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有分寸,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一定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让我们的每一句话都更有力量。
成功说话的首要四准则
在说话的时候,有四个准则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要掌握的。
1.说话的语言要精练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如果有个人说起话来废话连篇,这就说明他自己也不甚明了他说些什么。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同样值得称道。换个角度说,如果简短更有力,或同样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更不用说是冗长而拖沓的演讲了。
只说一句话,不允许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作对比,以求一语中的。请看一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故事。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的这一句话演讲,在当时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即便是现在,人们仍感叹邹韬奋先生演讲的简练有力。透过这一句话的演讲,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里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有对当时政治战线、思想战线、文化战线上“不战而屈”的投降派的谴责,又有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勇敢战斗,决不屈服的可贵品格的赞颂。“不战而屈”和“战而不屈”,同样四个字的不同组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硬骨头的试金石。这极其精练的一句话演讲,巧妙地采用了鲜明的对比,使卑微者更渺小,使高尚者更伟大,尽管只是一句话,却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鼓舞人们以鲁迅先生为榜样,挺身而出,战斗不止。
2.说话的语气要适当
说话是人们交流信息、传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所表达的意义是通过人们对其发音器官的有意识控制和使用而表现出来的。这种控制和使用的一个重要对象便是说话的声和气。恰到好处是使用声和气不仅能充分地表达说话的意图和情感,而且还能使说话生机勃勃,充满艺术的感染力。
譬如,有人说话总是和声细语的。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涓涓的泉水,由人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人们在请求、询问、安慰、陈述意见时常使用这种声和气。它可以弘扬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阴柔之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这种声和气的运用更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还有人说话是高声大气的。这是一种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它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和粗犷豪放的气质。虽然它和大吼都属于高音频和高调值,但是它通常是用来表示极度的欢喜或慷慨激昂的。还有其他很多种语气,恶声恶气,怪声怪气,低声下气,唉声叹气,有声无气,等等。不同的声和气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因此,我们说话时,不仅要注重遣词用字,更应该选用恰当的声和气。这一点十分重要。否则,再美的词语也会失去光彩,并很有可能引起听者的猜疑、妒忌、不满、反驳、敌视、唾弃和嘲笑。
选择用怎样的语气谈话,要取决于你所处的场合,你的谈话对象,你谈话的内容目的等各种因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事前意识到讲话语气的作用,对你的谈话目的的达成是大有裨益的。
3.说话时要以听众为中心
有些人说起话来喜欢滔滔不绝,不给人插话或回应的机会,时间长了就会使人生厌。好的表述者未必是个好的沟通者,而沟通是表达的主要目的,所以要尽量避免单向的沟通。
《有影响力的人类行为》一书中写道:“喜欢产生喜欢。如果我们对听众有兴趣,听众也会对我们产生兴趣。如果我们不喜欢台下的听众,他们不管在外表或内心,也会对我们表示厌恶。”以听众或者说以交流对象为中心不仅意味着你的谈话内容是听众有兴趣的,更重要的是在主观意识上也是以听众为中心的,讲话的重点在听众身上,并且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样表达将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
4.说话时要留意自己的声音
你和对方的谈话已经开始,那么在言语交换中,最好分出一部分精神来,留心你的声音。“我说话是不是太快了?”虽然有些说得快而清楚,有些却是快而不清楚,使人听了等于没听。说话的目的在于使人全部明了,别人听不清楚,听不懂,就是白费口舌。
再问一句:“我说话的声音是不是太响了?”试想在宁静的黄昏,树下谈心,或在温暖的炉边,围炉叙旧,高声谈话是如何煞风景啊!在客厅里,过高的声音会使主人嫌恶;若在公共地方,更会令你的同伴感到难堪。你说话时要记着,对方并不是聋子。
你说话或许并不是太快或太响,但要明白,在谈话中每句话声调也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因此,你要学学怎样调节它。抑扬顿挫,这是获得听众的唯一秘诀。在乐曲里,有极快、快、略快、慢、略慢、最慢等快慢符号;也有极强、强、渐弱、弱、极弱等强弱符号。若想你的话如同音乐一般动听,不可忘记在应快时要快,应高时要高,应慢时要慢,应低沉时低沉。毫无抑扬顿挫节奏地说话,是最易使听者疲倦的。
因此,说话不妨常常留心那些使人听了会忘记疲倦的说话方法,也不妨常常留心那些舞台上的名角念词的方法,这是最好的参考,你必须细细揣摩。
说话不能随心所欲,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以听众为中心调节自己的语气、语义、语调,这样才能抓住听众的心理,令人钦佩,产生感染力。
说话就是要“有话好说”
狄摩西尼曾说:“一条船可以由它发出的声音知道它是否破裂,一个人也可以由他的言论知道他是聪明还是愚昧。”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往往用内心的思想来评断自己,但是,别人却会从你口里说出来的话来评断你这个人。
纪晓岚是众所皆知的机智才子,此外,他还是个绝佳的沟通高手。纪晓岚在小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有大将之风了。有一次,他和几个孩子在路边玩球,一不小心,把球丢进了一个轿子里。
大家匆匆忙忙地跑过去一看,这可不得了!轿子里坐的竟然是县太爷,不仅如此,那颗皮球还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他的乌纱帽!
