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23日)
一、工业经济责任制的由来
工业经济责任制,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它的发展中,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而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有一个逐步提高、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经常回顾自己的工作,总结群众实践经验,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工业经济责任制是怎么来的?它同农业生产责任制一样,是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执行党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进行伟大实践的产物。从1979年在国营工业企业中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到1981年普遍推行经济责任制,它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的过程。为什么经济责任制发展这么快?首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人们迫切要求改革,对于那种束缚生产力发展,造成产需脱节,阻碍技术进步,影响企业和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弊病,感到非改不可。也正是人们要求改革,为四化闯新路、多做贡献这种强烈愿望的反映。其次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启发和推动。农业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比较好地解决了原来严重存在的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问题,几亿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对我们工业战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与启发,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变工业的面貌。工业和农业相比,虽然情况复杂得多,但根本的道理是一样的。第三个原因,经济责任制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继续和发展。扩权,为经济责任制提供了经验,创造了进一步改革的条件。经济责任制,“责”是前提,“权”是条件,“利”是动力。因此,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到实行经济责任制,都要求把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结合起来,都要求把责、权、利结合起来。当然,经济责任制更强调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责任放在首位,这是在实践中逐步明确起来的。除上述原因外,1981年各地区为了落实财政任务,被“逼上梁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之,是中央有方针,群众有要求,形势有需要,农业有榜样,工业也有扩权试点的基础。归根结底,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它符合广大企业和职工的意愿,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改革在胜利地前进,取得了好的成效,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现在回过头来看,路虽走过来了,但我们对它的深远意义认识还是不够的,当时我们心里并没有很大的把握,只是认为它的方向对头,担上点风险也要坚持下去,否则不可能找到一条出路。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为了发挥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无论在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中,都必须认真实行经营管理上的责任制”。报告说,“工商业同农业有很大不同,但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包括对一部分国营企业实行盈亏责任制,同样有利于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推动生产的发展”。这是党中央对工业企业管理体制初步改革作出的结论。党的十二大把推行经济责任制作为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潜力,实现伟大战略目标的一项重大政策提出,并且和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任务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的问题是,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各级领导的认识。对于实行经济责任制,不能再局限于或停留在只为解决财政问题的权宜之计那种狭隘认识上了,也不能把经济责任制单纯看作是“分利法”、“分奖法”,更不能错误地从本位出发与国家争利,而是要把我们的认识提高到和统一到党的十二大精神上来,从实现战略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它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提高对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认识
实行经济责任制,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所以完善经济责任制的任务还是艰巨的。究竟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经济责任制,怎么样才能搞得完善?根据一些先进企业的实践,应有如下几点共同认识:
1.实行经济责任制,必须贯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把责放在首位。这个“责”就是把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满足社会需要、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提供日益增多的积累等作为企业对国家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使企业履行自己的责任,国家同时又必须赋予企业必要的经营管理权限和经济利益。否则,企业缺少一定的经营决策自主权,处在被动无权的地位上,就不可能调动积极性,不可能对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作出积极的灵活的反应。所以责、权、利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这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必须贯彻在国家与企业和企业内部关系的各个环节上。是否真正做到责、权、利结合起来,是完善经济责任制最基本的要求。
2.实行经济责任制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是我们社会主义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什么是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一要在指导思想上解决“转轨”的问题,使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运转,经营思想、经营作风、组织结构、管理制度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二要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把企业生产经营搞活,凭自己的真本事、硬功夫取得正当的收益,不搞歪门邪道。三要全面考核,坚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不盲目追求产值、产量,在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适销对路上下功夫,不图虚名,讲求实效。四要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搞好技术改造,逐步向生产组织合理化、经营管理合理化和生产技术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有没有提高,是衡量经济责任制搞得好不好的一个根本标志。
3.完善经济责任制的重点要放在抓好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这个环节上。这就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把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按照责、权、利结合的原则,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直到每个岗位的职工。全面包,全面保,包保结合,并且从制度上把这种包、保和协作关系固定下来,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纵横连锁、互相协调、严格考核、奖罚分明的岗位经济责任制体系。这是符合工业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的,也体现了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要求。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变成全体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有的同志讲,如果不在企业内部层层落实责任制上下功夫,那么,企业对国家承担的经济责任就难以落实,经济责任制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这个话讲得很好。
4.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办法,要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国家赋予企业权限的大小,留利的多少,以及采取哪种形式最有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三年来,我们已经实行的三种类型七种留成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和条件,都有一定的效果,要继续执行下去。同时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从实践来看,按上缴利润包干,特别是递增包干的办法有更大的优越性。这种办法的基本特点:一是“把保险交给了国家,把风险留给了企业”,能够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责任明确,利益直接,对企业的压力大,激励作用大;三是能够直接体现奖勤罚懒的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和职工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四是一定几年不变,可以使企业“三年早知道”,能够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技术改造规划,确定五年、十年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正如有的同志形容的那样:“不包不操心,谁包谁操心,人人都操心,厂厂拣黄金。”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生产单位没有一定的经济利益,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就会变得抽象;当找到一种合适的形式,把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包干这种形式,可以使国家同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结合得更直接更紧密。
5.实行经济责任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经济责任制不能只讲经济动力,要坚持抓好两个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严格的责任制同高度的责任心结合起来。动员鼓舞广大职工为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为争取我国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忘我劳动。这应当成为广大职工力量的源泉,也是搞好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保证。
三、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1.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应当相信,“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不会变;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几方面积极性,让地方和企业都拥有一定的机动财力的政策不会变;扩大企业必要的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政策不会变;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增强劳动者的主人翁责任感的政策不会变;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不会变;扩大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在坚持国家统一计划的同时,注意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政策不会变;等等。这些重要的政策都要保持相对稳定,在贯彻执行中不断完善。当然,在实践中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比如为了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的需要,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适当集中财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国家和企业的利润分配上,采取适当的办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为了使这种调整能够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不影响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国务院已经决定采取征收能源交通建设费的办法。总之,要在总结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目的是为了使原来的办法更加趋于完善,使改革的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合理和可行,以便逐步找到既保证国家计划的统一性,又能发挥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具体经营管理制度。
2.要积极为企业创造搞好生产经营的条件。作为企业,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上来,但是作为经济工作领导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则应当主动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规章制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按国务院规定的政策,落实企业必要的自主权,为企业创造生产和经营的条件。不这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也难以落实得好。
3.要认真抓好一批大企业。我们的大企业,一般来说管理基础比较好,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潜力比较大。切实抓好一批大企业,使它们在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走在前列,这对于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确定一批大企业的名单,把它们作为本地区、本部门企业整顿、完善经济责任制、加强技术改造的重点来抓,真正抓出成效来。为此,一定要抓紧先把这些大企业的领导班子整顿配备好,这是抓大企业的关键。同时,要帮助大企业尽快制定出一个符合国家统一计划要求的、符合行业改造规划的技术改造规划来。领导班子整顿好的、管理水平高的、产供销正常的、技术改造任务重的少数大企业,经过国家经委和财政部审查批准,可以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的办法,但要成熟一个搞一个,不能一哄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