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3日)
技术改造会议是个很重要的会议。对于技术改造的安排,关系到今后若干年的生产形势,关系到今后若干年的产品质量、品种,能源节约,等等。所以,国务院领导同志非常关心这项工作,在很紧张的日程里面,安排开这个会议。国家计委领导同志也非常关心这个会议,因为要开计划会议,有好多关于技术改造方面的问题需要落实。
第一个问题讲讲经济形势。
今天上午刚讨论了全国计划会议向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汇报提纲,第一部分就是当前的经济形势,材料是计委同志整理的,概括得很好。
已经到10月下旬了,应该对全年的经济形势作一番估计。从1982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预计完成情况来看,整个经济形势是相当好的。农业、轻工业持续发展,重工业、基本建设、财政收入也开始回升,市场商品供应比较充裕,物价基本稳定。
在国民经济前进中,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经营管理中的弊端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在生产建设、流通领域,都提出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要保证国民经济继续稳步前进,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还有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下面分头来说。
第一,农业。粮食预计比去年增产200亿斤,总产量达到6700亿斤。多数地区增产,一部分地区平产,少数地区减产。棉花播种面积8800万亩,比去年增加1000万亩,产量预计增加665万担,总产量达到6600万担。油菜籽丰收,花生、葵花子减产,油料总产量预计增产590万担,达到2.1亿担。烤烟播种面积达到1740万亩,比去年增加570万亩,产量预计达到4000万担,比去年增产1400万担。糖料、茶叶、肉类、水产品的总产量,都将比去年增产。农村的农副业将比去年增产7%。整个农业总产值,按照1980年不变价格预计,比去年增长4%。
第二,轻工业。一些耐用消费品的产量继续大幅度上升,预计自行车比去年增长33%,缝纫机增长21%,洗衣机增长一倍。布、毛线、啤酒、糖、塑料制品等的增长速度将比较大。化学纤维、化纤布、卷烟、日用陶瓷、收音机等产品产量将有所减少。整个轻工业产值预计比去年增长5%。
第三,重工业。原煤产量预计达到6.5亿吨,比去年增长4.6%。其中统配矿3.25亿吨,比去年增长5.1%。原油预计生产10180万吨。发电量3250亿度,比去年增长5.1%。钢材、木材、水泥、玻璃、酸、碱、化肥、塑料、手扶拖拉机、发电设备、汽车、机车、货车、船舶、医疗器械等,预计都比去年增产。整个重工业的产值,预计比去年增长7%。去年重工业还是任务不足,生产下降,今年这么大幅度上升,有好多问题,如运输紧张、能源紧张、原材料供应紧张,都是随着重工业的上升而来的。
轻重工业加在一起,总产值预计比去年增长6%左右。
年初,紫阳同志就提出,指导思想要转到注意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产品质量和消耗情况,12个工业部75项质量指标,1—8月统计,和去年同期比较,提高的24项,持平的31项,下降的20项。在105项消耗指标中,49项比去年同期下降,28项持平,28项上升,还是有问题的。
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基本建设投资,预计达到525亿元,比去年增加82亿元。其中,国家预算内的投资,预计完成162亿元,比去年增加16亿元;地方、部门、企业预计完成178亿元,比去年增加30亿元。一些骨干项目的建设进度、部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有所提高。但是全国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和房屋面积的竣工率下降。全国更新改造投资,预计达到265亿元,比去年增加40亿元。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加在一起,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790亿元,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份1980年的水平。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约有44000个,12000 个今年竣工。今年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确实不小。
第五,市场供应。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今年预计达到2560亿元,比去年增加8.9%。消费者对不少商品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些日用消费品出现了滞销积压,有些消费品开始出现竞相降价推销的情况。全国零售物价持平,大体保持在去年底的水平上,略高于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国营牌价没有大的变动,集市贸易价格略有上升的趋势。消费品生产出现的新的形势,确实是很好的。
