行业门类大专以上人才学科专业数据基础上,测算出今后三年全省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对不同学科大专以上的人才需求状况。主要测算结果显示,今后三年全省各行业对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首推经济学专业,需求量为17.78万人。其需求量最大的行业部门依次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教育部门。排在人才需求第2位至第5位的依次是管理学、理学、工学、医学。今后三年,需求最弱的学科是历史学,另外,军事学、农学、哲学、教育学需求量也较弱。
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许多行业在岗人才队伍已出现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和技能水平落后等问题。出现供求矛盾,主要是人才就业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近年的GDP高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高就业。调查认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最佳路径。
“点睛释义”
人才需求理论
在市场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充分就业表现为劳动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状态。尽管这只是一种限定了种种客观条件的理想状态,但是对于描述就业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也称为“引致需求”,是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对人力、财力等资本投入的结果。当劳动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由于受到经济波动影响劳动供给不变,但劳动需求减少时,就会出现失业率上升,劳动力价格下降,劳动者就业竞争加剧。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价格调整总是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速度,经济学上称为“工资刚性”(也称工资黏性)。工资率具有向下刚性或黏性的特征,并不会随劳动需求的变动作出充分调整。但在市场条件下,劳动者工作搜寻理论表明,求职者的最优策略是接受任何高于其保留工资的工资报价。也就是说会出现一些人宁肯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工资预期。这表明除总量性因素之外,也可能会由于包括工资在内的结构性因素造成劳动供求关系的进一步失衡。
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需求背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经济体制转轨对大学生就业的排斥、经济发展不均衡对大学生就业的约束、技术进步对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挤出。考察我国现阶段的劳动供给状况就能够理解大学生就业空间受到挤压的困境。
经济转轨有激进式转轨和渐进式转轨两种形式,中国属于后者。在转轨过程中,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农村1亿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安置;国企改革出现持续十年的“下岗”问题;政府机构精简大批机关、事业单位进行转轨和企业化改革被排除的多余人员,在重新寻找工作等。各个群体就业竞争激烈,矛盾尖锐,很多用人单位减少和取消接收大学毕业生的计划。
我国现阶段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集聚在资本密集型项hh的第一产业,而非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不是消化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在第二产业中,毕业生去和农民工竞争岗位并非毕业生所愿,也未必就有特别的优势。因此可以说,普通高等教育培养r“普通劳动者”并不是完全充分地享受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严重的不均衡和城乡分布不均衡,大学生在职位的选择方面出现冷热不均,大学毕业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等。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以越来越大的规模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资料显示,每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求职择业。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缺岗位,急需人才却无人问津。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活动为例,实际去西部工作的毕业生数量很少。从学生个人方面看,他们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高不取低不就的结果使毕业生处于就业的尴尬境地。
近期,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回暖和我国经济的“企稳回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新一轮的“用工荒”。这会为扩大就业提供新的机遇,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可能形势并不乐观。几年前,关于广东出现“技工荒”、研究生工资明显低于熟练技术工人、本科生“回炉”上技校的报道就见诸报端。在严重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后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需要政府调整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专项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鼓励、支持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认清形势,抢抓机会,理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