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展到这里,玛蒂尔德为了保全自己的人生尊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玛蒂尔德最初是被强烈得可怕的虚荣心所俘虏;后来面临选择时,她义无反顾地作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十年中,她同普通的穷苦妇女一样生活劳动,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结尾处,当玛蒂尔德在公园与佛来思节夫人相遇时,一位是“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一位却是连昔日的好朋友都认不出的“平民妇人”。但玛蒂尔德却表现得那么坦然,并主动向佛来思节夫人打招呼,告知她事情的真相。这时的玛蒂尔德不仅没有丝毫的虚荣,也没有丝毫的自卑,而是一位经过十年辛劳荡涤、心灵得到净化的朴实的妇人。
那个女人为了舞会上片刻的辉煌付出了一生的辛劳。可是,就是在吃尽苦头的时候,每当回想起那瞬间的风头,她的幸福感觉也还是真切的。不是谁都能理解一个女子,一个用十年苦工去偿付几小时风光的女子,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在“虚荣”二字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和力量的女子的。而她和她的丈夫,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没有相互抱怨,更没有“大难临头各自飞”的离异,而是表现出了战胜祸难的“英雄气概”,显示出应付不幸的极大勇气和动人的合作精神。他们正是以诚实的、辛勤的劳动,弥补了过失,共同渡过了难关。这样的爱情,在那样的时期,是多么的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而红尘中有多少这样的女子来来去去?她们与时光拔河,与宿命角逐,与客观规律为敌,她们痴痴爱爱、兜兜转转,她们美容、健身、选美、求爱,她们是这个时代最后的勇者。
20.战争,让女人走开?——鲍·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你明明知道这是戏,
可就是没法把戏仅仅当成戏来看,
你明明知道这是假的,
可它就是比许多真实的东西还能淬历你的心……”
少女的青春、爱情的梦幻与残酷的战争相碰撞,战争的残酷就在于几个本是为了自由和理想的女战士的生命最终飘落在美丽的白桦林中,但永不泯灭的是几位女战士美丽而刚毅的灵魂。这就是著名的反映二战中女人以及人性的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著小说只有七万多字,但因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而被人们广为熟悉。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苏联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极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两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向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苏联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有具体的生活原型,不过实际生活中1942年5月在沃比湖畔牺牲的五个战士是男兵,而作者瓦西里耶夫把男兵改为女兵,便尖锐地提出了“战争和女人”的冲突。
小说讲述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经历了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保卫战之后,由于苏联春季多雨泥泞的气候,迫使德军停止了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战场上出现了暂时的沉寂,但许多局部的战斗还在继续。这时,171铁路站上来了一批女高射炮手,女兵的到来给这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带来了一缕清新的气息。村子里为女兵们选择了一个旧消防棚作为军营,还为姑娘们修建了厕所和浴室。女兵们的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她们似乎并不在意战争。她们把军服修改得十分熨帖,把伙食烹调得有滋有味,在阳光下裸露着美丽的身体,尽情享受着和煦的阳光带来的惬意。但不时发出的战斗警报会让她们的神经紧绷起来,在最高指挥官瓦斯科夫的命令下,女兵们让高射炮发出一声声怒吼,让德军的飞机拖着长长的黑烟栽了下来。
整个剧情呈现的是一部壮美的悲剧:就在那个静悄悄的黎明,面对着德军的一步步紧逼过来,女兵们勇敢地拿起武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她们驻守的小村庄!五位美丽、快乐的女兵,以慑人心魄的方式完成了“美的完全毁灭”,让人们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
电影和书中有一段“澡堂”的场景:
那天正好是沐浴的日子……姑娘们在更衣室里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女兵,像瞧什么稀罕物件似的——“冉卡,你真是个美人鱼!”“冉卡,你的皮肤像透明的!”“冉卡,你真可以做模特儿!”“冉卡,你根本不用戴胸罩!”“不走运的女人!”基梁诺娃长叹一声,“这么好的身材,偏偏裹上一身军装——这比死还难受。”
少女的魅力白白地被不能显现女性身材的军装给埋没了!而当五个女兵一个一个地在与德国法西斯的搏斗中牺牲的时候,对于这五个女兵的安全负有责任的瓦斯科夫准尉发出了感人心腑的悲鸣:“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为你们非死不可吗?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这些男子汉是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亡呢?”