9月1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研究当前经济工作中应该解决的新问题时,紫阳同志讲,总的看,我国现在经济上出现了一个很好的形势,市场上不仅农副产品比较丰富,而且日用消费品变化很大,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基本上得到了缓和,现在消费品出现了买方市场,这是我国从1953年以来没有过的。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除了小国以外,没有哪个国家出现过这种形势,这是两年来认真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结果。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一个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日用消费品滞销积压,轻工业的增长速度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下降。今年1—8月份,轻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8.5%,1—9月份,轻工业比去年同期增长7.5%。而重工业则增长9.8%,增长势头没有降下来。在今后的发展中,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到什么程度比较恰当,很值得研究,这是紫阳同志给国家计委提出的题目。紫阳同志要求找出一个客观的比例。第二个新问题就是,有些消费品越多、越滞销,群众“持币选购”的心理就越严重。一方面东西卖不出去,一方面城乡居民的储蓄又直线上升,到8月底已经是620亿元了,到9月底是628亿元,比年初要增加160亿元。第三个新问题是,消费品开始出现竞相降价推销的情况。据反映,在上海已经出现了内地产品削价倾销,同上海争夺市场的现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沿海城市和内地之间的商品推销上的矛盾在增加。紫阳同志讲,面对着当前形势,我们应当正确地进行指导,使这种好的势头能健康地发展下去。为此,必须对发生的新问题认真研究,采取正确的政策,要看到消费品生产和销售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简单是消费品工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系统地研究解决。这里边有消费品工业本身的问题,那就应当千方百计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降低成本,真正做到物美价廉,适销对路。至于在流通环节上,必须解决堵塞的问题,特别是要研究如何组织工业品下乡,在农村打开销路,要趁现在这个机会,认真解决商业流通领域推销工业品问题和相应的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决定,改变过去工业品流通按城乡分工的体制为商品分工、城乡通开的新体制。有些地方和单位认识上不一致,要继续做工作,消除阻力。另外,还有一、二、三级站的问题,商品推销的体制等问题,一定要解决。不久以前,紫阳同志给陈云同志讲了这个问题,陈云同志认为这个意见讲得很对,关键还在于打开农村的销售。但另外推销还有个价格问题,还有税收的问题,都需要统一研究解决。特别要注意利用税收杠杆,对于那些高利产品,把一部分利润转成税收来上缴。刚才说的,上海已经出现了内地产品削价倾销与上海争夺市场的现象,这是过去想象不到的事情。这道理很简单,说明利润太大。一般地说,在同等条件下,内地是竞争不过上海的,可是它的利润大,就可以削价倾销。上海基本是中央财政统收统支的体制,不能够削价,所以要采用税收杠杆,把一部分利润当作税收上缴。这样有利于改善经营管理,有利于提高质量,有利于限制盲目发展。盲目发展是因为有利可图,没有那么大利,就不去盲目花钱了。
第六,关于对外贸易问题。今年进出口总额要达到400亿美元,和去年不相上下。出口总额210亿美元,可以完成计划,比去年有所增长进口总额192亿美元,比去年要下降1.3%。这里体制比较复杂,有个赔钱不赔钱以及谁来负担这个损失的问题。当前的外汇收支,收大于支,加上上年的结转,到年末国家结存的外汇,包括现汇,可达几十亿美元。
第七,财政和信贷。财政收入比去年要增加39亿元。其中,企业收入减少38亿元,各项税收增加45亿元,企业里边有一部分增支减收的因素,由于整个生产发展了,所以税收还是增加了,中央集中的折旧基金和其他收入减少了8亿元。发行的国库券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财政支出比去年增加43亿元,其中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增加了24亿元。行政管理费增加了7亿元,其他的开支有增有减,收支相抵,赤字为30亿元。需要增加的支出,像文教、卫生、科学实验,都得增加,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一再讲,今年的赤字无论如何不能超过30亿元。全年的货币增发量,可以控制在计划安排的数字之内。
第八,教育、科学事业继续发展,全国高等学校招生31万人,比去年增加3.1万人,职业中学、农业中学,招生都比去年有所增加。科技成果增多,推广应用的工作有所加强,科技成果报纸已登了,推广应用还是落后的,有些科技成果还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第九,城乡人民的生活继续有所提高,农民向国家出售的农业产品总值增加100亿元,职工的工资总额比去年增加60亿元,城乡居民的银行储蓄存款增加。
从九个方面总起来说,1982年出现了以下的好形势:
(1)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在继续调整中全面上升,煤炭、重工业下降的局面已经扭转过来。
(2)人民意见比较多的市场物价上涨问题得到了缓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有所提高。
(3)财政信贷继续保持了收支基本平衡,经济生活进一步稳定。
(4)人民普遍关心的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所需要的经费有较多的增加,这部分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0%上升到18%,绝对额三年增长了70%以上。
