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当时他被捕的时候,望着眼前的女儿,不停地叹息:“都怪我倒霉,连个儿子都没有,今遇如此之灾祸,谁能帮我一把啊!”缇萦年纪虽小,当时只有15岁,她听了父亲的话后,心里非常难受,流着泪对父亲说:“父亲,缇萦虽是女儿身,但也要和男儿一样,跟随父亲到长安去,亲自向皇上申诉,为父亲洗辩冤屈。”缇萦到了长安,皇宫内外戒备森严,因见不到皇上,她便想出了个主意,给皇上写一封信,让守门的人递了进去。汉文帝打开一看,是一个女孩写的,诉说了她父亲为官清正,不幸犯罪,要受酷刑,她心中很难过。愿皇上废除酷刑。若脚被砍了,不能再安上,鼻子砍了不能再长出来,这样就成了残废,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她还说自己愿做一个“奴婢”服侍于朝廷,让父亲有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汉文帝读了这封信后非常感动,也十分重视,于是召集文武大臣,宣布从此废除酷刑。这样一来,淳于意就没有受到酷刑的惩罚,有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从此,缇萦救父的故事就一直被人们传颂着。
二十、卧冰孝继母
晋朝时,山东临沂有个名人叫王祥(184-268),幼年时不幸丧母,父亲王融续取了一个姓朱的女人为后妻。继母心术不正,常在王融面前说王祥的坏话,时间长了,王融信以为真。但王祥并不计较这些,他一如既往,每天早起晚睡,推磨挑水,服侍父母,受到邻里乡亲的称赞。有时父母患病,他更是日夜守护,尽心侍奉,亲尝药汤。一次,继母忽然想吃鱼,而当时正值隆冬,寒风刺骨,河水冰封,到哪里去寻找鲤鱼呢?王祥来到河上,解开衣服,用自己的体温将冰暖化,果然两条鲤鱼跃出水面,王祥高兴至极,将鱼持之带回家去。
不仅如此,王祥还和他的异母弟弟王览搞好团结,兄友弟恭,和睦相处,深得人们敬佩。后来,人们把家乡的村名改为“孝友村”,并把他兄弟俩列入临沂“五贤”,和诸葛亮、颜真卿、颜呆卿一起供奉在“五贤祠”内。
二十一、朱老总心牵百姓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时候。有一次,朱德总司令骑着马从五十里外的桥儿洞回延安,他看到一位老大爷,背着一口袋粮食艰难地走着,他忙从马上下来,走到老大爷身边说:“老乡,你这么大年纪,背着东西走路太吃力了,来,放在马上给你捎走。”说着,和警卫员把粮食抬到马鞍上,与老乡一起步行。老大爷看着这位首长挺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便悄悄问警卫员。警卫员告诉他是朱总司令。老大爷激动得不知该怎么办,拉着朱总司令的手说:“你对咱们老百姓太好了!”可朱总司令却说:“老人家,不必客气,咱们军队和老百姓本来就是一家人嘛。”
朱总司令一直用马把老乡的粮食捎到延安。
又有一次,王家坪的农民白仲杰正在锄地,朱总司令走过来,像往常一样,帮他锄。两人锄着、说着。这时,白仲杰告诉朱总司令,去年庄稼受了旱,收成不好,村里有三户人吃粮紧,存粮怕是吃不到收新麦。说着无意,听着却记在了心里。第二天,朱总司令就派警卫员给三家困难户送来了三斗米,让他们暂渡灾荒,努力生产,争取丰收。
像这样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真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不仅白仲杰感激他,全村的人都感谢他。朱总司令关爱百姓,体贴民情的故事,永远留在延安人民心里。
二十二、王克勤关爱战士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全军闻名的爱兵模范,名叫王克勤(1920-1947)。他在当班长和排长期间,团结互助、互相关爱,把战士看成亲兄弟,并总结了思想互助、技术互助、生活互助,“三大互助”的经验。1946年12月,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社论,号召全军“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
王克勤是个从旧社会受过苦过来的,他懂得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对同志有深厚的感情。他热爱战士,不仅从思想上关心,而且从生活上照顾,帮助大家共同进步。有一次,有个新战士犯了错误,王克勤没有因为班里受到上级的批评,而对新战士发火。他热情耐心地做这个战士的思想工作,进行教育,使他感到兄弟般的温暖,思想很快有了转变。
平时,王克勤在生活上关心同志更是无微不至。行军时,哪位同志体弱或身体不好,他就抢着给扛枪,背被包。过河时,年龄小的同志没有经验,他就搀扶着小同志趟过河去,到宿营地后,晚上又给大家盖被子。有的同志病了,他就把自己有限的一点津贴费拿出来买食品给病号吃。有一次两天行军,战士小卢的鞋在泥坑里找不到了,王克勤看到后,立即脱下自己脚上的鞋给小卢,而他却光着脚走路。练兵中,他总是耐心做示范,发动技术好的帮助差的。新战士到班后,不用一个月时间,就可热练地使用班里的两挺机枪。在坚守徐庄的战斗中,敌人向王克勤班发了3000多发炮弹,但由于全班军事上互助,团结一心,大家用勇敢、智慧和技术战胜了敌人,全班无一伤亡。战后全班被评为模范班,有四人被评为英雄模范。
二十三、教小八路学文化
1939年春季的一天,毛泽东主席从杨家岭去抗大作报告,当汽车快开到校务部门前时,有两个小八路急忙跑过来看毛主席。毛主席下车后和蔼地问:“小同志,你们多大了?其中一个矮个的叫刘长贵说:“我十四,他十五。”主席又问:“你们年纪这么小,为什么就参加革命啊?·刘长贵挺起胸脯:“为了打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主席高兴地笑了,满意地点点头,又问:“你们跑来看我,知道我是谁吗?”他俩齐声说:“知道,您是毛主席!”毛主席笑着摇摇头说:“不对,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说着毛主席又问:“你们念过书吗?”小八路回答说:“没有。”接着毛主席便哈腰在手掌上写毛泽东三个字,并耐心地边写边教:毛字怎么写,泽字怎么写,东字怎么写。教完后还问他们记住了没有,两个小八路回答说:“记住了。”这时,毛主席才满意地向抗大校务部走去。
二十四、彭总疼爱小孩子
彭德怀特别喜欢孩子,他身边的警卫参谋有一个孩子,因家里无人照管,有时大声哭闹,这时,彭总就要把他抱起来,逗着哄着。在一次外出之前,彭总对警卫参谋说:“把他带上车,你又执行任务又带孩子多好。”警卫参谋连连说不行不行。彭总说:“谁都有个特殊情况嘛。”说着就把孩子抱起来,一起坐进了汽车。彭总爱孩子爱得奇特,谁家打孩子他都去干涉。有次,这个警卫参谋打了孩子几下,孩子哭嚎着跑到他那里去告状,他见孩子屁股上有印痕,便批评警卫参谋说:“你打他,我看该把你打一顿!”
