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说,粳米、籼米、粟米、高粱米粥,可以通利小便,止烦去渴,滋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能益气健脾,可以治疗虚寒导致的腹泻、吐逆等症。另据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载,“粳米,味甘”。北方的粳米性凉,南方的粳米性温,赤粳米性热,白粳米性凉,晚熟白色粳米性寒。新粳米性热,陈粳米性凉,生粳米性寒,煮熟的粳米性热。新米刚下来就食用,可能会引动体内的风邪病气,而陈米就比较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病人食用。若粳米同马肉一起食用,可诱发老病;若将粳米与苍耳一同食用,则会引起心痛,应当立即烧仓米灰和蜜浆调服,否则可能导致死亡;嗜好吃生米的人,会导致腹内结块的疾病;饭落入水缸中,时间长会因为腐败而浮于水面,如果误食可能导致恶疮。
水类不一,取煮失宜,能使粥味俱变。
语意:水的类别不一,若取用失当,会使粥味全变。
语见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曹庭栋指出,初春的雨水,其中含有春阳生发之气,最有益于身体。夏天连雨天气太长,其雨水为湿热熏蒸所成,饮用之易使人患病,物品接触到梅雨水也易发霉,所以梅雨水不可以用来煮粥。夏秋多雨,地面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这种水郁积深厚,而蒸发得也快。有人认为,这种雨水可利热又不助湿气,恐怕未必会是这样。腊月的雪水,味甘、性寒,可以解毒,能预防和治疗季节性传染病。春天的雪水,易生虫而致腐败,不可饮用。长流活水,四季皆宜。随地势的不同,山泉水的水性也会发生变化。池塘湖泊内不能流动的水有毒。井水清洌,清晨打出的第一桶井水为井水之精华,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它来煮粥,不用添加其他的辅助物品,粥的颜色天然微绿,醇香味美,味道特别。用缸储水,可将朱砂块沉于缸底,能使水洁净,解百毒,人用而益寿。
元代养生家贾铭曾指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食物的性质有互相对立与宜忌之分。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平时不注意食物的特性,轻则会导致五脏不和,重则能使人丧失性命。水是生命之源,历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可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饮水和烹饪用水,却习焉不察,忽视了用水的养生之道。
天雨水,味甘淡,性冷。
语意:天上降下来的水,味甘淡,性寒。此为概略而言,具体情况差异很大。
语见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广义上讲的天降之水,主要包括雨水、雪水、露水和霜。《饮食须知》认为,立春节气的雨水,带有春季万物开始生发的气息,故不孕夫妇在这一天各饮一杯雨水,易怀孕。梅雨水,味甘、性平,此水入酱易熟,沾衣易烂,人受其气生病,物受其气生霉,故此期间的雨水忌入饮食。液雨水谓之药雨,即立冬以后十日到小雪节气期间的降雨,因为这种雨水适宜制作杀虫药饵,故被称为药雨,显而易见,此水不宜饮用。腊雪水指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前后的雪水,据说此水浸泡种子,能抗旱不生虫子,也适用于腌制或贮藏一切果实,可以保证永不生蛀虫。春雪日久则生虫,因此不宜用于食物加工制作。露水味甘性凉,花草上的露水多可饮用,古人用秋天的露水酿酒,叫做秋露白,甘甜爽口。篱笆头上及枯树穴中的露水叫半天河水,时间久了要慎用,其中可能会含有蛇类的毒。从屋檐上滴下来的水,味苦、性大寒、毒性很大,如果不小心喝了会生恶疮;滴到脯肉里,人若误食,腹内会生肿块;这种水进入菜里也会有毒,不可食用。冬季的霜,味甘、性寒,古人也有收集饮用的。冰雹水,味咸、性冷,也有毒,若不慎吃了也会生病。夜晚在月光下以器皿取的露水,称为明水,其味甘而性寒,古人也有取用者。
同是天降之水,其性却因季节或所取的途径不同而异。若不知其宜忌,盲目饮用,无疑会损害身体的健康。
井水,味有甘、淡、咸之异,性凉。
语意:井水的水质不同,有甘、淡、咸的不同,其性凉。
语见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贾铭指出,凡是井水,以远从地脉上游来的为上等;在人口稠密的城市,若有污水流入或者渗入的井水,不可饮用。早晨第一次从井里取的水叫井华水,意思是取了浮于水面的真气,可以用来煎滋阴药剂。古人炼丹时,也常使用井华水。古人认为,井华水可以使人长寿。《饮食须知》指出:“水之气味,随之变迁,天地气候相感,非疆域之分限。”此处是说,水质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由于天地之气交感所致,而不是地域不同所造成的。立春、清明这两个节气所贮之水,叫神水,适宜制丸、散、药酒,可以久留不坏。谷雨时取自长江的水较好,可以用来酿酒,长久储存会变为天青色而味洌。端午节午时取的水,用来服丹药丸有效。五月五日午时如果有雨,可马上砍伐竹竿,其中一定有神水,其水可以为药。小满、芒种、白露这三个节气内的水都有毒,制药、酿酒、醋及制作其他食物,都易坏;人若饮用,易生病。立秋日五更取的水,长幼各饮一杯,可以除百病。寒露、冬至、小寒、大寒以及腊月的水,都能用来浸造滋补的丹丸药酒,和雪水有同样的功效。