这些是进一步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取得的积极成果。党的十二大精神的宣传贯彻,1982年计划的顺利执行,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对增强人民的信心,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将起重大的作用。
当前经济中出现的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下面几个:
(1)198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总规模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投资结构也不合理,用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的投资少,用于其他方面一般建设的投资多。这种结构如不加以调整,一方面是能源交通上不去,另一方面是消耗能源和增加运力的工业不断增加,能源、交通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现在中央已确定每年要集中60亿元的资金用于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如果其他方面的投资,特别是自筹投资降不下来,就会使基建规模更加膨胀,“三材”供应将更加紧张。结果,就会使一般挤重点,计划外挤计划内,降低整个投资效果,重犯过去拉长基本建设战线的错误,使这几年调整基本建设的成果重新失掉,这是一种情况。
(2)再一种情况是,有些轻纺产品出现了滞销积压的现象,反映了有些消费品生产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居民消费构成的变化,反映了流通渠道不畅以及周转环节过多,也反映了价格不合理。销路打不开,农业生产、轻工业生产的发展都会遇到障碍,财政收入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3)无论是生产、建设还是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都还有问题。1982年生产增长了,但如果不发国库券,财政收入还将达不到上年的水平,主要是因为补贴增加,工业上缴利润减少,外贸亏损有所扩大。现实的情况是,农业原料的价格提高了,燃料的价格也将逐步提高,而有些消费品价格又不降不行,不降就销不出去。
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地整顿现有企业;二是大力推行企业的技术进步;三是继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如果不在这三个方面作出切实的成绩,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要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是不可能的。这些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认真考虑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讲讲技术进步、技术改造。
紫阳同志最近有一系列讲话都讲到这个问题。紫阳同志9月18日讲话中指出:我们提出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到2000年要使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究竟靠什么?翻两番不能建立在旧设备、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的基础上,不能建立在“四旧”的基础上,必须主要靠技术进步,这是思想上、工作上必须明确的问题。如果我们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还是现在的水平,设备技术还是老样子,光是所需要的能源就没有办法解决,翻两番就翻不起来。我们要实现翻两番,一半要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到2000年,如果把发达国家70年代和80年代初已经普遍采用的技术在我国普及,那么,我们就完全有把握翻两番。要把企业的巨大潜力挖掘出来,一靠政策,二靠技术进步。多年来形成的,要增产就要靠建厂子扩大生产能力的传统观念,一定要彻底解决。当然,今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建一些新厂,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各级领导一定要把技术进步摆在重要位置,下力量抓好。
我国旧的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弊病,是妨碍技术进步,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不利于技术进步。在现行体制下,搞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企业费力气,担风险。所以,迫切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企业对生产新产品,使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有兴趣,有实惠,也有压力。要使企业感到非这样不可,就需要我们对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看起来,既要有点动力,又要有点压力,还要有点实力,这是在“质量月”活动中,张劲夫同志讲的,要想促企业技术进步,要有点压力,要让他觉得过不下去;也要有点动力,与他的利益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有点实力,没有一点机动的财力,没有一点物力是不行的。在首钢举行的经济责任制座谈会上,有的同志还提出三个力不够,要有四个力:除了压力、动力、实力以外,还有个潜力,就是把潜力挖出来。
