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老人多长寿,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山区绿色植物多,植被比较好,空气清新。山里多瀑布、山泉、雷雨、闪电,所以空气中含有数量众多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强健神经系统、提高免疫能力的功效,是一种“长寿素”。此外,山区环境较好,没有工业污染,也少有噪音,有的是鸟语花香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山区人文气候也非常美好,人情纯朴,勤于劳作,暴力犯罪事件较少,人与人关系也比较和谐。受居住环境的限制,生活在山区的人们从小就有劳动的习惯,长年劳动锻炼,使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劳动强度较大,还导致山区的人们在粗茶淡饭中也能保持良好的食欲,晚上有比较好的睡眠。山区水质清新,植物性食品丰富,寿星们都长年饮用山泉水,爱食野菜野果,也善于采食草药,有着用之不竭的天然保健食源和药源。此外,山区人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也容易使他们颐养天年。北大哲学系教授李中华说,北大哲学系包括在世的教授,90岁以上的有十余人,冯友兰、梁潄溟、张岱年、任继愈等都是90多岁的高寿哲人。老先生们的长寿与北大的环境有关,如果一个环境矛盾百出,勾心斗角,每个人都不愉快,置身其中是很难高寿的。环境是人创造的,反过来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和谐的环境对养生非常重要。这就是养生与环境的关系。
六、养生与季节的关系
传统的养生观念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健康长寿,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季节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因此,养生保健要顺应天地四季之变化,五谷果蔬之调养,使人体能随自然界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抗御能力,以适应季节周期变换,达到防病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要根据不同季节和食物的功能来选择自己的食物。如春季食用生姜、荠菜、白菜等祛风散寒的食物,夏季多食冬瓜、苦瓜、黄瓜等清暑祛湿的食物,秋季常食银耳、芹菜、雪梨等润肺养阴食物,冬季应食狗肉、羊肉、萝卜等补脾温中的食物。
《黄帝内经》认为,“饮食应该地道”。“地道”就是节气,人的饮食应遵守节气的变化,人吃的东西要按节气规律去吃,吃应季食品,这才是合理的养生之道。如春季气候转暖,阳气上升,食疗原料多选用茭白、生姜等清淡宣散的食物,少用狗肉、羊脊骨等厚味温补食物。人患的一些疾病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在某一季节发作或加重,如冬季脾胃虚寒之胃病,肾阳亏虚等,在选用食物时,应配以海参、鲫鱼、黑豆、鹌鹑等温胃壮阳的原料,以防该病复发。
老年人冬季进补要记住八个字:“益气、养血、滋阴、补阳。”1.益气,老年人脾胃气虚,消化力弱,常出现气短懒言、四肢乏力、脉搏无力等症状,可用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羊肉、莲子等;2.养血,老年人血虚常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等症,可用熟地、当归、阿胶、龙眼肉、羊肝、葡萄、黑豆等;3.滋阴,老年人津液亏损,五心烦热,消瘦便结,脉弱而数等,可用天冬、麦冬、石斛、枸杞、玉竹、银耳、木耳、百合、梨、甘蔗、龟肉、鳖肉等;4.补阳,老年人阳气不足,常表现形寒肢冷,乏力自汗,腰膝酸软,小便不利,脉弱而迟,可用附子、狗肉、羊肉、虾、核桃、韭菜、干姜、橘子等。老人进补应掌握药物和食品的四性五味及补益作用,能在身体需要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药物和食品合理进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天要静养,学会吃和睡”,这是陕西省老中医杨宗善教授的经验。他认为,冬季三个月是人生机潜伏的季节。冬天养生关键是“藏”,“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是自然规律。冬天,老年人除了吃之外,就是睡眠。冬天应该多睡一会儿,不要太早起床,有利于储存能量,减少体力消耗。
七、养生与祖国医学的关系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职业中医养生的精髓体现在六个方面:
首先,是中庸之道。中庸原意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用于养生不外乎要平衡适中,避免极端化、绝对化。如绿豆汤、白萝卜、茄子、柿子椒等本来是好东西,可是一些“伪大师”将其功用无限夸大,说可以替代药物行使治疗作用,这就成了十足的谬误。
其次,是天人合一。养生要符合自然规律,要与时令、环境、社会统一协调。如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黄帝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季节为例,必须顺应四季的变化,应时而动,别跟自然规律对着干。
第三,要力求简单。有人分析了近千名长寿老人养生的秘诀后,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唯有简单才能长期坚持,最终获得高寿的回报。可见大道至简的人生哲学也适用于养生。难怪中医强调抓住本质,化繁为简。
第四,融于生活细节。一些人出门必坐车,上楼必乘电梯,却在下班后勿勿赶往健身房。平时若能将养生生活化,以步代车,坚持上下楼梯,融养生于吃、喝、拉、撒、坐、卧、行、走等生活细节之中,才能持久,获得“聚滴水成江河,积跬步成千里”、“积小善成大善”的最大效果。
第五,与纠正恶习结合起来,中医讲“治末病”。“治末病”的要诀之一就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药王孙思邈称之为“养性”,此乃获得健康的法宝。
第六,“审因施养”与“辩证施养”相结合。中医强调养生不拘一法一式,突出个体化。你需要锻炼形体,他需要调理饮食,我需要养精蓄锐,他需要调理精神,要各取所需,因人而异,养生不强调整齐划一或盲目跟风。
明代有位养生家万全认为养生要注意四点: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寡欲指不要过分追求功名利禄;慎动指不要过度活动,而是要“动而有节”;法时指人的饮食,生活要顺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证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却疾指却病养生。万全认为,人要想健康长寿,关键在于自身的调理、养护。药物是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详见2013年5月13日《医药养生保健报》)
八、养生与养神的关系
中国养生学从来都视养神为首务,正所谓“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古代养生家大多认为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可以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中医认为,养心则养生。要以德养心,“积善成德”;以仁养心,心怀宽容,乐善好施;易性养心,“笑口常开,青春常在”;哲理养心,待人待己,内心平和。中医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主宰一身。养神的要点有六。
一是调情志。情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太过则损害肌体的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既不使太过,又不使持久,做驾驭自己情感的主人。“世人欲知卫生道,顺理修身去烦恼”(《孙真人卫生歌》),心胸豁达,乐观开朗,遇事不怒,七情适应,乃是智者的养生之道。
二是慎劳神。《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这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那些非原则的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如果经常的焦躁不安,思虑重重,患得患失,便会伤神毁志。
三是不贪得。老子的论道是中国养生之道的学术渊源之一,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知足”就是不受利欲的引诱,不作过分的奢求,这既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恬淡虚无,少思寡欲”,“静柔气功,生生不息”,“行事谨慎,回避祸害”。
四是寻寄托。《寿亲养老新书》说:“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说:“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发展兴趣爱好是消除孤僻郁闷的好办法。有好琴棋者,有好书画者,有好古玩者,有好禽鸟者,有好花木者,各以嗜好寻求,自得其乐。充实业余生活,使精神有了寄托,达到“乐以忘忧”、“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五是重养性。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指出:“若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人们只有重视道德修养与人为善,心理才能处于愉悦平衡状态,身体机能才能和谐。
六是重调养。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的影响更胜于物质。中国古代医家、道家、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对患者的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庄子《达生》篇认为,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劳累,看破生死,无心于生死得失,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孔子提出“仁者寿”、“智者寿”。董仲舒认为,仁人之所以多寿,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养其身。著名医学家石天基作了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祛。心病还用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专家认为,人类50%-80%的疾病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实践证明,形神一体,精神与健康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呀!
九、养生与平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