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特,像张宪云这样爱好八特历史的老人有好几位,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费收集和整理八特的有关历史资料。早在2000年左右,张宪云和北八特的申海顺以及我的另一个韩老师就开始对八特的族人进行调查,通过那次调查,我们得知八特古镇在过去主要居住着42个不同姓氏的家族。其后又陆续迁来温、邓、史、荚、贾、陈、冯、肖、何、任、吕、郜、甄等13个姓氏,目前八特共有55个姓。在众多的族姓当中,韩家、龙家和王家在八特古镇可谓是大户人家了。
清朝光绪年间,当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生意走向没落时,位于中国北方不起眼的八特小镇上,韩氏家族的韩锦城正在接受朝廷敕封的“五品翰林院待诏”。此时韩家的家业已经步入辉煌。韩锦城弟兄九人,他排行老五,乡人们习称他为韩老五。“出南门(武安城南门),三只虎,谁人不知韩老五。”从这句至今仍流传在武安南乡一带的顺口溜可看出韩家在当时的影响。今年62岁的申海顺,对韩家的历史很有研究,据申海顺讲,韩老五在鼎盛时期拥有耕地五百余亩,房屋一百多间。韩家主要经营绸缎和旅馆生意,同时兼营农业生产,仅在八特古镇就开有药行、粮行、酒店、绸缎庄、车马店、染坊、面坊、油坊、山货行等店铺,同时还在苏州、开封、郑州等地开有绸缎庄和旅馆等商号。
位于北八特的韩家大院是韩老五遗留下来的唯一财产,高大的门楼还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韩家大院坐北朝南,青砖黛瓦。大门东西两侧各有十几米长的廊檐,廊檐坍塌,柱础还在。墙上一溜拴马石,使人似乎看到当年韩家车来人往的景象。大院门口青石雕刻两只石狮,张宪云告诉我,那对石狮是对脸笑,在方圆百里内都很难看到。可惜,狮子的头已经被砸掉了。韩老五大院的建筑结构为珍珠倒卷帘式,现在还保留有两串完整的院落。盛满吉祥如意的月亮圆门和东西两院的门楼上保存着精美的砖雕图案。今年70岁的韩庆奇是韩老五的后裔,尽管是农民出身,看上去却颇有几分书卷气,使我脑海里闪现出我的两个韩老师的形象;
讲起韩老五的故事,韩庆奇滔滔不绝——韩老五为人厚道,乐善好施,为商而不奸,有逢镇上修路架桥,盖庙建学,韩老五总是毫不吝啬地施舍钱财,至今散存在村子里的很多石碑上都刻有韩老五捐资的银数。韩老五对佣人和邻居以及乡人也都是以礼敬之。每逢夏秋农忙季节,韩老五就命佣人将自家马牛等牲畜拴在门外的廊檐下,并将犁耧耙耢等农具摆在大门口,专供购买不起农具的乡人免费自取使用。韩老五每年还要拿出一部分银两专门资助镇上贫穷的孩子上学堂。韩老五一生经商,富甲一方,如今除留下这数十间青砖瓦房之外,所有财富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韩老五的操行却在八特村人的口碑中代代相传下来。
从张宪云给我提供的资料来看,龙家在元朝就已经定居于八特,是八特村最早迁来的户姓。据传,山西、陕西、湖广等地的龙姓先祖龙元朱,为求家道发达,四处寻找好的风水地理,一日来到武安南乡的红山之侧占卜,看到这里山环水抱,明堂清秀,暗藏龙脉之象,遂不惜重金买下此地,并在此定居下来。其后,龙家一门三科,俱受皇封。在南八特龙家祠堂门口,龙姓第二十世孙龙泰洁正在等着我们到来。今年60岁的龙泰洁精神健旺,只是耳朵有些背。他拿出珍藏的《龙氏家谱》,家谱上记载元朝至正年间,龙家先祖因得龙脉而发达,龙氏先祖龙资官升御前带刀。一次龙资在朝廷觐见皇上,被皇上看出其有天子之象,后得知其家住八特,位居龙脉,于是暗中派人来到八特,假意修坟,在坟后掘一壕沟,将龙家祖穴的龙脉斩断,并设计陷害龙资。有感于朝廷昏暗的龙资最终告老还乡,自耕自食,了却一生。
龙姓先祖龙元朱也隐姓埋名。若干年后更名为朱元龙的龙氏先祖在南方起兵一举灭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江山。《龙氏家谱》上的记载让我有些吃惊,若依此家谱,这个朱元龙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朱元璋也就成了八特人。可史书上记载朱元璋为安徽濠州人,幼名重八,字国瑞,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起兵后才正式改名为元璋。这和龙元朱朱元龙又有什么关系呢?查阅有关文献,南宋时期曾经有过一个叫朱元龙的人,曾任温州平阳左司郎,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等职。这个朱元龙因清正、直言,得罪了朝廷的不少官员而被弹劾还乡,他的老家是浙江义乌县。面对我的疑问,龙泰洁笑而不语,不知他是听不到还是根本不想回答。龙家曾经的大院已经不在,现在只留下三间残破的龙家祠堂。龙泰洁说,过去三乡五里的龙姓每年都要来这个祠堂祭祖,祭祖仪式和规模都很壮观,“文革”开始后再也没有人搞这一套了;龙家祠堂早已失去往日的光彩,腐朽退色的木门上隐约刻着“龙家祠堂”几个大字,透过门缝,借着昏暗的光线可以看到祠堂内已经长满了齐人高的蒿草。
八特镇另一大姓是王姓,现在的八特村里还有一条街就以“王家街”命名。正在王家街小卖铺前晒太阳的王家后裔王世昌介绍,王姓在大清顺治元年迁到八特,始祖王美,字德修,是恩赐登仕郎,敕封赵孺人。至清朝末期,王家九世王步廷、王步殿已经发展成为八特首富,自有耕地八百多亩,骡马成群,房屋数百间。当时八特镇有一句顺口溜:“进南门,往东瞧,王家粪堆比房高。”王家产业涉及多种贸易,并开有钱庄“永兴成”,是当地颇有影响的唯一一家地方票号。
在王家街不远的一座宅院内,保留着一块完整的砖雕富贵影壁。影壁上雕刻着两株盛开的牡丹,牡丹之上一只灵动的凤鸟正在啄食,砖雕工艺精湛传神,文物价值极高。宅院主人说,这是目前八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影壁墙,像这样的影壁在八特过去的大户人家中都有,可惜大部分都在破四旧时毁掉了,这块影壁当时涂满了黄泥,所以被保留下来。站在宅院主人身旁的张宪云有些感慨:“八特古镇的遗迹越来越少,古镇的影子只能从这些残存在家家户户的砖雕、石雕、木雕中去寻找,不定几年,连这些恐怕也看不到了。”