后来,彭总每当学习、劳动之余,总要找到这个孩子,给他讲故事、擦鼻涕,分给糖果饼干吃。时间长了,孩子也懂得了规矩,当彭总戴着老花镜的时候,也就不去打扰吵闹,当他一取下眼镜时,便喊着“爷爷,爷爷”,跑上去,要分好东西吃。
二十五、善待老妇人
杜甫(712-770),是我国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晚年漂泊西南,曾到四川夔州(今四川奉节),在西筑草堂居住。
草堂西边不远,住着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妇,她无依无靠,家境艰难,平时以糠菜充饥。秋天,杜甫草堂前枣树上的枣子熟了,老妇便来打枣,以枣为食。杜甫对其非常友善。第二年,杜甫从草堂搬走,把草堂借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吴某无意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老妇人误以为屋中新主人不准打枣,便去杜甫处哭诉。杜甫想,如果吴某不让老妇打枣,岂不断了其一条生路,便提笔写了一首诗,题为《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两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贫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诗的大意是,堂前枣熟时,我任凭西邻来打枣,她是无衣无食、没有子女的老太婆,如不是生活贫困哪至于此呢?每当他打枣看到我而恐惧时,我反而对她更亲近以消除她的顾虑,你搬来后,老妇人担心你不会允许她打枣了,你又插了篱笆,更是无心变成有意了。她向我诉苦,由于官家横征暴敛,她穷得只剩下一把老骨头了。每当我想起战火没有停息,便不禁泪湿衣衫啊!
吴某看完诗后,为杜甫的真情所感动,遂像杜甫一样,友善地对待老妇人了。
二十六、乐善好施众乡亲
北朝魏齐时候,河北省赵县有个大善人叫李士谦。他年轻时参过军,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家族,非常富有。可他自己生活很节俭,对别人却很慷慨,常常施舍钱财,救济穷苦百姓,以助人为乐。
有一年闹春荒,许多人家断了粮,揭不开锅。李士谦从粮仓里取出一万石粮食,借给乡亲们度荒。这年夏天又遇上天灾,秋收也不好,借债的人也无力偿还,便请求他能延期偿还。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乡亲是帮助大家度荒,不是为了求利。今年受灾歉收,借的粮食就不用还了。”他怕乡亲们不放心,特意备办了酒席,在邀请大家吃饭时,当众把所有借据都烧了。
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些借李士谦粮食的人,都争先恐后地要偿还。他们齐说:“李参军去年救了我们的急,我们感激不尽,今年粮食丰收了应该偿还才是。契约虽烧了,我们心中都有数。”李土谦拒绝收债,劝乡亲们把粮都拿了回去。
过了几年,当地又发生了大旱,颗粒不收。老百姓到处逃荒,饿殍载道。李士谦设了许多粥棚,每天两次供应饥民稀饭,被救济生存下来的有上万人。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分给贫困户,帮助恢复生产。后来,李士谦又帮助百姓抗战瘟疫,一方面配制药品治病救人,并给他们送去粮食。为此,他又用掉粮食万余石。
李士谦乐善好施三十年,到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噩耗传出,当地群众无不痛哭流涕。在他出葬那天,万余人穿白色孝衣,戴白色孝帽,从四面赶来,送别这位行善一生的大好人。
二十七、教女尊婆母
唐朝时的崔晟,60岁生日那天,女儿崔玉姣一早赶回娘家,为父亲祝寿。中午正饮酒间,忽见一女子走到玉姣身边,耳语了几句,又匆匆离去。这时,崔晟看得分明,心生疑虑,便向女儿询问,玉姣不敢隐瞒父亲,说:“婆婆日前偶染小病,刚才托人传言,需要求医取药,女儿已打发人去了。”崔晟一听,忙说:“既然如此,何不早说,快回去服侍左右。”玉姣分辩说:“今天是爹爹六十大寿,非同寻常事,女儿若是来而复去,有失孝道。”
崔晟搁下酒杯,沉着脸说:“你丈夫不在家中,怎能让老人独卧病榻?女孩子出嫁以后,孝敬公婆为最,不孝公婆,终为不孝,我曾与你讲过多次,却因何忘得一干二净,还不速速回去!”玉姣无话,只得赶快归去。
宴席刚罢,崔晟便与诸亲友打过招呼,备马加鞭,飞驰女儿家中,向亲家母赔礼道歉,问安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