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闽晋
近期,本人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真通读了由胡舒立、王烁主编的《中国2013关键问题》一书,受益颇深,心得有二。
一、公平教育--缩短人生的起跑差距
中国父母首先担心的一件事,就是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就有了用天价款去购买学区房,用不正当的方式去挂靠户口,用尽社会关系去批出一张“条子”,用超高压手段去迫使孩子强学硬考,等等不一而足。这不仅扰乱了市场规则、腐蚀了政府官员、败坏了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切,正是由于教育资源失衡造成的。
教育资源失衡是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结出的苦果,近些年来虽然反思的力作不少、改革的呼声不断、回应的态度不差,可就是看不到有力的举措,教育资源失衡似乎成了过不去的坎、撼不动的山。该书历数了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出现“两头热、中间凉”的种种现象,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改革不也如此吗?
虽然没有人反对提倡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但就是无人去搭建素质教育的框架。我认为以一个省的范围内构造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可以科学降低初中、高中应试的难度,让多学、偏学者无益可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提高综合素质在招生录取中的比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出现的“中间凉”现象必须彻底改变,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把教育部门从直接管转到“定标准、促公平”上来,设立小学、初高中建校、教学统一标准,取消所谓的“实验校”、“实验班”,按照社会发展、人口流动的要求建立公立学校,切断学校与主管部门的人员任用交流,强制推行校间老师任课轮岗制度,让绝大多数家长都能摆脱当下就学的烦恼,让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快乐地一起奔跑。
二、向自己开刀,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
当前被老百姓广为诟病的问题之一,乃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政府近些年来也下调过不少就诊项目收费标准,降低部分常用药的药价,基层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售价,但仍未解决“难”和“贵”的问题。
首先,政府要向自己开刀,要改变建好医院、建大医院、建公立医院为自我服务的思想,缩小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就医待遇区别,把更多的就医资源用到老百姓身上。其次,医疗机构要向自己开刀,要端正办医宗旨,把医院规模控制在政府下达的医疗保障范围之内,不贪大求全,把更多的医疗人才下放到中、小医疗单位和交流到民营医院中去,让老百姓可以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就医。再次,主管部门要向自己开刀,发改、物价部门要隔绝与医药生产企业的利益关系,严格监控药企的生产成本,合理控制定价,不让药品、药材在一出厂时就出现虚高。卫生职能部门要彻底摆脱招标虚设的乱象,真正在药品、药材的性价比上把好关,让老百姓得实惠;还要切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让医院按发展规律、工作规律抓好建设,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