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希特勒对建筑的兴趣是非常真实的,它构成他情感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证明这一点的依据,不仅限于他自己说的话,还得到了对他的隐喻的深入研究的支持。他将建筑称为艺术中的女王。无疑,绘画和建筑都与某种偷窥欲相联系,但是他们也有其他方面的重要性。下面的段落具有偷窥欲的暗示:
我的眼中除了建筑什么也看不到……一整天,从大清早到深夜,我从一个地方跑到下一个地方,因为最吸引我的就是建筑。我在歌剧院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欣赏议会建筑群。整个环城大道就像《天方夜谭》里面的童话故事一样能够深深地打动我。(《我的奋斗》)
按照象征物解释的惯例,他可能将这些非凡的建筑构想为失去的母亲在心理上的等价物。这里我们还会想到希特勒在贝希特斯加登的隐居所背后的山顶上,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独特的小房子。
IV.人格结构类型:对抗型自恋
到目前为止列出并讨论的驱力、情感和特质——希特勒很高的理想自我,他的自尊,他的支配性和攻击性,以及他或多或少可称成功的对超我的压制——表明他的人格结构符合对抗型自恋。这个术语的含义在于,希特勒人格中外显的特质和症状,代表了潜藏的受伤的自尊心的反向形成。当一个人系统性地检查对抗型自恋的常见表现时,他就会发现其中大多数都在希特勒的行为中有清晰的表现,所以,通过浏览这些常见特征的清单,我们能够得到一些较为宽松的结论,将它们全部包含于一个表述之下。这里我们并不尝试穷举所有表征,而是用一些较为典型的表征来满足我们的讨论。
1.自恋敏感:——对轻视、贬低、责备、反驳、嘲弄、失败的容忍度很低,无法接受玩笑,有心怀怨恨的倾向,不容易忘记和原谅。
哈尼施:希特勒永远无法忍受对于他绘画的任何批评。
哈尼施:希特勒无法忍受别人的反驳,他会暴跳如雷,他无法控制自己,会尖叫、烦躁不安、两手乱动。
劳施宁:他忧虑而怀疑地四顾,用一种搜寻的目光扫视我们。我有一种印象,他想要看看是否有人在发笑。
2.对认可的需求(自我展现):——自我表现,对别人的注意和掌声有着很夸张的需求,极度虚荣。
希特勒在会议和集会上出现时戏剧化到了极致。他仔细地选择电灯光照射到他身上的方式,以便产生可能得到的最轰动效果,如此等等。然而,人们会有一种印象,觉得他的这种展示欲只限于在人群前演讲的时候——这种时候会达到极致,而平时,他很顾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局促不安,并不特别享受在公众面前露面,虽然他必须要这样做来保持自己的权力。
3.对自主性的需求(自由):我行我素,坚持要有充分的自由空间,自由地思考、演说和行动。面对强力迫使或者限制时,采取抵抗和藐视的态度,与专制斗争。
据说希特勒青少年时非常任性,无法忍受挫折。在他父亲死后,他得以随性而为,离开学校之后,变得越来越不受规则和规范的约束。他从来无法保持一份工作。他希望做一名艺术家,像波西米亚人那样生活。所以,在这个变量上,我们必须把他放在得分较高的位置,虽然因为他的政治野心,他需要大众与他联盟,所以在他身上自由任性的特征并没有以通常的形式(防御性的个人主义)表现出来。
希特勒:一想到去做一个办公室的奴隶我就觉得恶心。不能做我自己时间的主人,而必须要强迫自己把一生的时间投入填表格中。(《我的奋斗》)
海登:费德尔……也说,元首必须要接受系统化工作的教育。为了这个目的,他选择了一位官员来担任希特勒的秘书,按时间安排全天的工作,并在总体上为元首的活动引入秩序和计划。当希特勒听说这个时,他一拳砸在桌子上,大喊道:“这帮人以为自己是谁?我按我自己的方式做事情,我看着怎么合适就怎么做!”但是他接受了那位秘书。
