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言语不同于赞美容易被人接受,因为它涉及一个人的心理、情绪、自尊心、思想状态等诸多因素。所以,由于批评不当而招致对方怨恨的事例是很多的。
所以,在批评的过程中,使用富有哲理的故事、双关语、形象的比喻等,以此缓解批评时的紧张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从而增进相互间的感情交流,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1)限定条件
有位名作家应邀到某学校演讲,时间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这段时间是学生最爱打瞌睡的时候。他一上台,就声明说:“在这闷热的午后,要各位听我这老头儿说话,一定会想打瞌睡,我想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是有两个原则要遵守,一是姿势要优雅,不可趴在桌上;二是不准打呼噜,以免干扰别人听讲。”语毕,全堂轰然大笑,瞌睡虫一扫而空。
(2)请教式批评
有个人在一处禁捕的水库内网鱼。远处走来一位警察,捕鱼者心想这下糟了。警察走近后,出乎意料,不仅没有大声训斥,反而和气地说:“先生,您在此洗网,下游的河水岂不被污染?”这情景令捕鱼者十分感动,连忙诚恳地道歉。若是警察当初责骂他,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3)启发式批评
启发式批评是针对对方的错误而言。错误的改正还是要靠对方“良知”的觉醒和对错误的充分认识。所以,高明的批评者总是逐渐地“敲醒”对方,启发对方做自我批评。
据某单位几位老同志反映,晚上住在机关宿舍楼上的青年同志不注意保持安静,老同志在楼下睡不好。党委书记和这些年轻人闲谈时,讲了一则笑话进行暗示:
有个老头神经衰弱,稍有响动,就很难入睡。恰好楼上住了一个经常上晚班的小伙子。小伙子每天下班回家,双脚一甩,将鞋子“噔噔”抛了出去,重重地落在地板上,每次都将好不容易才入睡的老头惊醒。老头提了意见。当晚小青年下班回来,又习惯地把脚一甩,将一只鞋抛了出去,当他用脚要抛第二只鞋时,突然记起老头的话,于是轻轻地脱下第二只鞋。第二天一早,老头埋怨小伙子说:“你一次将两只鞋甩下,我还可以重新入睡,你留下一只不甩,害得我等你甩第二只鞋等了一夜。”
笑话说完,小青年们哄堂大笑之后,悟出了笑话的所指,以后就注意改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