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暂居南京鸿胪寺,除了向王阳明学习修身养性的学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读书治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而当时的南京,由于以讲学闻名的王阳明在此地任职,其无比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众多青年才俊蜂拥而至,环绕在王阳明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陆澄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治学环境里,自然也勤奋学习。而他与博学多才、洞悉心之本体的王阳明朝夕相处,在治学方面更是受益良多。
在与先生探讨学问的过程中,眼见先生随问随答,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陆澄非常佩服先生这种胸中包罗万象,却又不滞于一物的境界,他常常在想:“这种智慧是怎样得到的呢?”
一天,徐爱、陆澄等一众门人,聚集在鸿胪寺,向先生请教如何治学的问题。
大家自然地环坐在王阳明的书房,中间是先生的席位,宛如众星捧月一般。
时值中午,除了窗外树梢上的几声蝉鸣之外,周围甚是安静。
陆澄求学心切,首当其冲提问:“知识不长进,这时该如何办?”
王阳明居中而坐,心情极好,眼前这些他寄予厚望的弟子如此好学,使他备感欣慰。
他呷了一口茶,目光一一扫过周围的弟子们,说道:“做学问须要有本原,要从这个根本上着手,痛下苦功,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什么是学问的本原呢?就如婴儿在母腹中时,混混沌沌,只是一团纯气而已,哪里有什么知识?而婴儿出生后,渐渐地会哭、会笑,后来又能认识其父母兄弟等,再后来又能站立,会走路,能拿、背东西,到了最后,天下的事都有可能学会。
“这都是他精气日渐充足,筋力日渐强壮,聪明日益增长,在接触外界时,受到感应,不断学习、体验才得来的,不是刚出生便能如此。所以说必须有个根本。”
“那么,这个根本到底是什么呢?”陆澄听到这里,十分好奇,不禁急切地问道。
王阳明看了一眼陆澄,继续说道:“这个根本,就是心体的虚灵状态。而圣人达到参天地、育万物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还未萌发之‘中’的状态涵养得来。
“而后世的儒生,不明白格物致知的学问,见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想在刚开始时就把一切都研究透了,哪有这个道理!”
大家听了,恍若有悟。
陆澄联系到自己近来读书的情况,又提问道:“看书而不能明白,这时又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是因为在读书上只是死记硬背,所以不明白。所以要想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必须在心体上下功夫。
“凡是弄不明白,行不通的地方,必须返回到自己的心上认真体会。思之既久,既可通晓其理,关键在于心体虚灵澄静。
“四书、五经亦不过是阐述这个心体,而这个心体也即是所谓的‘道心’,心体明净了,也就认识天地宇宙的根本规律了,再没有其他不同之处。这就是做学问最根本的地方。”
儒家的修养以“心”为本,以此心运用于万事万物为法,本心与万物是相通的,明了心的本源,就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知”,学习、应接外界事物时,自然也就知道其规律和方法的运用了。
如果以为学习就是要拥有更多的书本知识,一味去死记硬背,而不在调整心态、修养身心上下功夫,就会舍本逐末,只能“纸上谈兵”,而不能真正地把握知识,灵活自如地运用。
只有从根本上着手,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后天知识的同时,沉潜下心来,完全地敞开胸怀,在虚灵无我的状态中而达到与万物相通,便会以后天的知见而接通先天本能的智慧根源,获得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识。
所以,在做学问时,如能从此心的本体上追根溯源,从事物的自然变化规律上下功夫,就能使心灵达到“中和”的境界,则心的本来面目日渐显露,后天的种种智力和知识也会相应增长。比如,觉得思维专注多了,反应很灵敏,对一些往常感到很难的问题,略作思考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这是因为随着心灵提高了层次,平常所学的一些知识,排除了杂念的干扰,自然地融会贯通,显现出超乎意料的智慧来。因此,本性的修养能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全新的融合、提炼,最后融会贯通于心性之中,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最后,王阳明说道:“当此心达到虚灵澄澈,不滞于任何外物的时候,与天地万事万物之理合而为一,无内无外,有感而应,极为灵敏,这时不论学习什么都能很快地掌握,这也就是‘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道理。”
说到这里,王阳明不禁回忆起了昔年的一件往事,他意味深长地说道:“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像,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
“后来我又读到明道先生的书,其中讲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
“我通过学习书法的例子,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听了先生这一番寓理于事的妙言高论,大家茅塞顿开,尽皆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