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潮流
为适应新兴的世界性技术革命,整个世界正处在变革之中。即便是各项制度和体制比较完备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进行修修补补的改革,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社会主义国家,至今有过四次改革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南拉夫的改革,主要是推行“社会主义自治的经济体制”。第二次是50年代中期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进行了一些局部性的改革。后为苏联武装干涉所阻挠,但主张改革的哥穆尔卡和卡达尔被选为分别担任波、匈党的第一书记。第三次是六七十年代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为主的改革。两国在1968年后制定并推行了全面的经济、政治改革计划,试图冲破苏联模式,但招致苏军占领捷克,使改革罩上阴影。第四次是几乎遍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近年来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大刀阔斧,声势不小,由此更加推动了东欧国家的改革。南、匈、波、捷一直在公开地搞改革,保加利亚、东德过去是在悄悄地搞。目前只有阿尔巴尼亚等少数国家仍无动静,经济情况也最糟糕。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说明改革是当今社会主义必然的共同选择。
(二)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应和某些部分的不适应这一客观矛盾作为自身的基础,改革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制度和形式,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成长的内在要求。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及其优越性发挥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已经建立;二是生产力很不发达。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落后状况更为严重。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据世界银行1985年统计,美国是16330美元,日本是10896美元,西德是10000美元,而我国只有300美元左右,可见差距是惊人的。我们如果不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创造出接近直至超过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出路。
3.改革的巨大成就,证明走改革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8年改革的巨大成就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前后的对比: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流通体制的变化;城乡经济活力的增长;经济持久增长的稳定性;国民经济实力增长的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还可结合国际上对我国改革的反映;本地区、本县的改革成就。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一)改革的总目标
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传统体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统一,依靠行政手段,排斥商品经济,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形成僵化的经济体制模式。
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因此,改革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二)改革的三大任务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发达完整的市场;有效的宏观调控。这三方面的任务构成密不可分、互为前提的有机体。这一有机体的中心环节就是搞活企业,因为企业活力是商品经济发展主要的内在动力,改革三大任务的实现就是从内、外两个方面为搞活企业创造必要的条件。为此要求改革具有系统性、配套性,而绝不能搞“孤军冒进”。
(三)搞活企业
1.搞活企业是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企业内部机制讲,主要是解决动力机制和自我控制的问题。传统企业的弊端在于:企业完全依赖政府,成了行政的附属物,造成产权关系不清。产权关系不清(即所有制内涵的权限没有明确划分),造成的弊端:首先,导致国家与企业之间利益界限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然后,进而导致企业预算软化,即货币只成为企业单纯的计算工具,不体现企业经济利益得失,企业不能自负盈亏,这就使企业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普遍滋发“投资饥饿症”;最后,不可避免的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缺乏竞争,使劳动生产率低下。针对以上弊端,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主要在于明确产权关系,即明确划分所有制内涵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分配权的归属。我们把后三权称为经营权。就全民所有制讲,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企业,真正实行两权分离,从而改进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组合状态,使企业真正成为责、权、利合一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途径。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和经营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因此不能设想能有适应一切企业的两权分离的方法,而只能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寻找各自合适的分离形式和途径。目前在试行的有: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前三者即承包经营与租赁经营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区别: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不同,负盈负亏程度不同,经营者的选择形式不同。租赁经营与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区别:对经营者经营成果的最终评价不同,前者只对资金负责,后者还要对企业最终资产的增减负责。经营者的权限不同,对企业资产的运用没有较大的自主权。
承包经营、租赁经营两种形式的困难在于如何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租赁经营、资产经营责任制两种形式的困难是如何在价格不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准确的资产评估。就目前情况看,全民企业一般宜推行承包经营,以作为向规范化两权分离过渡的可行方式。
对于股份制的争议较大,有截然相反的评价。有肯定意见也有否定意见。持否定意见者认为,广泛集资导致与银行争储蓄,两权分离实际无法分离(大中型企业国家占大股仍会导致行政干预过多),股票交易导致投机行为,扰乱经济秩序等。持肯定意见认为,股份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而非固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扬长避短加以采用,尚须在实践中摸索。目前只宜在如横向联合的合资企业之类条件具备的地方试行。