《易经·井卦》曾指出,改邑不改井。意思是说,即便改建村邑,也不可改井,可见井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多么重要。井水可以养人,众人汲之而水不尽,所以《易经》的《彖辞》认为,“井养而不穷也”。《易经》说“井泥不食”,可见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就注重井水的饮食卫生了。
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
语意:被称为“太阳之草”的黄精,经常服食,有益健康。
语见西晋的《博物志》。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可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据《本经逢源》载,黄精有补阴之功,可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古时延寿方中常含有黄精,也有单独服食此草者。《太平圣惠方》中载有服食黄精之法:将黄精根茎不拘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洗去苦汁,经九蒸九晒之后,随意取食。在《本草纲目》中,则记有将黄精阴干研磨,温开水冲服,不计量,久服有返老还少、轻身益寿之功。据《养生术》载,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黄精能显著延长家蚕的生存期,有增寿作用。经常服食此物,确有健身益寿之功效。
《稽神录》上有一个关于黄精的传说。古时候,在临川有一个婢女,因不堪主人的欺压,逃入深山之中。日久粮尽,饥甚,在水边看到一种野草枝叶可爱,就拔取洗净并连根吃了。她觉得味道不错,以后就经常以此草充饥。久之,身轻如燕,行走如飞,心里想去哪里,身体就能飘向哪里。据说她所吃的这种野草,就是被称为“太阳之草”的黄精。黄精可以延年益寿的功效,为很多人所熟知。唐朝大诗人杜甫在诗中就曾写道:“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
食诫篇
中医用“阴阳五行”解释世间万物。食物不仅存在阴阳五行属性,而且五行生克错综复杂,不了解食物搭配禁忌者不但养生无望,若误食还会大损精神。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语意:嗜食肥美食物的人,内多滞热,易患大疔(痈疽)。并且容易患病的程度,简直像拿着空虚的器皿去接受东西一样容易。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常吃厚味的食物,容易造成疾病,对人体健康不利,不符合养生学的原则。《黄帝内经》中还说:“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也就是说,如果无节制地摄食膏粱厚味,或过量食用甘甜食物,常会发生疔疮痈疽及脾瘅一类病症。凡养生者,就要避免过多食用油脂肥腻及过于甘甜的食物。
膏粱厚味或者说甘甜食物,即现代所指的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品。过量食用这类食物,最明显的后果是引起肥胖症。如果身体活动不多,食物中过多的脂肪以及糖类都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使体重超过标准,形成肥胖症。肥胖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它的危害主要在于会给身体带来各种病症,其中较常见的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等。至于因身体过重,给四肢造成过重的负担,从而导致四肢,特别是下肢的畸形,骨关节病者也屡见不鲜。古人所说的“膏粱之变,足生大丁”,指的就是过多食用肥腻油脂,引起身上长出痈疽疔疮。原来,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而糖尿病容易造成许多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皮肤上长出痈疽疔疮。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语意:六腑之所以能成痹,是由于过量饮食而伤脾胃所致。
语见《黄帝内经》。食勿过饱是古人一贯的养生主张,因为饮食固然是营养身体的,但必须吃得适量,否则,易损伤胃肠。胃肠受伤以后,则给予外邪侵袭的机会,从而使脏腑成痹。正因为饱食有很大的危害,历史上才有无数养生家主张节食。唐代大养生家孙思邈总结的一条经验是“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饮食量要少,次数可以略多;不宜长时间忍饥,而一旦遇到可口的食物就暴食。宋代学者娄居中则在《食治通说》中指出:“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我国民间流行的“早饭吃得好,中饭吃得饱,晚饭吃得少”,与这个“少食增寿”的道理也是相吻合的。另外,民间俗话“如欲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就是说不要过于娇惯孩子,太饱太暖,都会伤身体,这与节食养生的原理也是相通的。民谚有“要活九十九,每餐留一口”,道理也在于此。
人在过饥或饭菜可口的情况下,最易吃得过饱。而饮食过饱,受害的首先是肠胃。不仅急慢性胃炎多是由暴饮暴食引起,而且胃肠负担加重还会扰得体内其他器官不得休息,好比是“一家不安,影响四邻”,因为全身毕竟是一个整体。中医有言,“胃不和则睡不安”,描述的就是这种情况。明代人敖英在《东谷赘言》中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语意:按时进餐,身体才不易患病。