小说凸现了苏联战争文学的潜在的反战主题,但这并不妨碍小说的爱国主义激情的张扬。垂死的丽达就是在听了瓦斯科夫这一番撕心裂肺似的自白后,轻轻地说:“不必这样,我们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而小说对于瓦斯科夫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的描述,读了也令人荡气回肠:“在这次战斗中,瓦斯科夫记住一条:决不后退,决不能让德寇上岸一步……这时,他胸中满怀激情,仿佛整个苏联都在他背后,仿佛他——瓦斯科夫,此刻是她最后一个儿子和保卫者,整个世界空无一人——只有他、敌人和俄罗斯。”
小说并没有违背生活的真实,因为80万名苏联妇女参加了这场伟大的、神圣的战争,她们当中有当医生和卫生员的,有当通信兵、狙击手、机枪手、侦察兵、坦克兵和飞行员的。她们在前方同男人并肩战斗,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战斗,执行了各种危险的任务,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其中40万名女兵战死疆场,用自己的青春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抒写了一首首苏联女性为消灭德国法西斯,保卫苏维埃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空前悲壮的诗篇。
一句名言“战争让女人走开”使我们对战争缺乏应有的了解,战争带给女性的远远不是远离家园、生命飘零的苦难,而是在战争中找到自己的坚强和勇敢,爱国、爱家、爱自己的生命源动力。但愿没有战争,但愿永远和平,但请女人永远持有一颗面对一切挑战的勇敢的心!
21.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我在这世上最大的苦恼,就是希克厉的苦恼;他的每一个苦恼,从刚开头,我就觉察到,切身感受到了。我生命中最大的思念就是他,即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独有他留下来,我依然还是我。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独有他毁灭了,那整个宇宙就变成一个巨大的陌生人,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
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从小生活在英国约克郡的荒原上,荒原造就了她自由不羁的个性,同时也为她提供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她的杰作《呼啸山庄》便以此为背景,讲述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传奇。全书自始至终贯穿着离奇、紧张、浪漫的气氛和一种“有呼吸、有心跳的活生生的激情”。诚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尽管这本书中有那么多极其痛苦的场面,却令人不厌再读,每读一遍必有所获。”
《呼啸山庄》在19世纪“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写出的最好的散文诗”,不仅如此,在20世纪,人们重新阅读与评价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作品时便提出:艾米莉·勃朗特是“三姐妹中最伟大的天才”。作品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蕴含在阴冷而暴力又隐隐约约透出神圣温情的背景中,整个场景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孤立的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与荒原,书中人物身上体现出爱与恨两种极端,极度的爱中混杂着极度的恨,使小说在战栗中呈现出极为强烈的戏剧化色彩。
这里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评论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
《呼啸山庄》讲的是一个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弃儿希思克利夫在利物浦的大街上被好心的恩肖先生捡起,抱回家收养,与恩肖的儿子辛德雷和女儿凯瑟琳在一起生活。
辛德雷讨厌希思克利夫,而他的妹妹却喜欢希思克利夫。恩肖死后,辛德雷成了一家之主,把希思克利夫当仆人和佃农对待,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百般侮辱、虐待他。与此同时,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由于性格和爱好上的一致而成为最好的朋友并产生了朦胧的爱情。邻近的富绅之子林顿向凯瑟琳求爱,频繁登门拜访,凯瑟琳对他表示了好感并决定嫁给他,希思克利夫愤而出走。
三年后凯瑟琳嫁给了林顿,希思克利夫也发财回来,同时实施报复。辛德雷因丧妻而染上了酗酒和赌博的恶习,希思克利夫引诱他进一步堕落,轻而易举地占有了他的全部家产,并将他的儿子教唆成一个文盲和无赖。希思克利夫利用欺骗手段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为妻,婚后百般虐待她。凯瑟琳在病痛中生下女儿小凯瑟琳后去世,伊莎贝拉在认清希思克利夫的真面目后也离他而去,并生下了儿子小林顿。后来,伊莎贝拉死去,儿子被希思克利夫夺回到自己手中,并诱使他与小凯瑟琳相爱。在林顿病重之时,他设计劫持了小凯瑟琳,强迫她与自己的儿子小林顿成亲,吞并了林顿的全部家产,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小林顿不久死去,小凯瑟琳与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产生了爱情。与此同时,希思克利夫被凯瑟琳的鬼魂缠绕得坐卧不宁,不思饮食睡眠,他从哈里顿与小凯瑟琳的眼睛里看到了凯瑟琳的那双眼睛,不愿再阻挠他们的爱情,在抑郁和精神错乱中死去。
在作者艾米莉笔下,一个对爱情怀着无比圣洁心情的人,面对他已失去的这种圣洁后,竟采取了这人世间残酷的折磨,去报复他的对头,而且这种折磨伴随他度过了后半生。
《呼啸山庄》没有受到城市里大众化的影响和控制,完全描绘出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山村荒野的景象,使人们领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故事中的主人公都保留着原始的性格:爱起来不顾一切,恨起来不计后果。这一切的一切在我们这些人尤其是长期受到传统礼仪的约束的女人们看来,就显得非常特别,非常有新鲜感。但书中的极端爱恨也同样告诉我们,对爱最大的体会是宽容,真正的爱即使没有得到,只要他(她)是幸福的,只要他(她)曾经也真心地爱过自己,就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