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彝区途中,果然遇到了麻烦。彝民们成群结队地拿着大刀、土枪、长矛、棍棒挡住了去路。红军翻译当即向他们作解释:“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不是国民党军队,我们是你们的兄弟,红军不打不抢彝民群众,请你们放心。”一些彝民不理解,还哄抢红军的武器。刘伯承得知后,对大家说:“不要着急,彝族群众主要是对我们不了解,我们要尊重他们,待了解后,他们会支持帮助我们的。”经过傲耐心细致的工作,彝族首领小叶丹提出,如果红军真把彝族当兄弟,那刘伯承司令就应当和小叶丹宣誓结为兄弟,这才是真心实意。
刘伯承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我们和彝族不结盟是兄弟,结盟更是兄弟,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做团结的模范。”宣誓结盟时,小叶丹马上跪地,表示敬意,刘伯承还过礼后,双手将他扶起。接着一只鸡被斩掉头去,殷红的鸡血滴落在两碗清水中。小叶丹端起碗,郑重宣誓:“刘司令和小叶丹,在海子塘边结为兄弟,如有改变,同鸡一样的死。”刘伯承也双手举起碗,宣誓说;“上有天,下有地……刘伯承愿与小叶丹结为兄弟。”两人说罢,将血水一饮而尽。
结盟仪式后,刘伯承高兴地邀请小叶丹等彝族兄弟到红军营地,并热情招待了他们。
红军出发那天,彝族群众争相欢送。刘伯承送给小叶丹一支手枪和一些步枪,小叶丹也把自己骑的一匹高大黑骡子送给刘伯承,并把红军安全送出彝族区。
十二、傣乡泼水
1961年4月,正是西双版纳凤凰花盛开的时节,周恩来总理来到这里,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当地盛大的民族节日——泼水节。
4月13日,这天清晨,身穿节日盛装的傣族人民,和各族兄弟肩并着肩,个个手里拿着泼水用具,欢乐地向市中心广场汇集。广场上摆着许多高大的水桶,桶里早已储满了澜沧江的清水。
周总理上身穿着一件对襟扣的白衬衫,下穿一条大腰身的咖啡色裤子,头上扎了条水红色的包头巾,一身地地道道的傣族装束,也来到市中心广场。
泼水开始了。每个人都使用一根柏枝,蘸着银碗里的水,互相洒着。在欢乐的人群中,周总理也欢乐地用柏枝蘸着水向人们身上洒去。按照傣族的风俗,水泼得越多越热烈,就表示越亲热。
傣族人民觉得蘸着碗里的水洒,远远不能表达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尊敬,于是就改用大盆来泼水。当时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警卫人员担心周总理受凉,就用伞去挡。周总理立即要他们把雨伞收起来,笑着说:“傣族群众的水,每一滴都是热乎乎的,我一点都不感到寒冷。”还说:“只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才能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啊!”说罢,他也放下了银碗,改用脸盆,把一盆盆清水向各族群众泼去。
在明媚的阳光下,到处是水花朵朵,笑声串串,大家互相泼水,互祝吉祥。这水花映出的彩虹,像一座座彩桥,把周总理和各族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十三、巧判地界案
老一辈革命家、我国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彭湃(1909-1944),在广东海丰一带组织农民运动,一次在平岗村,有两姓族居的农民,因为地界的事发生了争吵,嚷着要进城里去打官司。彭湃听到后,马上跑到村里去,他在稻田的地界上,摆设了一张桌子,桌子两边放了两个竹筒,他坐在中间,叫吵架的人分别站在两旁。彭湃开始问:“你们两姓要进城里去告官,打官司,是吗?”双方立即嚷了起来,各说各的道理,相持不下,一定要去打官司。
这时,彭湃见他们互不相让,就指着竹筒说:“你们双方都把银钱放在竹筒里,看谁放得越多,谁就有本事。”农民听了,觉得莫名其妙,不知是啥意思:“为什么要比赛钱多少呢?”彭湃说:
“你们知道打官司要花钱吗?”看你们有多少钱,都给这里放,谁拿的钱多,谁就有理,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两农民有所醒悟,接着,他又给农民讲了一大篇农民应当团结,不要闹意见的道理,讲得农民个个心服口服。从此以后,两家又和好起来。每当提起此事,大家都称赞:彭湃判案,和解为先,团结一心,合成一片。
十四、彭总的度量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一次,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和参谋长邓小平等30多人到前沿看地形。他们一路小跑,传令兵宋宝海手拿一面小三角红旗,一边跑一边喊让路,许多同志都让开了,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总见有人挡路,便训了他几句。没想到这个战士霍地站了起来,朝着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了他,又匆匆朝前赶路了。
这时,追随彭总的一个参谋走了过来,严肃地对那个战士说“你还了得,打起总指挥来了!”说着就命令传令排把他捆了起来,带他去追彭总。追了半里多路,总算追上来了。彭总回头一看,见捆了一个人,忙问:“干什么的?”传令排长回答:“这是刚才打你的那个战士,现在捆来送给你处理!”彭总双眼一眯,下唇咬着上唇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那个战士本来不知道打的是彭总指挥,当捆他时才知道闯了大祸,心里又悔恨又害怕,彭总却毫不在意,没有半点难为他,这使他心里非常感动,难过了好几天。以后他逢人就讲:“彭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而彭总呢,后来每提到这件事,总是笑着说:“这也怪我当时对战士态度不好!”