3.企业内部机制改革要配套。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是所有制改革与劳动工资制度、厂长负责制、企业破产制、加强横向联合等项改革的配套工程。
(四)完善市场体系
1.市场的作用。市场是搞活企业的外部条件。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直至产品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市场。是否面向市场是企业有无活力的最显著标志。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价值规律实现的形式和场所,有了市场企业才谈得上独立经营,相互竞争,提高经济效益。对商品经济落后地区,市场的发展更起到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
2.市场的构成和特征。现代市场有完整的构成:商品市场(包括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资金市场(包括股票金融债券);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各种市场缺一不可。现代市场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的特征。统一是指构成上的统一和国内、国际地域上的统一。统一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即不断开放的过程。市场在统一性和开放性中贯穿着竞争性,取消竞争,就是取消市场。在目前,特别要反对以行政区划人为割裂市场。
3.目前要着重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和资金市场。前者现在着重于钢材市场的建立。后者主要包括三方面:短期资金融通制度化、经常化;金融机构多样化;基层金融组织企业化。
4.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价格改革。一是不合理的价格状况。一方面,表现为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偏低,工业品比价不合理(如1979年百元资金利润率煤为2 .1%,铁矿为1 .6%,而橡胶加工为44 .9%,手表为61 .1%,自行车为39 .8%),这样的价格既不反映供求,又不反映价值。另一方面,表现为价格管理体制过于集中,价格形成机制僵化。二是价格改革的必要性。价格机制是商品经济体系的枢纽,是逐步形成和完善市场体系的关键。它既能对生产起调节作用,又能对需求起调节作用。如果价格不合理,利润就没有意义,这就无从正确评估各种投资方案和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就失去平等的竞争环境,苦乐不均,产生错误导向,从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资源浪费;更是造成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重要原因,企业利用价格不合理与国家讨价还价,国家同样可以利用价格侵犯企业的自主权。因此,不理顺价格体系,企业就活不起来,其他任何改革措施都难以真正奏效。三是要进行结构性的价格改革。主要是解决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工业原材料价格偏低而加工工业产品价格偏高的结构性不合理状况。应该是有升有降。但应涨价的原材料价格,加工工业难以完全消化,则必然会导致物价总水平一定程度的上涨。但绝不会因此引起持续的通货膨胀。四是近年来物价上升过快的原因及对策。1979年以来共进行了6次价格大调整,是物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但物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因素在于总需求大大超出总供给,出现严重的卖方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超出流通对货币的需求量,导致货币过快地贬值。其根源在于基本建设投资失控和消费基金失控,出现超前分配,即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结果不得不增发货币。控制物价轮番上涨的主要对策在于有效地控制投资和消费基金,但这要有一个过程。在宏观环境不佳的时候,暂停大的价格改革措施的出台。五是价格改革的必然趋势。价格非改革不可,问题在于要有基本成熟的条件和合适的时机。今后的价格改革基本要遵循调放结合、小步进行的方针。供求矛盾大的以调为主,供求平衡或矛盾缓和的可全部放开或扩大放开的比例。走小步、不停步,化大震为小震,保证每年零售物价指数上涨不超过5%~6%。但在总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要保持并减少这一增长率是困难的。
(五)加强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特点。宏观调控就是国家主要用经济手段有计划地运用或通过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市场机制并配合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去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宏观调控具有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特点。间接调控就是利用经济手段去调整利益关系,引导微观单位的活动符合宏观要求,而不是使用经济以外的强制手段。
2.宏观调控内容。一方面,在于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首先,是总量基本平衡。目前仍要着力控制总需求,制约需求膨胀,下决心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消费基金过快增长。(我国1987年后即便不再上新项目,仅完成过去项目需继续投资3500亿,而现在安排的年度基建投资只有950亿;1986年全国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8 .4%,而全民工业劳动生产率只增4%。)其次,是控制总量的结构平衡。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宏观调控的另一方面重要内容,就是要逐步消除企业因客观的物质生产条件不同而造成的机会不均等,为企业的合理竞争创造平等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
3.间接调控手段的使用
这主要是通过税收和银行信贷来进行。通过税种的合理设置和税率的调整引导微观单位经营方向和行为;通过贷款条件、利率、贴现率、汇率、准备金等手段控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调整资金的合理流向。而税收要影响价格,信贷的利率、汇率本身就是一种资金的价格,因此,间接调控实际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和价格机制的运用。在目前条件下,宏观调控在坚持经济手段为主的前提下,还不得不保持较多的行政手段。
三、改革的现状与怎样正确对待改革
(一)改革的现状与特点
1.改革已进入了双重体制并存阶段。新体制已经产生,旧体制仍在运转,新旧体制势均力敌,处于相持阶段。应该说这是改革比较困难的阶段。双重体制集中表现是双重价格体制。
2.双重体制出现的必然性及弊端。一般认为改革应尽量避免双重体制出现,东欧国家的改革大都搞的是“一揽子”计划。只有东德搞了一段时间双重体制,但因矛盾太大,结果又重新集中起来。现在对我国改革双重体制的出现,理论上还未能说清,但就实践看,一致认为双重体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就后果分析,双重体制不可避免的原因:一是有利于分步骤调整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可以分散改革的风险,如粮食价格要照顾农民、国家、城镇居民三方面利益,因此只能实行多种价格;二是有利于增加生产供给、缓和供求矛盾,如计划外价格放开,促进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三是有利于一定程度上节约使用资源,如高价原材料促使用料节约。二、三两点许多人认为这是新体制的优点而不是双重体制的优点。双重体制弊端在于:一是新旧体制交替中,搞不好会出现真空状态,如1984年底在直接控制手段放弃后,间接控制没有跟上,造成了宏观失控;二是双重价格的存在,造成经济信号系统混乱,使企业行为双重化,出现非法牟取暴利现象;三是资源利用上的弊病,即资源配置不当,高价保护了落后,出现了小厂挤大厂、落后技术挤先进技术的问题。