4.支配的需要(自给自足):——当一个人身处权威地位,做计划和决策时不咨询他人,拒绝改变公布了的决定,痛恨分歧和干涉,被反对惹恼,坚持做自己领域唯一的统治者——家庭、生意、政治党派、国家。
海登引述希特勒的话:我并不是在争取大众的喜爱……我一个人引领整个运动,只要我还亲自承担着这份责任,就没有人能够对我强加条件。而我再一次为运动中发生的所有事情承担全部责任。
5.拒绝从属地位:——回避、拒绝或者离开那些不能够公正地对待他所感到应有的权力或成就的职位,希望要么得到首席,要么就什么都不要(与对自主性的需求相融合)。
1932年希特勒拒绝接受内阁成员的职位,他坚持要获得完整的权力。
6.不愿承认受惠于人:——他不倾向于对获得的帮助表达感激或认同,否定或最小化别人的贡献。
劳施宁:希特勒一向装腔作势。他能记住自己听过的话,并且能够以合适的方式重复这些话,以使听众被误导,相信这些话是他自己提出的。
7.反抗性成就:——面对未能预期的障碍,坚持不断地努力,或者在失败之后继续奋斗,或者反复持续地努力克服恐惧、焦虑、不足和缺陷,努力击败曾经成功的对手。
(1)海登:当其他人在失败之后沮丧地回家,做出反抗逆境毫无用处的哲学思考来安慰自己时,希特勒却以愠怒的反抗精神发起第二次、第三次进攻。当其他人在胜利之后变得更加谨慎,因为他们不敢太多次尝试自己的运气,唯恐用尽好运,希特勒却坚持继续,每一次做命运的赌博都报出更高的要价。
(2)与纯力量的武器之间的这样一种形式的战斗,其最首要的条件是,而且永远将是持之以恒……一旦放纵导致中间断续的力量发生变化,被压制的宗旨不仅会一次又一次地恢复,而且它还能够从每一次的迫害之中提取出新的价值……只有永远地规律性地使用力量,才能具备成功的初步条件。(《我的奋斗》)
8.拒绝的需求(口头贬低):——贬低他人的价值,特别是如果他们是上级、对手和潜在的批评者(口头拒绝和攻击性的结合)。
劳施宁:对于所有尝试向他解释政治经济学的人,希特勒都不信任。他相信他们的目的是欺骗他,而他毫不掩饰对这一科学分支的蔑视。
希特勒:我的心智被这样一个问题所折磨:这些还是人类吗,还能配得上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的一员吗?这真是个令人痛苦的问题……(《我的奋斗》)
希特勒:……我意识到犹太人不是德国人,这给我带来了内心的快乐。(《我的奋斗》)
希特勒:……用对亲爱的主的信心和对中产阶级不可动摇的愚蠢的信念武装一个人的大脑。(《我的奋斗》)
9.反抗型攻击性:两倍奉还一份侮辱——以牙还牙,为伤害而报复,攻击反对者、上级和挫败自己的人。
(1)口头上:当着敌人的面或者在他背后,用指责、诽谤、微妙地削弱威信、诽谤计划等方法,控诉、谴责、咒骂、诅咒、贬低或嘲讽他。
这有几百个例证。希特勒坚信:“一个人要想成功地赢得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这样做,除了积极地通过自身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还要在同时摧毁其对立面的支持者。”(《我的奋斗》)
(2)身体上:攻击或杀死贬低、伤害或带来挫败的客体。
1934年的长刀之夜、反犹太主义、战争等等。
10.内在顺从(服从):——顺从自己的直觉和冲动,自我信任,忠诚于自己的感觉、情感、品位、判断、经验。
希特勒:但是我同样知道,在我内心声音指引我去的地方,将会有我的位置。
希特勒: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动摇我,让我走上除了我的经验、洞察力和预见力告诉我去走的道路。(《我的新秩序》)
(注意:这一点的例子非常多,请看本我部分。)
11.创造并贯注于一个理想自我:——对自己的理想、自己抱负的高度感到满意,认同这个理想。
在理想自我和对理想自我的认同方面,已经给出了很多例子。
