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兰
《忠诚与背叛》将目光再次聚焦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重庆,掀开了“11o27”大屠杀极其黑色而悲壮的一幕,真实感人地还原小说《红岩》众多人物的原型,讲述了这段革命斗争史里所发生的“忠诚”与“背叛”的故事。
他们在明知敌人一定会杀害他们的最后时刻,并没有忘了最后一份责任,这就是要向自己的党说说“心里话”,这心里话集中起来就是:自己的党必须保持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他们在狱中秘密地下党组织的动议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认真严肃的精神,从党的建设、组织发展、党员教育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他们相互嘱托,若有人有机会活着出去,一定要把他们关心和讨论的问题形成报告交给党组织。
罗广斌在创作《红岩》之前,于1949年12月就向党组织秘密上交了一份题为《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第七部分“狱中意见”,现今常被称为“狱中八条”:(1)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2)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锻炼;(3)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4)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5)切勿轻视敌人;(6)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7)严格整党整风;(8)严惩叛徒、特务。
这看似平凡的短短八条,如今读来仍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如果我们党没有解决好这个课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简而言之,永葆党的纯洁性,对于党组织而言就是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可贵的政治品格。从我们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忠诚就成为每一个共产党人毕生的修行与坚守。
忠诚,源于纯洁、笃定的信仰。“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用什么来迎接我们的胜利?用我们不屈的意志,坚贞的信念!”……红岩烈士们就是这样一群有着纯粹信仰的人,他们为共产主义而生,也可以为共产主义献身,他们倒在了黎明之前的枪口之下,慷慨赴死,但被消灭的是身体,得永生的是灵魂,是革命者的气节与精神。
在新的历史时期,忠诚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面临着新的考验。面对着物欲横流、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我们是否坚守住了当初的信仰,是否坚持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腐蚀与反腐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是否守住了底线,抵制了诱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是否勇于应对挑战,敢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红岩烈士们为我们树立了永恒的精神丰碑,我们唯有倍加珍惜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时刻以红岩精神为镜,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永远忠诚于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