语见《吕氏春秋》。古人认为,按时进餐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早在《尚书》中就有“食哉唯时”的说法,意思是应当按时进餐。现代研究表明,按一定时间有规律地用餐,可牢固地建立起人体的条件反射,每到接近用饭的时间,胃肠就会主动分泌消化液,从而有效保证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民间有“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人不老”的说法,这一说法已经被现代科学证明具有合理性。根据人的活动规律与不同时间段的能量消耗程度,一个人的早餐宜占一天总食量的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午餐宜占其中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晚餐宜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活动量相对小一些,故早晚两餐特别重要。早餐应当是三餐中最好的一顿,能够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而老年人的胃肠功能一般稍差,故晚餐宜少吃,否则容易影响睡眠。早晨是一日之始,高营养的早餐可以防止一天的疲劳,并提高活力和劳动效率。若不吃早餐或者早餐不佳,整个上午的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只能靠前一天的晚餐来提供,这样常常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中午吃饱可以补充足够的能量,使血糖继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晚餐若是多吃,则容易使人兴奋,从而导致失眠,而且常会造成脂肪堆积,使身体发胖。可见,定时适量进餐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环节。
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
语意:饱食之后便躺下,会生很多疾病。因为这样会影响消化,对胃肠不好。
语见南朝医学家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陶弘景认为:“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又说:“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也就是说,人不能在吃饱后就躺下休息,这样符合养性之道。若是每天久坐无所事事,便会影响人的寿命。吃完饭,应当保持心情轻松而散散步,体会到散步带来的益处而心里愉快。这也正如流动的水不会腐朽,运动的门轴不会生蛀虫一样,能保持良好的状态,都是因为经常运动。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人不要在夜间吃东西,吃完饭也应当在门前的空地上散步几里方好。
饭后散步可以有助于胃消化食物,促进身体健康。《千金方》中指出,“饱食仰卧则气痞,作头风;触寒来者,寒未解,食热食,成刺风。”这就是说,吃饱饭之后,不宜仰卧;从寒冷的环境没有暖过来,就吃热的食物,同样不好。可见,古人对于用餐前后的身体状态是极其讲究的。饭后散步是积极养生的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若配合按摩,效果更佳。
四时无多食所制之味,皆能王五脏也。
语意:不同季节适宜吃不同的食物,因四季之变调五味之甘,可补五脏之不足。
语见宋人蒲处厚所撰的《保生要录》。因时调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养生思想,《保生要录》以“四时五行配五脏”之说作了深刻阐述:天有五行,人有五脏,食有五味,故肝法木,心法火,脾法土,肺法金,肾法水。酸纳肝,苦纳心,甘纳脾,辛纳肺,咸纳肾;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制土,水制火,火制金,金制木。正因为如此,宜食相生之味,以助五气。五脏不伤,王气增益,饮食合度,遐龄自永。换言之,自然界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人体有肝、心、脾、肺、肾五脏;食物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以五脏配五行,则肝配木,心配火,脾配土,肺配金,肾配水;五味分别进入五脏,则酸入于肝,苦入于心,甘入于脾,辛入于肺,咸入于肾;五行之间有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间又有相克关系,即木克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外五季中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味道的食物,既不宜过,又不宜不及,均衡调节,增强五脏的功能,就可以健康长寿。
人体五脏在四时各有吸收、消耗、贮藏、平衡等问题,因此根据季节性变化和食物性味功用而合理安排饮膳,是中国古代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
语意:情绪激动之时,不宜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