紫阳同志讲,在技术进步、技术改造、科学技术工作中,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我们的科学家,把科研力量、科研机构组织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去。最近,国务院召开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特别注意奖励那些在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现在,我们一方面人才不够;一方面又积压人才,浪费人才。要号召科技人员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四化做出贡献,办法就是把各个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组织起来参加攻关,参加搞规划。
搞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要像在五六十年代攻“两弹”一样,高度集中,组织攻关,各部门要予以支持,军工部门也要参加;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国务院直接抓,万里同志挂帅。五六十年代攻“两弹”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在尖端技术方面有了个比较大的发展,不久以前,还从水下发射了运载火箭。日本人集中力量组织攻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花了很大力气,他们那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攻“两弹”关,就是采取这种办法。
10月16日向国务院汇报关于抓大企业问题时,紫阳同志提出要抓大企业,包括大企业的领导水平、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要有个大的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有个大的提高。第一件事,要抓企业整顿;另一件事,要抓技术改造规划;还要给企业一个好的政策,促使企业有个动力。紫阳同志说,大企业抓得好,就会使我们的经济很快地上去,因为大企业、大城市构成我们工业的主体。他说,我们要真正使现有企业实现技术进步,不能离开现有大型企业的现代化。大型企业的现代化、技术进步,首先要有一个生产发展和技术改造规划,另外,也要有个改善生活福利方面的规划。就像国民经济计划,要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三方面的内容。首钢就是这样做的。
技术改造规划必须符合国家总的规划、行业的发展规划,行业要统一考虑哪些地方怎样改法;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也有各行各业按比例和综合平衡问题。所以,国家要有个比较有条理的技术改造规划,使企业的规划同整个行业的规划统一起来,行业规划同整个国家的规划统一起来。
紫阳同志提出,机械工业(包括电子工业)在技术改造中要先行一步。因为各个工业部门要想现代化,首先要使制造装备的部门先行一步,要对这些行业加以技术改造,使它们生产的产品首先达到优质低耗。像沈阳水泵厂生产的节能水泵和沈阳风机厂生产的节能风机,一下子就节约了20%的能源。这方面需要解决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问题。质量提高了,花了力气了,成本也提高了。不能优质优价,企业就没有提高产品质量的积极性了。
昨天我们汇报经济责任制时,紫阳同志又讲到给企业自主权的问题。企业有了自主权,有了机动财力,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行业规划的要求,来搞好自己的技术改造。紫阳同志讲,把资金都集中到财政部手里,再把钱拨给企业,这种做法,和实行利润留成或者采取其他利润提留办法把钱留在企业手里,由它们自己规划使用相比,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是企业积累的资金,把它收走后再给企业,企业就不认为是自己的,而认为反正是国家的,因此,年年争项目,年年要投资,花钱的时候就不那么心疼。真正是他自己的钱,他就省吃俭用,考虑钱该不该花,怎样花最合算,该动的地方就动,该省的地方就省,因此要给企业自主权,给机动财力。
紫阳同志还讲到,要把企业整顿、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比如首钢,一是有好的领导班子,二是政策对头,三是搞了切合实际的规划,也就是有了个技术改造、挖掘潜力的规划,而且这个规划符合国家通盘的要求;落实了经济政策,通过包干和一些符合群众经济利益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另外,进行了企业整顿和充实了领导班子。这样,就可以通过挖潜、改造、整顿、改革,为国家多做贡献,把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这对稳定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现在让大家集中一段时间,进一步学习和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在这方面的指示;通过这次会议,要把技术改造的规划,首先是明年的项目提出来议论一番,能肯定的就肯定下来,提前一步做工作,早一点得到效益;还要讨论一下如何把技术改造工作做得更好,使我们能够适应十二大以后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