十五、管宁睦邻
三国时,有个叫管宁的人,很有学问,不愿做官,躬耕自食,过着勤劳幸福的田园生活。他所在的村子里只有一口井,他看见同村人,同一时间在一口井里取水,常因谁先谁后问题互骂斗殴,惹得全村人为此事都不和睦,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便买了不少盛水器具,提前把水汲满,等候各家来取水,从此避免了争井的纠纷。时间一长,大家知道是管宁干的,都引咎自责,互相规劝、推让,全村人和睦了,风气大为好转,生产也搞好了,人们其乐融融。
有一次,邻家一头牛拴在烈日下渴饿极了,便挣脱了缰绳,跑进管宁的田里吃庄稼。管宁看见后既没打牛,又没有骂主人。他很快把牛牵到阴凉处,给牛喂草吃,送水喝,照顾得耐心周到。当主人找到牛时,一看现场,又惊又喜,自愧难当,深受教育。过后逢人就讲管宁的人品,大讲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的好处。从此,村里再无争讼的事情发生,成为远近闻名的“礼让村”。
十六、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年间,主持编撰《康熙字典))的张玉书(1642-1711)在朝廷做官,他的老家扛苏丹徒邻居盖房时,把一堵墙砌在他家的地皮上。张家去说理,邻人不理睬,于是家人写信告到京城,要张玉书回家处理此事。几天后,京城来了信,家人打开一看,原以为是如何与邻居打官司,讨要地皮的事,而是写了一首诗:
千里寄书为一墙,让人三尺又何?
万里长城今犹在,至今不见秦始皇。
张家人看了信,再也不言语了。可邻人感到惊奇,好几天惊恐不安,当得知信的内容后,便惭愧地将那堵墙拆了。这里没有舌枪唇战,也没有你争我斗,而是一个“礼让”就把问题解决了。
由此可见道德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大家和睦相处,遇事谦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该多好啊!
十七、毛泽东赡养老人
毛泽东主席对待老人特别尊敬,在赡养老人方面更是令人称道。1950年,杨开慧的母亲80岁高龄了。毛主席常惦念着她的身体。这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由于长期的转战南北和过度劳累,毛主席身体也较弱。一位从东北来的同志,带来两支人参送给毛主席,让他滋补一下身体。但毛主席舍不得吃,让长子毛岸英回湖南带给外婆,说老人比他更需要补养。后来,有位同志去长沙,毛主席又托带去一件皮衣料,满怀深情地给老人抵御风寒。全国由供给制改为薪金制后,毛主席知道老人生活困难,从自己的工资中按期寄去生活费。有一次,秘书忘了寄,不知毛主席怎么知道了,又让补寄了去。
1960年,杨老太太(毛岸英的外婆)九十诞辰的时候,毛主席在日理万机之余,特意给岸英的姨母杨开英写了一封信,并寄去寿礼,以慰老人心怀,在老人晚年的岁月里,毛主席尽到了人子之心。1962年毛主席获悉老人去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向杨家表示诚挚的悼念,同时寄去500元作为悼仪,并嘱咐将老人和开慧合葬在一起。
十八、廖承志事亲至孝
廖承志(1908-1983)对他的妈妈特别孝敬,妈妈健在时,他每天早上要到妈妈的房中请安问好,而妈妈总是亲昵地叫他“肥仔”。文革期间,周恩来总理为保护廖承志免遭“四人帮”的毒手,就将廖承志藏在北京的一个地方。他的夫人经普椿每周去看望他一次,一见面,廖承志总是先问妈妈身体好不好,饮食如何。妈妈也时刻惦记着儿子,发现儿子怎么不来向他请安了,就问他夫人,夫人只好说,承志工作太忙不能回家。1970年,他妈妈不慎摔伤了腿,住医院治疗。这时,全家人十分着急,夫人就给周总理打电话,报告了这个情况,请求承志去医院看望他妈妈。周总理当即同意,并立即派汽车来接经普椿,再由她去接承志到医院去。妈妈好久不见儿子,现在看到了,非常高兴,母子俩亲切地交谈起来。过了一会儿,周总理也赶到医院来看望。
1972年9月1日,廖承志的妈妈去世了,承志将妈妈的灵柩护送到南京与父亲合葬,并敬书了“廖仲恺何香凝之墓”。从此,每年清明节,他总不忘悼念双亲,并几次去为双亲扫墓。
十九、上书救老父
汉朝时,山东临淄有一位太仓令,姓淳于,名字叫意。他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后弃官从医,在给一位富商之妻治病时,药后不见好转,不久就死了。这可惹下了大祸,他被告到官府,判成重罪,被押赴京城长安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