12.对理想自我的内在顺从(尊重):——自尊,对自身的行为、能力和成就感到满意。
(1)虽然,正如我将要试着证明的那样,希特勒的性格结构,是对他高度蔑视的那些倾向的反向形成,但是这些倾向以及对它们的蔑视,他大多都意识不到。而在他有意识的心理之中,他的优越感、自尊、满溢的自信心则远远更加明显。
(2)希特勒(在19岁时):我骄傲而自信地等待着我的入学考试结果,我如此相信我会成功以至于我失败的通知听起来就好像晴天霹雳。(《我的奋斗》)
(3)希特勒:我充满热情地致力于我对建筑的热爱……我能够阅读或者绘画一直到深夜,我从不疲惫。因此我越发相信我对未来的美好梦想将会变成现实,只不过可能会在很多年后。我坚定地相信,有一天我会作为一名建筑家成名。(《我的奋斗》)
(4)(即使是做下士的时候,希特勒也相信自己是命运选中的男人):在那几个月中,我第一次充分地感觉到命运的奇想,它们让我坚持在前线,即使那里敌方任何一次幸运的行动就能够把我射杀,而在别的地方我也许能够用另一种方式为我的国家服务。因为我足够勇敢去相信,即使在那个时候我也能够成功做到这件事。(《我的奋斗》)
(5)富克斯引用希特勒对舒施尼格说的话:你难道意识不到自己正站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德国人面前吗!
13.防御的需求:口头上保护他的自尊——通过提供借口和理由,通过责备他人,通过贬低评判者,通过提升他人格中其他的方面,等等。
希特勒保护他的自我地位的主要方法是责备他人(向外惩罚的反应)。其他的两个常见方法有:
(1)将自我与做过同样事情,或经历过同样事情,或具有同样缺陷的其他(令人尊敬的或伟大的)人相联系(对认可的需求)。
希特勒:如果我们犯下了严重的背叛,那么还有数不尽的其他人也做了一样的事。只要曾经帮了忙的那些绅士们没有一起认罪,我也会否认所有的罪责……(《我的新秩序》)
(2)声明被指责的那部分自我,或者其他部分的自我,或者自我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价值(对认可的需求):声称其他人谴责的部分具有价值,用一种优点来平衡一个缺陷,通过回顾自己在这个领域或者某个其他领域的成功来消除一次失败。
希特勒:我相信,作为一个民族社会主义者,在很多中产阶级者的眼中我只是一个野蛮人。但是作为一个野蛮人,我仍然相信我是一个更好的欧洲人……(《我的新秩序》)
在希特勒全部的口头和书面语句之中,能够找到许多证据证明他高度赞成这个部分归结于他的那些特质,而且,不仅如此,他还倡导整个国家采取这些特质,作为更优先的行为模式。
希特勒:……如果一个民族想要获得自由,它需要骄傲和意志力、藐视与违抗精神、仇恨以及更多的仇恨。(《我的新秩序》)
14.侮辱成为激励:——骄傲的反抗型人格的重要特征是,除非在他受到侮辱或伤害,或者想象自己以某种方式受到了轻视,否则他无法够调动他的能力,因此这种人将会经常主动寻求这样的刺激。下面的引用能够阐释这一重要原则:
希特勒:如果我们那时受到了攻击,不,如果一个人只是嘲笑了我们,我们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觉得高兴。因为让人沮丧的事情并不是这件事或者那件事,我们那时候遇到的情况只不过是完全缺乏注意而已。最重要的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这就是事实。(《我的奋斗》)
15.强迫性犯罪:一旦,在真实的或者想象的侮辱刺激之下,一个人开始走上报复性的侵犯的道路,他常常就被引领着继续实施或计划被他的良心反对的行动。因此,如果他想要完成他的报复决心,就得迫使压抑自己的超我。这经常导致无意识的罪恶感越积越高,必须要重复或者扩大犯罪行为来进一步平息,实际上,这种人要通过这些行为的成功,来证明这种行为受到了命运的赞同,因此就是正确的。这在希特勒的案例中得到了证明,并且是他人格中重要的动态原则。他必须犯下罪行、更多的罪行,来平息他的超我。一旦进攻行为无法再获得成功,这个男人将会成为长期压抑的超我的受害者,这种情况会导致自杀或心理崩溃。
