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00900000037

第37章 学问之源泉

一天,王阳明与徐爱、陆澄、冀元亨等众门人讨论学问毕,大家陪着老师一起坐在池塘边,一边赏玩风景,一边闲聊。

池塘水面如镜,清澈见底,天空的霞光云彩倒映其中,相融相即,化为一体。一阵微风拂来,漾起层层涟漪,由远及近,慢慢荡漾开来。

此情此景,王阳明颇有感触,不禁吟出朱熹的一首诗《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吟罢,顿了一顿,王阳明说道:“朱元晦早期所做学问,虽稍嫌有支离破碎的弊病,但晚年有所醒悟,且这首诗的境界,也是下过功夫,才能悟得的。”

此时,王阳明看到身旁正好有一口八角井,里面泉水正汩汩涌出,便又说道:“挖掘一个数顷之大的池塘,虽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保持了它的清澈洁净,但这个源头活水,却不是它自身的。从这一点看,倒不如挖一口数尺深的有源泉的水井,这样,自身有其深厚的源泉,方能拥有恒久的生机和活力。”

大家知道,老师这是拿池塘与水井来比喻做学问要有源泉。

徐爱问道:“请问先生,学问的源泉在于哪里?”

王阳明说道:“一个人的良知,就是学问的源泉。只有修养到此心澄明,不为外物所拘,达到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境界,才能融通各种知识,化入心中,从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这才是自身所固有的源头活水。”

听到老师在阐述治学之源泉这个问题,众门人都很感兴趣,一个个屏气凝神地听着。

王阳明接着说道:“欲获得此源头活水,其关键在于一个‘诚’字。《中庸》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这个‘诚’,就是用来成就自己的,而‘道’,就是用来引导自己达到‘诚’这个境界的原则。而至诚的心体,更是贯穿于万事万物始终的一种本原,如果不诚的话,就无法成就事物了。

“《孟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同时跟一位叫弈秋的围棋高手学下棋。其中一个弟子心很诚,心无旁鹜,聚精会神地学习弈棋之道。而另一个弟子在学习的同时,杂念很多,一会儿去想如何射鸟,一会儿又想到其他事上。两人跟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后,那位心很诚的弟子棋艺大进,而另一位只学到了点皮毛。

“尽管一个人的心有着很大的智慧,但我们的心必须进入一个相对宁静、清明的境界,其运行才符合于事物的运转规律,感受才能灵敏,洞察到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决断。这时由于此心空灵无滞,理解、分析和接受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表现出与常态截然不同的智慧来。

“《大学》上早就说过:‘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如果此心被过多的不良情绪束缚住了,方寸大乱,肯定就不能正确地去应对外界事物。

“如我们带着暴怒的心情去做事,眼睛连正确的方向都看不清楚,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本来不该失误的事,就会容易把它搞砸。这是因为我们的心被各种私欲遮蔽住本能的智慧了,带着情绪去做事,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所以,至诚的状态,是我们的心处于最镇定、最灵动的状态,也是心处于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只有进入这一状态,人才能志向坚定,心意宁静,性情安定,考虑事情才能周详,把所遇到的问题处理得正确圆满。”

这时,陆澄问道:“先生,您多次强调过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王阳明说道:“这种境界,就如明镜一般,全体晶莹透彻,没有一丝凡尘私欲的污染。”

陆澄又问道:“偏倚是内心受到私欲的污染,例如牵累于好色、贪财、爱好虚荣等方面,这时方可看出有偏倚之心。但如果各种情绪尚未萌发,美色、名利等各种私欲都还未显现,又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有所偏倚呢?”