3.如何解决双重体制并存问题。双重体制弊病很多,但又不可避免,出路何在?长此以往,经济混乱状况会日益严重;重新集中化,则意味着改革的倒退;跳过去,快速过渡,风险太大,容易葬送改革。看来比较积极稳妥的办法是积极创造条件,既有步骤地又能尽快地过渡,争取在不很长的时间里使新体制能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旧体制的完全消失,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
(二)正确对待改革的态度
1.正确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进行如此全面、系统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比起东欧一些国家,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困难。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不能设想得一帆风顺,要有经受暂时的挫折和失败的思想准备。特别在目前双重体制并存、价格改革暂时受阻的情况下,要正确对待发生的种种问题,包括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本应避免而未能避免的问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承认它,忍受它,设法解决它。坚持改革要主动提高对改革的承受能力,而不能碰到困难就想走回头路或产生急躁情绪。
2.正确认识改革的长期性。改革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它的长期性。改革已搞了8年,但还仅仅是开始。改革是急不得,快不得,慢不得,停不得,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种长期性不只因为改革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更在于改革的步骤要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改革是要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发达的经济,也就不能幻想改革的速成。匈牙利全面改革已近20年,至今企业仍是一只眼盯着市场,一只眼盯着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行为仍是双重的,未达到理想目标。我国的改革花的时间可能要更长。
3.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的探索性及与此相关的某种政策上的过渡性。中国的改革要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但绝无固定现成的模式可供照搬,主要靠自己探索。当然改革需要制定总体规划,有明确的改革总目标,但具体实施,则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让实践去作最终的评价。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进进退退的事是常会发生的,当然在主观上要尽量避免这一点。但无论如何改革只能是曲折地向前发展,而不可能直线前进。在改革实践中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我们正是根据这种认识去制定各项改革政策。因而从总体上说,改革政策是适应客观实际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由于实际情况和认识的变化,特别是在目前这种双重体制条件下,要想政策一成不变怕是不现实的,改革中的许多具体政策,都带有一定的过渡性、可变性,而不是最理想、最科学的政策。这并非政策制定者的无能,而主要是受客观现实的制约。因此,当某些政策有变化时,我们应该采取理解的态度。
4.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得失。任何改革都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如此,政治体制改革更不例外。毋庸置疑,改革从总体上、长远上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且实践也已证明人民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和好处。但是不能认为改革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局部带来的都是好处。所谓利益调整,就是某些方面要失去一些利益,某些方面要得到一些利益。如任何物价的调整,都会给不同方面带来不同的利益得失。然而正是在这种利益调整之中理顺了经济关系,从而促进了生产发展,结果为我们带来更大的利益,如果谁都不愿失去一点既得利益,那改革就无法进行了。有失才能有得,小失为了大得,这也算是改革的辩证法。因此,为了整体的、长无的利益,乐于牺牲一点局部的、眼前的利益,这是从事改革的人们应具有的胸怀。当然,我们必须十分注意人们在利益调整中实际的合理的承受能力,把改革的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
5.正确评价各项改革措施的主要标准。评价一种社会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准,不在于这种社会制度本身,更不在于某种伦理道德,而在于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正确道路。长期来,由于社会主义在过去采取了一种僵化的体制,这种体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改革就是要改变旧体制,为社会主义原则寻找新的表现形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建立新体制,不是旧体制的繁衍换代,更不能在经典著作里找到现成答案,而只能主要从适应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实践去探索。凡适应生产力发展就要肯定,不适应就要否定,通过实践结果的不断抉择,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获得原则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这个问题上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生产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把四项基本原则混淆,把具体形式凝固化,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改革可采取的具体经济制度和形式当作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来批判,而把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旧体制当作社会主义来坚持,这显然也是极端错误的。
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历史优越性,就应该承认社会主义能够容纳一切能促进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经济制度和形式,不存在一方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而另一方面又与社会主义不相容的情况。即使某些对发展生产力有利的事具有不同的程度的非社会主义性质,但仍能够在国家的控制、引导下,为社会主义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甚至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以这种观点看待党对一些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及借鉴或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社会化大生产必须的经营管理方式,就不会再抱任何怀疑的心理,就不会老是从传统观念出发,在这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上面纠缠不清。
(此文系1987年8月在浙江省市(地)讲师团备课会上的发言提纲,并印发市(地)市委中心组、市(地)机关各单位中心组、市(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