六、主要人格结构的动力解释
反抗自恋受到的侮辱而产生的报复性支配
分析过希特勒人格的心理学家,虽然也引用其他概念,但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参考了阿德勒的表述来解释他的人格:出于无法忍受的卑微感,而产生了对优越感的强烈渴望。我们一致认可这个概念,尤其强调受到侮辱(受伤的自恋)的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积压多年、剩余未尽的紧张的报复心,之后在对暴行的邪教式崇拜之中找到了发泄口。甚至连他的一些非心理学背景的伙伴,在本质上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劳施宁:每一次对话,不管有多么无足轻重,好像都表现出这个人心中充满了无法估量的仇恨。仇恨什么呢?这很难说。几乎任何事情都可能突然点燃他的愤怒和仇恨。他看上去永远都觉得需要仇恨些什么。
劳施宁:在希特勒的严酷和史无前例的愤世嫉俗之中,潜藏的不仅是高度敏感受到压抑的结果,还有些别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妨碍了其负担者。它就是对报复和雪耻的渴望,一种真正的俄罗斯式的无政府主义的情感。
劳施宁:仇恨——个人的仇恨,在他的语言之中回响,他想要为贫困的早年生活,为希望的破灭,为一生受到的剥夺和侮辱报仇。
海登:任何一个了解这个孤独的男人不快的生活的人,都知道为什么他最初的政治脚步是被仇恨和迫害狂所引领的。在他心中,他对世界怀有怨恨,并且他发泄怨恨时不论对方是有罪还是无辜。他破裂的嗓音,生硬的步态,还有像拉锯子一般的手势,所表达出的仇恨,但凡看到的人都能够意识得到。
根据我们的经验,希特勒经历了几乎所有能够导致自恋受到伤害的事情。其中值得一提的主要是下面这些:
1.身体上的自卑:前文已经描述了希特勒年少时的纤弱,以及总体上的肢体笨拙、虚弱。
2.侵略性支配(侮辱)的压力:对阿洛伊斯·希特勒的性格有所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推测儿子遭受了贬低和羞辱。
3.拒绝压力:之前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些这方面的证据,后面将会提到更多。
4.匮乏(贫穷、社会地位低)压力: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出在维也纳的无家可归者之中生活的四年。
5.失败压力:未能从实科中学毕业,未能通过艺术学院的考试,未能在维也纳谋得生计——这些以及其他很多的失败加总到一起,产生了羞辱感和不胜任感。
6.担任附属官职、对手成功的压力:希特勒在陆军期间没有被提拔到下士以上的事实,以及他一定看到过很多较年轻的人被提拔到他之上,也加剧了对他自尊的伤害。
7.性方面的自卑:可能在所有这些贬低的压力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们所报告的希特勒无法进行性交,这可能是因为生理或者心理上的性无能。
8.勇气的崩溃:希特勒的战时神经症,表明面对难以抵挡的困难时,他的精神、耐力会崩溃,这对于他来说很可能是一种侮辱,特别从他的自我理想的角度来看更是如此。
我们对造成自尊心伤害的创伤性事件进行了假设性的重建,其内容大致是以下这样的:
(1)因为父亲带来的攻击性支配和侮辱压力,母亲受到贬低和羞辱,最终导致母亲的死亡。根据我们的假设,男孩时的希特勒在天性的最底层上认同他的母亲,这导致了报仇的欲望:针对父亲的攻击性支配和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