王阳明回答道:“有时偏颇情绪虽然还未显现,但平常那些好色、贪财、爱慕虚荣之心并非没有。它们只是潜伏在深处,暂时没有被你发现罢了,只要在某一条件下受到刺激,就会显现出来,所以就不能说无所偏倚。打个比方说,就如同一个患了疟疾的人,虽然不犯病的时候,显得很正常,但由于病根没有除掉,也就不能说他是没有病的人。

“所以,必须把平常那些好色、贪财、爱慕名气等私心杂念打扫干净,彻底清除掉,不再有丝毫留滞在心中,而此心彻底清明空廓,完全与天地自然相合,方才可以叫作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地之间最大的根本。”

说到这里,王阳明停了一下,用目光环视一遍众门人,说道:“我所说的修养的理论或方法,均须自己亲身去实践,从自心上体认出来,自己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而并非是仅仅听我说过,从字面上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行了的。这一点大家千万要记住。”

同类推荐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中华国学经典)

    《尚书》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库。《尚书》每篇并非成于一时,其中文句有着语法、词汇、方言的差异,又是现代语言学家们研究上古汉语演变的重要资料。如此等等,都说明《尚书》是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热门推荐
  • 腐臭国度

    腐臭国度

    大瘟疫在首都爆发,病毒让整个世界彻底的腐烂,故事的主人公小白和他的队友们将如何生存下去?
  • 轩殃榜

    轩殃榜

    华国的一个宅男青年张天,一天在银行取钱,却碰见劫匪抢劫,不幸的被劫匪一枪打死,但一道肉眼不可察觉的白色闪电劈在了张天的魂魄之上,随后闪电带着张天穿越到了异界。世界多了一个王者,他纵横大陆,杀十恶之人。他的名字叫叫“洛天”
  • 攻心:美人何处

    攻心:美人何处

    今生无缘同白首,待到来世叙旧情……上古神物麒麟紫晶,被安放于地狱岩洞中,千百年引来无数人的觊觎,想方设法都没能将神物拿出,20年,一个巧合,一个契机,在一阵天崩地裂中,神物再现江湖,一场腥风血雨再次袭来,爱情、友情、亲情,都是致命毒药,活,是为谁活,死,又是为谁死……
  • 轮回

    轮回

    每个人都有面临死亡的时候,肖旭就是如此。人刚中年由于重病住进医院,并且手术后昏迷了17天。而在这17天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做着奇怪的梦,而且这些梦都与他在TX里看过的小说相似,在梦中主人公都与肖旭有着某种的联系,就好像是他的前世一样,最后他明白了这应该就是他生命的轮回。回叙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生命的轮回,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既然选择了生命,那就好好好珍惜这一轮回的生命吧。
  • 五力破天

    五力破天

    我愿以身化五行,去追寻世界之道,去守护我该守护之人!尽在五力破天。
  • 云霄佳人

    云霄佳人

    她,是一个穿越到民国的外刚内柔的“女汉子”;而他,身为富家公子,却是个伪娘。二人偶然相遇,结为姐妹(好吧,是姐弟)为了给姐姐报仇,二人开启了奇妙之旅,而她的穿越之旅也十分充实,她既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爱情。离别时刻,她会回到家人的怀抱,还是愿意留下来,与他白头偕老?
  • 一宠成瘾:亿万BOSS不好惹

    一宠成瘾:亿万BOSS不好惹

    三年前,为了心爱的男人刺杀席暮阳,不料刺杀失败,身负重伤。三年后,她摇身一变,成了当红巨星,还有了未婚夫。然而因为那一双桃花眼,自此被席暮阳纠缠……当爱上他的时候,记忆重拾,原来自己竟是刺杀他的杀手……她生来冷艳,三大BOSS强势追逐,为了她,一个个不惜对战,掀开一场争夺战。她,为了跟席暮阳一起,不惜背叛组织,不惜毁了婚约,却发现,这个男人却是害她家破人亡之人……
  • 彼岸花的旋律

    彼岸花的旋律

    当我们的灵魂中有了这种人世间至真至纯的美好情感时,生命之花——彼岸花便在彼岸悄悄地萌芽了。在其冷艳的外表之下,却有着恶魔般的温柔,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彼岸花,忘情之花,花落忘川情彼岸;彼岸花,恶魔之花,情早已殇不愿念;彼岸花,紫陌之花,滚滚红尘点不沾。
  • 清奏疏选汇

    清奏疏选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武破禁

    魂武破禁

    一个天才少年,风华正茂,却因为仇恨,敛去他的光环,隐去他的身影。藏匿于茫茫人海间,伺机而动,发出致命一击……迷茫的厮杀,属于他的道路,到底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