“是谁家的孩子胆敢在这里撒野?”乌纱帽被天外飞来的一球打歪的县太爷怒斥道。孩子们一哄而散,唯独纪晓岚挺着胸膛,走上前去想讨回皮球。
纪晓岚恭敬地对县太爷说:“大人政绩卓越,百姓生活安乐,所以小辈们才能在这里玩球。”
县太爷一听,气马上消了一半,他笑着说:“真是个小鬼灵精!这样吧,我出个上联给你对,要是你对得上,我就把球还给你。”
县太爷环顾了一下四周,出了道题目:“童子六七人,唯汝狡!”
纪晓岚眼睛一转,说出了下联:“太爷二千石,独公……”
“独公什么?赶快说啊!”
“大人,如果把我的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要不然就是‘独公……’”纪晓岚故意支支吾吾地不说下去。
县太爷看到这种情形,不由得哈哈大笑,他一边把球还给纪晓岚一边笑骂道:“好小子,真有你的!我才不要中了你的圈套,成了‘独公贪’咧!”
一言定江山,一个人的谈吐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位民权运动者,在街头巷尾宣传“种族平权运动”。他的声音冷静,但用字遣词充满张力,一波接着一波的言语像一首交响乐,以一种锐利的形势层层迭上、推进人心。
当他终于以最深沉的嗓音嘶吼出“我有一个梦!我有一个梦!”时,台下的群众全被震慑住了,他们疯狂地响应着:“阿门!阿门!”
这个名叫马丁·路德·金的民权运动者,便以这篇著名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席卷全国,改写了美国的历史。
征服一个人,以至于征服一群人,有很多时候用的往往不是刀剑,而是舌尖。
我们也许没有纪晓岚的机灵,没有马丁·路德·金的魅力,但是“有话好说”,乃是我们必须用一生来学习的艺术。
说话反映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更彰显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修炼出众的说话风格,是每个人都应奉行的成功准则。
说话要有逻辑性,环环相扣
说话切忌含糊不清、思绪混乱、颠三倒四、前后矛盾、互相抵触,这样说话的人毫无疑义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开展良性的沟通,赢得宽松的人际关系。
为了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我们的本来意思或者思想,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应力求言之有序,条理分明。说话有条有理,不颠三倒四,不丢三落四,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把事情、道理说清楚,体现说话人思路的清晰。它还要求说话者观点明确,前后一致,说理严密,合乎逻辑。这个逻辑就是说话人要共同遵守的说理规则。下面介绍两种说理的逻辑方法:
1.类比法
这是一种根据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推断出它们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说理,有助于听话人触类旁通地明白事理。例如老作家秦牧《试谈积累知识和描绘事物》中的一段话:“最后谈谈基本功的问题。基本功对于拿笔杆子的人很重要。不练是不行的。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绘画的人常画,唱歌的人常唱,而搞文字的人怎么可以几个月不写东西呢?”把写作和绘画、唱歌类比,它们都属于文艺创作的范围,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且通俗易懂,有说服力。但是要注意不要机械类比,就是把事物间的偶然相同或相似作为论据,或者是把表面上有些相似,而实质上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推出一个荒谬的或毫不相干的结论。
2.反证法
中国成语中有一个“自相矛盾”的故事。有一个人同时贩卖矛与盾,他向买家吹嘘他的矛是“无坚不摧”的,盾呢,是刀枪不入的。于是,有人马上提议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来验证一下他的宣传是否可靠,这人当场哑口无言。这就是反证法的具体运用。有时对某个道理或问题,不容易从正面解释或反驳,不妨就换个说理方法,通过论证与此相反的论题的正确与否,来反面说明问题的是非曲直。
为了让我们说话更加具有说服力,不如学习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还有两难逻辑、归谬法等。
有的人说起话来,总是拖拖拉拉,含糊不清。特别是当一个人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更容易因为特别起劲,巴不得把所见所闻全盘托出,结果却叫人听起来非常吃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思绪混乱,缺乏逻辑。因此,我们在叙说事理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层次清晰,条理合乎逻辑。在交谈以前,应当先在脑子里将所要讲的事情好好地整理一下,分成几个清楚明确的段落,摒除一些不大重要的细节。这样开始说话时,就会有条不紊,而是能够清晰顺畅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达成自己的愿望。
说话讲究逻辑,会让你的话语条理兼备,不露破绽和漏洞,具有雄辩的说服力,轻松征服对方。
说话要话语中肯,言之有物
至诚足以感人。如果一个人所说的话语中肯,怎么会不受听众的欢迎呢?
1915年,科罗拉多州一个煤矿区的矿工为了要求改善待遇,进行了罢工。因为公司方面处置不善,这次罢工又演变成了流血的惨剧。劳资双方都各自走了极端。这次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成为美国工业史上一次有名的大罢工。那时管理矿务的人,就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这位小洛克菲勒,最初使用高压手段,请出军队来镇压,闹成了流血惨剧,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使罢工的时间延长下去,使他的财产受到了更大的损失。后来,他改变方法,用了柔和的手段,把罢工的事情暂时置之不谈,特地去和工人交朋友,到各个工人的家中去慰问,使两方面的情感慢慢好转。以后,他叫工人们组织代表团,以便和资方洽商和解。他看出了工人们已经对他稍稍释去了敌意,于是,便对罢工运动的代表们做了一次十分中肯的演说。这一次演说,把两年来的罢工风潮竟完全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